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软科排名

铜陵学院软科排名,第1张

铜陵学院软科排名介绍如下:

铜陵学院全国排名第798位,仅次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安徽省内排行第30名,仅次于安徽艺术学院;全国财经类高校排名第43名,仅次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铜陵学院

铜陵学院(Tongling University),位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 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成员。

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学校创建于1978年4月,初建时为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1983年5月,更名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52003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178万册。

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88人,外聘教师22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35人,成人教育在籍生768人。

智慧社区。
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铜陵学院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属于智慧社区的管辖范围内。
铜陵学院有2个校区,分别为铜陵学院新校区和老校区,新校区地址为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翠湖四路东段1335号;老校区地址为铜陵市官塘社区北京中路。

铜陵学院是一所安徽省直属的以经济类、管理类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
学院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1983年改建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隶属省财政厅管理。2000年,合并原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成立新的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铜陵学院,隶属省教育厅主管。
学院现有翠湖和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各类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6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00万元。编辑出版有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院现有12个系,47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建筑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24个本科专业,并设有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实验中心、网络中心等教学单位。编辑出版有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校舍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2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00万元。学院现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423人,高级职称教师1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90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00多人。
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经济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会计实务实验室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学院实行普通本专科、函授、夜大学、干训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形式。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阿根廷等国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英国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开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2”合作办学项目,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达成了互派教师、建立“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等多项合作协议。
近年来,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方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工程,努力培养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41%,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06%,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458%。
目前,铜陵学院全院师生正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大力强化教学基本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学院各项改革和创新,全面加强和规范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确保顺利通过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财经特色较为鲜明、整体水平较高、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校徽
校徽主要采用了能鲜明体现铜陵独特历史文化和体现铜陵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
1、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
校训
“明德”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34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