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上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d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2高一上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v—t图象描述位移的方法
2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v—t图象位移的求法,明确“面积”与位移的关系。
2通过图像问题,学会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验证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求法。
3练习位移与时间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总结
位移--时间图象(s-t图)
(1)描述: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倾斜直线则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2)s-t图象中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3)s-t图象中直线倾斜方式(方向)不同,意味着两直线运动方向相反。
(4)s-t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在该时刻相遇。
(5)s-t图象若平行于t轴,则表示物体静止。
(6)s-t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7)s-t图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表达式:v=(vt+vo)/2、x=v·t、vt=v0+at、x=v0+at2/2
3高一上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4高一上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要想学好物理,首先就是要掌握它的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1
一、质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说明:(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 物体可以简化成质点的情况:①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如研究地球的公转)
二、参考系和坐标系
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说明:
(1)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原则是以使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简单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坐标系:为定量研究质点的位置及变化,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如质点沿直线运动,以该直线为x轴;研究平面上的运动可建立直角坐标系
三、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个确定的点表示如“3s末”;和“4s初”
2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
四、位置、位移和路程
1位置:质点所在空间对应的点建立坐标系后用坐标来描述
2位移: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线段的长度
3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五、速度与速率
1 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v= ),是矢量,方向与Δx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瞬时速度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其大小叫瞬时速率,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3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v= ),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率,是标量
说明:速度都是矢量,速率都是标量;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而速率只能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即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时才相等
六、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3公式:a= =
4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5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6理解:要注意区别速度(v)、速度的改变(Δv)、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即 ,而加速度的方向即Δv的方向
七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有哪些区别
速度等于位移跟时间的比值它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方向也可以说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位置变化的方向
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速度改变多少的,它等于物体的末速度和初速度的矢量差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变化的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的变化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与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变化的大小无必然联系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 2
基本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s=vt (v 是恒量),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
2、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不变;运动过程中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
公式:
vt = v0+ at
s = v0 t + 1/2at^2
vt^2= v0^2 + 2as
s = (v0 + vt )t/2
△s=s(i+1)-si=aT^2
v(1/2)=V(平均)=(vt+v0)/2
v(1/2)=√(vt^2+v0^2)/2
初速度为零时的比例关系:
1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第 n 秒内的位移比:1:3:5:……:(2n-1)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第 n 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1:3:5:……:(2n-1)
3 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1:4:9:……:n^2
4第一个 s、第二个 s、第三个 s……第 n 个 s 的时间之比:1:(√2-1):√3-√2:√n-√(n-1)
3、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g 通常取 98m/s2)
公式:
v = gt
h = 1/2gt^2
4、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 a=-g,上升和下降通过同一点时的速度等值反向,物体从某一位置到最高点的时间与从最高点回到该点时的时间相等,即上升和下降过程有对称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由初速度决定。
公式:
vt=v0-gth=v0t-1/2gt^2
H高=vo^2/2g
t高=v/g
5、图像: 图中(1)表示匀速运动,(2)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3)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4)表示与正方向相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注意:图中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线下面积表示位移。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 3
力和物体平衡部分
1、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重力(G)、d力(F)、摩擦力(f)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方向竖直向下,施力物体为地球,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d力产生条件:直接接触且有d性形变;方向与形变方向向反,且和接触面垂直。d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本身。
摩擦力产生条件:有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物体间摩擦系数不为零,物体间有正压力; 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注意:物体间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μ为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解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静摩擦力的大小:其大小往往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无关,常根据物体的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取值范围:大于等于零而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2、共点力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力。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等值反向;三力平衡时:三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与另外一个力等值反向,若三力不共线,则这三力一定共面共点;多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3、常用解题 方法 :相似三角形法,封闭的矢量三角形法。具体计算中可以用正交分解法。
4、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1先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结点;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然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正确的受力示意图(可按重力、d力、摩擦力、已知力的顺序,画力的示意图时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即可);
3选择合理的矢量运算方法计算(如相似三角形、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力的正交分解等),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结果。
5、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2合力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力。
3两个力的合力大于等于两分力之差,小于等于两分力之和。三个力的合力的取值要看其中一个力是否在另两个的合力范围内,若在则合力的最小值为零,最大值为三力之和。
4力的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以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两力交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箭头画在顶点处。
5已知几个力求其合力结果是唯一的,但将一个力分解时,如果没有条件限制结果往往不唯一。将力分解时有唯一值的条件是: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 4
基本概念
1、矢量:物理学中把有大小有方向才能确定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
2、标量:物理学中把只有大小就可以确定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速率等。
3、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始末两点间距离,
方向:从起点指向末点。
注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其余情况中物体的位移大小都小于路程。
5、时刻: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6、时间:两时刻间的差值。
7、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快则速度大,慢则小。
8、速率:指速度的大小。
9、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0、平均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求平均速度时,要说明是哪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公式:v =s/t
11、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大,慢则小。注意:加速度大小与速度、速度变化量大小无关,只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公式:a = (vt - v0)/t
单位: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12、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作为一种次要因素时,就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当作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物体能否当作质点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无关,且同一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当作质点,有时却不行。
提高高中物理听课的效率
1、 课前预习 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 体育运动 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想入非非,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 总结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作好笔记
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 创新思维 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5、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
★ 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 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
★ 高一上学期物理实验知识点总结
★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
★ 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整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我为你整理的《 高一物理 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 总结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⑴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⑵等时性:合运动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时间相等
⑶独立性: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参与几个不同的分运动,物体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都按其本身的规律进行,不会因为 其它 方向的运动是否存在而受到影响。
⑷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⑴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⑵物体运动的轨迹(直线还是曲线)则由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常见的类型有:
(1)a=0: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a恒定:性质为匀变速运动,分为:
①v、a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v、a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v、a成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在v、a之间,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渐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3)a变化:性质为变加速运动。如简谐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具体如: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变速运动,当两者共线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是直线运动,若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则是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 乒乓球 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一物理必修三知识点
★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整理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手册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22 高一物理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有哪些你知道吗物理思维是将物理现象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从已有的理性认识上获得新的理性认识。一起来看看202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欢迎查阅!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③平衡条件的推论:
(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 其它 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ⅱ)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 方法 :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
(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
(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 总结
牛顿运动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
易错现象:
(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2)不能正确地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参量的变化。
(3)不能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正确运用到轻绳、轻d簧和轻杆等理想化模型上。
202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2022年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一
★ 高一物理教学2022工作计划
★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通用
★ 学生高一期末总结报告范文10篇
★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22范本
★ 2022年高中物理教师心得体会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 必修一物理学霸笔记
★ 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整理
★ 江苏高考物理知识点2022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