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ongtao he juese diaodu changyongchengshi
中国戏曲舞台不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舞台环境的确定以人物的活动为依据,采用虚拟的表现手法,通过舞台调度的变化来表示地方场所的转换, 4个人能够代表大队人马,一个圆场即可算作百里行程,因有“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俗谚。它是舞台上常用的一种简洁而独特的手法,用以表现来去、出入、行路、追逐、站班、摆驾、护卫、守候、行军、会阵等各种生活内容。这些舞台调度手法,在队形、路线、走法、部位上都各有固定形式、名称和它的使用范围。各个剧种在名称上不尽一致,但程式大体相同。以京剧为例,大体分为 4类:
1.单人或数人均可使用的(1)“圆场”。一人或数人在舞台上按圆形路线行进,表示空间的转换,速度快的称“跑圆场”,慢的称“走圆场”;按所绕圆周的大小不同,又分“小圆场”和“大圆场”;向舞台左方行进的叫“正圆场”,向右方行进的叫“反圆场”。如《女起解》苏三唱“低头离了洪洞县”一段〔西皮流水板〕时,即边唱边走一正圆场。
(2)“过场”。一人或数人从上场门出场,按台口的弧线走至下场门入场(或从下场门上至上场门下),表示在行路途中,如《空城计》赵云自列柳城奉调回营,就有一“过场”;表示追逐行动的叫“追过场”,如《回荆州》紧接“跑车”一场,周瑜率众追上即下就是追过场。另外还有“抄过场”。
(3)“挖门”。一人或数人从上场门或下场门出场,至台口当中,转身向里,绕到两侧,表示由外入内或从他处而来。如《空城计》司马懿城下退兵后,率众再上,即用“挖门”。
(4)“报门”。从小边(上场门一侧)台口,自报姓名,躬身进门,向右走小圆场,经大边(下场门一侧)至当中,施礼参拜,表示下属晋谒上级,上级不予礼遇,自行报名而进。如《审头刺汤》汤勤见陆炳时即是报门。
2.二人以上使用的,多为对称形式(1)“站门”。二人并排出场,行至台口,略停,分向两侧侍立,如《空城计》“三报”一场,二琴童的上场即是站门;成堂龙套( 4人为一堂,称头、二、三、四家)扮演衙役、兵卒、喽啰、校尉、大铠、宫女、太监等时,头、二家分站两旁后,三、四家以同样走法,相继而上,最后成左右两行,表现为官吏升堂、将帅升帐、帝后登殿、寨主坐寨时站班、摆驾或守卫等。站门另有“大站门”(又称“大摆队”)、“八字站门”、“一字站门”等。
(2)“扯四门”。主要人物居中,龙套二人或四人分侍两旁;主角走向小边时,随之向左边移动,成前后各一排;主角再走回台中,又随之移动,成左右各一行;主角又走向大边,再随之移动,又成前后两排。如此移动四次还原,队形始终不变。移动时多在主角唱完一句的过门中,表示在行路中边走边叙述的情景。如《伊立搜府》二衙役引田单上唱〔二簧原板〕一段中的走法即是扯四门。《四郎探母》杨宗保“巡营”一场,唱〔娃娃调〕一段时的走法也是。
(3)“推磨”。甲乙两人或两组人,对面相视,同时环行一周,仍归原位,表示互相观察、打量。如《赵氏孤儿》“盘门”一场,韩厥问程婴所揹药箱中可有夹带时,二人相对,即走“推磨”;《战金山》“水战”中,梁红玉率众与金兀术率众也有“推磨”的走法。
(4)“双进门”。二人或四人、八人分别从两边上,同时沿台口走至中间,向里转身,并肩入内,分立两旁。如《贵妃醉酒》杨玉环上场后,高力士、裴力士自两边至台中,即走“双进门”入内见驾。《玉堂春》会审升堂时,刀斧手、红龙套等也是分别从两边上,走“双进门”入内,分站两侧。
(5)“一翻两翻”。两人或两组人,站大边的往左绕,站小边的往右绕,向里走至上下场门口;站大边的往右绕,站小边的往左绕,各归原位,表示从某一地方走到另一地方。如《遇皇后》包拯念“打道天齐庙”后用的即是一翻两翻。
3.三人以上使用的
(1)“编辫子”(又称“三插花”)。三人由中间一人起步向左走弧线,另二人同时行动,按横∞形路线,成编辫形穿插行进,二人相遇时擦背而过,表示前行后随赶路前进。如《回荆州》刘备、孙尚香(随一车夫)、赵云的“跑车”,即走“编辫子”。
(2)“搭轿”(又称“抬轿”)。用于上下场时,凡三人或五人,中间一人多为犯人或被擒拿的人,前后各一人或二人是押管的人。如《斩马谡》前后各有一刀斧手押马谡进帐即是搭轿;《大登殿》的马达、江海一前一后押魏虎下场也是搭轿。
4.成堂龙套使用的(1)“一条鞭”(也称“一字儿”)。用于上下场时,四人依次从上场门走出,至小边台口站住,面向左转而立,成一字形,表示跟随文官或武将自某处而来,到达门前或帐外。主要人物念完或唱完后,有时龙套随之挖门入内,如《回荆州》“别宫”一场,四宫女引孙尚香“一条鞭”上,孙唱完三句散板,进门,四宫女挖门随入,分站两边;有时龙套不入内,转身即下,如《打焦赞》四个龙套引焦赞“一条鞭”上,焦念完,头家接马,即由四家领下。
(2)“扎犄角”(又称“斜一字”)。头家出场直奔大边台口站住,二、三、四家依次随上,站成斜一字形,多表示急行前进。如《挑滑(华)车》黑风利率金兵金将上场,《阳平关》黄忠得胜而归的上场都用“扎犄角”上法。
(3)“二龙出水”。用于两军会阵场面,双方人马各从上下场门同时出场,各举兵器或标帜,沿舞台中线自内并排走出,至台口左右分开,站立两边,双方主将随后而上,立于台中。如《挑滑(华)车》岳飞与金兀术率众会阵,即是“二龙出水”上。还有一种是甲方已在场上,主将念“迎敌者!”头家领起,往左沿台口向内走至下场门处;同时,乙方人马自上场门上,双方从舞台后方当中并排走出,兵士两边分下,留主将开打。如《失街亭》马谡见张郃,即是这种“二龙出水”会阵、下场。
(4)“钻烟筒”。用于两军会阵场面的下场时。双方会阵后,分站两边,主将交战前,各以兵器交叉架起,双方兵将从兵器下钻过,两边分下,留主将在场,用以烘托战斗气氛。如《挑滑(华)车》岳飞见金兀术对话后架住,双方兵将即走“钻烟筒”下场。
(5)“倒脱靴”。用于武打场面的上下场时,表示兵将迎战而出,或遇到阻障列阵以待的情景。由二人并排出场,各往左右分开,绕一小圈,归成一行,如《八大锤》中,陆文龙战败岳飞追至城边,即用“倒脱靴”上场。另一种是乙方兵士二人并排自下场门冲出,甲方主将用兵器左右拨开,乙方兵士从原处跑下,乙方主将迎上与甲方主将交战,俗称“拨拉倒脱靴”。《八大锤》陆文龙战四锤将时,即先拨四宋兵“倒脱靴”上,引出锤将,兵士即下。
(6)“鹞儿头”(又称“钥匙头”)。用于两军会阵场面的上场时。乙方人马在场,头家领起向左转至大边台口,面对上场门,与上场门上的甲方人马走斜合;乙方头家引众走至小边后方,往左走半圆圈;甲方头家引众走至大边台口,往右走半圆圈。双方同时在台口当中碰面,然后左右分开,甲方归大边,乙方归小边,主将归中场。多因乙方是反派方面,甲方是正派方面,用这种调度变换双方的位置,使甲方居上首,乙方居下首。如《空城计》司马懿复夺西城,遇赵云时即用“鹞儿头会阵”形式。
(7)“骨牌对”(也称“骨牌队”)。二人成对而上,一对尾随一对,弧线行进,面对下场门站住,主将念“前道为何不行?”众应“来到……”,主将念“人马列开”,众翻至两边。如《战马超》马超率众到葭萌关前的队形即是骨牌对。
(8)“斜胡同”(也称“斜门儿”),上下场均可使用。头、二家站门上,走至九龙口即停,对大边台口侍立两边,三、四家随上,与头、二家站两斜行,成斜胡同形式。如《打龙袍》赵祯引李后唱上,四小太监、二大太监即站“斜胡同”。《贵妃醉酒》杨玉环最后下场,也是由众宫女扯“斜胡同”下。
(9)“太极图”。因所走的路线与太极图形相似而得名,表现帝王出巡或将相出征,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行进的情景。上场的龙套至少在两堂以上,走动时合唱大段曲牌,很有声势。由头家领起先往左转至大边后方,再往右转,沿台口弧线经小边台口走到后方,然后再往左绕行经台口还原。《法门寺》太后去降香,《盗御马》梁九公去行围的途中,均用“太极图”走法。
(10)“龙摆尾”。是一种过渡形式,接于 “扎犄角”与“挖门”之间使用,由头家领着往右转身走到小边后方,再往左走弧线到台口当中,挖门。走动时左翻右转,犹如一条游龙摆动尾巴,因而得名。多用于行军、行路、押运粮草的场面。如《八大锤》严成方等押粮一场即用。凡大队人马在舞台上左右大转弯的形式,均可称作“龙摆尾”。如《战宛城》曹 *** 发兵一场的走法。
此外,还有“十字靠”、“蛇褪皮”、“倒卷帘”、“抽芯儿”、“夹饽饽”等也经常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