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第1张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是南阳人纪念医圣张仲景的恩泽。饺子的原名叫“娇耳”,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辞官返乡时,看到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在冬至那天熬煮“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一大碗肉汤和两只“娇耳”。一碗下肚,顿时感觉浑身暖和,两耳发热,乡亲们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制作成了各种馅料的饺子,至今南阳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现在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754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 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