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怡
我的实习日记①
7月16日,是我开启下乡入户走访的第一天。作为一名新手,当听说要进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散供养孤儿”的入户探访,内心其实有些瑟瑟发抖的,以至于走到走访对象家门口时,心里默默地打起了退堂鼓。但好在有社工“前辈”的陪同,一整天下来,也大概是走得多了、学习多了、接触多了,渐渐地就不紧张了,也可以开口询问,与家长和孩子们交流。
小芬的故事
在整天的走访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螺阳镇的小芬,一个与我年龄相近却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的女孩。
“小芬自幼被抱养,在养父去世后和邻居的婶婶一起生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概括了小芬目前的生活,但其中的艰辛我们可以从今天的所见所闻中窥见。
当我们到她家门前时,入目就是由石块堆砌而成的房子。破旧的窗台寄宿着密密麻麻的白蚁和蚁巢,触目惊心,大概是能把人逼成密集恐惧症的程度。虫害的蛀蚀在整栋房内随处可见,一度使我怀疑简单的推门动作就能让木质大门轰然崩塌。除了虫害,还有因房屋年久失修导致的雨天屋内渗水、因施工造成的墙体崩裂等等问题,但由于邻居婶婶年事已高,加之打工微薄的工资仅能勉力供两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因而对房屋的条件改造有心无力。这发现的一处处的隐患不禁让我为她们的安全而担忧。
此外,在交谈中,小芬的邻居婶婶还告诉我们,小芬的空闲时间基本是跟着她一起到工厂帮忙,有时因为雨天房屋渗水,更是只能和她一起居住在工厂提供的宿舍内。由于长期与外界接触过少,仅在同一个环境下打转,养成了小芬为人内向、不善交流的性格。因此她希望小芬能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未来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得到更多锻炼,逐步成长。
种种交谈使我发现了,与小芬相比,我的生活环境可谓是舒适——宽敞明亮的居住条件,不必为金钱过于担忧的物质条件,以及丰富的实践经历所带来的眼界等等,但我却没那么懂事,也缺少了和她一样的坚韧。如果不是走访,也许我对很多东西的感知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的描述,对自己的不足与幸福只有懵懵懂懂的认知。这也是今天的走访为我上的一堂人生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