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战略战术错误让孔明魂断五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战略战术错误让孔明魂断五丈原,第1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战略战术错误让孔明魂断五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战略战术错误让孔明魂断五丈原

后世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有很多,但没有一首比得上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堪称千古名句,虽然我不是英雄,每次读到这两句,脑袋里浮现的就是五丈原秋风中诸葛亮的仰天长叹: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自己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出师未捷,鞠躬尽瘁于五丈原,令天下英雄扼腕!那么,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背后有各种原因,但本人看来,主要原因是战略上出了差错!因为战略错误,诸葛亮北伐一败再败是必然结果。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根据迈克尔波特理论,诸葛亮北伐犯了"一般竞争战略"错误。

一般竞争战略属于经营层次的战略,根据波特五力模型理论,一般竞争战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在拙文《<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到底有没有问题?波特五力模型可以给出答案》中,本人阐述了曹 *** 、孙权、刘备采取的竞争战略,即曹 *** 采取的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孙权采取的是目标集聚战略,而刘备采取的是差异化战略。

刘备的差异化战略就是利用人和优势,打通从汉献帝到刘氏宗族再到普通民众的人脉链条,利用汉室血统的身份和行仁政提高民众的忠诚度,并吸引更多的民众向汉,逐步蚕食曹魏的势力,以量变换取质变。

一般竞争战略分类

实施这个差异化战略,需要较多的时间,甚至一代人的时间都不够。

曹魏代汉后,刘备成都称帝,以续汉统。随后大举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只剩光杆司令逃回白帝城,荆州没夺回,还让蜀汉政权伤筋动骨,刘备不久就"崩殂"了。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重任,稳定蜀国后,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安抚了少数民族,于公元228年春给刘禅上了一道催人泪下的《出师表》,移师汉中,开始北伐。到234年秋天,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前线,北伐共进行了5次。中间虽有小胜,却无法撼动曹魏统治基础,最终星落秋风五丈原,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北伐之所以失败,从经营战略角度看,是竞争战略出了差错,本来应该继续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但却实施了"成本领先"战略,和曹魏拼"成本"去了,而拼成本注定只有失败一个结局。

三国时拼成本,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地盘多少。曹魏和蜀汉对比是9:1。

汉末到三国,天下有13州,后来孙权设立了广州,也就是14州。其中蜀汉只占一州之地,即益州。孙权占了荆州部分、扬州部分、交州、广州,就算4州,其余9州都被曹魏占领,从地图上看,似乎蜀汉一州之地相当于曹魏的好几个州。但由于蜀汉地区多山,大多数区域没有开发,地盘面积大产出并不高。而曹魏的9个州除了凉州,都是经过充分开发的地区,粮食产量自然比蜀汉多得多。

三国十三州

而战争某种程度上打的就是钱粮,诸葛亮五次北伐,多次因为粮草不继不得不退兵。

所以,地盘的多少以及地盘的开发程度,决定的军队的后勤供应水平。

蜀汉一州的粮草产出,最多也就是曹魏的两州水平,也就是说,曹魏的后勤供应是蜀汉4-5倍,光是比拼这一点,蜀汉的战争成本就太高。

二是人口和军队。

三国时期的人口变化较大,难有确切统计。以各国灭国时统计的数字来看,三国人口差别非常大。

根据《三国志》记载,蜀吴灭国时的人口为:

蜀汉:民户28万,人口94万,将士10.2万,官吏4万人。

吴国:民户52.3万,人口230万兵,兵23万,官吏3.2万人

根据《续汉书》记载并推算,蜀汉灭亡前魏国的人口为:443万,按10人一兵推算,曹魏兵力在40万左右。

人口比:蜀:吴:魏大概为:1:2:4。

诸葛亮北伐时,总兵力8-10万人,魏国当时是东西两线作战,总后力才20万人,用于西线的抵抗诸葛亮的兵力总数也就10万人左右,基本上与诸葛亮的兵持平。

兵力相同,人口相差四倍,相当于用兵成本是4:1,蜀汉的成本是曹魏的4倍多。

蜀汉由于地盘少、人口更少,钱粮产出及军队数量都低,导致同等规模的战争成本是曹魏的4-5倍,这样高成本的战争,偶尔为之可以,但是长期为之,国力根本就吃不消,最后必然被拖垮。

放弃差异化战略,而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这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运用成本领先战略,同样的错误继续犯,得到的结果继续是失败。

二、刘备和诸葛亮治蜀,犯了思想路线战略错误。

这个路线战略就是到底应该用法家治国,还是儒家治国?

秦朝用法家治国,用于策略不当,最终导致二世而亡。刘邦建国后,实行黄老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又占了上风。

三国时代,曹 *** 基本上是以法家思想治国,并且打破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士族垄断,实施唯才是举政策,让儒家为代表的士族对曹 *** 很不满意,这才有了后来的士族代表司马氏篡魏。另外,曹 *** 管理地方基本是严刑峻法,民众受不了,怨声载道。

刘备携民渡江

刘备为了同曹 *** 争夺天下,处处和曹 *** 反着来。曹 *** 实行暴政,刘备就实行仁政。并用仁政来收买人心,所以尽管刘备屡战屡败,但是却有不少人愿意跟随刘备,甚至赤壁之前,因为刘琮献出荆州,刘备被迫撤离新野、樊城,去江宁、夏口,新野、樊城的几十万百姓都要跟着刘备走,让刘备上演了一出携民渡江的仁政善举。

《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九州春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 *** 也, *** 以急,吾以宽; *** 以暴,吾以仁; *** 以谲,吾以忠;每与 *** 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正因为刘备一直与曹 *** 反着来,一直通过仁政来收拾民心,笼络人心,才由无立锥之地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刘备的仁政,其实就是儒家思想战略路线!而儒家的思想战略路线,又是刘备集团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但是当刘备打下益州、建立蜀汉后,思想路线战略就发生了变化,由儒家思想路线转变为法家思想路线了。

先是让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制订了《蜀科》,使之成为蜀汉治国的法典,并在蜀汉小朝廷逐步推行法家思想。刘备推行法家思想,让蜀中那些儒士对刘备很失望,一直找不到归属感,以至于邓艾兵临城下时,只想投降了事。

刘巴等人制订《蜀科》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政,继续以法治思想治国,但诸葛亮执法比较公正,所以怨言倒是不多。

但是与刘备、诸葛亮推行法治相对应的,原来推行法家思想的曹魏,在曹丕称帝后,开始向儒家妥协,逐渐以"九品中正制"代替了曹 *** 的"唯才是举"人才政策,开始重新拉拢团结士族。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相当于放弃了法家思想,重新高举儒家的思想大旗。刘备、诸葛亮则放弃的儒家思想,捡起曹 *** 的法家思想大旗。

由于自汉武帝独尊儒学以来,儒家在汉朝发展了300年左右,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士族。作为儒家传人的士族,当然是看到哪里有儒家的大旗,就往哪里聚集啊?

刘备本来是用儒家的旗帜号召天下忠义之士一起恢复汉室,许多士人就从北方跟着刘备到南方,又从荆州跟着刘备到了益州。

打下益州后,刘备、诸葛亮治蜀举的是法家的旗帜,这与那些士人的理想就相悖了,因此不免产生离心离德的思想,而当曹魏树起儒家的大旗后,有些人就找机会弃蜀而投曹魏了。

所以思想战略的错误,让诸葛亮治蜀宽严皆误,北伐并没有得到蜀中士人的全力支持,相反还会受到掣肘,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三、经济路线错误,发行"直百五铢"钱饮鸠止渴

治国思想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战略变化。

刘备为了打下成都,鼓励军队,打下成都后,府库随便搬。结果成都被打下后,府库被一搬而空,甚至那些军人还要把房产、田地都分了。

关键时候,赵云站了出来,强烈要求刘备把田产、房屋还给百姓。刘备考虑长远,才同意赵云的建议。

《三国志.赵云传.云别传》曰:"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老百姓安居乐业了,但府库空了,老百姓又没钱交赋税,刘备自己就没钱用了,怎么办?刘备找来当时"经济学家"刘巴商议,刘巴说好办,铸造"直百钱"就行。

《三国志.刘巴传.零陵先贤传》: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这个"直百铢"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大额面值和钱币,按现在话说,就是印钞票放水。

刘备发行的货币:直百五铢

因为汉朝实行的是五铢钱币,也就是说市场上流通的铜钱都是"五铢钱"。刘备打下成都后,府库钱财都被士众抢光,为了充实府库,就铸造了一种大额货币"直百五铢",就是这个大额货币等于一百个五铢钱。那么持有这种直百五铢,可以买的货物是平时五铢钱的一百倍。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与一元的关系。

这种直百五铢的购买对象是谁呢?肯定不是普通商贩和民众,因为他们的财物都不多,主要是那些地主、豪绅、大户,他们家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蜀锦等物资。刘备相当于用1%的钱购买了100%的货物,这就相当于刘备版的"打土豪"。

而这些土豪都是士族阶层,刘备的巧取豪夺,让这帮士人彻底寒了心,也破坏了刘备"仁者爱人"的形象。

当然,直百五铢钱后来也没有在市场上大面积流通,因为一旦流通,蜀汉必将爆发通货膨胀,那刘备屁股没捂热,可能就被赶走了。

直百五铢还会在对魏、吴的贸易中使用,但最终伤害了那些商贾们的心,他们四处行商时就会传播刘备的坏名声,这样,外人就吓得不敢入蜀了。

错误的经济路线,其实是饮鸠止渴,伤了士人和商人的心,从而为北伐增添了阻力。

四、北伐具体战术上犯了错误,应该用"奇"而不是打消耗战。

三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但请注意,少的那一方往往是防守方。像官渡之战,曹 *** 是防守方。赤壁之战,孙刘是防守方。夷陵之战,孙权是防守方。合肥之战,张辽也是防守方。

防守方因为有地利优势,便于筹措钱粮,后勤问题比较好解决。

而进攻一方,特别是远涉千里的进攻,最大问题是后勤保障跟不上。而后勤跟不上,粮草没保障,军心必定动摇,最后也就不战而败。

白狼山之战是三国为数不多的进攻型“以少胜多”战役

三国唯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进攻性战役是曹 *** 以少量精锐在柳城大败乌丸匈奴,那一战曹 *** 是通过出其不意打得蹋顿措手不及。事后,曹 *** 还心有余悸,说这样的冒险打仗以后不能这么做了。

《三国志.武帝纪.曹瞒传》: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曹 *** 知道,以少胜多的进攻性战役"不可以为常"!这是军事家在战略冒险后侥幸取胜的肺腑之言。

诸葛亮北伐,其实就是以少击多、以弱击强的进攻性战役。这样的战役不是不能打,如果打,首先要用"奇"计。其次不能多打,只能偶一为之。

诸葛亮北伐,就犯了这两个错误:

首先,不愿意用"奇",四平八稳地与曹魏拼消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自己带一支部队,大约五千人,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从甘肃向长安打,在长安会师。结果诸葛亮认为太冒险,否决了魏延用"奇"建议。

魏延献子午谷奇谋未被诸葛亮采纳

而诸葛亮全军出祁山,摆明了就是要和曹魏拼消耗,出发点就落了下风。前面分析了,曹魏的人口、军队数量、钱粮以及综合国力都远超蜀汉,是蜀汉的四五倍,拼消耗蜀汉必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和魏延子午谷奇谋异曲同工,结果邓艾成功了,蜀汉也就灭亡了。

其次,连续冒险、连续拼消耗、结果是连续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守街亭而无功而返。第二次出陈仓,结果陈仓打不下就断粮了,王双追击诸葛亮被斩。

第一次无功而返,马谡是替罪羊。第二次无功而返,就是拼消耗落了下风。至此,诸葛亮应该死了心,不要再犯同样错误了。

但是诸葛亮不死心,连续冒险,连续与曹魏拼消耗,结果是连续跌倒,最后在五丈原爬不起来了。

星落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之后,姜维犯同样的错误,十一次北伐,也是走的拼消耗的老路,结果连续摔跟头。最后直接把蜀汉摔成空心菜,邓艾轻轻一推,就轰然倒塌了。

综上,刘备集团之所以能由无立锥之地完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壮举,是因为实行了正确的差异化战略所致。而当刘备入蜀后,一般竞争战略思想发生变化,辅之以思想战略、经济战略都发生变化,导致国虽建,人心未附。而诸葛亮北伐时,继续抛弃差异化战略,而代之以成本战略,而拼成本,蜀汉的成本是曹魏的4-5倍,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做任何事,都是先"做正确事",然后"正确做事"!否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悲剧就会不断上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1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