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这一概念其实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其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并延伸和扩展到了各式各样的终端之上,简单来说就是实物联入网络,最终实现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而随着现在互联网应用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越来愈多的新模式、新业务不断涌现,也让人们生活、办公、出行的方式也迎来了变化。
来源于网络
5G+AI+大数据实现更智慧的万物互联
说到现在的互联网,5G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相较于其它蜂窝技术,5G 在物联网连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更快速的传输速度,还提供了支持海量连接的高带宽,相比4G,5G 连接密度提高了近十倍,能效密度提升近百倍。这也意味着在人口密度大、智能设备数量庞杂的城市街道、大型场馆和商场,5G的超大吞吐量能够完全胜任这些场景中大量设备的接入使用需求。
正因为5G的到来,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提供了基础。同时在更多设备接入网络之后,为了让设备之间的互联更加智能,大数据和 AI 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时,就会累积大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可用来整理这些数据,配合AI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算法实现不断优化,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物联设备在 5G、大数据和AI的支持下,从以人为主导的互联,逐渐变成了设备自我智能调节,看似都实现了互联的结果,但对于我们这些实际使用的用户来讲,设备之间能够更智能更简单的了解彼此,减少人为控制,体验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在不断推动万物智能互联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先行者企业可以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通信领域的高通公司。高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提供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5G的普及,高通更是携手合作伙伴,通过汇聚覆盖10大行业的多款产品应用和案例故事,展现了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各种创新,在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共同支持下,今天的物联网不再只局限于"万物互联",而是向着"万物智联"迈进。
物联网创新推动生活场景数字化变革
近年来,得益于数字经济政策环境和创新应用落地土壤,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国内企业创造了增长空间,更多的实际用例将我们平时接触的购物、医疗等领域全部覆盖。更加智能化的互联也让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场景和深度超乎想象。
东集小码哥(来源于网络)
以医疗行业为例,企业可以利用高通全球化解决方案,将创新产品与医疗场景相融合。其中东集推出的高标准的智慧医疗手持终端,为海内外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了数据采集终端。通过高通骁龙5G移动平台的加持,东集的手持终端支持丰富的全球5G频段,并且同时支持Wi-Fi6 Ready通信技术,即便是在医院路由器高密度连接情况下,仍可保证畅快互联且支持WPA3加密技术,保证病患信息安全传输。加上高通Al引擎,可以让整个终端的算力加倍,承载更多高性能应用的高效运行,无论是输液、查房等临床场景,药房管理等内勤场景,还是检测标本、体检报告配送等外包服务场景都能够支持涵盖,并精确进行分类 *** 作,便携和高效性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不少,也让患者的就医体验变得更为简洁。
超嗨科技购物车(来源于网络)
在以往传统的购物过程中,选购商品、排队结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大型商超收银台前,消费者对数米长的结账队伍早已司空见惯,这种形式不仅浪费消费者的购物时间,也影响商超整体的经营效率。
针对于此,超嗨科技通过采用高通的解决方案,在普通智能购物车的基础上,接入新零售领域的AI技术和通信技术,研发出全新智能购物车,搭载骁龙移动平台的购物车,支持Wi-Fi和无线网络、还提供了不错的图形识别性能。在AI算力支持下,消费者进入商场购物时,可以通过智能购物车直接自助扫描商品进行购物。通过网络内置传感器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在购物前支持账号注册/会员登录,购物中支持购物防损、生鲜称重、购物定位与导航等功能,购物后还能实现自助结算,解决了以往线下购物的诸多痛点问题,让用户拥有了全新的线下购物体验。
物联网引领全新工作方式
近年来疫情持续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不少人的工作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线上办公的形式让不少企业在特殊时期也依能够正常运作。而随着这种形式的推广,也诞生出了不少新兴技术和业务模式。通过线上公办模式的持续创新,催生了更高效、低成本和更协同的智能工作方式。
钉钉会议一体机F2(来源于钉钉)
其中钉钉基于高通高性能物联网解决方案还推出了视频会议一体机F2,高通领先的视频技术让F2在10米距离内能实现全高清画面覆盖,高性能AI的加入让会议一体机拥有了自动取景、发言人跟踪、多画面自动导播等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远程音视频沟通、协同能力,更智能高效的会议形式也帮助企业节约差旅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远程高效办公带来不小增益。
加速城市管理和交通系统智能化
过去的十年里,传统意义上的车联网在发展,也努力开放,但不同的厂商、不同的企业都各成一套系统,这让车联网更多止步于“联网的汽车”,而并非一个真正的移动互联时代的产品。而随着现在更多规范和开放接口的出现,成功打破了各厂商之间的壁垒,让城市交通建设朝着更智慧、创新的方向发展。
在汽车领域,高通布局了车载信息处理和C-V2X、数字座舱、云侧终端管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通过配合国内的主机厂商和配件厂商,持续利用其移动通信、计算方面的能力,合作推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利用5G技术致力改善人们的交通出行,使未来的出行交通更加安全、可靠。
九号共享滑板车S90L(来源于网络)
除了智慧出行之外,共享出行作为智慧城市的关键出行模式,在提升出行效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九号公司推出了智能共享滑板车S90L,同样也是利用高通平台提供的AI算力,滑板车可自主感知道路信息并检测停车环境,对提升用户骑行安全、规范骑行习惯提供了很大价值;同时该平台支持全球广泛频段,为滑板车在不同国家运营提供稳定、便捷的连接。
总结
今天,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场景和深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上面的一些用例,我们还能看到使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土壤和温湿度等环境数据;妈妈通过智能婴儿监护机的镜头看护自己熟睡中的宝宝;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手持设备高效管理仓库中的所有快递等等使用场景。
也正是通过这些成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我们已经能够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舒适,智能办公带来的企业变革以及共享出行带来的出行便捷,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推动下,物联网行业还将持续挖掘用户的需求,通过与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合,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让设备之间的智慧互联惠及更多用户。
来源于高通
面对这些机遇挑战,其实更需要高通这样的企业来扮演开拓者这一角色,凭借在物联网领域深厚积累和深远布局,各行各业也都愿意与高通合作,通过其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加速以及更多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产品面试,不仅推动了物联网终端普及,也进一步赋能下一代物联网生态系统创新。总之,相信在各类企业和高通的共同合作努力之下,物联网还将在众多领域创造出更大价值。
有部分人抱怨5G的发展未达预期,认为5G技术没有说的那么好,个人认为这是误解,是不了解5G技术实际的表现。要认识5G,必须从其定位入手,从其应用场景入手。5G是主要为万物智联的物联网应用而生的,主要三大应用场景是低时延、大带宽、大容量,其中低时延的典型应用主要有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等;大带宽的典型应用场景主要有AR、VR、移动大视频等等,大容量主要的典型应用场景有智慧城市中的感知世界部分、智能抄表等等。这些应用都是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使用的结果,大多数都是支持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由于这些技术本身就有一个发展过程,融合使用需要时间。同时,因手机流量使用大增,给4G基站带来了压力,在应用还未大规模突破的情况下,优先将5G业务用到手机上用于流量分流也是必然的选择,给大家的印象好像5G还是主要用于手机。当然,用在个人(2C)业务上也是有场景的,例如AR、VR,再例如4K、8K视频等等。
但是下一步5G的应用更多的是2B产业互联网场景的。而且2021年5G的应用呈爆发之势,应用项目的规模剧增,当然,由于涉及的因素很多,业务真正的全面爆发还需要时间,但已扬帆起航,而且势不可挡,请大家拭目以待。中国在5G、6G领域在世界上绝对处于领先地位,6G的研发已经在路上,成熟商用还需要时日。
再就是,还有一句话“没有5G应用落地的基础就不会有未来的6G”,因此,5G是网络转型升级的关键一代,从单纯的2C业务转向以2B业务为主,2B、2C融合,到了6G很多的技术都是为了支撑2B的业务,因此往后的网络是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是服务移动互联和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对于5G的发展,希望大家充满信心,一起发力,加快转型,一起走向未来!
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批评!
——2022年中国5G行业应用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5G专网有望成为蓝海市场组图
5G专网行业主要公司:中国电信(00728)、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移动(00941)等。
本文核心数据:5G专网、网络切片、边缘计算
5G专网有望成为蓝海市场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公众业务已触到了天花板,而政企业务潜力巨大,尤其是5G网络的到来更是运营商政企业务发展的巨大契机。根据GE预测,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将为中国经济带来累计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5G、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将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而5G网络连接是基础,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各行业深度互联的基石。
在面向工业40的时代,未来将有大量的5G专网兴起,据ABI
Research报告显示,到2036年全球5G专网支出将超过5G公网,因此无论是运营商利用5G专网拓展蓝海市场,还是垂直行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都将5G专网推向了风口。
5G专网需求应用场景分析
5G专网包括超性能异构边缘计算、动态智能网络切片等核心技术,从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两大技术需求出发,对5G专网潜在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根据2020年GSMA调研数据,预计到2025年将有十大主要应用场景有较大的商用市场规模,分属于智能制造、医疗、车联网三大垂直行业应用。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1年到2022年,这期间主要是智能制造的垂直行业应用,具体包括:工业机器人、智慧园区、交通管理和安全治安及监控、游戏和电竞,其中智慧园区的市场规模最大;第二阶段从2023年到2025年,主要是车联网和医疗的垂直行业应用,包括:车辆自动驾驶、遥控驾驶、柔性制造、远程医疗手术等。
5G网络切片方面,能源电力、政府、医疗、联网汽车需求迫切程度最高,对网络及数据的安全性的要求也最高,由于政府、能源电力行业的需求迫切,工业制造行业规模大,因此这些行业未来的市场潜力相对较大。
5G专网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边缘云和智能网络切片技术的不断进步、融合。加之部署范围的不断扩大,5G网络的能力将不断增强,5G专网运营将不断进入政企客户的高价值区域,向行业价值场景深入,才能获得新的更大的收益。据GSMA预测,中国未来五年的工业制造、政府安防、交通物流、车联网等行业的市场规模超万亿,且60%的市场新增价值在政企客户,5G真正的应用场景80%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未来5G专网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行业研究院《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上海发布“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融合应用
上海发布“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融合应用,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上海发布“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融合应用。
上海发布“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融合应用1到2023年年底,上海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50%,5G用户数超过2100万;在个人消费领域,上海将打造一批“5G+”新型消费的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在垂直行业领域,聚焦“5G+工业互联网”……上海18日启动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与融通发展。
根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印发的《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3年)》,截至2023年底,上海5G基站密度将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0个,每万人拥有基站数提升至28个,80%楼宇实现5G室内覆盖;5G网络流量占比超过60%;累计建成150个5G行业虚拟专网。上海还将推动轻量化5G芯片和模组商用,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
通信从业人员在通信高塔上施工。(上海电信供图)
上海5G融合应用也将迎来更大发展。在垂直行业领域,上海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智能钢铁、智能港口等行业“5G+”应用,到2023年年底,大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到35%以上;车联网、智能航运、智能机器人等领域5G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
在社会民生领域,上海将打造一批“5G+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照明”样板项目,到2023年年底,教育、医疗和文旅行业5G应用渗透率超过30%。上海将打造5G融合应用公共平台,2023年初步具备各行业场景化标准化应用能力。
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中国联通等企业展示如何运用5G等多种技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好赛事直播服务。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在5G应用生态方面,上海将推动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研究,加快标准化通用化进程,促进相关标准在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的应用落地。
据悉,上海将形成由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基础电信企业、铁塔公司、广电企业等单位组成的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工作推进机制,发挥“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等带动作用,为上海“五个新城”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发布“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融合应用23月18日,记者从市通信管理局获悉,为了推进上海5G+工业互联网发展,服务好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升级,经半年多时间的调研,结合上海市信息通信行业实际,《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3年)》由市通信管理局正式印发。
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是,到2023年,全市重点领域5G融合应用深度和广度成效明显,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DT(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
以系统、终端、网络设备为主的5G产业生态实现有效集聚,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大幅度提升,5G技术与大数据领域深度融合,5G应用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5G应用创新发展高地、5G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5G应用“海上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5G基础设施保持领先。2022年、2023年每年新增5G基站1万个,5G基站密度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0个,每万人拥有基站数提升至28个,80%楼宇实现5G室内覆盖。积极推进临港、青浦“东西两翼”算力布局,将5G行业虚拟专网接入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基于“IPv6+”的`5G承载网络。
5G关键指标稳步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到2023年超过50%,5G用户数2023年超过2100万。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5G网络流量占比2023年超过60%。累计建成150个5G行业虚拟专网。
5G融合应用全面引领。重点推进5G+智能制造、智能钢铁、智能港口等本市传统强项领域,2023年大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到35%以上。“5G+车联网、智能航运、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2023年教育、医疗和文旅行业5G应用渗透率要超过30%。
5G应用生态持续改善。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联动的“海上扬帆”推进行动机制初步构建,形成政府部门引导、头部企业带动、产学研用融合的5G应用融通创新模式。
上海发布“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推动5G融合应用3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制定并发布《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力争到2023年,把上海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5G应用创新发展高地、5G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
推动新建工厂100%使用5G网络
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行动计划》提出持续提升“四大传统赛道”,涵盖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交通、5G+智慧城市、5G+智慧园区等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打造1-2个5G全连接工厂标杆,积极推动新建工厂100%使用5G网络,改造场景5G网络使用率不低于50%;推动5G网络与公路、铁路、机场、桥梁、隧道、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深化远程监测、安全预警等应用;
对市政桥梁、城市隧道、城市照明、窨井盖、公共停车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5G数字化改造,推进5G行业专网和城市管理部件泛在互联的试点示范应用,扩大智能泊车、智能门禁、智慧用电、智慧家居、智能照明等领域应用,提高数据收集、政务处理、城市治理能力等。
上海14号线、18号线5G网络全线覆盖。(资料照片)
在5G+智慧园区领域,《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全市产业园区5G网络深度覆盖,持续完善以5G网络为基础的园区感知网络设施、虚拟专网、边缘云计算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园区智能中枢平台,构建园区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等。
根据《行动计划》,2022、2023年,上海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5G网络流量的占比2022年超过50%,2023年超过60%。
2022年大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应超过30%,2023年达到35%以上。2022年教育、医疗和文旅行业5G应用渗透率要超过20%,2023年要超过30%。
到2023年所有三甲医院100%实现5G深度覆盖
《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开拓“四大新兴赛道”,涵盖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5G+长三角智慧航运一体化等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力争到2023年,所有三甲医院100%实现5G深度覆盖和5G典型业务上线,其他医院不低于50%实现5G深度覆盖和5G典型业务上线;到2023年,全市高等院校100%实现5G深度覆盖和5G典型业务上线,重点中小学校、中高职院校实现5G深度覆盖和5G典型业务上线;
探索元宇宙赋能全市文旅融合方案,加速打造一批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智慧景区,提供沉浸式实景观赏、三维图形视觉、四维图形动感等创新型游览体验;进一步引导通信行业利用5G技术为智能航运赋能,体系化、分步骤运用数字科技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港口、航运、陆运、物流园区、货物仓储等环节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等。
《行动计划》还提出精准聚焦“六大战略区域”,指的是促进5G融合应用赋能五大新城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经济、生活和治理数字化转型。
主要内容包括,助力南汇新城建成“上海核心、亚太枢纽”的全球领先5G通信网络发展示范区;助力松江新城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助力嘉定新城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医疗设备等产业集群;
助力青浦新城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助力奉贤新城推动新城智慧交通、绿色农业产业建设,加快打造“数字江海”新地标;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两省一市信息通信行业资源,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数字化转型。
“5G第一村”青浦赵巷镇中步村设置的5G+360度高空摄像头。(资料照片)
根据《行动计划》,2022年、2023年,上海将每年新增5G基站1万个。到2023年底,上海5G基站密度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0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提升至28个,80%楼宇实现5G室内覆盖。
5G个人用户普及率到2022年超过45%,2023年超过50%。5G用户数2022年超过1800万,2023年超过2100万。
今天我们讲一下5G,其实我们也不是搞这方面研究的,所以说得可能不太全面,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5G是什么?
5G即为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根据5G的设计理念,5G关键技术向着自动、智能、灵活、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5G有多快?
5G峰值网络速率将达到10Gbps,4G理论速率只有150Mbps,网络传输速度比4G快10-100倍。
三、5G在未来的应用:
一是加速普及物联网。
未来数年,5G的更高速率、更短时延、更大规模、更低功耗,将能够有效满足物联网的特殊应用需求。从而实现自动化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物联网新用例,加快物联网的落地和普及,如智慧医疗、车联网、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

二是提升智能交互。
VR直播、无人机阵列、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的数据交换等技术需要的数据吞吐量比较大,5G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瓶颈,并具有极短的延迟时间。在多平台开发应用的基础上实现5G网络超高速数据传输、低延时用户感知,未来全新多方位的用户体验将呈现在使用者面前,例如虚拟导航将通过超高速数据用户体验实时访问城市街道及大型场景建筑地图数据库。移动远程医疗的用户可以根据5G低延时、高速特性在没有医疗室的高速行驶的列车上通过视频通信获取远端医生的协助,及时运用人工智能手段解决用户医疗难题,城市交通、市民生活、医疗健康、生活治理将迈入新的时代。

三是普及云端化生活。
如果5G时代到来,4K视频甚至是8K视频将能够流畅实时播放,云技术将会更好的被利用,生活、工作、娱乐将都将有“云”的身影。极高的网络速率也意味着硬盘将被云盘所取缔,随时随地可以将大文件上传到云端,如现在的百度云盘,网盘等。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5G技术已然成为了未来社会现代通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背景下,技术人员就应结合用户群体对5G技术发展的切实需求入手,针对性的改良原有5G技术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不足。以此逐步推动未来城市、社会建设中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此逐步实现我国建设智能化社会的发展目标。
2、教育与医疗方面。5G通信技术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超高速处理,大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其中,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教育与医疗。专家预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5G将会结合人工智能被应用到教育和医疗方面。尤其是在早教行业,以前的机器人由于受到信息传输速度的影响,总是很难对所发出的指令或者动作短时间内做出相对应的回应动作。同样,在医疗方面,人工智能在4G时代的应用也非常有限,最大的应用还只能是照顾老年人。如果到达5G时代,信息传输速度更快,那么机器人的反应也会相应的变快,那么对教育和医疗行业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3、交通方面。5G通信技术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超高速处理,大大促进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这也同样应用于交通方面。相信大家在4G时代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无人技术技术了。但是苦于4G处理数据的效率实在有限,让无人驾驶技术没有真正的应用起来。而到了5G时代,我相信通过高效率的信息传输,路上的无人汽车会越来越多,而且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会直线下降。
4、军事方面。据有关军事专家称,5G通信技术将可能使军队拥有专用频率。由于5G通信技术不但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通信资源,还在向毫米波通信资源扩展,从而使军队拥有专门频率成为可能。这将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军用移动通信系统与民用移动通信系统频段重叠共用、互相干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5G将推动战场全域武器平台互联。5G通信技术能够使更多的用户利用同一频率资源进行通信,从而在不增加基站密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频率应用效率。
Ericsson 稍早针对先前在 MWC 所展示的 5G 技术应用与趋势为台湾媒体进行介绍,且请到资深副总裁暨网路产品事业部主管 Arun Bansal 就 5G 的全球发展现状与各区域的目标进行解析; Ericsson 强调,相较 4G 及先前的技术以人与手机的应用作为网路核心应用, 5G 以融合网路的形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全球各区域对于 5G 的可能性与发展想法亦有不同。
Ericsson 认为, 5G 目前正迈向实验性商用部属,至于正式进入商用化将会在 2019 年,而 2020 则会是 5G 市场开始爆发的时间点;至于在台湾则是与中华电信、远传进行合作,也预计在 2020 为台湾消费者带来 100 倍网路速度提升,同时在台有高达 10 亿个装置联网。
2G 是以通话为主, 3G 带来行动网路浏览,到了 4G 则是将串流影音内容带到装置, 5G 则不再受限于以人使用手机装置的消费市场需求,在同一个网路环境内提供多元装置、人的网路连接,同时 5G 将带来网路提升、降低延迟以及增加可靠性,也让应用更不受限,也为物联网、车联网、工业应用、远距 *** 作技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甚至结合 VR 、 AR 达到远距手术、远距驾驶等技术。
也因为 5G 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全球各地对于 5G 的可能性与主要发展方针也有不同的想法;北美电系业者希冀借由 5G 带来的高速网路与低延迟,解决部分区域难以布建光纤到府固网的问题,利用 5G 作为最后一哩的替代方案;欧洲则相当看重 5G 在工业应用、自动驾驶等的应用;至于亚洲主要是作为技术发展应用例如结合 VR 、 AR ,另外也看中 2020 奥运作为 5G 技术展示舞台,而中国、日本设法争取国际标准。
1、目前,5G业务还处于试验阶段,中国联通已经率先开通试验网,将按照国家工信部的统一部署,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开通业务,请继续留意后续宣传信息。
2、另外,目前中国联通已经获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
3、中国联通已在多个城市开展5G试点网络测试和创新业务示范。
(1)区域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等各重要经济区域内的重点城市。
(2)示范业务包括智慧冬奥、智慧医疗、智慧安防、5G车联网、智慧制造、智慧教育、智慧足迹、大视频等众多5G创新业务领域,为全面试商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4、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联通还致力于打造5G智慧冬奥,实现5G科技成果转化。
(1)中国联通依托北京冬奥会,在首钢创建全国首个5G智慧园区,将5G应用到园区内各场馆、工业制造、生活体验等场景中。
(2)5G下的北京冬奥会,将实现人流智能感知调控,物流智能跟踪监控,VR360全景观赛,便携穿戴高速拍摄,无人机人脸识别,无线高速视频探头等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