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还敢造反吗?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还敢造反吗?,第1张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还敢造反吗?

中国历史走到明朝,已经算是皇权政治的晚期了,但是自从有了皇帝以来,一个政权需要面对的问题,明朝依然要面对。

这个问题折磨着每一代创业的君王,这就是朝廷到底是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都说百代皆行秦政法,郡县制看似是主流,但这背后总有不断的暗流汹涌,如何处理好皇子的权力,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大方向上来看,凡是恢复分封制的朝代,都没好下场,汉代酿成了七国之乱,晋朝有八王之乱,然后就是明朝的靖难之役。

你以为他们傻吗,他们当然不傻,这些决策可都是他们吸取了历史教训之后才做出的,汉朝吸取了秦朝完全不搞分封的教训,晋朝同样是因为看到曹家严防宗室,最后才被司马家篡了权,所以建立晋朝之后,就大力倚重藩王,还是亲兄弟亲父子能信得过。

而到了朱元璋这里,他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打下如此大的江山,到底该如何守护,成了朱元璋最大的心病。

最终朱元璋还是相信了父子亲情兄弟伦常,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们,给他们兵权,让他们替老朱家好好守护这江山。

尤其是在北边防线,一下子有5个藩王,手里都是握有重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在这种大背景下,那些手握兵权的王爷们时间长了,久经沙场的他们慢慢地就会感觉桀骜不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现。

很多人都说朱棣是建文帝的执意削藩造成了朱棣的造反,这根本就是没有搞清楚状况,朱棣要造反,是必然的,跟建文帝没有关系,你削不削藩他都要造反。

朱棣造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藩王要造反,你皇权的诱惑那么大,他朱棣又是兵强马壮,正常人都会有觊觎皇位的想法。

第二是有些特别,朱棣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都是朱元璋的孩子,你偏爱朱标也就算了,现在朱标死了,你偏偏不从儿子中选未来的皇帝,偏偏要孙子来当未来的皇帝,只能说朱元璋的脑回路不一般。

朱棣跟朱元璋最像,战场上杀伐决断,而且朱标死后,他就是现存的长子,所以在朱棣心中,这个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

说话说,不怕贼头,就怕贼惦记,当你觉得一样东西应该是你的,那么你的心里就会百爪挠心浑身难受,因为人对于失去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得到的快乐。

有人说主要是姚广孝的鼓动,任何一个造反的人,身边都会有几个鼓动他的人,姚广孝只不过恰巧特别厉害而已,本质上还是因为朱棣肯定会造反。

当朱棣听说中央朝廷派出来剿灭他的大军是李璟隆率领的时候,他顿时哈哈大笑,因为他太了解这个李璟隆了,从小玩到大,就是草包一个,跟他爹李文忠完全不像。

从这个细节里可以看出来,朱棣对于谁带兵还是很在乎的,问题是明朝初年的那些名将,全都被朱元璋杀干净了,一个不剩。

瘸子里面挑将军,就只能让李璟隆出征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当时蓝玉还活着,朱棣他还敢造反吗?

前面铺垫那么多,就为了在这里坚定地说,如果蓝玉还活着,朱棣依然会造反,而且连时间都是一样的。

这里面有前面说的朱棣肯定要反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朱棣是个军人,是个纯粹的军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在军队里打仗。

都说文人相轻,互相看不起,那武将更是如此,更是互相瞧不上,尤其是武将骨子里的勇猛,更让武将天生有看不上别人的念头,尤其是对于朱棣这个能力还算不错的将领来说,他根本就不害怕蓝玉。

说白了,蓝玉能打蒙古人,他朱棣也能打蒙古人,而且蓝玉还是后起之秀,不要说蓝玉活着不行,就算是常遇春、冯胜、李文忠活着,朱棣照样敢造反,军人骨子里有一种对战争的无所畏惧。

如果真的有一个武将活着能镇得住朱棣,那这个人就是徐达,不是说徐达有多厉害,因为徐达是朱棣的老师。

当朱棣还是个愣头青的时候,就在徐达军中历练,朱棣这一身本事,都是跟徐达学学的,就像一只大象小时候被小木桩拴着一样,长大了它还是不会去挣脱这个小木桩,朱棣对于徐达还是惧怕的,除此之外谁都不怕。

因为明初那些名将的成就打蒙古这件事,朱棣一直在做,动不动就出去打猎,他把蒙古当羊看,同样都是打败蒙古,朱棣根本不惧怕谁还活着,该造反还的造反,徐达除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17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