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推荐的3家公司表现不错,继续坚定推荐。
国联股份:TO B工业品电商,最早创立于2000年,做黄页手册,06年转为网上撮合,积攒了客户资源后往电商转型。目前注册用户300万,都是需求精准的客户。受疫情影响,老客户消费下降30%,但是新客户200%增长,目前老客户备货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新增长的客户也留下来了,复购率超过94%。长期看,工业品电商公司比较少,对团队要求高,需要对材料有深入了解,TO C电商容易复制线下场景,但是TO B业务是谨慎理性的备货,每单都是合同,需要对细分品类非常了解,既要有对工业品材料的了解又要有互联网思维。公司找到了合理的商业模式,通过集采红利,在交易环节、运输环节取代经销商,自己不备货,不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不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减少了很多风险。过去5年公司复合增速没有低过90%,今年明年做到60%没有,公司目前交易量占行业壁垒不到1%,长期看是蓝海市场。
锋尚文化:目前没有太多可比公司。主要业务是高端文化创意,最高端的是国家大型项目,奥运会开幕、春节晚会分会场等,在文化设计里面是对设计水平要求最高的。另外就是类似宋城演艺的景区秀的总包,从剧本创作、设计、到灯光舞台,首演成功后业务就接下,不涉及运营那块,虽然没有长期稳定的运营收入,但也减少了很多风险,因为国内景区运营很多亏损。赛道不是特别大,但是公司作为竞争优势最明显的品牌,大型国家项目背书,再去拿下沉订单就会容易,未来能做文旅秀,互联网平台、电视台晚会、光影博物馆网红打卡等项目。公司以创意设计为主,不涉及工程,没有垫资,现金流很好,上市前有5-6亿在手现金,上市融了20亿,未来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为EPS,比如说参股好项目,目前在郑州项目参股了40%,未来看落地后的运营效果。长期看好公司,疫情过去后文旅需求增加,明后年的冬奥会、建党100周年、全运会等大型活动是非常多的
三人行:国内比较好的4A公司,客户包括大的国企央企、大的消费品牌公司,原有老客户的量在增长,比如说伊利投放的量越来越大,新客户也在不断持续,今年突破运营商、银行、快消品的可,出现了 汽车 的一汽大众、一汽奔腾,京东、快手互联网作为媒体投放平台之外转为化为广告主,未来看好 汽车 、互联网客户的增长。
通信:
前3季度总体收入6000亿,同比增长37%,净利润242亿,出现了同比下降。毛利率略有下降,疫情影响下全行业的管理、销售费用率下滑。联通和中兴通讯占行业一半,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长1%,利润下降4%。单3季度收入2100亿,同比增8%,净利103亿,同比增长6%,3季度情况比前3季度好。剔除两家公司后,营收同比6%,利润同比增40%,3季度中兴通信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分板块看,光模块、物联网,军工信息化、北斗业绩非常不错,通信设备、光钱光缆压力大。光模块重点公司新易盛15亿,天孚通信8800万,光迅18亿,基本上都超预期。4季度到明年,行业利润存在压力,2季度末3季度初是业绩最好的点,基站推进比较紧,是拉货最好的阶段,由于财务惯性的3季度表现还是不错,但是4季度会往下走,基站建设量不如之前那么大。3季度好的板块在4季度存在压力,但是都是短暂压力,到了明年进入到新的建设节奏,明年算上广电和移动合建,加上宏基站,明年100万站是大概率,110-120万站也有可能。
中兴通讯3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低了几个亿。压力主要在于毛利率,在2季度已经有所反应,有5-6%的下滑,3季度下降趋势进一步确认。2-3季度体现了5G低毛利率的水平,今年两次重次重点设备招标,移动无线2期把价格压到了16万,下降速度很快,给公司比较大的压力。除此以外费用率、现金流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明年价格还是会下降,但是幅度比今年收窄,公司降成本能力强,利润有d性。
广和通和移远通信业绩相当不错,甚至超市场预期。物联网赛道未来几年业绩兑现不断出现,移远通信净利率低,收入增长、行业卡位很明确。广和通深耕高价值赛道,具备龙头投资价值。
亿联网络之前有质疑,通过事实证明是盈利能力很强,在全球在具备强竞争力的龙头,在未来视频通信领域还是具备全球抗衡的能力。公司和可选消费影响,受到疫情压制,明年疫情消退、海外逐步恢复后,还有不出错的机会,明年还是新产品的爆发。
计算机:
中小市值:
春风动力: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不错,国内两轮车、海外四轮车需求比较旺盛,明年有2款新车型车型放量。发动机产能4条线,年底达产2条,明年产能明年放出来,明年产能和爆款车型都会出来。
安车检测:检测进度低于预期,影响了业绩。后续需求是确定的,订单持续落地;检测服务重点观察青岛推进进度和检测站的并购进度,青岛在国内检测站领域是比较乱,如果经过赋能后数据持续向好的表现,比较有说服力;最后看并购基金逐渐落地。
上海新洋:3季报业绩不错,墙布经销端增长非常快,单季度同比增长105%。另外保碧进场,通过物业平台模式去突变,目前在前景准备的阶段,年底明年量就体现出来。公司产品力非常好,一刷就上墙,销售模式从纯C端转型B2B2C,有了大B渠道加持,墙布放量值得期待,3季度墙布创了 历史 新高,有1600多万,后续10-12月预计还是不错。保碧基金带来赋能后,量上来的话股价反应会非常剧烈。
电子:
上周板块有一些调整,苹果链波动比较大,原因是苹果3季报中手机销量下滑比较明显,市场感觉低于预期。3季度手机销量下降其实市场早有预期,逻辑是今年新机延后生产和发货。另外电话会中强调,各渠道库存水位比较低,做了老品清库存的工作,都是为了4季度的超预期作准备。首批预订和销售数据还是不错的,Pro系列有加单,库克强调iPhone的需求很旺盛,主要是供应不足的问题,3季度零部件是很多厂商备了货,但不一定是全部同步,导致了供给不足。今年在少备货1个月的情况,总量不比去年差,手机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更集中4季度。3季度没那么好是有预期,稼动率低了盈利有影响,还有3季度汇率以上,还有零部件库存问题,4季度现金流和库存改善。鹏鼎电话中,公司降到了10月往后需求比较好,3季度差一点,4季度坚持完成全年目标。以此类推,立讯手机占比不多,4季度也是比3季度好。其实苹果营收和盈利符合或者超预期,非手机业务快速增长,MAC和PAD 30-40%增长,手表新的两款产品在售,也是超预期的。Airpod有分歧,但我们认为今年9000万,明年12亿有希望,AirPods pro质量有小问题,苹果官方说免费更换。主要是设计的小纰漏,固件升级有问题,通过固件优化可以解决,和组装环节没有关系,而且比例也有限。对明年苹果链全系产品增长、业绩增长有信心,继续看好苹果链公司对台系从组装到零件的替代逻辑,调整后迎来优质公司的布局机会。
文丨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这样一项技术,索尼从高校实验室里发现了它,并做出了最早的样品,韩国三星对它持续投入,但进展不算迅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公司也在近 5 年跟进,据公开资料,2019 年以来中国大陆上下游企业对它的投资计划超过 700 亿元人民币。在上周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称奇的巨大冰瀑布是这种技术的一个更简单实现版本——现代电子行业的一个规律是,做大、做奇特、做得独一无二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做小、做平平无奇,并复制千万上亿遍。
这项技术是 MLED,它是 Micro LED 及其过渡形态 Mini LED 的统称,被认为是下一代,甚至是终极的屏幕方案。
手机的、平板的、电脑的、电视的、广告牌上的、院里的,未来还有 AR 眼镜上的……屏幕这东西如此无处不在、随手可及,以至于人们常常意识不到,造出一块屏幕需要多么精深的技术和工艺。自上世纪 30 年代,民用电子显示屏伴随电视机一起诞生以来,造出屏幕的方法就一直在变化。每一次技术更替,都会带来分工改变、权力转移,有人落伍,有人上前,产业链随之重整。
演化到今天,世界上能制造屏幕的厂商几乎全部集中在 3 个地区: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这些少数地区的公司支撑着全球 200 多个国家、数十亿人口对看到更大世界、看得更清楚的渴望。
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但并不理所当然能从屏幕制造,这个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环节分一杯羹。用了数十年,投入超万亿元,中国大陆才在 2017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屏幕产地,并诞生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由 TCL 科技 控股)等龙头企业。
准确地说,这些公司造的是 “面板”,即可供手机、电视等终端厂商使用的显示模组,它看起来薄薄的,但包含了液晶、薄膜晶体管、背光源等复杂零件。京东方做的事就是把这些零件拼成屏幕,这虽是一个集成环节,但和同属集成环节的 汽车 动力电池行业类似,有很高的技术和工艺门槛。2020 年,全球产出了超过 3 亿平方米液晶屏幕,中国大陆公司贡献了其中的一半。
但 “强比大重要” 的逻辑,也正是中国显示行业现在值得被注意的原因:正在发生的新一次技术更替给了中国大陆显示公司从大到强的机会。
MLED 是这次技术更迭的主角,它能实现全平显示之后的下一个显著体验升级:让黑色黑得彻底。目前应用最广的液晶屏幕在呈现黑色时会泛灰。MLED 能解决这一问题,且相比效果类似的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寿命更长、更稳定。
让黑变黑,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亲眼看过 “黑就是黑” 的效果,大部分人不会想再回到灰扑扑的、色彩对比不足的世界。
若能在 MLED 上,完成从成熟技术跟随者到新一代新技术定义者的转变,一批中国公司的商业价值将被改写。
从没有人守擂成功
MLED 之前,已有近百年 历史 的显示行业先后经历了三代技术,但尚未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能连续成功两次。上一代技术的引领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随着新技术到来被颠覆。制造一块屏幕的 历史 ,充分体现了高技术、高工艺、重投入、长周期的先进制造业的残酷一面。
最初是 19 世纪末,英国、德国、俄国等欧洲科学家完成了对 CRT(Cathode Ray Tube,下称显像管)的原理发现和技术发明,但成功量产了显像管的是美国人。
1929 年到 1939 年,美国公司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美国无线电公司)用了整整十年发明了电视,完成了显像管这项实验室技术的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是,找到一种可行且成本合理的方式,大批量、大规模地制造销售某种标准品,把前沿技术变成普通人可以负担的商品,这个过程也会催生一些新的行业和公司类型,塑造一套上下游公司的分工方式。
和后来的两次显示技术变革相比,RCA 等美国公司参与的第一轮屏幕创新是开天辟地的。那会儿消费电子行业还没有成型,更谈不上行业分工,RCA 不仅发明并制造显像管,同时也定义和制造电视终端,甚至要推动建立电视广播系统——参与创立 RCA 的大卫·沙诺夫同时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 的创始人。最初 RCA 认为把电视变成大众商品只需要花 500 万美元,实际上 10 年里它们投入了 5000 万美元,这在上世纪 30 年代是一笔巨款。
但 RCA 的优势没能延续到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时代。这一次,美国成了欧洲,它提供了最初的发明,但实现液晶产业化的是日本。
液晶相对于显像管的一个大好处是,它能实现平面显示。在液晶之前,采用显像管的电视和电脑屏幕无法做到全平,且背后有一个大大的鼓包。那个年代的苹果电脑显示器也得老老实实背个大包。
图:苹果在 1998 年推出的 iMac G3 显示器中仍在使用显像管屏幕(左);到 2002 年推出 iMac G4 时,改用了液晶屏幕(右)。
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RCA、西屋电气等美国显示先驱就开始推动液晶产业化;但到 70 年代前后,各公司发现高画质的彩色液晶显示很难实现,液晶被打入冷宫。
此时全球消费电子业已逐步形成分工,并发生了产业转移。设计和制造分离,终端企业不再一手包,屏幕、外壳、芯片、内存等组件由不同地区的不同公司生产。
基于战后的美日同盟、较好的工业底子和政府支持,日本承接了美国成熟的显像管技术转移,搭建了本土显示供应链,为开发下一代技术积累了资金、人才、工艺和技术经验。到 70 年代,精工、夏普等日本企业以卓越的技术判断力,在液晶几乎被美国公司放弃时获得了相关技术授权,并在 80 年代取得一系列工艺、技术突破,实现了液晶产业化。从那时到 2000 年,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液晶屏幕产地,90 年代中期的顶峰时,日本生产了全球超 9 成的液晶屏,夏普、NEC(日本电气)和东芝分列前三。
错失了液晶时代的 RCA 则在 1976 年被钟表公司天美时(Timex)收购,这家开创了一个时代的 科技 公司渐不再为人所知。
接着是第三次技术变化——萌芽于 2000 年之后的 OLED。和之前的剧情类似:日本先锋公司是 OLED 产业化的最早尝试者,但中途放弃;后来把 OLED 做成的,是在液晶时代通过引入成熟技术做大规模、积累实力的韩国三星。
随着苹果在 2017 年于 iPhone X 上首次使用三星提供的 OLED 屏幕,OLED 在手机市场立足。三星享受了超额收益,在苹果 iPhone X 的物料成本中,OLED 屏幕高达 80 美元 / 台,位于所有零件之首。
迄今为止,在显示行业的三次技术升级中,从没有哪个国家的显示产业 “守擂成功”,上代技术的开创者都沦为了下代技术的路人,美国 RCA,日本夏普、松下皆是如此。(如果三星能在 Micro LED 上继续领先,它就打破了这个 “魔咒”。)
守擂难,是因为从显像管到液晶再到 OLED,生产技术和工艺不完全是延续的,而是跳跃的。比如液晶制造相比于显像管增加了很多半导体工艺,未来的 Micro LED 的半导体成分还将更高。仅靠行业里的既有人才和过往经验,很难做成需要跨领域知识和产业链重整才能做成的新产品。那些陷于自己过去成就、学习速度不够快的公司,就会被扫进故纸堆。
中国公司尚未体会过这种 “创新者的窘境”。上世纪 70 年代在民用领域引入显像管技术至今,中国公司主要在学习和跟随,即引入已有产线和技术,生产现成能用上的产品。它们缺乏余裕和能力做下一代技术投入。
跟随的性价比看起来不低,京东方、华星光电这样的龙头面板公司业绩非常好。京东方去年全年利润同比增长 4 倍,华星光电同比增长超 3 倍。京东方也反超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面板企业。
但止步于此是危险的。首先,京东方们的惊人增长与面板价格的周期波动有关,不可持续。上一轮液晶涨价周期已在去年夏天结束。
跟随的更大问题是会陷入追赶的循环:每当一代新技术到来,跟随者先是会遭遇技术封锁;做出来后又面临价格打压;终于熬过了价格战,份额开始提升,钱没赚几天,更新的技术又来了,好不容易建立的产能面临淘汰。
淘汰之惨烈,有时会导致一批公司全灭。随着 2007 年液晶电视销量超过显像管电视,此前花 30 多年陆续发展起来的中国大陆八大彩色显像管厂商陆续停产、欠薪、裁员、倒闭。
这就好像一个人刚刚跋涉数年,停下来吃口饱饭还没几天,马上又得重新赶路。做不出来,熬不过价格战,熬过了但利润一般……追赶循环中的每一关,都可能使公司倒闭、巨额投资付之东流。
新技术变革的速度正越来越快,从显像管被产业化的 1930 年代到液晶产业化取得突破的 1980 年代是 50 年,从那时到 OLED 是 20 多年。这意味着追赶者的喘息空间越来越少,刚赶上上一代技术,下一代新方案就已有应用苗头。
打破这种追赶循环的方法是自己参与定义下一代技术。它需要一个公司和它所处的产业链能在众多不成熟、不确定的技术路线里作出抉择,然后把实验室技术变成可重复生产亿万次,且成本合理的商品。做抉择要赌性,做抉择后的技术攻坚要肯拼且善于合作。
美国、日本和韩国先后在显像管、液晶和 OLED 上经历了这个过程。这三代技术萌芽时,中国公司尚没有实力参与技术定义、 游戏 规则和分工方式设计。但正在发展的 MLED 给了中国公司试一次的可能性。
四地竞合,两种选择
MLED 被提上日程,是因为目前最主流的液晶显示和已在高端手机市场立足的 OLED 都有缺陷。
液晶自己不发光,所以需要在背后有光照亮它,即 “背光”。即使显示黑色时,液晶的背光也会被点亮,这就像用强光照射半透明的黑色物体,黑色会显灰,色彩失真。OLED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用有机发光材料绘制单个像素点,让像素实现 “自发光”,这就省去了背光。但由于成本高、有机发光材料会衰减、不稳定,OLED 寿命相对短,使用场景受限,在平板、电脑、电视上的渗透率并不高。
MLED 技术中,于 2010 年前后被业界发掘的 Micro LED 与 OLED 思路相似,也是通过自发光省去背光解决黑色显灰的问题。但发光的不是 OLED 中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而是一颗颗细小的 LED,即发光二极管。每颗 LED 都能被单独控制,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图像。LED 的稳定性优于 OLED 中绘制像素的有机发光材料,它同时避免了 OLED 的缺陷。
由于尺寸足够小,Micro LED 也可以和光波导技术配合,用在 AR (增强现实)眼镜上,其实现过程是把 Micro LED 微显示模组放到镜腿里,再让光波导组件把微显示器里的图像传导到眼镜的透明镜片上。
色彩保真、寿命长、稳定性好,Micro LED 被视为下一代乃至终极的显示方案,在大屏商显、可穿戴设备、车载屏幕、院屏幕和 AR 眼镜上都可应用。
但和过去液晶、OLED 技术刚萌芽时类似,现在生产 Micro LED 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设计和突破一系列工艺,发明新的自动化设备。行业一般认为,Micro LED 未来五到十年都很难大规模落地,更近的机会是 2015 年前后被提出的中间方案 Mini LED。它实际上就是大一号的 Micro LED。Micro LED 的尺寸小于 50 微米,直径小于人的发丝;Mini LED 的尺寸则在 50-200 微米,二者被统称为 MLED。
目前参与 MLED 技术变革的主要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四地的企业。它们之间有竞争,有合作,各有优势,但还没有哪个地区的哪家公司取得了超越他人的重大突破。中国大陆公司第一次和全球主要玩家站到了相似的起跑线。
各家的 “跑步姿势” 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两派。一是走 “渐进路线”,投入主要精力开发 Mini LED ,这是一个踮脚就能够到的技术升级。
目前对 Mini LED 最主要的应用,是把它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以优化液晶效果。这是最稳、最保守的路。
液晶背光本身经历了从荧光灯管到 LED 的进化。相比灯管,LED 组成的背光可以被分区控制、分别开关,分区越小,控制就越精准。目前主流的分区背光电视用的是约 1 毫米即 1000 微米的 LED。而 Mini LED 只有 50-200 微米。这个尺寸下,屏幕在显示非常小面积的黑色时,相应画面后的背光也能被针对性关掉,黑色得以回归彻底的黑。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新清告诉《晚点 LatePost》,现在有一种误区,看到韩国巨头退出了液晶产能,就认为液晶落后;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液晶缺陷、延长它的商业周期,以 Mini LED 做液晶的背光就是重要方法之一。这条路适合本身拥有庞大液晶产能的公司,如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它们过去数年在液晶上投入了数千亿元才获得现在的地位,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
京东方在 2016 年开始研发 Mini LED 产品,在 2020 年底设立了注册资本 95 亿元的全资子公司京东方晶芯 科技 ,以研发制造 Mini/Micro LED 显示和解决方案。晶芯 科技 总经理陈明曾在去年的一次行业活动上称,京东方已量产了玻璃基 Mini LED 产品,并成立了单独的 “MLED 事业部”。
华星光电的 Mini LED 项目启动于 2018 年。华星处于 TCL 体系中,TCL 集团有电视、电脑终端业务。华星光电的努力方向是把 Mini LED 用到高端电视上。2019 年,华星光电支持 TCL 推出了第一台 Mini LED 电视。
华星光电 COO 赵军告诉《晚点 LatePost》,他预计未来 5 年内 Mini LED 背光电视应能占到整个电视市场的 5-10%,即每年 1000 万-2000 万台。
目前 Mini LED 电视的渗透率还很低,据研究机构 Omdia 数据,2021 年 Mini LED 电视出货在 200 万台左右,只占去年电视总销量 215 亿台的 1%。
2019 年以来,苹果陆续在高端显示器、 iPad Pro、Macbook Pro 等产品上使用了 MiniLED 背光屏幕,打开了这一应用路线的市场空间。
苹果的 Mini LED 屏幕此前由一众台湾上游企业提供零件,由韩国 LGD (LG 显示)组装制造,中国大陆公司不在供应商之列。但天风国际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预测,京东方有望在今年为新版 MacBook Air 提供 Mini LED 屏幕。
为发展 Mini LED ,大陆面板企业不惜重金招人。据从业者称,大陆厂商近两年从台湾挖人时,能给出两到三倍的工资。台湾为防止人才流失已采取了防守举措,比如台湾招聘网站不再能公开发布大陆厂商对技术人员的招聘启事。
相对稳健的 Mini LED 背光之外,对 MLED 的另一种投入方式是直接做终极形态 Micro LED。
选择这一路线的公司共性是本身在液晶产能上不占优势,所以 Mini LED 与液晶的结合,不是它们的投入重点;这包括已经退出液晶产能的索尼等日本公司;主打高端市场,主动不再投资液晶产能的三星等韩国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做 OLED,并未投入液晶的维信诺,以及此前不做大屏液晶显示的深天马和利亚德等。
索尼在 2012 年的 CES (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全球第一款 Micro LED 显示器 Cystal LED,但三星现在已赶超索尼。2018 年到 2021 年,三星连续四年在 CES 上展示 Micro LED 显示屏 “The Wall”,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已在量产、销售 Micro LED 电视的公司。
但 Micro LED 电视离普及还有不小的距离。146 寸的 The Wall 推出时售价 32 万美元,真有一位美国消费者买了这台电视,光安装就花了 3 天。贵而麻烦,The Wall 尚不是成熟商品。
三星正努力降低 Micro LED 的成本,据韩国媒体 The Elec 报道,三星今年生产的 101 寸 The Wall 将降价 40% 至 1 亿韩元,约合 531 万人民币。
在推进 Micro LED 时,三星与上游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企业均有合作。三星电子向中国大陆的三安光电和台湾企业錼创采购 LED 芯片,向台湾友达和三星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三星显示采购电路板,在越南建立了 Micro LED 电视产线,三星电子自己负责整合模组,测试等过程。这个链条里,屏幕制造原本的核心环节,面板环节被弱化了,三星正在主导一套新的上下游合作方式。显示行业研究机构 LEDInside 分析师王飞告诉《晚点 LatePost》,Micro LED 的产生改变了产业链分工,不再有传统意义的 “面板公司”。
三星电子和台湾錼创合作密切。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一系列垂直整合、换股、产业投资的成果,多家台湾老牌显示厂商参与其中,它寄托了台湾显示产业的 “翻身” 期望。
目前三星是錼创最大的股东,持股超过两成;第二大股东为台湾 LED 芯片龙头企业晶元光电,持股 20%;铼宝、友达等台湾企业也对錼创注资。作为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 Micro LED 初创企业,錼创计划在今年上市。
一名从业者告诉《晚点 LatePost》,錼创的工艺目前领先于大陆企业。以巨量转移——这一 Micro LED 制程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举例,4K 分辨率的 Micro LED 面板,需要 2488 万颗 LED,巨量转移就是把微小且数量庞大的 LED 批量转移到基板上。
錼创在 2020 年披露的转移速度是 20 秒转移 100 万颗 Micro LED,转移良率可达 995%。速度尚可,在披露了类似指标的厂商中是最快的;但良率不够。量产的要求是转移每百万颗 LED,坏点不能超过一个,995% 的良率是每百万颗中坏点有 5000 个。
本来没有液晶产能的大陆 OLED 厂商维信诺、LED 显示龙头利亚德,也选择了跳过 Mini LED,直接布局 Micro LED。
维信诺在 2020 年与成都国资投资平台共同建立了研发制造 MicroLED 的新主体成都辰显,项目总投资约 12 亿元。同年 11 月,维信诺作价 3 亿,将 500 余项 Micro LED 相关专利转让给了辰显。
维信诺去年已建好了试制产线,它也是大陆厂商中少数公布了巨量转移良率的公司,去年的水平是 995%,与錼创相当,离量产要求仍有较大距离。
唯一一家已在 Micro LED 上实现大规模营收的公司是主要面向商业显示市场的利亚德。商业显示指面向 B 端客户的屏幕产品,比如超大型广告牌,活动、晚会显示屏等。2021 年半年报显示,利亚德 Micro LED 商业显示产品已在去年上半年给公司带来 103 亿元营收。尽管在 36 亿的总营收中占比中不高,但它是极少数已有 Micro LED 实质收入的公司。
在商业显示市场推广 Micro LED 的优势是,标杆性项目,比如一些地标建筑的外墙显示屏和大型活动显示屏单价很高,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
Micro LED 内部的另一条路线是做用于 AR 眼镜的 Micro LED 微显示,这是一个与原来的面板制造行业跨度颇大的领域,因而在 2010 年后涌现了一批创业公司。主要玩家有中国大陆的 JBD(显耀)、镭昱、斯坦 科技 ,中国台湾的錼创,美国的 LuxVue (已在 2014 年被苹果收购)。JBD、镭昱等公司在最近两年拿到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榕、同创伟业、三星创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
Micro LED 微显示的量产进度可能会快于大屏 Micro LED 直显。2021 年, 小米、OPPO、雷鸟等品牌陆续展示了 AR 智能眼镜,均使用了 Micro LED 微显示模组。这些眼镜在形态上已接近传统眼镜,体积小、镜片透明,不影响日常佩戴。
据《晚点 LatePost》了解,这几款新品的 Micro LED 显示模组均来自 JBD,均为单色模组。镭昱则在去年对外公布,它们已实现了全彩单片显示。
彩色显示之外,Micro LED 微显示应用的另一挑战是成本。综合从业者的说法,目前微显示模组的单价可达数千元至 1 万元。OPPO、小米的 AR 产品只做了发布,但并未公布价格,也未开售。
一位 AR/VR 领域投资人称,未来 AR 设备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是不超过 3000 元人民币,倒推回来,一个 Micro LED 模组成本要控制在约 100 元。镭昱联合创始人孙婧萌告诉《晚点 LatePost》,镭昱希望在 AR 眼镜大规模量产时把显示模组做到 15 美元左右。
台湾錼创也在做 AR 方向的投入,它们在去年与台湾工研院合作推出了 Micro LED 微显示模组。錼创 CEO 李允立曾在接受台湾地区媒体采访时称,他们已获得了 5-6 家潜在客户。
面板大厂暂时没有在 Micro LED 微显示上投入太多。多位行业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京东方目前有一个做 Micro LED 微显示的团队;但三星、华星光电等厂商暂时没有相关投入。
前述投资人认为,面板大厂不会像创业公司那样,在 AR 需求还不明确,市场规模还不清晰时大举投资。如果未来需求真起来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公司可以凭借体量优势,通过收购创业公司入局。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抓住更确定的 Mini LED,亦或是瞄准未来形态直接做 MicroLED,不同公司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得来不易,凶险无比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难以判断正在发生的 MLED 显示技术革新中,谁会笑到最后。
InsideLED 分析师王飞认为液晶产能领先的中国大陆产业链,有机会在与液晶配合的 Mini LED 背光上继续领先。这是一个收益已相对确定的方向:随着苹果在 iPad 和显示器产品上使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屏,更多终端厂商也将跟进,Mini LED 背光的使用范围也将逐渐从高端产品下探到中端产品。
而在 Micro LED 上,无论是微显示还是大屏直显,目前是韩国三星和与它紧密合作的錼创等台湾公司更有优势;在用于 AR 眼镜的 Micro LED 微显示应用上,中国、美国创业公司进展不分伯仲。日本企业在屏幕制造上游的材料、设备上有深厚积累,在巨量转移、修补检测等关键设备的研发上进度领先。
在各公司的差距没有拉开时,中国的屏幕制造公司面临的一大变数不在自身,而是下游的终端厂商。中国的消费电子业公司规模大,但利润薄,从终端到上游皆如此,它们往往不是新技术和产品趋势的引领者。
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苹果的设计加上被它选中的全球供应商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苹果赚取了其中的大部分利润;那些能进入苹果供应链的公司诚然实力不弱,但它们还是被选择的一方,命运可能因苹果的变化而翻转,此前因苹果转投 OLED 而陷入颓势的液晶屏幕供应商日本 JDI 就是典型例子。华为本来有希望成长为能定义新产品和技术的中国终端厂商,但自被美国制裁后,华为消费电子业务遭受重创。
缺乏与下游终端厂商的互相成就,仅靠上游、中游环节的公司很难扛过九死一生的新技术定义和开发。
这一过程岔路繁多,选择艰难。在屏幕制造技术从显像管转向液晶的上世纪末,当时出版的《显示技术手册》列出了多达 6 种实现平面显示的技术方向,除了最终胜出的液晶之外,还有 LED 显示(现在 MLED 又重回了这种思路)、等离子显示等。这些技术路线亦有公司投入,日本松下就曾花重金开发等离子显示,但并未成功,它后来整个放弃了显示业务。
实际上,造出一块屏幕,或是制造其它标准品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是吃力不讨好的生意,它没有 IP、品牌、文化和 情感 投射构成的护城河。这一类公司的下游客户理性且苛刻,就看性能、良率、成本。在一代技术上的成功,不能保证一家公司的持续成功,还往往使其在新浪潮中故步自封。
避免衰退和被颠覆的方式是获得不断创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未来技术提前布局。掌握这种能力的条件是至少要实践一次。
还在产业化早期阶段的 MLED 提供了这样一次实践机会:把一种实验技术变成可大规模生产、销售的商品,中国公司现在可以试着从头到尾参与这个历程。
这机会来之不易,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算起,铺垫了半个世纪。这机会也无比凶险,它还未产生太多收益,但已吸引了一众公司的数百亿投资,让一群从业者倾注了时间、精力;它现在只是一种未实现的可能。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未来手机的形态具体还不好说,但随着智能化的到来, 科技 的突飞发展,人机互交,机器人逐渐会取代手机,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谨请广大网友指正,谢谢!随着时代的进步,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手机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人甚至走在马路上还在玩手机,以至于被车所撞,可见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怎样的位置。而且,相信随着 科技 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而手机的功能也将越来越多。像前面说的玩手机被车撞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了,你在玩手机的同时,手机就会提醒你:“有一辆车正在以速度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你,若不改变路线,将会在秒后与你相撞,请注意安全。”
“手机”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未来可能就没有手机了,一些新的智能设备会取代手机现在的位置,来到我们身边,那么未来的“手机”是什么样的呢?上文只是其中一种假设,我还做出了以下几种设想。
第一种,便是透明的手机。这种手机成为未来手机的可能是最大的。电视剧《灵魂摆渡》里,灵魂摆渡人赵吏使用的来自冥界的iphone便是这种手机。第一部《灵魂摆渡》里,赵吏用的手机,是一部屏幕完全透明的手机,上下留有额头和下巴,这种手机,应该算是最容易能实现的了,毕竟,只是屏幕完全透明,将其他元器件及电池放在额头和下巴里,这完全有可能实现,这基于目前的石墨烯技术,据说,采用石墨烯作为原材料而生产出的屏幕,可以实现柔韧省电透明等多种特性。第二部《灵魂摆渡》里,赵吏的手机换成了新的,完全透明的手机,分成好几块屏幕,这就不是那么容易实现了,这要求除了屏幕,其他的元器件也必须要完全透明,这个就不好说了,但是也确实是一种期待,希望有一天可以每人一部这样的手机。
关于全透明手机,雷军曾在小米Note2发布会上谈到过,雷军说,现在还没有办法生产出这种手机,但是他们带来了全面屏的概念手机——小米MIX,当时只有10万台,而现在,小米MIX已经量产,可以现货购买。这说明,只要有梦想并且不断努力,总有实现的一天,相信以后会有全透明手机出世的那一天。
第二种,智能手表。智能手表作为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其比智能手机更容易携带,而且不怎么占据地方,这是智能手机无法比拟的,当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屏幕太小,看啊看电视什么的,根本没法看清字幕。但若是智能手表可以放大到类似于手机大小,这样, *** 作和观看便没有问题了。而且,这么酷的东西,带出去多拉风啊!当然,智能手表替代智能手机,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就是元器件大小,电池大小,屏幕如何放大等等。
第三种便是AR眼镜。AR眼镜作为最近才出现的新事物,可能很多人对此了解还不多,但是大家都应该知道VR眼镜,VR的中文翻译是虚拟现实,其实就是一个3D立体眼镜,戴上这个眼镜以后会从左右眼的视界里显现出不同的画面,来模拟真实世界人们看东西的画面,使人们仿佛看到真实的场景一般。而AR的中文意思是增强现实,而AR眼镜则可以在现实中显现虚拟的场景!
想象一下,等到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早上醒来戴上AR眼镜开车出门,AR眼镜上显示出今天的电子邮件信息等提醒,还显现出每一辆车和每个人的位置,而你在开车的同时就可以阅读这些内容,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生活。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若是AR眼镜真的替代智能手机,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这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你带着眼镜不可能用手去控制眼前的画面,只能用语音去控制这就需要现在的语音识别往前一大步,语音识别的能力不说达到百分百也要达到999%以上,无限接近百分百才可以。而且需要连方言也可以识别,识别速度也要很快才行。
另一个限制因素便是硬件,电池一定要小,各个元器件尺寸也一定要小,处理器的能力要非常强大等等。
据说苹果公司已经在开发AR眼镜了,希望这是一款值得期待的产品。
第四种,便是《三体》中所说的随处是信息,无论什么地方都会出现你所需要的信息,墙、沙发、地板、烟灰缸、烟盒等等,任何东西任何事物都能成为信息的来源,只需要在这些东西上轻轻一点,你想要的信息就会出现。也就无需什么手机之类的东西了。这个也就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除非 科技 能有一次飞跃般的进步,要不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能克服技术难点吗?折叠手机将成为新亮点,新热点,新王者—— 5G折叠手机——市场新宠:轻便灵巧,成倍大屏,平板画面——
华为、三星、苹果等已经在打宣传战了,都推出了重磅新闻——
预计明年就要抢闸出台折叠手机了!
在趋于饱和、停滞不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折叠手机将成为新的热点、新的亮点,以及新的角逐场。
手机的“三国演义”也罢,“战国七雄”也罢,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折叠手机是一般的滑盖、翻屏手机吗?
当然不是,那些最多称为老式折叠手机。
滑盖、翻屏手机给人的一般印象是:完全是两块屏,或者象两个“拼盘”手机。
特别是那种两个显示屏分列,功能分列,更不能浑然一体地呈现画面。中间还有边框、折断或缝隙,当然说不上画面的大屏化、内容的一体化、视觉效果的唯美化了。
当年市面上风传的弯曲手机,也未见什么动静,其难点在于柔性显示技术。
三星的显示屏技术世界一流,这些年三星没有更多跟风嵌入细节技术功能,而是专注于重量级核心技术——可折叠的柔性显示技术。据媒体透露,其具体规格是配备一块46英寸的外屏和73寸可折叠的内屏,除了能够提速多任务处理,当机身打开时,画面呈现效果可以类似于平板电脑,也就是说接近了一体化的画面。
作为竞争对手的苹果则绕开对手,另辟蹊径,他们和数年前进入柔性屏技术的LG合作,并给予研发投入支持,以改进柔性屏显示效果,使可折叠手机接近平板模式。虽然与三星的柔性显示屏对比在透明性、一体化效果上还有些差距,但LG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提升也不容小觑。
华为这些年则加持了很多黑 科技 ,如徕卡三摄、反向快充、超级快充等,在开发柔性显示屏方面也不甘落后,已与京东方联手合作。同时,华为宣称2019年推出配备了可折叠显示屏的Android智能手机,而且强调是5G手机,这种超级“武器”规格为6英寸,最大可扩大至13英寸的产品,展开同样为平板形态。
此外,微软也已进军可折叠显示器领域。小米与OPPO等智能手机厂商则开始与可折叠显示器生产厂家展开供应谈判。如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可折叠智能手机将携手5G,激发手机市场活力,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再次获得爆发式的倍数增长。
当然,可折叠显示屏存在不少技术障碍,如可折叠手机使用材料(塑料基板,可自由弯曲折叠)与机身轻重的关系如何,形成的视觉和声音效果如何?折叠会不会“折寿”——屏幕的耐用性如何?电池供应双倍大屏的续航能力、使用寿命如何等等。
最后我们概括一下可折叠手机的优点:画面超大屏、一体化,两倍(甚至更多)于目前大屏手机;折叠后是口袋机,打开后恰如口袋书,携带 *** 作轻巧;能促进视听效果最大化,办公能力最强化,学习能力最优化;能搭载更快、更强、更省的5G,站在了技术的最前沿;毋庸置疑,将深受老中青欢迎。
2019年,折叠手机联袂5G闪亮登场,可谓“绝代双骄”珠联璧合了。
谢谢邀请。先说说现在手机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其实吧,这也不完全是厂商的锅,厂商得知道上游供应链供应多大的屏幕,他们才能做手机,想做个4英寸的,对不起没有这个尺寸的屏幕……大家就干瞪眼……而屏幕体积的变大对生产厂商来说,其实是更简单的,毕竟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越大尺寸工艺越相对简单。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池,电池小了用的不爽,电池大了就必须要大体积,很矛盾,现在电池不出现革命性变化的话还真挺难解决这个矛盾。
个人觉得手机这东西可能还真是一个相对长寿的产品,但是仅限于形态,因为现在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以前手机就是个打电话的工具而已,而现在呢?已经渗透入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手机跟以前的手机定义恐怕都不太一样了,那么未来呢?
先不说太远的,未来几年吧,手机现在已经到了开始拼储存介质的时代了,pc到这个时代用了好几十年,而智能手机只用了不到十年,相机,屏幕,等等传统的技术重点已经把技术储备用的差不多了,每年都有增长,但是都很难有革命性的变化。所以在出现一个突破口之前,很可能手机的技术会陷入一个相对停滞增长的阶段,倒也不是说就不会更好了,明年的旗舰基本上还是比今年的好很多,但是这个很多却很难给人iPhone4第一次给人高分屏的视觉冲击了。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呢?各人觉得是电池。
电池技术的更新当然是个大事,不仅仅是手机,他可能直接改变我们的生活,这里我们就谈谈手机。首先电池强大了,续航问题就不用再犯愁,充电宝可能会成为 历史 。然后处理器可以更强大,散热问题大不了上液态冷却技术,微软和索尼都已经在用了,总有办法的。处理器更强大就意味着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更强大的计算,甚至运行现在桌面版的软件也不是问题。这就直接威胁到了笔记本这种设备。届时只需要带一个便携式的显示器,喜欢键盘的带着键盘,手机和显示器一配对,就跟现在的电脑一样了。当然这是脑洞比较小的情况脑洞大一点,没准3D投影技术发达了呢?投影键盘造就有了啊~科幻片里的场景就实现了。
最后总结一下,以后手机将不单单是个打电话的设备(当然现在也不完全是了),它更有可能称为你随身的强大的便携终端,桌面产品可能会围绕它来展开来提供更好的体验,给人类带来更便捷的生活。
至于更远的未来嘛……
关键未来还有手机么?
有人听我天方夜谭吗?
未来的手机直接在人的手心上!
接打电话、上网、看新闻展开手掌就行了。
这道题里面的观点很多都是个人观点
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同,也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
下面我就说说这道题的具体看法便捷性指的是便于携带。
我们会发现近两年,华为,苹果,中兴等大厂都在纷纷研发柔性屏幕
各种各样的专利层出不穷。原因在于柔性屏对于便捷性的影响巨大
可以让手机不在限于口袋的大小。当然,小米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就是其他物品承载手机的功能。
变成人体器官的延伸,靠心灵感应沟通。
在很久之前,其实就有很多的网友对未来的手机有过畅想了,在系统方面,其实很多的人都没有太多的假设,不过在交互和材质方面的想法确实非常多的。
在显示器技术上的变化
未来,我们的手机可能不再有可见的主板、CPU等硬件设备,这些硬件可能和显示屏完全的分离,我们把这些硬件放在裤兜里面,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将显示的内容投放到一块类似玻璃材质的显示屏上。
这样,我们手握的部分就可以变得更加的轻薄,并且有了更多显示的可能性。
可能我们出门的时候,就带上一块6寸左右的显示屏,但是在家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一块10寸+的显示屏,但是这些都只需要一个终端设备。甚至,我们家里连电视机都不需要了,只需要一块60寸的玻璃一样的显示屏。我们的所有信息都是通过一个终端进行投影。真的实现了多种设备一个系统。
当然,全息影响的交互方式,我们在很多的科幻中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也可能在未来出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锤子手机在之前作出了无限屏的设计,把空间作为了一个新的概念。虽然在硬件上受到了局限,但是这个概念却是非常好的。
当全息影像技术应用到了手机上,那么无限屏的概念可能就真的能够惊讶到很多人了。当然,这项技术可能还离我们很远,毕竟现在全息影像都还是一个非常昂贵的技术,要真的做到普及还是很难,就更不要说应用在一个小小的终端上了。
不过,一种使用人的皮肤作为介质的投影技术以及在实验室中出现了。所有的硬件设备被集成在了一个手环之中,手环上有一个微型投影设备,能够将手机的界面投影到人的手臂或手掌上。
当然,这个技术可能不适合很多人的使用,因为投影中,一只手被作为了显示媒介,所以无法进行 *** 作了,很多需要双手 *** 作的应用就无法使用。
当然,这些都是人们幻想出来的未来手机,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手机中能够被应用的将是屏下摄像头技术,到时候,我们的手机正面将会全部都是屏幕,并且没有任何的升降设计。这个技术以及不用多说了,很多的工程机视频以及流出,相信下半年大家就能够看到。
同样,由于物联网的发展,手机将会成为未来的控制终端,控制家里的大部分电器设备,甚至可以和车辆进行联动,了解自家车辆的位置,行驶的情况,是否有故障等等。
未来,我们的手机可能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手机,而是一个联通万物的终端。
1、功能方面
未来的手机,得益于 科技 进步和技术集成,会实现更为复杂的功能,比如可测量血压脉搏等人体数据、可实现屏幕弯折、可实现任意角度全息视角、可实现自我修复,甚至可以实现意念控制等更加高 科技 的功能。
2、人性化方面
在未来,手机可能会完全实现“想你所想”、“急你所需”的功能,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提交给手机,让手机帮我们实现当下的需求。在人性化发展到极致时,人与手机的界限会变得模糊,手机也许会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我们的一个器官,与我们共同存活。
3、集成化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集成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在更远的未来,“手机”这个概念很可能会消失,每个人一出生很可能就会得到一个类似手机的标准设备,这个设备集成了和外界交互所需要的所有功能,能够和我们的心灵交互,人类通过这一设备实现与其他人、其它设备的沟通交流与协同作业,整个 社会 的信息交流机制高度统一,人类的 社会 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很可能会真正实现“天下大同”。在未来,代码会成为新的语言。
以上是本人对未来手机发展的设想,欢迎采纳!
自立项至今,鸿蒙系统便引起了颇多关注。作为国内首款自研系统,鸿蒙OS的诞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根据华为此前的消息,鸿蒙系统将在4月份与用户见面。如今,4月已来到中旬,鸿蒙系统仍未推送,不少用户开始在社交平台表达不满。
好在,4月17日,华为将在上海举办开发者日且已经公布了活动日程。日程显示, 鸿蒙OS的开发者日将为用户提供一场兼具技术硬核和有趣好玩的盛宴,尤其重要的是,鸿蒙OS的最新进展等也会在开发者日上公布。
由此可见,鸿蒙OS将很快到来,4月17日这天或将载入华为史册。而对于众多期待已久的花粉来说,开发者日也是提前感知鸿蒙OS的好机会。
4月12日,华为副总裁徐直军的说法,也印证了鸿蒙系统将很快得到推送。徐直军表示, 2021年将有1亿台设备搭载鸿蒙系统,截至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吸引了280家软件开发商,以及超20家硬件厂商。
一直以来,业界对于鸿蒙OS和苹果iOS系统,以及安卓系统的对比都没有停止。鸿蒙系统负责人王成录此前曾表示, 鸿蒙OS是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终端 *** 作系统,是不同设备均可使用的统一语言 。从这个角度出发,鸿蒙无疑比iOS和安卓都更强大。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手机、可穿戴设备、 汽车 、家居家电等产品变得越来越智能,而如何找到统一的系统,可以好不费力地适配所有智能终端,无疑是各大软硬件厂商都想要攻克的难题。而如今的iOS和安卓系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也正是因此,鸿蒙系统一直被寄予厚望,王成录此前也表示, 鸿蒙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连接3亿台设备, 除了华为多款机型,还包括平板、智能手表、音箱等多款设备。
毫无疑问,鸿蒙生态的打造是一大难题。 如果华为成功调动开发者的参与度并得到合作厂商的信任,这都将帮助华为挑战谷歌、苹果等的地位, 国人自研生态系统的成功,也将极大振奋业内的信心。
而对于华为本身来说,在手机业务受到打击的情况下,鸿蒙生态的繁荣也将为华为的市场份额、营收等提供更多支撑,为自研芯片的超车争取更多时间。
有消息称,多款华为机型将可以在6月前升级鸿蒙OS,此消息是否为真,我们且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