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完工了吗

引汉济渭完工了吗,第1张

引汉济渭什么时候完工(引汉济渭)

汉魏分兵何时完成?

切穿秦岭,将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跨南北,调至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缓解关中、陕北缺水。这是陕西南水北调的重点工程,也是中国在建的大型调水工程——引汉入渭。

2020年9月初,引汉入渭二期工程动员大会在陕西召开。经过5年的建设期,引汉济渭工程也将迎来重大进展——二期工程全面开工。根据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一般分为两期。一期重点挖掘南水北调中线,二期重点挖掘陕西终端水资源分布,即输水配水工程,这意味着北方很快就可以用上南方的长江水了。

历史上以八百里秦川著称的关中地区,水资源丰富。如今每年缺水已达17.3亿立方米,100个人中有近34个人缺水。而关中陕北人口超过陕西省的70%,可利用的水资源却只占全省的29%。正因为如此,关中地区开始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使用渭河流域的生态用水,往往导致水质变差和地面沉降等问题。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关中和陕北地区迫切需要从长江等流域引进足够的水资源,引汉入渭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但是,通过观察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引汉水入渭工程的必经之路是中国最陡峭的山势屏障——全长80多公里的秦岭。根据规划,到2030年,从汉江到渭河的引水量将达到每年15亿立方米,古人甚至写诗描述这样的高度,即使是秦岭的黄鹤也很难跨越,更何况还有超过10亿立方米的水要穿越这座巍峨险峻的山峰。

凿穿秦岭——这是汉水引渭工程建设者面临的唯一出路。在中国的建设史上,只有在秦岭上挖隧道连接火车的经验,但修建引水隧道是史无前例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尝试从世界十大名山之一的底部挖洞。

在工程队制定的最终施工方案中,秦岭南北两侧分别推进。如果采用普通的钻爆法开挖隧道,工程队需要近10年的时间才能穿透秦岭。根据规划,引汉济渭工程秦岭段的建设工期只有4年左右。如何加快施工进度是工程队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最初讨论的方案中,工程队计划从两侧挖掘,并切割到两侧之间的秦岭山脉底部。总共把秦岭分成四段,每段两边同时施工,做到八面同时钻孔爆破,大大缩短了工期。可惜秦岭隧道埋深很大,在山脉最高峰达到2012米。山势险峻,工程队无法下到半山腰。最终方案,工程队只能硬着头皮从两边开挖。

技术上采用钻爆法和TBM盾构法相结合。这里解释一下TBM盾构法。在我国,掘进普通土质的盾构机一般称为盾构机,而用于坚硬岩层的全断面掘进机称为TBM。而且秦岭隧道采用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全断面掘进机长春,多次打破TBM盾构法施工的全球掘进纪录。

根据隧道线路设计,隧道开挖总长98.3公里。2020年6月,秦岭引水隧洞已开挖94.1公里,预计年底前完工。

在引汉入渭一期工程整个引水线路的布置上,采用了两座水库与秦岭隧道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南汉江上修建一座三河口水库和一座黄金峡水库,作为工程的水源点。在15亿立方米的年总水量分配上,三河口水库承担5亿立方米的水量分配,黄金峡水库承担剩余10亿立方米的水量输出。

汉魏引水一期工程结束,二期工程旨在陕西境内进行输配水工程,也可称为关中输配水工程。计划投资200亿元建设103公里长的南干线和90公里长的北干线,以及配水枢纽建设,将长江水从南方沿渭河向安、咸阳两市配水,预计人口2348万人,并返还原来占用的农业用水。

作为解决关中地区主要城市缺水问题的根本措施,引汉水入渭工程采用分期配水方案,预计2020年后引入5亿立方米,2025年后引入10亿立方米,2030年左右完全完成每年15亿立方米的配水。

作为我国平衡区域水资源、缓解缺水地区压力的重大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将使八百里秦川更加光彩夺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8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