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赤壁
时间: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参战方: 孙刘联军,曹 ***
结果: 孙刘联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 联军5万,曹 *** 军20万(称80万)
伤亡情况: 曹 *** 军几乎全灭
主要指挥官: 周瑜(联军),曹 *** (曹军)
目录
历史简介 挥鞭南征 饮马江汉 唇齿之盟 鏖战赤壁 绝地反击
战争评论战前分析 长坂追击战 兵力变化
战争形势 曹 *** 的部署 曹 *** 的失误
曹 *** 行军路线 1进攻路线: 2败退路线: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凭一时侥幸并不是安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 *** 所灭。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暗示了对曹 *** 的肯定。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 *** 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 *** 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 *** 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 *** ,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周瑜的性格第一个特征是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浅。如小说第四十四回写孙权决定抗曹,并命周瑜组织迎敌作战。但诸葛亮却对周瑜说孙权仍有顾虑。周瑜立即去见孙权,果然与诸葛亮所说的一样。于是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只是由于鲁肃的劝阻,才没有杀成。试想,周瑜倘若果真将诸葛亮杀了,那么孙刘联盟就可能破裂,就会给曹 *** 造成可乘之机,赤壁之战谁胜谁负便很难预料了。由此可见周瑜的目光的确短浅。此后,周瑜曾多次设计要杀害诸葛亮,如派诸葛亮十天造箭十万枝,企图以军法杀之;又如派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曹 *** 的粮道,企图借曹 *** 之手杀之;诸葛亮在七星坛借东风,周瑜派丁奉,徐盛各带士兵一百,从水陆两路前往南屏山,企图以武力杀之等等,虽说危机都被诸葛亮巧妙地化解了,但却凸现出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
罗氏等下,周瑜的另一性格特征是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如诸葛亮到东吴商量共同御曹大计时,周瑜故意说他准备降曹,意欲以此要挟诸葛亮,求他助刘备破曹。然而诸葛亮却说“公瑾主意欲降 *** ,甚为合理。”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后,便勃然大怒,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并说:“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其盛情冲动的特点便显现无遗了。又如周瑜欲借曹 *** 之手杀诸葛亮,派诸葛到铁聚山去断曹 *** 的粮道。孔明明知周瑜的用心,非但不推诿,却借此嘲笑说:“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公等于陆地但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耳。”周瑜听了此话,怒曰:“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铁聚山断 *** 粮道!”为了一句嘲笑,竟置统帅职责于不顾,可见其感情容易冲动、意气用事的程度是多么严重。赤壁战后,孔明三气周瑜,使其发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后而死。
诸葛亮:在三国中,诸葛从无到有从生到死都几乎以神的身份存在,在罗贯中笔下,整个三国里,诸葛是权衡了三国势力的神灯,如果没有他似乎周瑜都不会决定北抗曹 *** ,没有他,几乎从曹 *** 统一北方后就没故事可写了
不过神的身份没有改变历史,这也就不可避免的显出了一些诸葛的人性一面
从整体来讲,诸葛是一个冷静沉着的人,从三顾茅庐时虽期待名主却又不失气度,既考验了刘备又体现了他冷静思考眼前一切的一面,又在面对曹 *** 大军逼近的时候,劝东吴抗曹,争夺荆州九郡,坐怀不乱退魏五路大军等故事中,冷静的让任何人都比不来
另外他是一个很会捉人心思,很能了解别人的性格,像对关羽的性格,张飞的性格,周瑜,鲁肃,司马懿等都被他抓心思抓得一愣一愣的,所以他会百战百胜
但他又有缺点,比如对蜀国的人才运用上的过度谨慎,导致蜀国人才断层以至亡国
诸葛亮的“忠”
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他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代胸有抱负、腹有诗书、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为报知遇之恩。他只忠于刘备,忠于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行为。如果他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呵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聩无能吗?
曹 *** :读者可能会被《三国》误导,特别是简装版的。我也不很深。曹 *** 很是雄谋大略、但也有不少缺点。《三国》的大致情节上使他与暴君差不离,而听了易中天的分析后,更明确了,他“暴”,大概是因为他与刘备孙权的区别吧。可能是有时候没写曹 *** 那么细,司马懿也没诸葛亮、周瑜写得细,——桃园结义?联孙(刘)抗曹?七擒孟获?六出祈山?草船借箭?曹 *** 割须弃袍?那就形成了对比,可能让人只看到了他的黑影,但至他煮酒论英雄到几乎完全统一北方,其中的过程却值得想象。月之美,承日之光。汉武帝如此伟大,但在他年老时,他的糊涂又有多少人去探索了呢?转回话题——他很珍惜人材,在赵云救阿豆(刘备之子)时,他下令活抓赵云(当然没抓到);他的大将典韦死后,他痛哭;败走完华容道时,他惋惜病逝的谋士郭嘉而落泪。如果他统一了全国,他是否也会像成吉思汗那样成为万世传奇呢?我无语……可他有那样的雄心。或许《三国》和《霍元甲》有相似之处——略改了历史,但可能更具观赏性。
曹 *** 的性格是复杂的,归结到曹 *** ,在他的复杂的性格中,便体现了善与恶两种因素的矛盾与统一。而由于他的性格是敏感型,开放型的,地位又比较特殊(易中天说他是准皇帝,我看他是太上皇,比皇帝还皇帝),处于一种不受制约,不受监督的地位;而他的政治利益(主要是争夺地盘、篡权窃国),又经常面临着严竣的、激烈的挑战,就使他的恶发展到相当的程度,而随着权势的不断膨胀,愈往后便愈恶。从另外的方面看,他读了很多书,是个学识渊博的人,诗文写得很好,颇有才华,也很富于感情。所以他人性中的那个天使,出场时光彩焕发,极富魅力,往往非常动人;而他人性中的那个魔鬼,显现时又异常狰狞,其坏无比,常常令人发指。这既是人性上的问题,也是制度上的问题,当然,制度后面还有更深的根源。因篇幅关系,不便展开讨论。
曹 *** 为什么有时善,有时恶?对什么人善?对什么人恶?有时似乎很难理解,其实是有踪迹可寻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对自己有害的;一个是对自己有益的;一个是出于策略上的需要;一个是由于感情的冲动。
曹 *** 对于保皇派很残酷,心黑手辣,剪草除根。如对所谓“衣带诏”一案的处理,对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一案的处理,都充分显示其恶。对于杨修,说杀就杀,绝不手软,这是因为怕以后干预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嗣位之争。许攸和荀彧 都对自己有大功,但曹 *** 竟也翻脸无情,除掉了他们。这都是认为对自己有害的,那就对不起,“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了。
陈琳替袁绍作檄文,把曹 *** 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曹 *** 却没有杀陈琳,还让他进了自己的写作班子。这是因为陈琳有才,对自己有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宽恕陈琳一事作秀,让冀州人看到;像陈琳这样的人我都不杀,你们还怕什么?不管你为袁绍干了什么,我都可以许可他重新做人(与之更始)。可见这也是策略上的需要。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要认定陈琳是无害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量陈琳也不会兴风作浪。
魏种是曹 *** 最信任的人,但他却去投了张邈。曹 *** 非常恨他,声言不会饶了他。但魏种被俘后,曹 *** 说:“惟其才也。”(他是个人才啊)“释其缚而用之”。别驾毕谌因为母亲、弟弟、妻子都被张邈劫持,逃到张邈那里去。后来被俘,曹 *** 因为他是个孝子而宽恕了他,还用他做了鲁国相。因为他们都是老部下,原来对曹 *** 很忠诚,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投了张邈,现在张邈已经一败涂地,不会再起来了,魏种和毕谌对曹 *** 都是无害的,宽恕了他们既可为自己所用,又可以使自己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在策略上是大有好处的。至于边让的被杀,是因为他有才不为曹 *** 所用,留他只能便宜了别人。
曹 *** 屠徐州,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他的魔鬼的嘴脸暴露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个例子。他打着“复仇东征”的旗号,颇有血亲复仇的色彩,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争夺地盘的需要。不发生曹嵩一家被杀事件,曹 *** 也是要争徐州的,不过是这件事使他找到了借口而已。他屠徐州,当然和感情冲动有关,但这恐怕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这时曹 *** 既要对付吕布,又要争夺徐州,他的兵力和物力都比较紧张,屠徐州是为了削弱陶谦的人力物力(因为徐州百姓既是兵源、役源,又是赋税的来源),然而他却因此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善恶有凭,功过昭然。曹 *** 的复杂性格其实也不难理解。
像曹 *** 这样心黑手辣的人,竟然在《遗令》中不谈军国大事,写出“分香卖履”那样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话来,这是为后人所难以理解的。然而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却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据明人孙能传《剡溪漫笔》记载:司马光对他弟子刘元城(刘安世,号元城)说:
“昨看《三国志》,识破一事。曹 *** 身后事,孰有大于禅代(汉朝皇帝把天下禅让给曹氏)?遗令谆谆百言,下至分香卖履,家人婢妾,无不处置详尽,而无一语及禅代事。是实以天下遗子孙,而身享汉臣之名。”
古代人计身高都是说几尺 比较粗略 刘备身高大约1米74 关羽2米1 张飞1米9 历史事实上的刘备性格非常坚强 一次次失败 一次次有爬起来 而且人望特别好 经常读史书 刘备一生一直是在打仗 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下面是他具体他的一生 和三国演义里的却别很大 你看看吧: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由于“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所以以下也称他“大耳”,呵呵
好了,直入主题。大耳从小家境贫寒,成年后织织草鞋度日,要钱没钱,要名没名,要人没人,却有一颗创业的心。不容易的,想想现在哪位能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乎,大耳为了能有些资本,死活扯上了“皇叔”的关系,不管真假,这“皇叔”的称谓也算聊胜于无,当时也没啥人当回事情,这才有了后来孔融说听说过平原刘备,把个大耳激动得不行 说了这么些,无外乎一点:刘备起家不容易,他没有另一位枭雄-曹 *** 所拥有的家族势力和官宦背景,起点完全不一样的。但请看扁刘备力挺曹 *** 者,客观点看具体环境。
先说说刘备的御人识人上。
大耳起家时就得到了三国时代一些最优秀的人才,他的两个义弟(历史上没有结义的说法):关羽张飞。尤其是关羽,其统兵能力在三国时代是位居最前列的之一。看了演义以及后来的网络文章,很多人会觉得大耳是靠哭吸引住人才和哭出天下来的,或美其名曰“伪君子”。真的如此?关羽张飞在刘备最最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不离不弃,忠心耿耿。此外还包括才能不那么出众的糜竺简雍等,靠哭能哭得他们死心塌地啊?笑话了。演义的功劳,和李世民一样,被演义描写为只知道哭,有事问军师。都知道小李是军事才能最好的皇帝吧?其实刘备也一样委屈的。
刘备为何一开始那么落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实力使然。他没有自己的地盘,缺乏成功的物质基础,结果被打得到处流窜。在那样的日子里,没有发生属下叛变,实在是不容易的。其御下能力和魅力可见一番。而后来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乃至黄忠魏延等,无不甘效死命,且其大部分人才的获得,是来自三国中期(中后期可鲜见优秀人才加入曹营的哦)。后来对诸葛亮说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证明他比诸葛亮识人能力更高一层。
而白帝托孤,更是刘备用人识人的光辉一笔。现在竟然有人说这是刘备设局束缚诸葛亮,还什么“帐后刀斧手”云云,真是写架空小说的好手。很简单的,他不死的话,干嘛说这种话?而他死了,这句话还有效力吗?诸葛岂非可以用此成为夺位的凭证?对比下曹睿托孤司马懿吧 地球人都知道,司马家是很“对得起”曹家的
至于提拔黄忠魏延,笼络益州士大夫阶层,这些就不说了。
其次说说他的政治品格。
刘备的口号是兴复汉室,自己以皇叔自居,在那个年代无疑非常有号召力。虽然实际效果没有曹 *** 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有效,但在政治上颇得忠于汉室的士大夫阶层所接受。而其人宽厚仁义亲民的政治风格,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
说到宽厚仁义亲民,可能很多当代人觉得不算什么。可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物质水平远远超过古代,没有劳役制度,没有严厉的等级制度,没有严酷的刑法,自然对宽厚仁义亲民感觉淡薄。当然无法体会当一位终日劳作的百姓突然看到一个出身贫寒却宽厚亲民,还号称是皇叔的官府大员出现在面前的感受,而且要注意是在乱世中!So,别太把所谓的“真小人”当回事,那时的宽仁难能可贵!看到很多小网民口口声声不把宽仁当回事,却对曹 *** 屠徐州、坑降卒的行为默然无视,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中国真的进入了纯粹的利益时代了
刘备人望上的巅峰之作发生在曹 *** 南征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刘表死后,荆州吏民立马选择了深浮人望的刘备,而不是刘琮。诸葛亮劝他攻刘琮,占荆州,他却说“吾不忍也”,而三国志记载,刘表临终想将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却以“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拒绝了。
和十多万民众一起走,日行只有十余里。众人劝他先走,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终于被曹 *** 的虎豹骑追上,刘备大败,1W多士兵被打散,妻子死,两个女儿失散乱军中,那个该死的阿斗却没死掉 说他作秀?那真是小人之心了。战争无眼,这样做会掉脑袋的刘备不知道?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行为都很少见。军事上刘备大败,政治上却赢得了万世的赞誉。
事实上,当刘备安顿下来后,失散的士卒很快汇聚到他身边(这才使刘备有资本打赤壁)。而赤壁之战后,刘备在江南的公安屯居下来后,每天都有东吴占据的江陵的士族和百姓渡江投刘备。所谓的人望,就是这样了。
再说说他的军事才能。
演义里,诸葛出来前,大耳似乎就是败仗。诸葛出来后,那帅印什么的都给了诸葛,大耳就坐在旁边听听 这实在是曲解啊!刘备所有的功劳,都被诸葛代替了,冤枉啊
实际上,终刘备一生,蜀汉的军队都是他亲自指挥的。和曹 *** 一样,有军事才能的统帅都会选择自己统兵。三雄唯一例外的是孙权,这家伙几乎没啥军事才能,他统兵打的,输的多 而委托手下大将指挥的,都效果好。比如:周瑜和陆逊 在蜀汉集团中,军事才能是以刘备为首的,或者说,其他将领尚未能有机会体现出高于刘备的才华,这与刘备地盘小,没法授权给某位大将有关,例外的只有关羽。
诸葛出来前,刘备没有地盘,军队人数很少,打不过曹 *** 很自然。可有了地盘后,刘备在统兵的情况下没有输给过曹 *** 。赤壁、入蜀、汉中、彝陵都是他自己指挥的。包括期间和东吴冲突,就是他自己率军增援关羽与东吴对峙的。演义里为了突出诸葛,把刘备指挥的都归功到诸葛亮身上了,这个是不正确的。刘备的军事才能逊于曹 *** 是无疑的,但其他将领都不在刘备话下。法正就是这么劝的“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 汉中前期夏侯渊大败,后来曹 *** 亲自上阵也无可奈何,说明了刘备的军事才能。毕竟,双方实力较为接近时对决才有意义,差太多的话,再有才能也不济事。
后来的彝陵之战,很多人说为啥不派赵云出征,不派黄忠出征云云,殊不知,此时马超黄忠已死,而张飞也遇刺而亡。蜀国已经没有超过刘备的统帅了。且不伐东吴,隆中对的国策无法实施,刘备势必攻击东吴的。没看人诸葛亮在正史里就没劝刘备不出兵?彝陵之败和曹 *** 的汉中之败差不多(当然后果差多了),都是久攻不下,兵疲而败,区别在于曹 *** 人多打刘备人少而无功而返,而刘备是人少打陆逊人多大败。刘备在指挥上没犯大的错误,分兵连营也很难说错误,但不管怎样,陆逊比刘备更高一筹是无疑的。
说到这里真奇怪孙权的战略。明明关羽攻击曹仁的时候曹兵大败,连徐晃、张辽(东吴的苦主啊)都调离了合肥前线,那时坐候蜀魏两败俱伤,自己去攻击合肥,夺取意义重大的江淮一带更好。孙碧眼却死活看不到这个,要背盟偷袭,真奇了怪了
最后说说其人的坚韧个性。
一生颠沛流离,总是被到处赶,却从来未曾灰心和放弃,坚韧不拔,意志坚定,实在令人赞叹。屡次的打击,妻离子散,部属失散,每次都能在失败时收拢住部下对自己的怀疑,离散的心,用MBA的话说,领导力不可谓不强啊!放到当代社会,这种个性也很值得推崇,奈何演义的缘故,这个个性从来没有得到正面宣扬。当代也少有人对这个品性看重,悲哀啊
总结下:曹 *** 有家族和官宦的先发优势,孙权直接拿了父兄的基业,唯刘备白手起家,鼎立于三雄之间。还是曹 *** 的评价最贴切了:“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 *** 耳。”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呵呵!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这么认为
张飞:1。《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然而,这个形象,却是罗贯中在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加以改造而塑造出来的。对于历史上的张飞,许多人未必熟悉,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或缺乏根据的猜测。
首先,历史上的张飞相貌如何?大家可能会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实,这只是通俗文艺的说法,史书《三国志》中的《蜀书·张飞传》却并无一字涉及张飞的相貌。《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于张飞相貌的经典性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第1回)从此,张飞的相貌就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定型了。后来的戏曲为了表现张飞的刚直,又“送”给他一张黑脸。还有人说“历史上的张飞是个美男子”,这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其次,历史上的张飞是什么出身?……尽管刘关张原本都有市井气息,张飞的家境还好于刘备、关羽,却只有张飞最能使芸芸众生感到亲切。
再次,历史上的张飞性格如何?根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的记载,历史上的张飞虽有尊贤爱士,敬慕君子的优点,却也有性格暴躁,遇下寡恩的严重缺陷。《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将历史人物张飞“勇而暴”的性格特色,改造为“勇而莽”的性格特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张飞,其实已经不是历史人物张飞,而主要是经过《三国演义》改造和重塑的张飞形象。他既以历史上的张飞为原型,又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这个令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不仅在《演义》写到的上千个人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开启了明清小说中以“粗犷鲁莽”为特征的英雄人物系列,并成为这个形象系列中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这一个”。
2。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均曾记载刘备批评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果然张飞就是死在任职其“左右”的部下之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 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 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 *** 。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 *** ,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 *** 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 *** 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 *** 。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 *** 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 *** 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 *** ,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 *** ,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3 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新旧党争中,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 *** 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化。他在元丰五年那个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里所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成为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重要作品。
一、变化的结构和不同的创作心态
文赋作为宋朝出现的一种新文体,事实上是多种文体的“嫁接物”。它大体以散文语言为主,在体式上部分借鉴汉大赋的主客问答的结构和押韵格式,以及六朝抒情小赋的骈偶句式。与赋体相比,它更为散化;与散文相比,它又改变了惯常以议论、说理、叙事为体式的特点,而借用了诗歌的“意境”来传情达意。在其中,整散结合的语言,设为主客的结构,情感浓挚的意境,是文赋三种最主要的文体特点。这三大文体特点由前辈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定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追随其后又出以变化,使“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完美结合。这在前赋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向来谈论苏轼文赋者多重视前赋而忽略后赋,或以前赋涵盖后赋,从未把它们当作在思想上相呼应、在境界上相对照、在结构上有区别的“连体双婴”,因而难以识别二赋结构的同中之异对了解苏轼的创作心态有何妙用。事实上,前赋起伏有致的情意变化与主客之间畅恣的问答,后赋情意的隐曲性与主客之间问答的浅表性,已经暗示了作者写作两赋时不同的思想状况和创作心态。在解说这一点之前,具体比较一下两赋的主客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是他们的关系产生两赋有差别的结构,而松紧异趣的创作心态就因结构的差别而显示。
两赋的主客关系如下:
第一,前赋的主客之间,感情的旨趣更和谐。此赋首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极朋友相和相知之情。末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描写,这里更是渲染出经过一番思想交流之后,朋友之间更深一层的情意和谐。而后赋虽也设为主客,主客之间也以宴饮游乐始:“二客从余过黄泥之坂……行歌相答……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但二客却不能像前客一样与苏子始终同趣,当苏子游赤壁断岸时,“二客不能从”,显示了主客之间情致之异,和作者的孤寒之情。至于末尾部分的“须臾客去,余亦就睡”的意兴萧索正和前赋末尾形成鲜明对照。
第二,前赋的主客之间,思想的交流更深入,主客情感上的和谐并未成为思想交流的障碍,反而成了其交流的基础。主客先后坦言对个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在了解沟通之后主人才翻进一层,以带有禅意的哲思开导客人思想的淤塞。当然,如果我们还记得苏轼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就会明白,客方的人生如梦、个人渺小思想其实也是苏子心中盘桓不去的阴影。所以,主客问答的内容又分别代表了苏轼思想中对立互抑的两个侧面。主之答客,不仅替客破闷,而且自通关节。而在后赋中,主客的感情交流既停止在一个浅表的层次,思想之间更形不成碰撞或互慰。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主客除了在开头寻找酒菜以消良夜时兴趣相近略有问答外,在文章的其它部分特别是在苏子借景抒情的重要段落,主客之间并没有形成问答交流,以至于作者不得不借一只突兀的孤鹤意象来寄其情怀。文章的末尾部分虽采用主客问答体,然此客非彼客,他是与“二客”风马牛不相及的梦中道士,也就是曾在前赋中与苏子甚相得的道士之魂。而且他与主人之间的问答也是引而不发,他只以一句“赤壁之游乐乎”挑动苏子的心弦,使之发出袅袅的余音。这不仅在文赋的结构上实属变体,即使仅从形象而言,也已不纯,它反映了后赋主客关系的松散性。这是两赋主客关系的主要区别。
这种主客关系的紧密与松散之别,与情思起伏幅度的大小共同决定了两赋或以动荡见奇、或以平进示幽的不同结构。而结构的差异则表明了作者在写作两赋时,松弛与紧张两种不同的创作心态。前赋结构在张弛有度、首尾圆合中表现出的完美性,是苏轼才情没有受到精神压抑的自由松弛心态的体现。惟有在这样的心态中,创作才会出现不可重复的高潮,技巧才会融化到不见痕迹的境界,使思想与感情表达如那只滑翔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境的小舟,全然感觉不到局限羁绊,全然不见安排与勉强。前赋的感情与思想表达之所以令人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舒畅自然,从而被视为文赋一体不可再现的杰作,关键就在于它是善思的苏轼在松弛自由的创作心态中完成的精神遨游。“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自由飞动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宽解是自由宣发的内情,或歌或忧、或悲或笑,是自由无忌的生活态度。它们都是从松弛的苏轼心中自由奔赴到他的笔下的。
然而自由的心态不易获得,它受到外境内情的各种制约。缺乏境界相同而相得的朋友,缺乏令感觉滋润的美景,缺乏内在情怀的畅通无阻——或者说因为前缘、因为思考所必经,内在的情绪节奏刚好处在一个低点,都不能使创作完成于松弛自由的心态之中。与自由松弛相对应的是紧张,全然的紧张根本不能使人创作出完整的作品,而部分的紧张则无碍。后赋就完成在部分的紧张这一创作心态之下。所以它的整体情思是含蓄的、内倾的,在结局处也没有打开,没有表现出前赋那样如波涛般起伏的情思节奏。对文赋这种文体来说它不免属于异数。这种紧张的心态不仅在内情上显现,也在它的外境上显现。“断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挤压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硬与紧张感,孤鹤横江、掠舟而过形成的意象突兀感,别借一道士以完成主客问答所造成的断裂感,将道士梦影与孤鹤对接所造成的着意感,以及明知是与道士梦中问答、醒后却要“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勉强感,都说明了作者作此赋时心态不够自然而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当然,比较紧张的心态虽造成了其情思表达的不够跌宕自如,且露出着意安排的痕迹,但它在审美经验上却别造一境,使散文具有了抒情诗意味深长的效果。
二、水与月——松弛自由的精神象喻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于是才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冯“虚”即游于“空明”也,它将水月的色性融为一体,比谢庄的《月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能得水月相交之神髓。因为谢庄借月写相思之情,月在天外;张若虚见水月兴人生之感,月在心外。而苏轼则将水月之美用心去感觉去揉合了——这才能找到“空明”一词来形容水月相融之境,和它给予人心的无比熨贴和自由感。而“浩浩乎”、“飘飘乎”直陈襟怀恣畅之感,已是顺乎水月之美的导引,自然产生的了。“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极度自由、不虑世情之境。它们意味着,如此不见水月、只觉空明之境不仅是作者摆脱俗情的诱因,也是其精神臻于空明后外在的象喻。由此空明见彼空明。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平日兴趣落于人伦的孔子之见流水而感慨时间与存在,性格潇洒无羁的李白之因明月而人静起乡情,最能表明水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自性(佛性)与他性(一切性)、有和无、变和常的辨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水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变中寓有不变”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三、山与鹤——孤怀苦闷的情感对应
在《后赤壁赋》中,水依然在,月依然在。月色十分清朗,正可谓“月白风清”,因为这冬夜的月轮竟可照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令人在“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之后,仍觉得不能畅意,而发出“如此良夜何”的叹息;水势犹可放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然而此际月色已在作者心外——“山高月小”。那“断岸千尺”的险峻之山耸立在苏子面前,成为他感觉的中心,而月亮则高高地孤悬在空中,成了疏离的自然物。水呢?水也失去了七月江水丰满无涯的风采,在“江流有声”中改变了前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境界。它的的确确是“往”了,以至都露出了水下的巨石来——“水落石出”。如此之水再也不能引发作者的禅思妙想了。而石头,那坚硬、峭立、永远也不能与人相融的石头瘦棱棱地突现在江边、岸上,与高耸的山体一起压迫着作者的视觉,它们的包围引发了他精神上的紧张。难怪苏轼当此荒寒之境,要发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意识到了他所曾忽略的变化的伟力。
水月诱发了苏轼的情绪,使他先因月色清美而生再游赤壁的兴致,又因逝水无情而对自然的变化不居产生惆怅之情。但若是人情和谐,惆怅应可以淡化,情绪将再臻高潮。无奈其时的客人已非前时,他们虽在消此良夜的兴趣上与苏子浅合,但对自然的情味却不如苏子浓厚。他们与他之间,既没有同登山崖的兴致,又无思想的真正碰撞。这样,由自然之变所兴的愁情就愈积愈重了,酿成了无可倾发的孤独苦闷。而消退之水高远之月,也就不再是对应他当下情怀的中心意象。壁立万仞的高山(与岸边累累的巨石)和突兀飞来的孤鹤,就成了新情怀的对应之象。他那“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即登山而上直至“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驻顶回望的动作,既反映了其暂离人间的潜意识,又表明了他跃出苦闷包围的心态。而他那种令“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的恣情长啸,更是以我御物即召唤主体能量以化解苦闷的象征。然而高岸气寒,无伴寂寞,啸声也不足以舒解心中物不相融、人不相知的忧恐与悲哀。当其下山之时,已是游兴都消,苦闷未解,处于跟前番游赤壁相对照的心情当中。
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杜甫就曾以终南山象征其忧愁之重——“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苏子的赤壁高岸也有相似的比喻效果。鹤呢?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化育出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鹤在苏轼的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者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鹤的意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子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弃世而自举的,它可以慰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所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问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键面,苏子一孤鹤一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踏于世外的逸士隐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绾,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揉合在诗化境界中。山(石)形与鹤象,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谐所生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对应了。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不过三个月,写作时的语气还连接着,但作者创造的境界却处于对照中,思想情感也处于两般境地或者不如说处于矛盾之中。何以会如此呢?关键在于“佛性”不敌“一切性”,前赋中永恒不变的“道”不足以回答现实中时时变化、处处差别的存在所包含的复杂“问题”。苏轼在观念上的“打通”是抽象的,并不能使他面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漠然无情。观念永不能代替实感,抽象总是遗漏丰富的细节,而细节往往与情感相连。这是每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的伟大作家都不能回避的矛盾。苏轼之观水逝而惆怅,知道永恒为虚言;对俗客而生悲,怀想世外之高人。其理之通塞,其情之悲喜,其境之或明或暗,或空明或幽峭,正表明了其思想中那神秘的感情诱发者,也观坐在哲思与人生的裂缝中。 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一、诗词翻译: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人在赤壁的所见所想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塑造了一个英姿勃发,年少风流,儒雅娴静,又取得丰功伟绩的英武的周瑜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怀古的目的是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诗人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三、写作特点
1、整首诗环环相扣,环环相生,一气呵成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由“故垒”引出 “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
2、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全词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精练、形象,如“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
3、使用衬托手法,以“早生华发”的词人,反衬“雄姿英发”的周郎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四、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慨人生而借酒献月的两句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编辑本段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基调上阙和下阙应该是不同的吧
整首的基调,自豪,陶醉,敬佩
第一句;有一种感叹,回忆之感所以要陶醉,《千古风流人物,要稍微重度,但是注意缓慢,把调子提上去》
第二句:抒情,平淡,缓慢
第三句:快,有节奏感把气势读出来“扬”“穿”“惊涛”“千堆雪”重读记住要读出《霸气》
第四句:降调,轻柔
第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平和雄姿英发,加重感情读出,你崇拜你偶像的感觉》
第六句:羽扇纶巾谈笑间,轻松点在《谈笑间的尾音上加重加点神秘色彩》樯橹灰飞烟灭,要快点情感有一次上升
第七句:是神游之感,有点不知不觉的逝去要读的空旷些最后:缓慢抒情收尾上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过渡句: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下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六、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从实和虚角度进行鉴赏
这首词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
用“大江东去”四字来雄视千古,自古以来,无人超越它极简洁、质朴却有气象宏大,声势极豪壮,并且富含哲理,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即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人道貌岸然是”意谓“据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周郎”,即周瑜。以下“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歇拍二句,总结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 *** ,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谨……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幼女,嫁给了周瑜。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刻划,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 *** 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
《三国志·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葛巾毛扇,指麾三军”,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写的诸葛亮。但是,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移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这样理解不会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员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这种故作超旷的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关西大汉手持琵琶、铁绰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偏见,其中不无微词,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神鬼传奇(官网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