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点知识梳理20条

中医重点知识梳理20条,第1张

中医重点知识梳理20条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梳理20条-第十章 病机

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章 病机部分的重点知识。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所占分值在4分左右,主要涉及A1型题,考察形式也比较简单,多直问直答。本章重点主要是虚实真假、阴阳失调、气的失常、风气内动这几部分,现提炼如下。

一、实证以邪气盛为主,可概括为“邪气盛则实”。虚证以正气虚为主,可概括为“精气夺则虚”。

二、虚实真假常考,且容易混淆。真实假虚证本质是实证,但表现为虚证,可概括为“大实有羸状”,举例常考,如瘀血内阻导致的崩漏下血,热结肠胃导致泻下稀水臭秽的“热结旁流”等。

三、真虚假实证则相反,本质是虚证,但表现为实证,可概括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导致的食少脘腹胀满;气血亏损,血海空虚导致的女子闭经等。

四、阴阳偏胜的病机常考,阳偏胜为实热证,症状概括为热、动、燥,病机为阳盛耗伤阴液,概括为阳胜则阴病。阴偏盛为实寒证,症状概括为寒、静、湿,病机为阴盛损伤阳气,概括为阴盛则阳病。

五、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肾阳虚衰在阳偏衰中地位重要;同理,肾阴为人身诸阴之本,肾阴不足在阴偏衰中地位重要。联系前面藏象学说部分,肾藏精,为脏腑之本,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也是最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腑。

六、阴阳格拒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阴盛格阳又称为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又称为真热假寒证。

七、阴阳亡失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脱失,导致生命垂危,联系前面阴阳学说的内容,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808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