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同学在学习《理论法》清末修律中疑问比较多的,此处列举该项问题和答案,同学可以学习和检测自己是否对此处的问题也有同样的疑问,从而能够查漏补缺。
1.问题:请问清朝存在三司会审吗?
【答案】存在,但是法考里面说的一般都是明朝的。明代时定制,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遇有特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 清朝继承了三司会审制度,并增设热审、秋审、朝审制度。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
【答案】治外法权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 例如,一个甲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行进行审判。但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是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治外法权是和平的方式,而领事裁判权是侵略的结果。
3.问题:清末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案】清末修律中民商法的修订,其具体的编撰工作,自1907年即正式着手,在1910年完成全部草案条文稿之后,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在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中表示:注重世界最普遍之法则;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很显然,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
4.问题:《大清新刑律》打破了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大清新刑律》是清廷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因此,该说法错误。
5.问题:请问清末预备立宪和修律活动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