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官故不失州郡也翻译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翻译,第1张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翻译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的翻译为:照样可以做官做到州牧郡守。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原文: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 *** 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 *** , *** 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 *** ,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译文:

我刚才仔细分析大家的议论,他们完全是想贻误将军,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国家大事。现在我鲁肃可以去投降曹 *** ,如果将军,不可以的。凭什么说这样的话呢?现在我鲁肃投降曹 *** ,曹 *** 会把我送回乡里。评品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官员,乘着牛车、吏卒跟随、交游士林、照样可以做官做到州牧郡守。将军您投降曹 *** ,要怎么办?希望将军早定大计,不要采用张昭那些人的意见啊。

扩展:

东汉末年,代表中央政权的曹 *** 有不少压制豪族名门浮华风气的举动。曹 *** 并非名门,其祖父是与名士对立的宦官集团中的一员。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 *** ,与曹 *** 政权对抗。因此曹 *** 必须压抑以清议名士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如:破坏朋党交游便是其一举措。但在战乱时期,曹氏政权还须依靠地方名士,因为他们在乡里有较高的声望,完全废除乡里评议是不可能的。曹氏政权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清议纳入政权轨道,使名士与政权合作。

这样以设立中正官专门执掌品第人物以备仕进参考的方式,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便对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议也便合法化,从而为其发展势力创造了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21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8
下一篇 2022-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