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隐私权真的那么重要?
在共享经济的时代,难道就不会有垄断么?
那BAT算什么?Facebook,Google算什么呢?
他们会在协同共享模式下只手遮天?
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开创性地探讨了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的概念,详细地描述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转变。他认为,“产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从生产力发展上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很可能远远超过第1次和第2次工业革命。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使人类能以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其经济生活。这个连通性转折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世纪电气化所带来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传播。
里夫金分析认为,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凯文·韦巴赫 沃顿商学院教授把当代极其重要的科技潮流同协同共享模式联系了起来。里夫金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领域。
卡雷斯托斯·朱马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写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证明了里夫金预测技术潮流的独到眼光,他对未来社会有着如此形象的勾勒,我会把此书推荐给所有对未来发展感到困惑的人们。
詹姆斯·博伊尔 杜克大学教授
在这本书中,里夫金关注了一个接近零边际成本的世界,探讨了这对于我们经济和环境的深刻影响。作者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崩溃以及协同共享模式兴起的预言毫无疑问将使这本书成为本年度最受关注的书籍。
零边际成本社会来临
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系统。每个要素都与其余要素互动,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如果没有通信,我们就无法管理经济活动;没有能源,我们就不能生成信息或传输动力;没有物流和运输,我们就不能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经济活动。总之,这三种运作系统构成了经济学家所说的通用技术平台。
19世纪,蒸汽机、大规模印刷和电报技术出现了,随着大规模铁路系统中的机车被联网到无缝通用技术平台,又依靠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发生。英国因此一跃成为世界霸主。20世纪,集中供电、电话、广播和电视、廉价石油、国家道路系统中的内燃机车相互融合,这些共同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设施为通讯、发电、物流和运输改善加推波助澜,使这些领域内在速度和容量上都有所提升,同时增加了经济活动潜在的商业影响力,使商业生活走出小区域,走向全州市场、全国市场,乃至全世界市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能源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更廉价的能源、产品和服务大大刺激了消费者需求,使就业率激增,从而提高了亿万人的生活水平。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各领域重,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正在演变,这种新经济范式可能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使之接近于零。这让许多商品和服务近乎免费,更加多样化,并能够在协同共享上分享。在过去10年里,亿万消费者转变为互联网产消者,开始在网上以接近免费的方式制作和分享音乐、视频、新闻和知识,这就削弱了音乐业、影视业、报业、杂志业和图书出版业的收入。因而,零边际成本现象在整个信息商品产业中铺就了一条“毁灭之路”。
物联网时代
今天,从虚拟世界中的软件和电子商品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商品,零边际成本现象随处可见。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正在与初期的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动化物流和交通运输网络相连接,以此扩大全球影响力,从而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神经网络——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超级物联网涵盖范围更广,其目的是在这个担当全球大脑的、不可分割的智能网络的整个经济链中,将所有事物与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目前,已有120亿个传感器安装在自然资源、道路系统、仓库、车辆、工厂生产线、电网、零售商店、办公室和家庭中,不断将大数据输送到通信网络、能源互联网和物流互联网。思科公司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个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最近的另一项预测则估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亿个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
企业和产消者将实现与物联网相连接,并使用大数据和分析方法来开发预测算法,这种算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力,减少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在现实世界中,它可以将许多实物的生产和销售边际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使零售价格接近免费,从而不再受到市场力量的约束。
例如,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不管是为住房供暖、运行电器、为办公场所提供电力、驱动车辆,还是推动全球经济,我们在社会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能源的边际成本都将接近于零。数百万的先驱们已经将他们的住房和办公场所改造成了微型发电厂,以现场获得可再生能源。即使是在太阳能和风能设备的固定成本完全回收前(通常仅需2~8年),获得能源的边际成本也接近于零。与化石燃料和铀核电这些有固定成本的能源不同,屋顶的阳光和吹过建筑物的风都是免费的。物联网将使产消者能够监测自己的用电量,优化能源效率,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其他人分享多余的绿色电力。
同样,成百上千的爱好者和创业公司都已开始使用免费软件,利用廉价的再生塑料、纸张以及其它当地现成的材料,以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来打印出自己的3D打印产品。这种增材制造过程使用的材料仅为传统工厂生产所需材料量的1/10,从而减少了地球资源的消耗。到2020年,产消者将能够在协同共享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3D打印产品,乘坐无人驾驶的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出行,以接近于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为动力,而自动化物流和运输网络将会为这一切提供支持。
物联网平台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的性质,这使由社会企业和个人组成的数百万小型参与者集合成对等网络,形成全球性协同共享系统,构建横向规模经济,从而淘汰垂直整合价值链中多余的中间人,最终使过去让边际成本居高不下的利润暴跌。在未来的时代,每个人都变成了产消者,可以更直接地在物联网上生产并相互分享能源和实物,这种方式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近乎免费,这与我们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制造和分享信息产品的行为相似。
在数字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资本主义市场中的部分“交换价值”被协同共享中的“共享价值”取代。在经济活动组织和测量的特定方式下进行的基本技术改革意味着经济实力流少数人到多数人的流动以及经济生活的民主化。
我们是人类,我们仍然需要道德
帮你看穿世界本质的6本书
一、《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他用深度思考,模型化思维找出市场上被人们忽略的漏洞。当我们能用理性思考摒弃“庄家总是赢的”这个偏见时,你我都能成为市场上少数的赢家。
二、《棉花帝国》
小小的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这也是一部商人,代理人,官僚,佃农,奴隶们共同书写的历史,同时也塑造着这个存在巨大不平等的世界。
三、《合作的进化》
合作永远不会自然产生,人们都需要学习,试错,“进化”后才能达成合作。嫉妒无益,率先背叛反而伤害自己,真诚但不烂好人,“一报还一报”才是赢取社会竞争的制胜法则。
四、《偏见的本质》
看过后就会知道,偏见与歧视是人类认知的必然产物,任何人都不能免俗。在指责他人“双标”、戴“有色眼镜”前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的想法本身是否也是一种偏见呢?
五、《潜规则》
这是一本道破中国文化生态的书,博弈和策略的背后是权利与利益的平衡违反了明规则,则出师不正,容易留下把柄被日后算账。违反了显规则,则即使各种义正言辞,但事情就是办不好。
六、《财富的起源》
这是一本重新定义了经济,财富,商业及其逻辑的物联网时代《国富论》,经济思想在发生变化,获取财富的方式也在改变,所有人都需要全新的理论洞察未来智能时代的财富密码。
某一天清晨起床,突然发现把手机落在别处了。没有手机,整整一天失魂落魄的,感觉做什么都不方便,和外界几乎断了联系。
直到拿到手机,那一刻,心终于安了下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感觉,手机似乎一刻也不能离手。
我在想, 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并深深影响着我们。
面对未来,估计会越来越“厉害”,那么,我们,我们的孩子,究竟要如何准备,去迎接这个世界呢?
我不是引导焦虑,这不仅是为人父母要考虑的事情,也值得职场人士深深地思考。
我们是给孩子一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或者干脆让孩子学习编程和人工智能技术,还是给孩子留下足够的财富?或者
01
人工智能的冲击
我们来看看人工智能,依据本人非专业的理解,其核心能力基础在于三点:
一、 海量数据: 超多的数据,随时调用不用“伤脑经”。
二、 深度学习: 有了大量数据,有了因果数学关系,人工神经网络就可以进行深度学习,依此做出判断和识别。
三、 超强算法: 我们现在都知道大数据杀熟等新鲜事物,机器人拥有超强计算力,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算法赋予了它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拥有这三项高超的能力,再加上人工智能不需要吃喝拉撒睡来补充能量,就会给人类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 引发不确定性,导致有些人失业,甚至遇到生存问题。
电子钱包让小偷下岗,自动驾驶让司机失业,新冠疫情让商场关门,刚刚松口气又突然紧张,黑天鹅、灰犀牛、独角兽无不让人感觉到现代 社会 的不确定性,正如德国 社会 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指出的, 现代 社会 实际上进入一种风险 社会 。
为人父母,我们希望按照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为孩子规划一条道路,让他遵照前行,未来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好工作,有个好收入,拥有好生活。
但是,未来,在很多领域中,机器人将以高效率、不需要休息来抢占人类的饭碗,不仅是脑力劳动的白领,体力劳动的蓝领也不能幸免,造成结构性失业。
什么是结构性失业?按照经济学家的话来说,枯燥,难懂,我试着简单“谱”一下。
李开复说,未来,大部分人类需要思考5秒钟以下的工作都会被取代。 只要有大数据支撑,所有能被理性推理的工作,机械重复的工作,人工智能都能取代人。 比如驾驶、下棋,医院里看X片的医生,保安、护士、银行柜员、货物分拣、翻译、财务统计等等。
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他们因为工作被新的人工智能取代,又不能真正再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的情况,就被结构性失业了。
为了避免结构性失业,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很多父母想尽办法,要最早知道将来哪个产业和领域比较吃香,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到这个产业领域当中进行学习。
填报大学专业志愿如此,报考各种兴趣班如此,乃至于学龄前也如此,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速,10年之后,20年之后,当我们的孩子进入职场,到底什么样的产业将被替代,如何替代?人工智能如何迭代?现在,真难以分析和判断。
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安排的学科和兴趣学习,能保证不被结构性失业吗?
02
君子不器
有人会说,到时候,我总是选择新兴行业不就可以了嘛。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乐观估计的话,只要我们自己跳得够快,永远跟上人工智能的节奏就行。
这样的话,我要说出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了,就是向中国古人学习。
孔子在《论语》里说到: 君子不器。
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人要成为君子,而不是一个器皿、工具、东西、机器。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成为一个定型的人,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手艺,要博学而通达,不要让自己的才能和思想拘泥于某种“专业”的狭隘中。
现在的大数据和算法已经有把我们困在信息茧房里的迹象了,打开购物平台,推送给你的正是你想要的,打开抖音短视频,印入眼帘的正是你感兴趣的
每个人的时间都被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填充得满满的,没有精力再去涉猎其他。 推荐算法大大压缩了人们接触到不同信息的机会,我们迅速进入了单向度的信息茧房。
我们每天不断接受着丰富的信息,觉得自己随时随地了解着世界,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因为自己总能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从而获得了舒适的错觉。
打破信息茧房的关键是调整我们的心态,愿意接纳不同观点的人,能够听取不一样的声音。
在这样的互联网信息传递中, 孩子的信息茧房也在一天天构建,但他们有着天然的对抗武器——好奇心。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能给到孩子的第一项能力,就是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父母毋须用自己固有的思维和观念去局限孩子们的想法,尽量带孩子了解不同领域的信息,多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哪怕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相干。
我们要尽量少说教,而是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3
提升软实力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失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依然会如此。
创新,创造,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特征,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显性知识,或者叫做硬实力,更需要的是隐形知识,也可以叫做软实力。
《溢出》一书的作者,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施展教授写道, 规范化教育所传递的都是显性知识, 但正因为作为前提的隐性知识的存在,“人”才不会被规范化教育单向度地塑造,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一种积极的主体性—通过隐性知识不自觉地决定该如何消化和理解显性知识。
这保障了“人”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从而令“人”能够突破给定知识,形成创造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生成。
隐性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化的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镶嵌在实践活动当中,无法通过规范化的方式加以传播。
孔子在《易传》里也说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
我们看,机器人就是形而下者,是个机器,对数据有强烈的依赖性。虽然它们可以深度学习,乃至创作(画画、d琴等),但总是离不开所有收集的数据。
而人类,就有着机器人无法企及的能力:思考、创造、 情感 与社交。机器人可以画画,但却没有了蒙娜丽莎的微笑,机器人可以写字,却没有王羲之的笔迹游走之情,机器人可以行走,却无法理解为什么非要到冈仁波齐去看繁星漫天
尤其中国人很多的能力,比如盐少许,看火候,依药性配伍,你看着办,分分钟能让机器人崩溃,最后只能学着中国人的语气,来一句:这件事儿啊,您请。
作为很多鸡娃,很多时候我们做爸妈的都是基于现在的市场、人才需要,还有些是依照过去自己走过的路。但是,人工智能以及未来20年后,什么样的能力最能凸显一个人的价值,最具有具有竞争力,谁也不知道十年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
但是, 有些趋势和通用能力我们是知道的,比如自信心、想象力、终身学习力、跨领域的思维力,解难试错的能力
以往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等硬实力,尤其看重学科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据说来自于美国,是用来培养流水线上工作人员的,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培养机器人,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未来简史》大胆预测,就是那些需要 情感 投入的工作未来不会被取代。
面对未来,我们除了给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 要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批判、创造、想象、 情感 、社交等等软实力。
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 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看图说话,不难发现,越是机械、重复的劳动,被淘汰率就越高;而需要投入 情感 ,需要团队协同的工作,机器人很难取代。
按照牛津大学经济学家弗雷和奥斯本的说法,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主要有3类: 感知能力、社交能力、创造力。
04
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不确定性、快速迭代、风险看起来令人焦虑,但这恐怕就是现实。
世界的真相就是变化,我们要给到孩子以不变应万变的信念和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幸福地生活。
不给孩子灌输确定性、稳定性的逻辑,而更是让孩子不断地拥抱变化,迎接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假于物,我们的孩子将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足够的自信使用驾驭人工智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本书的出现是件很巧合的事情,当我们尝试在新零售这个领域做一些新的设计探索的时候,这本书被同事推荐了过来,“交互的未来”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噱头,我也很想知道,交互的未来到底发展到何方。
之所以说是巧合,是因为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用户会在新零售的整个框架里面,开始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而用户在整个过程中的交互,初步分析,可以划分为“人、物、屏、声” ① 这四类,而这本书,很清晰的告知了我们,人与机器或者屏幕,在未来的交互方式中可以遵循的原则。
本文的目的,是期望能够通过对这本书的解读,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早在1995年,“普适计算” ② 之父,马克·维泽与施乐帕克研究中心 ③ 的约翰·史立·布朗 共同了提出“平静技术”的概念。
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群研究学者就已经预见到,未来是一个充满各种小型设备的时代,当时他们称这些设备为:“垫板”“平板”“直板”,并且在这些小型设备未出现之前,就开始研究这类产品使用体验和最佳的用法。在他们看来,无论技术如何的新型,但是技术给人带来的感受应该是优雅的、人性化的,不显眼的。
但从今天看来,我们经常讨论某些新型设备的问世,然后静静的看着它们报出一个个让人捧腹的bug,新的设备逐渐增多,但是给人以幸福感的设备却寥寥无几,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产品,但是却并没有给我们平静的生活。
那么平静技术到底是什么?我个人总结了一下:
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从未停止。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计算机发展的4个浪潮:
我们会发现,设备数量的增长速度甚至快过人类,并且逐渐多样化,从大型机时代到移动计算时代,设备的增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平静技术的提出者们同时提出了一个设想,当世界人口超过100亿时,世界上的设备数量至少超过了500亿。如果我们一方面在增加设备的数量,一方面又保留目前我们跟设备互动的标准,很快我们会被自己设计的各类信息所淹没。
如何能够让设备在增长的同时,给人带来平静的体验?作者提出了平静技术设计的8大原则,来协助我们review自己的设计。
在阐述这8项原则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论点: 注意力守恒 。即大多数人在某个时刻的注意力总量是恒定不变的,所以人们无法同时处理对于注意力要求很高的多个事情,一件事需要的注意力多了,另一件必然不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就如同司机不可能一边开车一边玩游戏一样。
个人认为, 注意力 是人与设备交互时的 最核心资源 ,尽管需要我们注意的信息已经大大增多,但是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注意力的总量始终未变。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注意力资源有更加合理的分配,设备对于注意力的占用需要更少且更高效。
作者强调,这里的原则并不是每次设计都需要遵循,而是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供大家每次设计时进行参考。
下面结合书上的内容,对这8条原则说一下个人的一些理解:
我们当前很多交互设计的原则或者思维还是来自于 台式机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被要求坐在电脑面前,投入大部分注意力到屏幕上,来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我记得在《About Face 3》以及之前的版本,移动端的设计仅仅是被提及,而在《About Face 4》中则用大篇幅的文章来介绍移动端的设计方法与准则。
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处于 移动、并行、多平台 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能会在某个瞬间接收到多个设备提供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将注意力短暂转移到设备,并在获取信息后,能立刻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果某个设备一直通过某种方式强调注意力资源的占用,而无法提供人们最关注的信息,这种就会对人们形成干扰,甚至会引发人对这个设备的厌恶。
这种注意力资源的分配矛盾,在当人们有主要任务时,显得尤为突出 ,设备(或产品)应该在尽量不打扰人们完成主要任务的情况下,也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目前看到的很多设计过程中,注意力资源仍然不是第一考虑要素,甚至可以说,今天大部分的设备,仍然设计的像台式机,我们不得不倾注大量的注意力资源,才能从其中获取信息。
虽然视觉是最直观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是在设计时,除了屏幕之外,我们可以利用的还有很多。人的五感之中, 视觉、听觉和触觉都是可以利用,并且花费较低成本就可以获取信息的方式 ,而信息的表达,在某些场景下,可以放弃屏幕,通过灯、声音和震动等方式来替代。
例如,目前市面上洗衣机的开机、关机、洗衣结束时,都会伴随有不同的声音,来提醒人们洗衣机目前的状态。所以,我们只需要在开启后洗衣功能后,就可以做其他事情直到听到结束的声音。试想如果整个过程,我们需要一直盯着洗衣机完成整个动作,那又会是一个什么场景?
平静技术会让你明确知道某个系统运转良好并且一切正常,你之所以感到平静,是因为知道如果出现需要你关注的事情,设备会在恰当的时间提醒你。
生活中这样的正例不胜枚举,例如正在煮饭的电饭煲、烘焙的烤箱、烧水的水壶等等,这些电器的样式千差万别,但是他们工作状态的展示却趋于一致,正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平静的过程和需要关注的结果,而我们现在看不到不同于这类方式的电器,只不过是因为设计的优胜劣汰所导致的。
当然,如果有些设备通过粗暴的方式打断你当前的任务,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身上,是因为为了保证你的生命安全,例如火警警报等。
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2》这本书中,有三个章节介绍了关于视觉的内容,书中提到了周边视觉与中央视觉的概念,并且强调:
除了视觉相关的内容,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 注意力模型 ,注意力模型分为三个等级:
从注意力的模型可以看出,注意力不仅限于视觉,还包括触觉、听觉等,人类经过数以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接收注意范围边缘信息的能力,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反思,这些事物需要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么?我们能在注意范围的边缘关注它吗?
在开始这部分之前,请各位思考下,设备与人的优势分别在什么我个人对于设备与人的优势总结如下:
结合上述设备与人不同优势的区分与对比,如何能够让设备(或产品)放大自身与人的优势?
emmm~这里的不需要说话,并不是禁止使用语音,我个人理解,这里更多强调的是对于语音交互的慎用。
我们会发现,VUI,即以语音为基础的交互行为现在逐渐增多,我们可以在很多app的搜索栏看到麦克风的图标,提示我们可以进行语音输入,甚至一些翻译软件(彩云小译)等直接采用语音交互作为主体交互模式,但是语音是否适用,还是要根据场景来定义。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这本书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人们通常会以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使用的设备,如果这种情绪放在VUI场景下,如果只是能够让机器说话,而不给他注入语境和人际关系意识,那这些谈话最终还是会总结。
机器人语音系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 他们不会对我们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抱有成见,他们会成为我们忠实的仆人,为我们提供鉴定的情感支持 。
然而, 正如同需要完全占用视觉注意力的用户界面会干扰我们,让我们无法做其他事情一样,完全占用听觉注意力的方式,对我们的干扰也是一样的 。
我们发现,语音交互同样存在很多的限制:
当我们列举完语音交互的限制时,再回来看设备交流的本质是什么? 是为了反馈或者展示信息给到人们 ,所以:
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往往及其希望能够忽略极端用例,因为有时候,解决这些极端用例所耗费的精力,往往超过常见用例的总和,然而,每个用户都极有可能遇到极端场景, 当极端场景出现时,它们的负面影响会远远超过它们所带来的正面效果 。(想想三星的Note7电池爆炸事件吧)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多种人群,经验丰富的用户、初学者、以及遇到问题的用户,一定要保证系统在部分功能出现问题时,仍然可用, 至少能够将设备关闭或者回复到初始状态 。
如同“电”在当今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样,如果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的恰当好处,那么它会很快的消失于无形,人们会习惯它的存在就好像它本来就应该存在一样。
每个设计师的目标都是精简的设计,然而实际上,为产品添加功能往往比删减功能要简单的多,这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添加功能而不用斟酌已有功能带来的思考成本要低的多,能够增加功能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是有权利(或者敢于)删减功能的人却很少。每个功能的引入,都会带来故障可能性的增加,越复杂的系统,往往越容易出现问题。 而我们对于产品功能的目标,并不是无意义的堆叠和累加,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产品赋予用户能力,让他们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注意力就可以实现目标 。
在技术领域,往往有这样一个趋势: 技术能力往往超过技术的可靠性 ,所以我们经常发现,任何第一代产品,往往是问题最多的产品,即便是产品在面世之前,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工作,当投入市场后,它将面临的是数以万计的使用场景,各种场景的组合,就会发现新的问题。
所以这也引入了另外一个指导性原则 除非没有其他选择,否则不要引入会让用户产生依赖感的新技术 。新技术的不可靠性,很容易会使对齐产生依赖感的用户,感受到很大的挫败感和失望感。
我们所接触到的被人们视为“正常”的技术,实际上是这个技术本身与社会规范相吻合,或者说,是被社会逐渐接受的技术。
技术被社会所接受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有些技术可能在出现的瞬间就被社会所接受,而有些技术则需要经过很长的“代谢”过程才能被社会容纳,同样,有些技术出现了很多年,都可能不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被停止或者消亡。
让技术被社会接受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人能够视之为常态,这个过程 可以是技术直接用到已经是常态的事情中,让人们逐渐接受,也可以是拓宽人们对于“常态”的定义,将新技术包含在常态的定义里 。
个人认为,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如果从上述8项原则中提取关键词,个人的提取是:
设计平静技术需要我们尊重人的注意力,并认识到注意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需要我们确保设计的可靠,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以围绕人体的五感进行多样化的设计,要求我们时刻记得技术所处的使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个人认为,这8项原则是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而在后续的篇幅中,作者更多的是分场景和案例来介绍如何进行设计,这部分我不做过多的阐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资料了解下。
但是在文末,作者提出了一个平静技术评价工具,这个可以贴出来,供大家作为后续设计时的checklist,如下:
我个人对于这篇解读的定位是知识点+个人理解的阐述,这本书出现的时间很近,所以大部分的举证在我看来都很有共鸣,虽然在本文中大量的主语是“设备”,但是在我看来, 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产品,很多原则都是可以共通使用的 ,最后,感谢各位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希望我的解读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谢谢! _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