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办理

一老一小办理,第1张

一老一小怎么办理(一老一小)

一老一小(一老一小怎么处理)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一老一少”的话题很热。围绕“养儿防老、老有所养”,在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有一些新的安排。代表和委员们也提出了一些有根据的建议。我们一起看吧。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在养老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动作。关于“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纲要草案回应社会关切,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

在规划纲要草案中,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路线图”——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的社区机构与医疗卫生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老化改造,多措并举扩大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护理床比例提高到5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代表们建议“老年人要有安全感”

——给老人留人工服务窗口。

老年人无法像年轻人一样享受数字化生活,“数据鸿沟”问题凸显。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认为,医院、车站、社区等公共服务部门不应该一刀切地关闭人工窗口,而应该保留实物咨询、现场指导、人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推进“适老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雷军建议,推动各级公共数字平台和服务体系完成“适老转型”,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在线预约、交通、智能扫码等高频服务。

——建立老年病科,不用楼上楼下跑。

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黄改荣建议,尽快成立老年病科,为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人提供“绿色通道”,让他们在一个科室就能得到治疗,而不是楼上楼下跑来跑去。

——建议将长期护理保险强制化。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社会保障的“第六保险”。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全国已有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总体报销水平在70%左右。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应进一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法定被保险人及其所在单位缴纳长期保险费,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

“年轻且受过教育”的国家有所行动

——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育统计主要结果。2020年,全国幼儿园29.17万所,在园幼儿4818.26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2%。

官方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新建、扩建幼儿园2万所,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名额400万个以上,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

吴婷婷摄

——探索落实育儿假。

当夫妻双方都要上班的时候,孩子怎么带,谁来带,就成了一个难题。对此,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探索实施育儿假。

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看来育儿假供给的增加很重要。

鼓励有条件的雇主提供婴儿护理服务。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发展普惠性照料服务体系,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照料场所由目前的1.8个增加到4.5个。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普惠性照护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一体化照护服务,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些代表、委员也提出了一些“生孩子”的建议。

——建议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李晶表示,目前我国幼儿园缺口较大,普惠性资源匮乏,民办幼儿园收费居高不下。“入园难、入园贵”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发展。建议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有助于减轻群众负担,提高群众生育积极性。

——建议完善男性陪产假制度。

李健建议,完善男性陪产假,将陪产假制度纳入国家立法文件,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女性的生育负担和就业歧视,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家庭场景中父亲的权利。

全国人大代表阎庆明建议,男性配偶陪产假不得少于20天,并将男性配偶陪产假写入劳动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80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