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准备跳槽找工作,作为一只入行以来从三四五线中小创业型公司到一二线大厂大大小小面了30+场的产品狗,经常能收到其他PM朋友关于询问“面试都问哪些问题?该怎么答才最好?”等面试相关的问题。恰好我之前就有在每次面试时都记录下相关问题并回家以Excel形式总结复盘的习惯,其实面多了就会发现对于产品岗而言,对于95%的公司而言,问题类型无非就那么几种,提前准备好回答思路(套路)和表达技巧,斩获offer的几率会直线上升。
注:以下面试题仅针对1-3年工作经验的PM而言,对于再往上的高级产品经理并无太大意义。而对于应届生/转行产品助理而言,面试提问与1-3年PM遇到的问题差别不会很大,可能会出现一些逻辑思维&产品设计实战题(下篇文章最末会补充),故依旧可作为参考用。
一、面试前的准备
面试前,我要对接下来即将要面试的这家公司进行仔细了解吗?
我面试的是产品助理/专员岗位,听说写一份竞品分析报告&PRD更容易打动面试官从而拿到offer,我需要准备吗?
先说结论: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的建议都是,否。因为对于大多数应聘初级产品经理/产品专员/产品助理的面试者而言,简历基本以海投为主。这意味着你没有太多时间对每家面试的公司都一一做好详细的了解准备。另一方面,对于公司而言,它招聘的目的是找到“能够胜任该岗位/表现出有潜力胜任该岗位”的人才,而非“我对贵公司的产品真的很感兴趣”的求职者。而对于初级产品经理岗位而言,大部分企业的招聘诉求并不在于对行业及产品的理解有多么深刻(当然有相关背景最好),更多在于性价比以及产品基本功(便宜、上岗就能马上做事的)。简而言之,面试前对每家公司的产品、战略、市场等花费太多时间这样做的ROI(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你所认为的准备,很可能只是徒劳。
一些有心的面试者常常会在面试前搜该公司的官网、新闻,下载APP等产品进行把玩分析。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行为不仅仅帮助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更具谈资,也可以给面试官留下认真细致、知识搜集能力强等正面印象。遗憾的是,这样做并不能对我们拿到offer起到多大的实质性帮助。原因在于,第一,许多企业的招聘信息都是由HR挂在招聘网站上的,而市场上绝大多数的HR对岗位的实质招聘要求并不能清晰理解,所以你会发现在BOSS直聘、拉勾上搜索产品经理,许多岗位的职位要求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因为HR也不知道公司要招的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只能去其他公司的JD上复制粘贴然后发布招聘需求。有些HR甚至连这个岗位是前台中台还是后台的不清楚,发布岗位是APP产品经理,求职者屁颠屁颠跑过去聊了聊才发现招的是工具类型产品经理;求职者下了公司的APP,准备了半天产品痛点及优化方案,面试时才知道岗位要求是做后台支撑——这种情况绝不少见。第二,对于公司而言,它招聘的目的是找到“能够胜任该岗位/表现出有潜力胜任该岗位”的人才,而非“我对贵公司的产品真的很感兴趣”的求职者。即使你对公司的产品业务市场都有详细了解过,面试时相谈甚欢,最终决定是否录用依旧是看你个人的产品能力/潜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面试前可以对这家公司一无所知!这样只会让面试官觉得你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都极其缺乏!最起码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做什么的,产品满足了哪类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的什么样的痛点需求,这一点必须要有所了解。方法也很简单:搜一下官网,查看下大致的官网产品介绍心里就有数了。
2 别再浪费时间写竞品分析报告/PRD了,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条主要是针对应届生/转行人士这类0经验产品面试者所说的。知乎上的许多转行贴都会说“一份准备充分的竞品分析报告会大大加分”,事实上,大多数新手小白撰写的竞品分析/产品分析报告甚至PRD等文档基本上都是不过关的,在经验丰富的面试官看来甚至是漏洞百出。除了在态度认真上有些加分以外,没有特别大的用处。平时自己写写当作基本功练习就完事了,除非你投递的公司数量极少而且都是你非常想要去的目标公司,否则花大量时间针对面试公司去撰写产品分析报告,太浪费精力。
总而言之,在面试前,只需要对公司产品及业务模式了解清楚即可,并且尽量找到与过往的工作经验相契合的点。
二、面试常见问题
在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面试后,我把遇到过的所有问题都汇总成了表格形式并做了分类,按照出现频率进行排序。下面列举了绝大多数产品面试时必问的问题,负责任的说,如果能把这些问题全部准备好,拿到offer的几率不会低于60%。
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1-3分钟内即可。太短显得工作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过长则会让面试官听的厌倦。主要介绍下自己的姓名、年龄、毕业院校及毕业年份(觉得毕业学校太一般就直接略过吧)和工作经历。重点在于工作经历的描述——这是面试官对于你的基本工作能力第一印象也是最直观最深刻的感觉,为后续对你能力评估定基调。
工作经历描述:主要讲你担任的角色、负责的业务线/产品/模块、产品简介、干出的成绩,如果是前台产品最好举数据说明。例如:“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我在杭州XX科技有限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主要负责XXX移动端的0-1/迭代优化。这是一款B2C生鲜电商产品,主要业务模式是XXXXXXXXXX。现在这款产品的下载量是XX万,日活XX,每月GMV大概是XXX万,平台转化率大概是XX%。同时也参与过部分后台系统模块的搭建设计”根据不同的行业,产品核心数据指标也会不同。电商类产品重点突出流量、转化率、GMV、SKU/SPU等数据。
2你们产品对比竞品的核心优势&竞争壁垒&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主要考察对自己做过的产品大方向上的理解能力和项目真实性。产品优势可从这几个主要角度阐述:产品功能、市场、渠道、运营、价格、服务、资金、差异化。挑两三个核心优势来说即可,坦白地说,市面上大部分中小公司的产品做出来连产品经理自己都忍不住想吐槽,迫于老板/运营/市场/客户的意见又不得不这样设计,如果实在找不到自家产品的优势的时候,就往差异化上靠。用户群体差异化必然会导致功能设计上有所区分,但是要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差异化设计。如果连功能都和竞品几乎一模一样的话,那就在其它几个方面上找找是否有优势。比如公司原先做的线下市场,积累了很多线下老客户可以随时转化成线上客源;比如公司有强大的地推团队,可以在前期迅速抢占市场当然,最好是能够举出产品设计上的优势,毕竟是你设计的需求功能,最能直观体现出你对公司的价值。
3 简单介绍下你们的产品&盈利模式&用户画像&需求使用场景
按照核心业务流程泳道图模式介绍下即可,在跨行业面试时注意避免使用过多专业名词(面试官可能听不懂导致沟通体验极差)。从用户需求点出发(为什么要用你们的产品),介绍核心业务流程以及产品对象(一般为用户、平台、商家等)所做的事。可在最后补充下盈利模式,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简洁但不要过于简洁。
4 项目细节
一般而言,在问完第3个问题后,接下去会对你之前的回答内容进行延申展开提问,主要是问一些项目细节相关的内容。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千差万别,问的问题也会有很大不同。此处无法给出具体的回答模板,平时的积累和复盘总结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在表述的时候,回答好是什么(what)、为什么这样做(why)、如何做的(how)基本上就OK了。
例如,之前我在面试的时候在项目细节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是如何进行资产风控的(租赁行业)?回答思路就是:第一、我们的风控措施有如下几条,XXXXX;第二、后来我们通过XXXX发现,在XXXX上采用第三方征信接口调用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于是我们评估了下XXXXXX,最终决定XXX;第三、最后我们决定XXX,碰到了XXX困难,最终通过XXX,完成了XXX的目标,数据是XXX
5你做了哪些功能/需求/这个功能是你想的吗/最有成就感的功能?
这个问题占据的比重极大,也是最需要认真准备回答思路的一个问题。但是实际上并不难回答,提前准备好1-2个功能模块即可。例如优惠券系统、风控模块、特色功能模块等。注意这个功能/需求不能太简单,否则无法体现出个人能力。尽量与竞品或已成熟/人尽皆知的功能做区分,否则会被认为是一个只会抄袭的行走的Axure。例如拼团,即使你是一模一样原封不动的抄的拼多多,你也应当结合你自身的用户需求和现有资源做出改变。
”我其实并不care你做的东西是什么,我更在意的是你做之前的思考,你做的时候的思路流程。“
这句话是我最初入门的时候,面试完美团和新浪微博后和面试官交流后得到的最有启发的一句话。对于面试官而言,TA根本不在意你做的功能是什么,只要你正常表述清楚即可。TA更想知道的是,通过你在做需求/功能的过程前、中、后的思路及执行,对你的产品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
我个人其实并不喜欢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扯什么方法论,例如STAR法则、SWOT分析、用户体验五要素等等这些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一些盈利机构为了吸引流量强行扯上的方法论及名词概念。但是在这里我想破个例因为这个方法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实在是太TM好用了。这就是4W1H法则。
简单来说,我更宁愿将它简化成2W1H原则,即这个功能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why)、怎么做的(how)。
如之前所说,在做需求/功能的过程前、中、后三个阶段,我们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回答。
做之前:
why: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不解决会带来什么影响?满足了哪类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的什么样的需求?竞品是怎么做的?竞品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实现?用户的本质需求是不是这样的?我们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最重要的,我们做这个需求的投入产出比如何?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在做之前需要考虑周到的,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需求分析及挖掘(也包含了部分竞品分析)的基本功能力。
what:这玩意大概应该是个什么样?
做的过程中:
why:这个地方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开发实现起来有没有难度会不会影响项目进度?用户对这样的产品设计会不会有槽点?
how:我该怎么做,才能设计出在当前条件下能够最优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做之后:
what:这个功能跟我之前设想的一致吗?后续可以往哪个方向上规划?
how:这个需求做完了,怎样评估它的效果?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没有能够复用的设计?吸取到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上线后的数据如何追踪分析?出现问题要怎么解决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面试有部分差别,但是一般测试内容均为技能测试,考生带本人第二代身份z原件参加技能测试。单招面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应变、表达和思考能力,学生应对所报专业有一定了解,“比如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报读我们学校你打算将来做什么工作”楼上只是解释了这个行业,而没有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我觉得一句大白话就可以概括:因为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增长非常迅猛,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我选择这个行业就是为了适应潮流,顺便多挣钱。0前言部分1我所理解物联网
2公司业务架构
3个人职业规划
毕业后第一次跳槽,来了家物联网公司,感觉回到了大学时候,每天被大量智能设备包围的感觉很熟悉,有一些感悟,关于产品、关于技术、关于生活,抽空写下来。
物联网这个词被讲了很多年,毕业后也一直从事移动互联网相关工作,自然对其较为熟悉,物联网就是大量的智能设备联网共同工作。但当我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真正接触物联网产品,我反倒很难说清楚什么是物联网。亲人或朋友问我新工作是做什么的,我也很难描述清楚,不单是设备,不单是软件硬件,不单是数据,不单是场景现在我能体会到一些知乎大神上关于物联网的回答都是用一些很虚、很飘渺的词:处处皆入口,万物皆相连,边界不复存在。这不是装深沉,而是真的无法用一两句话描述清楚。
我也沿用这种很虚很飘渺方式来理解物联网,从两句耳熟能详的诗开始,来理解物联网中频频提到的两个词:“连接”和“数据”。
这句话诗描述的几时古人对“连接”这个词的理解。这一刻,全天下的人看得都是同一个月亮,通过一个月亮,把所有人都连接在一起。可见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有着一些隐隐约约的思路,通过一样东西,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终于在今天,腾讯把这个使命完成了,微信让人与人之间可以即时通信,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愿景。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微信的启动界面,也是一个冰冷的月亮,跟我这个配图有点像,不知道设计灵感是否也是想表达,当代的微信就像古代的月亮,承载着连接的使命。如果文章有幸被微信的设计师看到,可以回复一下。
这是一个哲学家说的,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数据是带有时间维度的。川流是不息的,河流中的水质、流速、温度每一秒钟都不一样,左脚踏进一条河流,右脚再踏进去的时候已经是另一条河流,它的水质、流速、温度等都不一样了,即便一样,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已经不一样了。我们需要记录下每个时刻的数据,让这条历史的长河具有可分析意义。
物联网系统要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要记录和分析历史数据,感知每个瞬间的数据变化,在最适合的时候提供最时候的服务。举个例子,你的身体状态每一秒钟都在变化,天气每秒钟都在变化,我们要结合你昨天的睡眠情况,今天的皮肤特性,建立很多数据模型,可能还需要融入中医的知识图谱,心理学知识图谱,告诉现在的你最适合和什么汤,甚至告诉炖锅每一秒钟的火力是多少,计算出热力曲线,炖出来的汤才最适合2个小时后的你喝。
其实写到这里我会想起我爸爸妈妈,每当我回到家他们看到我的黑眼圈,或者脸部发红,会问我昨晚睡得怎么样,然后猜测我是阴虚火旺,然后炖一个苦瓜黄豆汤给我喝。类似的事情你们爸妈也经常做吧。现在机器可以完成这些事情,而且不再是靠猜测,而是精准的数据采集,结合各种知识图谱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转化成设备服务。
好了,故弄玄虚的文字写完了,我还是得理清我具体是做什么的,公司业务架构是怎样的,我的岗位在整个业务流里处于哪个环节。其实面试时,甚至入职前我都不太清楚我的岗位职责,拿到offer后我深入了解物联网,领略到其魅力,以及判断到公司的研发实力能驾驭物联网的魅力,还不是很清楚岗位工作内容就入职了。现在已经入职两周了,对公司业务架构有一定了解了,以产品经理为焦点梳理一下业务流程。
公司业务方面:公司主要是面对B端客户,以数据服务为核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提供服务平台和开放平台,让数据的雪球越滚越大,在幕后担任“大脑”角色。另一方面,在图中下方也看到了两条小小的产品线,一条是互联网产品,另一条是硬件设备,既做互联网产品也开发硬件,虽然力度很小,但也看出公司并不放弃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想法的。
部门架构方面:从对外部门架构上来看很不清晰的,有两家子公司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均有自己的产品经理、开发人员,职能交叉,部门自成体系,难以梳理清各部门的依赖关系。我按照业务流程以产品经理的视角捋一遍可分三种产品经理。第一类是走在业务流最前端的市场部的产品经理,他们直接对接客户需求。第二类是业务流中端的物联网产品经理,他们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创造出应用场景,供商业转化。第三类是业务流后端的AI产品经理,他们负责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负责数据大脑的需求。
我的岗位:我是上述第二类,业务中端的物联网产品经理,负责场景的创建和数据的打通,让算法结合使用场景落地。从图上可以看出负责的产品可以“一横两竖”概括,“一横”就是平台性的项目,包括B端开放平台、C端超级APP等;“两竖”中分别为家庭场景和商业场景,家庭场景包括睡眠产品线、美容产品线、家电产品线,商业场景更多了:智慧校园、智慧农场、医疗健康、养老、酒店、水生态这些场景和数据需要相互打通。
2013年毕业后就在上一家公司工作,老东家是一家电视厂商,一共待了5年时间。也有多朋友问过我为什么在一家电视终端公司待那么久,找工作时面试官也会问这个问题,待了这么久的公司为什么现在想离开。我的择业逻辑是这样的:
为什么在一家做电视的终端公司呆那么长时间,因为它的工作范畴比较广,我能学习的知识面广。前沿技术的方面涉及了大数据、AI、语音,移动互联网领域涉及购物、内容、社交等模块产品,硬件方面的有智能设备产品等。终端公司业务覆盖领域广,如果我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可以找相应的项目去做,再自己深入学习。比如甚至我对外卖行业感兴趣,现在的TV也有内置的外卖APP,通过项目和自主深入学习我能转到外卖这个垂直领域的公司去。但如果在外卖领域公司,就比较难转到终端公司了,这就是终端公司的好处。
这几年互联网高速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模式在瞬间爆发,也很快没落,今天共享单车群雄逐鹿,明天短视频三分天下,如今无人零售打的火热,区块链又何去何从我不知道哪些方向才是对的,不知道转到哪些垂直领域去才合适。所以我选择在一个大的平台待着,能看清楚当前形势再行动。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逐渐能看透一些东西,个人感觉到移动互联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新模式枯竭,产品差异化最终也只能体现在运营上,没有太多的机会,遂放弃了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想法。这一两年人工智能悄然兴起,能强烈感觉到它带来的变革,它将像移动互联网那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李彦宏也提到,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不再,但AI的机会正在走来。各种迹象表明,站队人工智能是正确的选择。所以我摒弃了一些移动互联网属性的工作经历,选定了“一个方向,两个场景”:AI的方向,以及AI赋能的两个场景,一个是机器人,另一个是智能家居。然后准备简历,面试,最后来了目前这家物联网公司,虽然岗位不是AI产品经理,但能跟AI团队紧密合作,且能调用其资源,想深入学习AI技术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下阶段:
在业务层面,希望能尽快上手和适应新工作,并能在工作中体现应有的价值。目前从“一横两竖”中的“一竖”入手,即家庭场景产品线,后续会接触商用行业的产品线,再到横向的平台类项目。最后向前后端延伸,学习范畴渗透AI核心技术、各垂直行业的商业需求,努力成为全栈人才。
在职业层面,目前产品经验尚不足,是一个初级、执行层面的产品经理,希望通过努力,发展到能在规划层面有一定话语权产品经理,最后发展到在战略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经理。
在生活层面,好像单身挺久了,抽空找个女朋友。入职两周,感悟大概就这些了,以上,共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