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下蛋两个月后发现下蛋延迟了什么原因

蛋鸡下蛋两个月后发现下蛋延迟了什么原因,第1张

开产期一般在120日龄以后,但是有时候蛋鸡到了开产期却迟迟没有产蛋或产蛋量很少。该情况多数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使用劣质饲料和长期滥用药物
有些养鸡户认为,后备鸡是“调架子”,只要将鸡喂饱即可,往往不重视饲料质量、饲养密度等,造成后备鸡群发育不良。有些养鸡户长期过度用药或滥用药物,甚至使用抑制卵巢发育或严重影响蛋鸡生产的药物,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地塞米松、强的松等,造成鸡群不产蛋或产蛋高峰无法达到。
2、雏鸡质量问题
因种鸡阶段性疾病问题或其它原因导致商品雏鸡先天不足,鸡群发育不良,成年后产蛋性能不佳。
3、传染性鼻炎、肿瘤病的影响
开产前患有慢性传染性鼻炎的鸡群,开产时间明显推迟,产蛋高峰上升 缓慢,笔者曾遇到患有慢性传染性鼻炎的鸡群在30周龄还未产蛋的病例。患有肿瘤病(马立克病、鸡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的鸡群,会出现冠苍白、皱缩,消瘦,长期拉稀,体内脏器肿瘤等症状,致使鸡群体质降低,无法按期开产或产蛋达不到高峰。
4、鸡群发育不良、均匀度太差
主要表现为: ①弪骨长度不够。胫骨长度是产蛋鸡是否达到生产要求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但有很多养鸡户在饲养过程中不知这一指标,因过分强调成本而不按要求饲喂合格的全价饲料,造成饲料营养不达标;忽视育雏期管理,造成雏鸡8周龄前胫长(褐壳蛋鸡要求8周龄胫长82mm)不达标;有些饲养户育雏、育成期鸡舍面积狭小致使密度过大,造成胫骨长度不能达标。蛋鸡8周龄的陉骨长度十分重要,有8周定终身之说;因上述因素造成到18周龄开产时,鸡群中相当数量的鸡胫骨长度不到lOOmm:褐壳蛋鸡正常胫长应达到105mm,甚至不足90mm。 ②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太差。均匀度差的鸡群,其产蛋高峰往往后延2~3周至开产后9~10周才出现,实践证明,鸡群均匀度每增减3%,每只鸡年平均产蛋数相应增减4枚,若90%和70%均匀度的鸡群相比,仅此产蛋相差20多枚,按目前价格计算,每只鸡收入相差8~10元,且均匀度差的鸡群死亡率和残次率高,产蛋高峰不理想,维持时间短,总体效益差。 ③性成熟不良。因性成熟不一致,而导致群体中产生不同的个体生产模式,群体中个体鸡只产蛋高峰不同,所以产蛋高峰不突出,而且维持时间短,其产蛋率曲线也较平缓。
有上述情况的鸡群,鸡冠苍白,体重轻,羽毛缺乏光泽,营养不良;有些为“小胖墩”体型。鸡群产蛋推迟,产蛋初期软壳蛋、白壳蛋、畸形蛋增多;产蛋上升缓慢,脱肛鸡多;容易出现拉稀。剖检可见内脏器官狭小,d性降低,卵泡发育迟缓,无高产鸡特有的内在体质。
5、肾传后遗症
在3周内患过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雏鸡,会造成成年后“大肚鸡”显着增加。由于其卵泡发育不受影响,开产后成熟卵泡不能正常产出,掉入腹腔,引起严重的卵黄陛腹膜炎和出现反射性的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使鸡群出现鸡冠红润、厚实等征侯,导致大量“假母鸡”寡产或低产,经济损失严重。雏鸡使用过‘肾传疫苗的鸡群或3周以上发病的雏鸡的肾传后遗症明显好于未使用疫苗和3周内发病的雏鸡,即肾传后遗症与是否免疫疫苗和雏鸡发病日龄直接相关。实践证明,如在1~3周龄发生肾传,造成输卵管破坏,形成“假母鸡”比例较高,可使母鸡成年后产蛋率降低10%~20%;若于4~/0周龄发生肾传,形成的“假母鸡”将会减少,大约可使鸡群成年后产蛋降低7%~8%;若于12~15周龄发生肾传,鸡群成年后产蛋率降低5%左右;产蛋鸡群发KIB后,也会造成产蛋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而且病逾后可以恢复到接近原产蛋水平,并且很少形成“假母鸡”。 剖检:输卵管狭小、断裂、水肿。有的输卯管膨大,积水达1200g以上,成为“大肚鸡”。最终因卵黄性腹膜炎导致死亡。
6、其它因素
蛋鸡每笼装3只鸡而有人装4只,断喙不合理或不整齐,光照不合理,乳头供水压力太低造成鸡群饮水不足,通风效果太差等管理因素,均可造成蛋鸡推迟开产或产蛋高峰达不到要求。

种鸡是指担负繁殖任务的公、母鸡,所产的蛋用来孵化雏鸡。种鸡饲养方式有笼养、栅上(网上)饲养和地面平养,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多不采用地面平养方式,下面仅介绍前两种。

(1)笼养

种鸡笼养,多采用二阶梯式笼养,这样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 *** 作,而三阶梯式笼养种鸡,由于笼架比较高,不便于人工授精 *** 作。种鸡笼养,采用人工授精配种,节省了大量公鸡,也相对节省了饲料,减少了大群饲养公鸡间的争配和啄斗,易于管理。

(2)栅上(网上)饲养

指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置栅架,栅架既可用木条、竹条、小圆竹制成,又可用铁丝网制成,饲养种鸡的栅架一般离地60~80厘米。种鸡栅上(网上)饲养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饲养环境较为卫生,鸡粪可从栅条间隙或网眼落下,鸡脚不直接接触粪便,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种公、母鸡按比例合群饲养,可以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繁殖能力,种蛋的受精率比较高;三是栅上(网上)饲养种用蛋鸡,体质较为健壮,种鸡不至于偏肥,也不易发生笼养鸡疲劳症和脂肪肝综合征;四是蛋壳质量较好。

对于成年种鸡来说,木条栅架用的木条宽25~3厘米,空隙宽25厘米,木条走向与鸡舍的长轴平行;竹条栅架用竹竿或竹片制成,其直径或宽度与空隙一般均为2~25厘米;网状床架多用8、10或12号镀锌铁丝搭配编制,网格的大小为25~3厘米。栅上(网上)饲养种鸡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建好支架:栅条或网状床架应便于拆卸和组装,又便于清洗和消毒。②种鸡合理分群:因为群体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种蛋受精率,所以种鸡大群配种时每群一般以300~500只为宜,轻型蛋鸡公母比例为1∶(12~15),中型蛋鸡公母鸡比例为1∶(10~12)。③设置产蛋箱:分为在鸡舍内设置产蛋箱和在鸡舍外设置产蛋箱两类。舍内产蛋箱常分为多叠置于鸡舍一侧,以木质产蛋箱多见,其尺寸为:宽30厘米,深35厘米,高30厘米。底板向后倾斜6°~8°,板后设一蛋槽,蛋可自动滚出。箱顶呈45°倾斜,以防鸡栖息排粪。箱门外还需设一鸡脚踏板,方便鸡进入产蛋箱。每箱可供6~8只蛋鸡用。

目前有许多养鸡户利用鸡舍外设置的产蛋箱收集种蛋,与舍内设置产蛋箱相比,外设产蛋箱有下列优点:一是创造了安静的产蛋环境,箱内光线暗淡,产蛋不受其他鸡只干扰;二是便于捡蛋,只要打开箱门,人在外边捡蛋非常方便;三是鸡蛋干净,破损率低,污染少;四是人在外捡蛋减少对鸡群的惊扰。

外设产蛋箱的位置:南北向,舍内中间走道、高架栅(网)床平养的鸡舍也可在舍外,紧贴东西、两侧墙设置产蛋箱;而东西向鸡舍也可以在舍外设置产蛋箱。

产蛋箱离地高度:基本与栅(网)床平行,便于进出。

外设产蛋箱大小:一般每80~100只鸡设一个长1~12米、宽05米、上高05米、下高035米的产蛋箱,从中间分隔成两个小产蛋箱,箱顶向下倾斜,便于排水。箱底基本与水平面平行。

建筑材料,可用砖块结合木头砌成产蛋箱,也有用木质箱,箱顶盖油毡或大瓦等挡雨材料,箱内底部在木头或芦竹上加盖尼龙网,每只小产蛋箱各有一扇向外开的箱门。

进出口:在建鸡舍时就要考虑预留让鸡顺利进出产蛋箱的通道。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养殖业也有革新,但是快速的生长,肉鸡出现瘫鸡,蛋鸡养殖场出现瘫鸡的机率更高,为什么好好的鸡群会瘫鸡呢?以下几种原因是我们在养殖场经常遇到的,鸡群常见瘫痪的病因如下:
一、肠毒综合症
发病鸡群易惊群、两腿瘫痪、趴着不动、个头较大、头震颤、并不是腿部不能站立。采食量下降、乍毛,粪便不成型、粪便中有未消化饲料、个别有拉“西红柿”样和“鱼肠子”样粪便,或者深褐色的糖鸡粪。临死前鸡只出现疯跑、尖叫、瘫痪倒地而死。
二、肉鸡非典型新城疫
肉鸡发病初期伴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病程稍长者出现吭哧、甩鼻、怪叫等,嗉囊膨大,低头采食时常嗉囊内有酸败液体滴在饲料上。出现软脖子,瘫痪不动,是新城疫病毒侵害神经造成的。中期鸡只精神不振,不愿行动、单腿瘫痪,消瘦、排黄绿稀便;后期出现转脖扭颈等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或钙磷不足
一般笼养鸡10天左右出现较多,多因活动量不足引起,撇腿现象,或是瘫痪,股骨断裂等导致。
四、葡萄球菌
腿部肿胀,皮肤发紫是主要症状,脚垫、脚趾及周围组织形成球形肿大,形成关节炎。
五、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多发于3~4周的肉鸡。雏鸡有感染,但不一定发病,病鸡接触传播较快。 易连续批次发生 前期湿度过大,发病严重,瘫痪严重,关节肿胀呈暗红色、并不是突然死淘。
1、15~20天,关节出现血管变粗,发青、突出表皮,采食饮水基本无变化;
2、20~25天,跗关节轻微肿胀,呈暗红或青色;
3、20~30天,瘫痪增加,采食不增,每天陆续淘出瘫鸡,用药效果不明显;
4、30~35天,大多数在此阶段发病,采食量不跟天,直到出栏保持在3两2到3两8之间,死淘率最多能为05%~03%。
六、滑液囊支原体
肉鸡多见,一般发生在25天以后,变现为关节肿大,关节腔内有分泌物或者干酪物。胸部皮下因长期俯卧有囊肿的干酪物。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有球虫必须治疗。
首先建议使用磺胺药物,不过会引起采食量和产蛋量下降,具体能下降多少没有官方统计,但一定会有影响。磺胺药首次使用加倍。
其次注意是用磺胺药的时候,必须把多维类产品停掉,因为球虫特别容易复发,尤其是有多维的情况下。
再次,爆发球虫只能说明你的鸡舍卫生情况太差了,必须加强消毒,夏季一周消毒3次,轮换使用不同消毒液。

1、在雏鸡脱温后就被送到了果园适应野外生活,温度也存心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在养育雏鸡的期间,一定要调好温度,更快适应果园的生活。都知道刚出生的雏鸡在抗寒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是需要在保温室内成长,雏鸡也要按照着不同季节和不同的环境调节温度。

2、对产蛋鸡要求一日喂两次,早上喂高能量、高蛋白、低钙质的饲料,晚上喂低蛋白、低能量、高钙质的饲料,这样能调节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同时又能省饲料。

3、在每天鸡的日粮中添加03%的红辣椒粉、6%晒干粉碎的苜蓿叶粉和5%的松针粉,均可使蛋黄颜色加深。建议添加“默特100”,这是一款功能性营养型的家禽类饲料添加剂,长期添加,针对肠道健康,保肝护肠,提升免疫力功能。更好的帮助消化吸收,少吃料,多下蛋。降低死淘率,对于蛋壳颜色以及蛋壳质量有很好的改善。

4、要掌握鸡的体重变化。如鸡群的体重没有正常增长,在产蛋还没有下降之前,可通过增饲料消耗来保持体重。如饲料消耗明显地处在一个较低水平,而鸡群的体重又正常增长,又保持正常产蛋量,即可保持下去。

5、在每年2月底至3月初选购雏鸡为好。这时气温较稳定,经过5个月喂养,养到8月份开始产蛋,10月份达到盛产期,此时要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使产蛋高峰持续到次年的2-3个月,正好处在春节前后禽蛋市场畅销时间,这样经济效益更高。

6、当小鸡长到10-14日龄时,用鸡瘟IN系苗滴鼻,同时用鸡瘟灭活苗(各地兽医站有售)03毫升肌注。70日龄用鸡瘟I系苗肌注,120日龄再次用鸡瘟I苗注射,同时用鸡瘟灭活苗1毫升肌注一次,保护率可达100%。

1、小蛋产生的原因:
①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过低。长期使用这种饲料会引起能量、蛋白质供应不足,以致蛋重偏小。②饲料摄入量不足。③蛋鸡体重过小。④光照增加过早过快,致使鸡群开产过早。
2、畸形的小蛋的产生原因:
经常产无卵黄小蛋主要是输卵管有炎症引起的。输卵管炎痊愈后畸形小蛋就不会再产生了。
养鸡问题可以在养殖软件——搜牧通上面咨询。

维生素E(VE)在谷物饲料中含量较丰富,但由于饲料加工不当或保存、配制不当,常引起饲料中VE损失,导致VE缺乏症。多发生于2~4周龄的小鸡;成鸡无明显症状,但其所产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常在孵化过程中胚胎死亡;公鸡睾丸发生退行性变性,从而引起生殖机能减退。饲料的配置可以在养殖软件(搜牧通)里面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31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