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定能守得云开见日出

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定能守得云开见日出,第1张

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定能守得云开见日出

“我妈今年89岁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两天就断药了,能帮忙买到药吗?”封闭管理区内不断有居民发出求助。接到“十万火急”的电话后,一群人随即行动起来,有持续关注抗疫一线的广州日报记者,有工控党员突击队队员,有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还有顺丰无人机技术团队。

工作人员对飞回的无人机进行消杀这是广州日报首次尝试使用无人机联合送药,同心抗疫打通“抗疫最后100米”,这背后不仅是科技抗疫力量在支撑,更是广州人民齐心抗疫的真实写照。从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到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从捐赠物资、情暖人心的爱心企业到无惧劳苦、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

此时此刻,当下的羊城也愈发可见万众一心的群体力量,何其振奋、何等要紧!相信羊城这次万众齐力,定能扛过困难时刻,迎来阴霾散去的灿烂明天。

核酸检测人员忙碌工作

同时间赛跑无人机空投急需药简单的购药在封闭区内却不简单,因为按照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药店接单后送药程序较多,为此,广州日报联合广州国资系统党员突击队组织“同心防疫·为你加油”进行无人机空投,将首批药品送到急需用药的老人手中,借此科技力量打通了“抗疫最后100米”!借助科技力量,与时间赛跑,将救命药尽快到达老人手中,体现出广州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唯有让冰冷的技术有温度,才是真正的智慧之城。

记者去药店取药用无人机空投方式为封闭封控区居民送去急需药的场景正在一幕幕上演,为越来越多的居民送去救命药。据顺丰初步统计,截至6月12日,已为东漖街、白鹤洞街、冲口街、花地街、茶滘街、石围塘街共6个街道空投紧急药品,超过150架次。

广州日报联合顺丰进行无人机空投物资

“我们一直关注广州的疫情,也想着贡献自己的力量。”顺丰快递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知广州日报有空投物资的需要,顺丰的无人机团队连忙从其无人机基地赣州开车赶来广州,7日下午进行现场踩点、设定航线等一些前期准备工作,8日中午就进行了首飞,“我们心里就想着:无论如何,要尽快飞起来,与时间赛跑,尽力去帮助他们。”

当无人机给封控区域运送物资时,无人车也加入科技抗疫的队伍中。6日傍晚,从北京出发的首批美团无人配送车车队抵达广州后,进入南沙嘉安花园小区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无人车集体出征的不仅有京东、百度、美团等头部科技企业,也有高成长的科创型企业。

“感觉技术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有温度的故事,会有市民发自内心地对我们的技术说‘谢谢’。”文远知行工程资深副总裁钟华感慨道,仅6月6日当天,文远知行无人驾驶物资收集点共收到279次物资运送委托,一天内全部完成,包括为孕妇送安胎药、为断粮居民送食物、为聋哑夫妇送外卖……。

无人车参与防疫科技防疫不止是无人机、无人车等“硬”核科技,还有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各显身手,成为疫情防控中的新生力量。

无人车参与防疫例如广东移动借助大数据热力图能力,帮助政府准实时掌握重点区域人流情况,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协助过省交通厅对广东省内83个区域开展大数据实时人流分析。所以说,技术并不冰冷,反而散发着让人安心的温度,助力疫情防控。

一支无人车送餐队正有序驶入小区

急需物资同城企业立即送上在这个炎炎夏日,除了投递药品、纸尿裤等居民生活急需用品,四川水蜜桃、库尔勒香梨、广东茂谷柑、海南香蕉等新鲜水果,也为封闭封控区域80岁以上的长者和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送去了阵阵清凉。

广州日报、江南市场“爱心水果盒”6月9日起,来自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下称“江南市场”),总价值约8万元的4000人份“爱心水果盒”,分批次陆续运往荔湾区白鹤洞街、冲口街、中南街。然而,夏天温度高,鲜果易腐败,对运输效率的要求极为苛刻。作为广州市最大的“菜篮子”,江南市场保持着上午采购、下午发货的节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水果的新鲜度。

广州日报、江南市场“爱心水果盒”为了避免水果在搬运过程中“受伤”,市场还贴心地安排专业的水果搬运师进行搬运,就连每一组果盒码垛的高度也有限制,才能保证下方的水果不被挤压。“急需2万支按压式签字笔!”面对中南街发出的请求,广州企业第一时间响应,不到24小时的时间,名创优品总价值近20万元的签字笔,从广州仓紧急发出送往抗疫一线......开展此次“同心防疫为你加油”公益行动,广州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桥梁作用,对接区街了解实际需要,联系企业开展帮扶,共同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同心防疫为你加油”,源源不断的物资也顺利进入封闭封控区域。爱心在奉献,捐助在继续。每一箱物资,每一份企业人的行动,体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上下同欲,众志成城。

关键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我是党员,我先上!”,第一个报名参加广州工控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并委任为队长的宋智辉回忆道,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干部,若需要他的地方,他一定会挺身而出。截至6月13日,宋智辉所在的突击队已支援15天。这些天中,宋队长带领队员进入荔湾区中南街、白鹤洞街等封闭区,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一次次走到高风险区域市民的身边,参与一系列的抗疫防疫支援行动:为社区配送物资、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协做好参加高考考生的安全出行......

广州工控党委“战疫先锋”志愿队“我们主要是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安排什么工作,我们就立即干!”他告诉记者,有天下午4点多,天空雷声轰轰,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们与市民将核酸检测点转移到一个花棚的屋檐下。由于城中村排水设施不足雨水漫过鞋面,宋队长和医护人员依然继续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市民服务,“大家确实很辛苦,但看到排着长队撑着雨伞来做核酸的市民,都觉得要去打好这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他感慨道。医务人员连夜奔赴抗疫一线,基层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披星戴月进行核查,志愿者风雨无阻协助做好各项工作……疫情当前,无数个普通人肩并肩、心连心,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6月13日,在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一封面向全广州市民、带着温度的信,刷屏广州市民的朋友圈。在这样的时刻,让我们看到——广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广州人民正秉持着英雄的城市精神,在新时代奋力开创新的传奇。夜幕降临,晚风静谧!白鹅潭江畔的白天鹅宾馆,暖黄色的客房灯依次亮起,拼成一颗“心形灯”,为对岸的芳村加油打气;

素有华南第一商圈的天河路商圈,正佳万豪酒店的外墙上,被点亮的一个大大的“掂”字,不仅传递出广州应对这场战疫的坚强决心,更反映出广州人在面对疫情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勇气。越是紧要关头我们越要咬紧牙关、严防死守,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

端午自古有驱邪避疫的习俗,

这一天插艾草、佩香囊

寓意消瘟毒、除秽气,

祈求健康平安。

今年广州的端午,

因为疫情意义格外不同,

整个城市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努力,

守护大家的平安。

让我们再道一声安康,

也祝福我们的广州,

岁岁年年常安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露、赵方圆、倪明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陈忧子、赵方圆、骆昌威部分图:通讯员石壁宣

海报设计/周振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1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