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这项研究,就是要引导教师形成数学概念教学范式,实现数学概念从‘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让‘冰冷的美丽’激发出‘火热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跳出‘刷题’怪圈。”
在2021年底教育部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里,厦门一中教师王淼生的著作《概念:数学教学永恒主题》获得了二等奖。而在他口中“很意外,没想到”的荣誉,“薄发”背后是常人想不到的“厚积”——在19年任教高三毕业班期间,他发表过300余篇论文,出版3部专著、6部合著,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实施了包括3项全国课题在内的16项研究。
“做研究”不再是大学教授、教育研究者的专利,近年来,尤其是“双减”后,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加入其中,一项项课题、一个个项目、一丝丝灵感,他们在教学科研的舞台上发挥才干、展现水平,为课内提质增效总结规律、提炼方法、贡献智慧。
河北省滦州市第四实验小学老师在下午放学后指导学生练习计算机编程。新华社发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小学,学生在“流动课堂”上向老师学习航模知识。徐慧摄/光明图片
福建省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教师子女托管室,老师为幼儿园放学后的孩子们讲绘本。新华社发
1.反思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从“知”到“信”再到行动,究竟哪一个环节才是让思政课“真有效”的破题关键?“双减”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陈明青的脑中。每周的思考,她会带到团队中交流分享——这是一个由16名来自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教师共同组成的、为期三年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现问题、申报课题,一起“攻关”。
“课题都是来源于实践,”陈明青表示,加入上海市“双名工程”的“攻关计划”团队后,自己和团队成员一同研究“高阶思维视角下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什么会想到研究“高阶思维”?“思政课上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但我们也发现,学生‘会背’和‘真信’之间存在一段距离。如果只是‘会背’,上课互动和提问的质量不高,就很难引发学生内心真正的触动。如何弥合这段距离?我们试图引入高阶思维,让学生学会在比较中分析,在价值冲突中鉴别,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创造。”
办过讲座、开过课、切磋过、也争吵过……陈明青这样描述“学习共同体”里的思维碰撞。一次大家在讨论中小学思政课讲爱国主义该怎么讲时,团队里的初、高中老师共同使用了一个案例——“爱国三问”,那它究竟更适合哪个学段?从反馈来看,初中课堂的效果比高中好。“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不能主观臆断教高中就一定要‘难于’初中,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高阶’并不一定是年级高、知识点难,而是比学生的认知起点要高,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通过做课题、做项目,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知,也是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教师赵庆准的感受。以特岗教师身份来到这座滇东北小县城从教的他,在学校推荐下,加入了一个云南“万人计划”教师发起的工作坊,“坊里的前辈们都是教学牛人”。
在研讨中,让赵庆准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词是“课程创生”。“以前这个概念听都没听说过,通过搜索资料、找论文阅读、请教前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也可以做课堂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赵庆准说,“例如前两天讲到圆的方程,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去测量一下附近小桥和水面宽度,并引导他们思考:水位如果下降一米或者上升一米,水面宽度会如何变化?如何建立坐标系解决问题?”他表示,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鲜活的例证、实践活动,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搭建平台,教师个体经验走向“大家共享”
遴选60所“研学课堂”实验学校,启动120项“研学课堂”、60项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申报……“面对‘双减’的新要求,作业和课堂教学要实现‘双提质’。”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庆仁介绍,去年10月全市启动的研学课堂课题申报,正是通过构建基于教学体系重构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研学课堂”,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介和学业评估进行必要的整合,以达到改变课堂质态、促成学科育人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教学改革总目标。
“有时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老师教课很多年,如果逐渐‘没有问题’了,他的专业水准实际上是下降的。如果越教越觉得有差距,觉得不少维度还没处理好,自然而然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科研课题。”陈明青说。
“近些年我们旗老师们的科研意识比原来强了很多,氛围也浓了,他们会自主申报一些自己的小课题,还会参与兴安盟、自治区级课题,甚至国际级课题或专项。”内蒙古科右前旗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金辉介绍,中心不但参与教师立项课题、按程序举办开题报告会,也参与中期的跟进检查、督促指导,并引导教师把课题做实、做好、做出成果,还会在结题后帮助教师提炼梳理,形成可供推广、借鉴的范例。
杨金辉坦言,“双减”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精心设计作业和考试,为教师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考课题。“我们发展中心的英语教研员带着来自全旗多所学校的七八名优秀教师申报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自治区级课题,立项后在积极开展具体研究,目前已经设计出一些样例作业模板。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多年摸索总结的‘3-2-1’教学法,通过实验对比其他同型班教学,教学质量确实有明显提升,目前已经推广到全旗6所学校。”
3.强化保障,让回归教学本质的研究多起来
“中小学教师发表的论文中,探讨最多的是各学科教学方法策略问题,其次是德育工作。”吉林省通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语晗对近年参与市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88篇论文作了统计,发现其中有52篇探讨的是各学科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性问题。“与课程改革初期更热衷关注新理念、新方法不同,这可看作是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科学理性的一种回归。”
“‘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实际具有的指导、分析和解决具体教学实践中各种矛盾问题的能力,而好的教学论文能体现教师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是能科学完整、具体精细地反映其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的方式。”高语晗认为,近年来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缺乏指导教师规范发表学术成果的内容,“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应帮助指导基层学校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倡导广大教师在正规的教育类刊物上发表学术成果,并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管理流程,开展规范、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的教育教学保持不断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本真’状态。”
“希望能给予有志于科研的中西部基层教师更多经费、专家资源支持,并让做出成果的老师更有荣誉感、获得感。”杨金辉说,做教研本身对教师来说是个“长跑”的过程,不能期待短期出结果,需要不断寻求方法,需要通过讨论、交流获取灵感,需要坚持不懈的劲头,还需要有理论功底、较高的站位格局、梳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2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