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例如: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首先从农业开始。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农业上,放弃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民收入;允许农场职工和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上,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