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青年》在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
刊物历史:
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
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文典、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
1917年8月9日,钱玄同对鲁迅进行拜访,并为《新青年》约稿,鲁迅应允。后来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回忆说:"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自此,鲁迅与陈独秀及《新青年》的关系日益密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