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100米跑步有什么小技巧什么的吗

比赛100米跑步有什么小技巧什么的吗,第1张

在跑步时前,首先要做足热身运动,舒展身体,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一般在跑步前做的姿势,手部放在起跑线后,脚放在隔一只手的距离后,蹲下准备
预备跑时,他一叫预备,把臀部翘起,腿打直,要做到一放手人就快要摔倒的程度默数2秒后(时间要根据你观察裁判员的莫数速度来定)往前冲(冲出时,要将爆发力量最大的留到起跑后跨的第二只脚),先冲出去,整个身体顺着往前倒的趋势冲刺,到10米后开始慢慢抬起,最后到50米完全台起台起后要尝试爆发性冲刺(比较重要,但必须在50米以后)!
跑200米的时候尝试爆发要保留到120米左右之后!
这就是一般的小技巧,有一定的作用,但比赛还是要看个人的爆发力和临场发挥还要注意调节自己心态,在起跑时抢先(但是不能太抢先,否则会被判犯规)!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 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 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半蹲踞式姿势,听到q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10 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贵在坚持!!!
提高100米成绩1秒以上不成问题!

求跑400米的体力分配、训练方法及跑步技巧

400米跑的体力分配
400米跑的体力分配归根到底也就是400米跑在每段上速度的分配,他是建立在身体能量供应问题基础上。在400米跑得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分配体力控制速度,那么在训练或者比赛中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没有人能够从头到尾的全速跑完全程,进行步幅和速度的分配是必须的。只有我们合理分配体力和速度,我们在四百米的跑步中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400米训练方法
根据400米项目的特点,下面推荐的训练计划针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每个计划的时间框架是很重要的,是训练计划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要注意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
速度耐力
在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训练中会引起高氧债和乳酸堆积,这一类型的训练计划对优秀400米运动员很重要,跑的距离从100米到600米,重复次数平均25次。例如400米跑,重复跑距离达到1000米,恢复10分钟,让运动员差不多完全恢复,保证训练质量。下面设计的速度耐力训练计划帮助提高乳酸能系统。
重复次数X米 休息时间(分钟)
①10X100 休息5—10(分钟)
②6X150 休息5—10(分钟)
③5X200 休息10(分钟)
④4X300 休息10(分钟)
⑤3X350 休息10(分钟)
⑥2X450 休息10(分钟)
节奏耐力
节奏耐力,有氧代谢训练对400米选手很有益。他不仅能帮助运动员提高氧承受量,缩短恢复时间,而且能使他们完成时间长、量大的训练计划。这个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步速减慢时注意节奏。另外,关键是要帮助运动员提高基本能源—磷酸盐的储量。下面的训练计划如速度耐力,强调数量不强调质量,一般保持时间为2—3分钟。
重复次数X米 休息时间
8X200 休息2分钟
6X300 休息2分钟
力量耐力
这些力量耐力计划,包括持续时间超过10秒的运动。这类活动如阻力跑,越野跑和体育场里的台阶跑。
6X150米上坡跑
6X60米体育场台阶跑
6X15秒跳绳阻力跑
耐力跑
耐力跑训练计划是纯粹的有氧代谢,它用固定的速度持续不断地跑15—45分钟。虽然400米只要求5%的有氧代谢,但是对400米选手来说,打好有氧代谢的基础,提高氧需求量,使两者的恢复时间缩短到最小是非常重要的。
15分钟的固定速度跑
30分钟法特莱克跑
6X800越野跑3分钟恢复
爆发力速度
下面的爆发速度训练计划强调肌肉收缩速度,通常做这类练习10次,每组休息不超过10秒。
60米短距离爬山跑
10X30米轻驾车跑
10X10米快速跳绳
项目跑
项目跑的训练计划是按项目要求,运动员按照事先定下的速度跑不同距离。是为了学会如何跑400米的各个阶段、可以参照下面分段跑技术。
训练计划 说明
3X300米 前50米全速,随后150米放松跑,动作轻松自然。剩下100米全速跑,纪录每段时间。
2X450米 记录前200米、300米、400米和最后50米时间。
1X350米 高质量跑,每段跑的技术好像跑400米。
速度
速度训练计划里包括从30米到150米的距离,是用全速。一般休息时间较长,保持良好的状态。接力跑也可以作为速度训练的一种。
6X40米起跑
6X60米行进间起跑
6X60米接力跑
四百米冲刺跑技术
冲刺跑是各项跑步运动全程结束前的最后一段距离的加速跑。很多的资料书和400米的学习者都把冲刺跑归结为全程跑得最后几步和撞线技术。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在400米跑步中不可能在最后几步才加速,那样即浪费体力也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在观看很多的比赛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运动员都会在400米的最后一个直道上做很明显的加速动作还有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最后一个弯道中就开始了第二次加速。这种“第二次”加速的开始我们也可以把他看作是400米冲刺跑的开始,一直到撞线这一段距离我们可以把它归结我冲刺跑阶段。在四百米的冲刺跑的距离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大致上可以归为两种,成绩好的400米实力强的运动员冲刺跑距离可以远点,成绩一般400米稍弱的冲刺跑距离可以近点。合理的选择冲刺跑的距离,将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对于400米的短跑运动员来说,在冲刺阶段适当的技术是要求集中精力和控制速度,在接近四百米终点的冲刺跑阶段,速度控制不好很可能使运动员在成绩接近比赛中失利。下面几例是介绍终点冲刺跑技术,包括400米第二个弯道结束到终点的这段距离的跑法和终点撞线技术。
(一)冲刺跑的直道加速
在400米最后一个直道上的进行加速可模仿100米起跑后的加速跑。加速跑时,两臂曲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两腿交替用力后蹬和前摆。在400米最后一个直道上的加速跑,不可能再像100米加速跑得那样做快速有力的加速。在身体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应前移重心尽力摆动双臂。
在400米跑步中,下肢上的力量消耗相对于上肢上的力量消耗要大的多,也是最疲劳的部位。在生理解剖上,上肢的运动对下肢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加大手臂运动幅度和频率时,腿部也会随之加大步幅和步频。运动员在前倾身体时,重心也会随之向前移动,根据物理学定理,运动员可以额外的获得一个向前的动力。但身体的前倾幅度要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能,不可过大也不能过小,不然的话容易摔倒或不起作用。通过这两个现象我们可以在400米最后一个直道上,通过身体前倾改变重心和加大摆臂幅度和频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先前的动力提高400米的冲刺跑速度。
(二)控制呼吸与跑的节奏
在400米最后的加速阶段,由于内脏器官工作条件的改变,氧气的供应严重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因此运动员在跑到这一阶段时会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应的情况。如呼吸节奏被破坏、胸闷、跑速降低,有放弃的念头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身体上的反映。若在冲刺跑第二次加速阶段呼吸节奏被严重破坏时,首先要保持住自己的速度和动作,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念。再次就是加大呼气力度和深度,尽量把自己肺部的二氧化碳呼出,从而吸进大量的氧气维持身体的氧气供应,最大程度的降低氧气供应不足对成绩的负面影响。切记,在400米的冲刺跑阶段不可小口快速的吞吐空气。
(三)终点撞线技术
终点撞线技术不管是在短跑、长跑还是在中长跑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良好的撞线技术常常会在比赛胶着的过程中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在400米跑步中终点撞线技术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终点撞线技术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力度,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太远或太近冲刺都不太好,恰到好处时会有意外的收获。好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用前倾的身体的肩部和胸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可以有效的缩短身体头部和胸部与终点线的距离,从而提高400米的成绩。第二点,如果是人手动测时的比赛那么这样的撞线动作容易引起裁判紧张而按表动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绩。第二种方法是直接跑过去。把终点定远5-7米,保持高速跑过终点,避免减速冲刺,这种终点撞线技术很适合我们的初学者。此外:终点撞线后还要注意安全,那就是撞线后不要立即停下来要在跑道上继续向前慢跑一段距离,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

1000米跑步的体力分配

亲爱的楼主~ 您好 对于您遇到的问题,本人有以下看法 :
在前400米不要不用全力,跟着大家一起跑,最好能在第五六名中,跑完400米后开始变速跑,第一个100米加速,用平常速度的60%-70%,第二个100米减速,但是一定要把步幅拉大,速度在平常速度的40%-50%,这样可以修正一 力,同时也是在为第三个100米的提速做准备,第三个和第四个100米如同第一个和第二个100米。这样全程就完成了800米了,还有200米,这剩下的200米是关键,还是不要全力,合理的分配自己的体力,在最后60-80米要全力冲刺了,试一试我想我的安排应该适用于你。
1000米的起跑本来就在弯道,如果是新手的话匀速就好,别人跑前了也别乱了自己的节奏,教你个最笨的方法,把你目前最好的成绩除1000,看看你没跑一米要花多长时间,和你正常走10步的时间对比下,根据个人条件固定一个秒速度,然后就拿块表自己练节奏吧,自己跑自己的,别被别人影响,最后100米要还有体力,就可以加速准备冲刺了可以运用三步呼吸法或两步呼吸法
开始别那么快跑,调整好呼吸,慢跑,感觉没力时就深呼吸!体力会恢复一点,让你有劲!到最后200米就冲刺!步伐不要太大,50~60厘米最好!
前100米70%的速度,前400米50%的速度,前800米低于50%的速度,后200米冲刺!
要跟住第一名不放松,平均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等到剩大半圈的时候就别吝惜体力,拼命冲刺吧。
50米往返跑?平日多锻炼,注意总结,最好能有个陪练,很容易提高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回答得手机都超流量50M了。不过 能替楼主解决问题 何乐而不为呢? 望楼主采纳哈 嗯嗯呃,,,,其实 ,自己知道一点打了,其余都是复制的 O(∩_∩)O ~

我要参加4×400米的接力,以前没练过跑步,求训练方法及技巧

没有技巧。就是去跑,体力,耐力都提高了,自然跑的就快了。

1500米和3000米的跑步技巧和训练方法 谢谢

中长跑用的是有氧呼吸,靠的是耐力,跑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调整好呼吸接凑,最好用鼻子呼吸,切忌张大口呼吸,平时练的时候尽量匀速跑,越到坚持不住的时候越能出成绩,加油。…………望采纳。

200米跑步训练方法以及跑步前如何热身和跑步技巧

1起跑首先要注意的,就上道后要集中精力,听到“预备”时深吸气,听到q声迅速起跑。为了方便于弯道起跑后能有一段直线距离进行加速,就在弯道右侧安装起跑器,没有起跑器应该在这个地方做起跑姿势,方向对着弯道的切线方向。弯道起跑后,前几步应沿着内侧分道线的切线跑进,加速距离应当缩短,在进入弯道时,沿着内侧跑,身体及时向内侧倾斜,加大右侧腿和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直道上就和百米跑的中途跑技术一样了。
2跑步过程中尽量用前脚掌着地,这样可以使接触地面的时间短。
3提高步频是提高速度,拉大步伐是最有效的方式。要尽量减少呼吸的次数,特别是在冲刺阶段。

求跑800米技巧及训练方法

多组快速200米累加,跨步跑,台阶试验练肺活量

60米跑步技巧及短时间训练方法(速答)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 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X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1000米跑的技巧及训练方法

腿上加沙袋,三斤左右吧。从现在开始天天带着,除了洗澡睡觉。跑步的时候加到1500米。五月十一号保你满分。但是在考试前两天左右,跑一千就可以了,别累着。

请问下200米跑的训练方法和跑步技巧

你好!
200米跑在弯道起跑因此掌握正确的弯道跑技术十分必要(1)弯道起跑、加速跑动作同直道起跑和加速跑。而只是为了起跑后有一段直线加速跑的原因,起跑器必须要装在跑道右侧正对弯道切点的位置上。相应地,在“各就位”动作时,左手应撑在距起跑线后沿5~10厘米处。 听到q响后,从跑道右侧起跑加速直线向正对弯道切点的位置跑去,接下来尽量贴着跑道的左侧跑,这样节省距离,不要左边跑跑右边跑跑,浪费能量
(2)弯道途中跑:为了克服离心力,弯道跑摆时,整个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膝稍向外展,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膝稍向内扣,以脚掌内侧着地,同时,并加大右腿前摆的幅度。弯道跑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弯道技术变化的程度与跑的速度、弯道半径有关联,速度越快、半径越小,技术变化的程度越大。从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逐渐减小内倾程度,放松跑2~3步,然后全力跑完全程。(3)弯道跑技术平时训练方法:A:弯道跑30-50米接着跑进直道。在跑出弯道前几步身体逐渐正直,体会顺惯性的自然跑。
B:学习完整的弯道跑技术。让学生进行120-150米的弯道跑,体会进弯道跑、弯道跑、出弯道跑的衔接技术。
短跑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训练发展反应速度: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半蹲踞式姿势,听到q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高物。
发展步频: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和臂动作协调进行。
[4]跑格练习可以快速有效提高频率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3)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4)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5)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6)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速度耐力:从生理学的角度未看,短跑项目的供能主要依靠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在极量运动的情况下,磷酸原系统的能量供应仅仅能维持6~8秒钟,而糖酵解系统却可以保证2~3分钟的能量供应。由此可见,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短跑项目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速度耐力训练,可以使肌肉中的肌糖元含量增加,促进糖酵解的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孔骏供能能力和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得以提高。
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限多,这里我们以训练的时间进程为主线,向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仅供参考。
一、中等强度,短间歇的训练方法是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基础
这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强度不高(80%~90%),间歇时间较短(1~3分钟),大多在准备期的开始阶段采用,属于基础性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打牢根基,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做准备。具体的手段有:
(一)50米×4次×3组,次间间歇1分钟,组间间歇3分钟
(二)200米×8次,间歇3分钟
(三)50米×10次,间歇1~2分钟
(四)300米×6次,间歇2分钟
二、次极度限强度,中等间歇时间的训练方法是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关键
这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训练强度达到次极限强度(90%~95%),间歇时间相对较长(5~20分钟),疲劳来得快,训练量接近极限、它是在第一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多安排在准备期的中期,属于过渡性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深化训练,为速度耐力的突破和提高做进一步准备。具体的手段有:
(一)300米×(3~4)次,间歇5~8分钟
(二)200米×3次,间歇10分钟
(三)300米+200米,300米和200米之间休息10~20分钟,200米的强度接近极限
三、极限强度,长时间休息的训练方法是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核心
这种训练练方法的特点是训练强度为极限强度(100%),间歇时间长(15~30分钟),疲劳程度达到极限。它是在前两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多安排在准备期的后期,属于终极性训练。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产生质的飞跃。具体的手段有:
(一)、100米×3次,间歇15~20分钟
(二)、200米×2次,间歇20~25分钟
(三) 、250米×2次,间歇20~25分钟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二) 教练员必须根据每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成绩,个人特点来安排训练负荷,特别是在制定训练强度时应因人而异,不能以一个强度来要求所有运动员。以100米和200米为主项的运动员,跑的最长段落不应超过300米;以200米和400米为主项的运动员,跑的段落不应超过600米。换句话说,就是不同主项的运动员,在选择上述的方法、手段时应有所区别。
(三)极限强度的训练一周最多安排一次,否则,易产生过度疲劳或引发运动损伤。要注意放松活动促进疲劳恢复;加强饮食营养搭配
(四)在接近比赛时,不应安排极限强度的训练。

田径800米体力分配技巧

介绍下个人经验希望有用 跑步时用两吸气一呼气的方法减少疲劳 跑步前50米要抢道 接下来的50米跨大步保持速度,跑完着100米开始匀加速跑100米,再跨大步保持,以400米标准跑道为例就是弯道保持,直道加速,注意呼吸是两吸一呼加速时身体前倾,保持时甩开双腿,尽量跨大步但不要为了跨步而过于浪费体力,一个人步展适当调整大小600到700之间的保持阶段身体前倾,不要故意加速利用身体前倾自然加速或保持最后100米要开始加速并用力甩臂甩臂非常重要你可以早晨起来练习,因为跑了700米想再用力甩臂100米的人不多该什么时候用力甩要自己掌握按照这个方法要多练习,熟悉了自然运用自如

400米跑步、呼吸技巧

跑步技巧
首先,当我们开始慢跑时,你必须确认所有的动作都是朝前的,你不能让你的手臂在整个身体范围摆动,这会浪费我们的能量,你必须保证手臂始终向前摆动。在你慢跑的时候双臂的位置也不是很高,同时你的脚尖要自然落地,并且你要试着使每一个动作放松。此外,保持身体正直也非常重要。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他们在跑步中觉得累了所有的动作就会走样。也许他们肩膀向前塌,也许他们的 会向后撅。从而使整个身体前倾。无论我们在跑步过程中做些什么,我们始终要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正直。手臂和肩膀向后扩,这样才会展开我们的胸部,保证我们的呼吸更加顺畅,最好在放松的跑步训练中练习这些。在放松的跑步练习中,能让我们轻松的集中注意力体会这些跑步动作。你的心中总是有个人提醒你,肩膀后扩,手臂放低,脚尖自然落地。即使你在进行加速跑或者间歇跑时,这些动作也不能变形。
呼吸
整呼吸帮助加速
跑步加速应该从调整呼吸开始,平常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加速时,要进行深呼吸,将呼吸时间拉长,同时将步伐频率调快,调整为三步一吸,三步一呼,通过改变频率,把速度提上去。
此外,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加速时,应先从小碎步开始。跑步加速也是人体这台机器的程式化 *** 作,不是盲目地咬牙蛮干的,通过调节呼吸,能使跑步的时间更持久,锻炼效果更明显。
加深呼吸缓解疲劳
跑到10~20分钟时,很多人会出现跑不动的情况,感到胸闷气喘,腿脚无力,非常想停下来,这是出现了极点。出现极点时,应该减慢速度,加深呼吸,帮助氧气与二氧化碳在肺泡充分进行交换,增大交换面积,待不适感减轻时,再加快呼吸频率,同时加速。
运动大约半小时至40分钟后,人体可能会出现第二极点。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时需要调整运动强度和呼吸频率;对于普通人,建议此时停止运动,稍作休息。
口鼻同时呼吸
刚刚开始跑步时,速度较慢,处于热身阶段。此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大,用鼻子呼吸就可以应付。随着跑步距离越来越长,速度越来越快,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此时,光用鼻子呼吸已经不能满足氧气供给的需要。如果光用鼻子呼吸,还容易引起呼吸肌疲劳。所以,就需要嘴与鼻子协同配合,以此来增加氧气的供应,并缓解呼吸肌的紧张感

400米跑步呼吸技巧与方法

没有什么呼吸技巧和方法,只要你体力足够就跑的快,就这么简单。

急寻400米跑步的技巧和呼吸方法

速度是提高400米成绩的重要因素,而速度耐力也不可缺少。众所周知,速度耐力是运动员较长时间保持最快速度跑的能力,也就是把最快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如果只有良好的速度,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速度耐力,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可能的。400米跑是短跑中保持高速度跑距离最长的专案,因此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就更为重要。 起跑还是要快,用自身90%的速度能力跑到第一个下弯道后,改用自身80%的速度能力放大步跑,注意好节奏,跑到第二个下弯道时,也就是到了还有大概120米的地方时,用自身70%的速度能力跑,放一放,调整好自己状态,准备最后100米的冲刺!记住!最后100米是400米最难跑的,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克服! 呼吸用鼻子呼吸就好了!

400米跑的呼吸技巧和跑法

前一百米,如果你百米速度是115秒的话,那你就放到12秒到121秒跑,这个可以在平时的测试中去感觉和控制,后面的200米,你就按这个速度跑,在跑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节奏,不要看别人跑到你前面而放弃自己跑的节奏和方法,注意向前的摆臂和呼吸,在跑弯道的时候,注意内侧左手的摆臂要幅度要比外侧的右臂要小些,这样可以减少些离心力,使身体向前的力量和速度不至于减失,这种技术一般的运动员控制不好,由于激动,只会拼命死跑,那样反而得不尝失,达不到最好成绩最后100米,在过最后一个弯道时,就可以全力冲刺了,注意呼吸均匀,如果能力强,这百米中仅呼吸换气1到2次这时注意用力摆臂,使上肢向前的带动力帮助你冲刺,以达到速度最大化

400米跑步技巧

这个is so easy!
如果你是跑步不错的话,建议你看看我的答案!
400M属于耐力跑,你需要掌握好节奏,下面是训练办法!
①让腿部加强锻炼:绑一个重物在双腿下,然后跑个5、6百米
或者:爬楼梯、青蛙跳
②技巧:
刚起跑要保持中速,一直保持300M左右,中途要用鼻子呼吸!微笑!
提示:比赛前有屎尿一定要拉!鼻屎也要挖空!否则会影响成绩的!
最后100M用中高速!(所以之前不要浪费体力)最后30M就用所有力量!冲!
谢谢!给分!

中长跑讲究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一般情况下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后要冲一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起跑时,都要猛冲一下,不要慌,冲几十米就会慢下来。然后,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随跑,就是跟上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张的太大,否则,进冷气会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标准场地,就是两圈半,在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根据你的能力,应该采用匀速跑战术: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呼吸方法 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
或者采用跟随跑战术: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力争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
跑步的动作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只要身体各部位动作能协调、顺畅,不会造成紧张的动作,大抵就是有效的跑步动作了。
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姿势(Posture);而良好身体姿势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适当的肌肉力量。一些可以强化肌肉力量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伏地挺身、互动蹲跳、引体向上等都对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以及获得有效的跑步动作有益。
标准的跑步姿势是,头部与躯干保持正直,身体相当放松,抬头,眼睛正视前方,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轻握微向身体中线。脚跨步向前踩时刚好是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
初学跑步的人都犯有步幅太大(Over-striding)的错误;也就是当脚跨步向前踩时,脚着地瞬间的位置是在身体重心的前方。不论体型如何,每个人都有他适宜的步幅长度。其方法是靠经常的练习与尝试修正。
其他一些常犯的错误动作包:脚踩地时,脚尖向内或向外;身体d跃的动作过分明显;手臂摆振太大或成左右方向摆动。跑步动作,应该是力求顺畅自然,并且将所有过分强调的动作减至最低程度。
千万不要用脚尖跑,这是一般初学者常患的毛病。这种跑法,当脚尖每次接触地面时,小腿肌肉和脚跟键承受相当大的负荷,长时间下来,小腿会有疼痛现象。以耐力型的长跑来说,以脚跟或全脚掌着地的方式跑才是合理。
呼吸的搭配对跑者的速度控制相当重要,以笔者的经验,用步数搭配呼吸是不错的做法。维持均速时,以4步吐气、2步吸气、加速时以3步吐气、3步吸气,耗氧量大时以2吐2吸为原则。
强度的控制:
控制的关键在于确定最适宜的运度强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应,在予以调整跑步的速度。反复尝试,就不难找出适当的速度了。
其公式为:(220-年龄)- 休息时每分钟心跳 × 75%+ 休息时每分钟心跳
例:年龄40岁,休息时每分钟心跳为80次
则(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
即此人最适当的训练心跳数为155次/分钟
没有经验的跑者,在开始跑步时前段时间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应状态超过了其理想心跳数,以至于后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对配速控制较差者,可以在开始跑后5分钟时,测量其心跳反应,再调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练习,很快地就可以将配速控制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运动心跳数可于每分钟150-180次之间。
跑步的运动伤害:
常见的跑步运动伤害有:胫骨骨膜发炎、膝痛、肌肉拉伤甚或断裂、肌键发炎或骨折等。发生的最大原因在于运度过度-太多、太急,因此,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强运动功能。
开始时的肌肉酸痛属于正常现象,原因是肌肉受到新的 的缘故,只需跑步方法正确,酸痛现象会逐渐消除。
跑步前后的暖身运动和伸展运动绝不可省略,它除了可预防伤害的发生,也可减低运动后的疲劳感及酸痛。
跑步训练有4个基本的要素:耐力、力量、速度和休息。
耐力
如果我们把跑步看作是一个金字塔,每年一次到两次的最高阶的比赛作为它的金字塔顶,耐力基础是塔的塔基。对追求健康的跑步者来说,塔基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但对大多数的跑步者来说,塔基是整个计划的开始和结束,没有良好的基础,较大强度的力量工作和速度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的跑步者往往忽略了计划,从而使我们的跑步受到不良的影响其实我们可以很好地设计自己的跑步计划,特别是在每年一度的为耐力训练打下良好基础的时间里。
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经下降到如同悬崖的边缘上了。肌蛋白的减少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于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体极度地虚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较常见的。研究表明:力量训练也能有效地减少老年人摔倒的频率及骨折。
不管什么年龄的跑步者,很少有人努力去锻炼腿部以外的肌肉。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有规律地安排一系列简单的上身力量练习,将有效地提高训练者的跑步能力。目的是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通过合理地利用双臂,跑步者的成绩可以提高近12%。不知道利用双臂的普通的跑步者就很不幸,跑步的距离越长,双臂就越疲劳。双臂能有效地维持步幅是因为,,他们像一个节拍器一样有节律地带动着腿的节奏。
增加上臂的力量可通过简单的俯卧撑练习。做俯卧撑时不用太快,并注意两臂的宽度来加强背、肩、臂的力量,所有这些部位在长跑的最后阶段将起重要的作用。不要一下子做得太多,刚开始做4次到5次即可,然后,随着力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次数。做俯卧撑的好处在于用你自身的体重提供阻力,3而不需要投资任何设施。
跑步时,另一块重要的肌肉是腹部肌肉。无力而松弛的腹部是你在长跑训练、比赛的最后阶段步幅减小、胸腔缩小,运送到腹部的空气总量减少。此外由于腹部肌肉的力量差,可能会给和腹部相对的腰部肌肉带来麻烦。解决的办法是有计划、有规律地做仰卧起坐。这个练习使背部、腰部、腹部肌肉都会得到锻炼。把加强上身力量融入到你的日常跑步中去,简单的方法就是像每天跑完步后要做整理运动一样来做它。一开始做10个仰卧起坐,5个俯卧撑和20次双臂屈伸,在两个星期后增加到12个仰卧起坐,6个俯卧撑和24个双臂屈伸。
尽可能地加强跑步的力量,一旦有了一定的耐力基础,加大步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山地跑。有规律的山地跑计划将对日常跑步产生奇效,对比赛成绩更是有显著效果。山地跑可增强跑步者的大腿力量,增强腿部的协调性,更可增强大脑的协调性。对老年跑步者作用更大。在斯坦福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跑山的老年人的骨质密度比那些没参加训练和参加缺乏 训练的老年人的要大得多。
进行山地跑训练可以慢慢开始。首先,在山地跑训练时不必跑很陡的山。如果跑很陡的山,那么,所做的唯一的事即是爬山。理想的山地跑,其山路长为四分之一英里,山的坡度不要太陡,这样既能锻炼到腿的后蹬力量,又不至使肌肉过分紧张。其次,尽量做上山跑。因为当你做下山跑时,地面对脚、踝、膝和腿的撞击力加大了(大约为体重的4到5倍)。而当你做上山跑时,撞击力会小很多,更有利于加强大腿的力量,有助于跟腱的拉伸。下山跑时要减小跑的步幅。
根据其他系列山地跑的效果,第一周,跑一次;第二周,跑两次。在你计划参加比赛的前8到10周,把山地跑有效地融入你每周的大强度训练之中。每周重复1到2次,使山地跑在日常、有规律地中等强度训练中占到中等比例。
速度
对一个跑步者来讲,有很多方法进行速度训练:到田径场上,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短距离跑;做速度游戏;从上上快速地地跑下来;参加比赛等。速度训练对每个人都是可以的,对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因为它在保持步态的同时,也保持了人体良好的生物力学结构,而这两者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许多没跑过不得成年人,认为自己只是适应日复一日的以每英里10分钟的速度慢跑,而不管跑的强度和速度,这是不正确的。
提高速度可以通过三种方法:
⒈增加步频
⒉增大步幅
⒊既增加步频又增大步幅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更可取,步幅的增大会造成步幅过大,进而会引起某些生物力学上的问题和运动损伤。
速度训练,尤其是在田径场的速度训练应该是逐渐的(无痛的)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田径场上的速度训练对于发展速度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改进跑步形式的机会。
休息
跑步的4个要素中,许多跑步者在训练耐力方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的跑步者把速度与耐力协调得相当好。但是,很少有跑步者认真对待休息这个重要的部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休息在4个基本的要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跑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而这些好处都是我们用代价换来的。在跑步中这个代价就是肌体内肌肉组织的不断被破坏和重组的反复过程。无休止地跑步最终会导致肌肉损伤,在跑步中,我们认为损伤和过度使用的含义相同。而肌肉组织在休息后比原来更加强壮了。
为了使我们保持健康,不受损伤,跑得更好,在跑步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每周少跑几天。
2每周用一些低强度的训练来代替1天或2天的跑步。如在功率脚踏车上进行有氧、出汗的训练。
3把某些步行活动融入到你的训练之中
4比赛应该少一点。
5在你没有比赛任务而准备维护体能时,应尽量尝试降低运动量,保持成绩和坚持降低训练量。
6有计划地进行深层组织 。
7将同样的理论运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学习工作一样学习休息和放松这门艺术,这门艺术是值得追求的。通过学习创造性地休息和放松,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恢复,变的更加强壮
建议比赛前喝瓶红牛
还有跑步的动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另外在提几点建议: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 等。
6。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长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长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

400米是田径专案中比较不容易的,它既要速度又要耐力,因此要在400米专案上想取得好成绩必须练好爆发力加强速度,还要加强自己的耐力。·有了速度和耐力就为你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基础,在起跑后全力发挥,需要注意的就是弯道的技术了,外侧的手臂一定要摆起来,还有就是要控制好呼吸,尽量2步一呼2步一吸,这样你就可以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通过中考是没有问题的啦。关键是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00米没说的,就是一个字冲!400米属于中短跑,需要注意的是在弯道的时候尽量让自己身体向跑道内测倾斜,但一定要保持平衡,具体需要自己尝试来找到一个倾斜的平衡点,是自己能借助自身重力的分力节省自己的体力。另外一点就是,开始的时候要掌握好节奏,不要因为对手而影响自己。前半圈保持匀速或者略微的加速跑,第二个弯道跑到一半时开始加速,会到最后一个直线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体力在觉得自己能够冲刺到终点的地方开始全力加速,能冲刺的距离越长越有利。这只是我个人意见,希望能帮到你,小朋友,加油!

400米要求的素质非常高速度、力量、身体的无氧域、抗乳酸堆积能力,这不是一天半天能练出来的,只能就自身的体能分配和步伐技巧做一些调整。起跑的时候冲一下,大概50米左右,后面一定步幅要大,保持住起跑创造的速度惯性,因为相对高频率来说,这样在能够得到速度的同时可以相对降低供氧的需求,大概在250到350米的时候,体氧的过度消耗会造成大量的乳酸堆积,身体的很多部位会有僵硬的感觉,同时呼吸极度困难,这时大腿的乳酸堆积达到极限,感觉基本上抬不起来腿了都,就需要加大摆臂的幅度,这样也可以带来相应的动力,如果不是长期正规系统的训练的话,最后的冲刺就看意志品质了,(我过去训练、比赛从头到尾都是前脚掌,这时教练要求的,没有教练会让后脚跟着地的,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黄金联赛,钻石联赛这些田径比赛的录影看看)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27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