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

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第1张

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

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相差悬殊。出处: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其诗云:“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召拜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韩愈《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木材依圆规曲尺成器,离不开匠人的辛勤劳作;)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人能成为真正的人,是因为饱读诗书有所涵养的缘故。)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读书须勤奋才能有所收获,不勤奋只能是腹中空空。)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要知道一开始,大家学习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并无贤愚之分;)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因为有的人不能勤学,于是踏入了不同的门径:)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两家生子是一样的聪明,)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岁稍大在一起玩耍嬉戏,就像群鱼中的两只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到十二三岁,各人的表现才稍稍有些不同。)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到二十岁,就变得差别很大,像一条清沟一条污渠摆放在一起。)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到三十岁,人已长成,区别如龙和猪一样大。)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龙马飞黄腾达,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个人成了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奔走效力受支使还被鞭打;)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一个人成了公卿、宰相一样的显官,住在豪华的府第里。)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只在于勤学与否。)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黄金璧玉虽是重宝,但难以储藏,)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学问藏在自己的身上,不管到哪儿都用之有余。)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做君子还是当小人,其实和父母留多少财产关系不大,)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你看由古及今有出息的三公宰相,哪一个不出身于犁锄之家;)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你看多少三公后人在忍受饥寒,出门连头毛驴都没有。)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不要以为文章里没有富贵,要知道经书里的遗训正是做人的根本啊,)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雨后大水滩因为没有源头,早晨还满满的,晚间就干涸了。)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人如果没文化不开智,就如同牛马穿了人的衣服一般无知,)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为人处世都陷于不仁不义中,还指望得到众多的名声和赞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城南入秋,阴雨初停,凉爽的天气已遍布村野郊外)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正好可以趁着灯火,打开书卷来读)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从早到晚我都顾念着你,只望你能珍惜光阴)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孩子,我深爱你但我必须教你对的东西,写这首诗只为勉励徘徊不前的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221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6
下一篇 2022-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