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 加快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 | 加快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第1张

作者:郑琼洁 刘 勇

近年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形成了以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结构。其中,应用层的占比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有技术、有市场、上规模的物联网企业,全省物联网企业已超30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余万人。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不断凸显、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不断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区域名片。

与此同时,有三大因素制约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骨干企业创新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江苏物联网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也大幅提升,但从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近五成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存在技术市场化和应用推广难的问题。从江苏物联网产业的总体来看,其产业总体规模和企业的规模较小,缺少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上游骨干企业,尤其缺少“专尖特精”的物联网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传感器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环节,缺乏具有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耦合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服务商。同时龙头和骨干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许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江苏虽然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化产能较小、核心技术不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感知与智能处理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芯片、基础性系统、基础性架构等关键领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能实现硬件、物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和业务流程端到端大系统综合集成企业,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术,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管理等传输技术、基于MEMS 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落后。物联网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的技术体制与产品接口大多未实现标准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人才不足

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与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江苏每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对物联网企业研发支撑不足,同时与广东企业(腾讯、华为、中兴等企业)相比,江苏物联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整体较小。在创新人才支持方面,与广东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引培力度较小,同时也存在着人才引培政策制度不完善和不够落地、对稀缺高端人才的招引和需求量最大的中端人才的引流不足、一流的人才梯队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龙头效应,打造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流物联网创新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创新,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物联网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企业。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完善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二是建设物联网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物联网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江苏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提升物联网产业链协同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民企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根据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鼓励民企牵头申报。同时,通过完善 科技 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 科技 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国家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协同,搭建 科技 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攻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社会 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等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协同实现。一是提升技术体系化能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布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在推进物联网技术跨界创新时,应从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科技 创新布局,优化 科技 计划,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路径规划,形成多维度、多循环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和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二是提高组织体系化能力,打通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链接。对于物联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要 探索 大纵深、跨学科的研发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包括产业大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投资渠道,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跃升和产业化方向于一体的突破,实现知识突破与未来面向商用生态的有效衔接。聚焦全球竞争的源头技术供给,不仅是追逐“国际发表热点”,更需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后的持续改良机制,及时跨越技术商用的成熟度阈值。实现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衔接,需要改革当前重大 科技 创新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是鼓励重大攻关计划的创新单元之间的知识共享。鼓励物联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协同互动。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借鉴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制定权责分明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鼓励各类战略 科技 力量形成优势资源平台的吸引力和合作凝聚力,引领对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的持续攻关。

(三)加大要素投入,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资源,加大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 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专项投资基金。鼓励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引导 社会 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自身职能定位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信用保险、 科技 保险,研究合同质押、资质抵押的法律地位和可行性。二是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技术梯队。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和后备干部。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选聘优秀 科技 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产业园区、企业、实训(实习)机构,以及江苏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联合或独立开展江苏物联网集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打造一批特色化示范性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实训(实习)基地。三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政策效度。通过举办展会、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为本地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力争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创新平台落户江苏,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推广重点项目、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彰显全链扶持和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提升新政策的覆盖面、含金量、精准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 社会 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3-4期合刊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 社会 、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 社会 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会使用到重庆物联卡,说起重庆物联卡的应用大家可能会有些疑问,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智能产品设备会需要使用到重庆物联卡呢?中创物联网就拿最近比较火的全民出行交通工具: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通过重庆物联卡实现单车设备的扫码数据传输以及定位功能,除了共享单车外还有如共享充电宝、共享充电桩、自动售后机等等设备都应用了重庆物联卡,那么重庆物联卡是什么又是如何推动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发展?
重庆物联卡是什么?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物联卡在物理结构以及网速上与寻常的SIM卡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通过移动通信信号进行信息的传输。若要寻找最大的差异,则在计费方式上有所区别。
物联卡业务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面向物联网用户提供的采用物联网专用的段作为MSISDN的移动通信接入业务,通过专用网元设备支持短信等基础通信服务,并提供通信状态管理和通信鉴权等智能通道服务,默认开通物联网专用的短信接入服务号和物联网专用APN。
重庆物联卡基本按照流量来收费,通常这些上网卡一般情况只面向企业进行批量销售,很少针对个人进行售卖。并且物联卡基本只有上网功能,缺失语音和通话能力,作为日常使用的SIM卡而言,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单纯用作流量卡则非常划算。也正是由于缺少了其他功能,只留下了上网能力,因此物联卡的流量资费相较于营业厅的语音通话卡便宜更多。
中创物联网提醒各位需要注意的是,物联卡只针对企业级应用,不针对个人,许多人想要在个人手机上使用物联卡,毕竟便宜的上网流量资费还是能吸引众多消费者尝试去冒险使用,但这样做的后果便会被封号,因此不建议在个人手机中使用物联卡,有可能得不偿失。

回首2020

这一年像被按了暂停键

家具 人却从未停止奔跑

不断"破圈",开创新局

站在2021年开端

全新征程已然开启

第45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

正在搭建一个全新的生态平台

构筑五大超级引擎

迎接3月15—19日的盛大开幕

2021年1月6日,东莞。

新生态 · 新引擎,第45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暨2021国际名家具机械材料展发布会于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站在2021年的新起点,为家居行业焕新带来全新力量。

发布会现场宾客如云、媒体汇聚、时代聚焦。行业协会、企业、家具卖场、经销商、设计机构等嘉宾以及各大专业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展会的华丽蜕变。

窥见时代,亦窥见未来。这是一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震撼十足的发布会,更是一场家居行业与时代潮流的一次盛大碰撞。

展期调整+展呈方式升级

更好服务行业和企业

发布会上,方润忠先生宣布,第45届名家具展将在2021年3月15-19日举行。本次展会共有70多万平方米、10个展馆,品牌多、面积大,调整举办时间,是因为收集了众多参展商意见和建议,为了让参展企业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客户对接。

此外,名家具展预留给参展企业的布展时间从5天延长到14天,确保品牌展位设计的好想法有足够的时间落地执行。同时,名家具展也将举办一系列互动,通过论坛峰会,深入探讨家居的变革和创新发展。

一个生态平台+五大超级引擎

应对潮流趋势新变化

2020-2021年是"相变之年",新国货品牌、跨界复合、大品类小美好等品类的创新成为重要的产业生态,如无印良品、小米生态链以及新概念品类正在蓬勃发展,比如冻干咖啡、自嗨锅、中式雪糕等。只有拥抱变化,聚力破茧,方能为中国家居行业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布会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总经理方润忠先生向大家隆重发布了第45届名家具展的战略。

第45届名家具展将以品牌为引领,为行业提升品牌势能、开拓多元渠道、整合生产供应链,打造全新生态平台。同时,推出五大超级引擎助推平台发展,形成全业态闭环。五大超级引擎包括势能引擎、颜值引擎、创新引擎、制造引擎、裂变引擎。

1、势能引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名家具展已经建立起囊括全球优秀家居品牌的品牌矩阵。基于此,名家具展联合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和东莞质检中心共同打造被称为"中国家具业的米其林"的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

第45届名家具展共有1500多家品牌矩阵强势归来,全球高优品牌齐聚,形成超强品牌集群。在3号馆有台升、慕思、顾家、楷模、CBD、梦百合、Ashley、运时通、华辉、城市之窗、融峰、斯可馨、博领、戎马、A家、富邦、巴夏、宝居乐、美郡、米洛、世尚雅轩、韦富、慕容、思丽德赛、依丽思、华林凯迪、八益、法慕、施华洛等众多知名品牌组成的豪华阵容。

8、9号馆既有迪信、芝华仕、HC28、华意空间、A&X、舒达、丝涟、金可儿、NATUZZI、寐宸、美迪、元宗、璞罗蒙、德驰、MODALOFT、梁景华家居馆、康耐登、玛润奇、东方弘叶、邓禄普、斯帝罗兰、玛利洛、Deluxform、尊典、杰卓、兆生、DAaZ、华度仕、汉尊、崔佧、和砚、明堂、友联、自在工坊、台森、约克公爵、东家、阅梨、意大利家居生活馆、传世、多少、卓登、大师荟、木美、金达、珐蓝等一直参与名家具展的大品牌,也有RULUXFORM、图森、室稷、LUCASVERON、艾宝、集致、L LIVING、CM、ZOLANO众家速配等新进品牌。

另外在1号馆、4号馆、5号馆以及6、7号馆,众多知名品牌齐聚,比如富宝、圣蒂斯堡、国寿、楷模、A家、那库、大志、库斯、红宝轩、尚驰、斐樾、森盛、卡翡亚、天物、长实、迈和、侨俐、皇凯、多美等等。

2、颜值引擎

颜值引擎是希望充分发挥家居产品的颜值优势,同时强化设计引领,打造东方文化和设计文化。

本次展会在1号馆打造了东方家居文化特色展,将聚焦东方文化,当代表达。在展馆2楼推出了DGS(Dong Guan Show)展区,打造全球设计灵感新领地,并通过举行金羿奖评选和各类设计论坛,全面提升整个展会颜值。

这次展会,去年备受好评的设计家也将推出20版本,除了仲松,孟也、曾建龙、吴滨空间将会进行软装升级,梦想改造家的常客、著名设计师谢英凯老师,还有意大利著名 橱柜 品牌Valcucine联合Gabriele Centazzo等设计师全新加盟,打造新的美学空间。

3、创新引擎

名家具展具将依托东莞厚街的强势产业资源,不断孵化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品牌,打造或吸引了包括全案设计中心、全屋设计馆等创新业态的加入,比如8、9号馆的全案设计品牌华辉全案设计中心、德驰全案设计中心、迪信全案设计中心、图森整装定制、好荟装全案设计中心等。所以,这里既是家居展贸一体的综合体,又是家居业的开放式商学院, 新商业模式不仅可以落地,又可以复制到全国市场。等。

4、制造引擎

第45届名家具展,从一楼展馆的成品家具各个品类,到二楼的大家居供应链,再到11号馆的名家具机械材料展,融合全产业链资源,推动家居行业的先进制造。

5、裂变引擎

名家具展一直是家居行业成交效率最高、渠道最有效的展览会。本届展会,名家具展整合了专业卖场、经销商、设计师、专业采购商等60多万渠道资源。据统计,从12月中旬启动邀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万多经销商、3万多设计师、以及2万多的房地产机构、酒店工程、装修公司、餐饮空间、跨境电商等专业采购商明确要参加第45届展会。而且接下来还将继续邀约更多的专业观众。

国际名家具展+中国家居品牌联盟

强强联合,乘风破浪开新局

时代更新,只与变革者互道欣赏。

发布会上,国际名家具展和中国家居品牌联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重磅启动,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集永和中国家居品牌联盟主席郭山辉的签约,为2021年家居行业发展按下一个恰逢其时的按钮。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理事长林炳辉、香港家私协会主席张呈峰、运时通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燕木、东莞市融峰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涛、华耐家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贾锋、中/山四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裁何志雄、佛山市斯帝罗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子鹏、江苏斯可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深圳市CBD家居远远超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周建平、佛山市顺德区博领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逸弘、宫廷壹号国际总裁胡思敏、A&X整体家居董事长童志龙、松堡王国家居董事长郭向阳、东莞市大岭山家具协会会长任作辉、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秘书长文锋、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胜、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总经理方润忠、名家居世博园总裁刘克政等名家具展主办单位代表及中国家居品牌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中国家居品牌联盟主席、台升集团董事长郭山辉先生表示,"双方将共同打造有声色的国际名家具展。同时品牌联盟也将不忘初心,继续组织更优秀的企业参加国际名家具展。"

一个是最具成交价值的国际性家居品牌展览,大家居圈必看的展会;一个是汇聚了众多家居品牌的家居行业龙头组织,这次双方深度合作,资源同享、强强联合,势必为行业带来一场极致完 美的 中国家居品牌盛宴。

名家具展是家居行业品牌力量最强的展会,而每一届名家具展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参展商的参与和支持。江苏家具品牌联盟主席、江苏斯可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先生认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名家具展为斯可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业务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江苏家居品牌联盟主席单位,斯可馨也将积极组织江苏家居优秀企业能够参与到名家具展。

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项目正式启动

"东莞标准"将进击中国家具准则

作为本次发布会重要的一环,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项目正式启动,"东莞标准"将进击中国家具准则。

发布会现场,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谷历文为项目启动致辞,"目前的家具行业,正在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普遍存在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弱、质量基础不扎实、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供给过剩时代,家具企业如何突围?这是一道'绕不过的槛'。"

结合家具行业的实际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应势而生、应时而生、应需而生!

该评价从第三方角度出发,以"企业规模、研发创新、知识产权、质量品牌、制造能力、质量基础与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和社会责任"8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为核心,对家具企业的综合能力和质量进行评价,有效帮助企业系统分析制造水平和现状,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发现成就品牌的方法和路径。

在国家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加强消费侧管理以及质量变革的背景下,"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的发布,有利于强化家具企业核心竞争力、赋能企业塑造质量品牌,有利于全面提高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家具"的质量认同感和消费信心,是打造国内、国际家具品质消费风向标的有力举措,是引领家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和重要"引擎"。

发布会最后,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谷历文、名家具展总经理方润忠、东莞名家具俱乐部理事长林炳辉、广东省家具协会执行会长张承/志、香港家私协会主席张呈峰、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监事会主席贾锋、江苏家具品牌联盟主席/胡卫东、广东省家具商会会长周子鹏、中/山市办公家具协会会长姚永红、佛山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周振扬、东莞市定制家居行业协会会长莫锐辉、东莞市大岭山家具协会会长任作辉上台,共同举行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启动仪式。

同时《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技术规范》和《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实施标准》也在现场正式发布,引领家居企业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慕思工厂参观

作为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家居展览会之一,名家具展的每一次亮相,都会散发不一样的实力与魅力。

2021年3月15-19日

中国 东莞 厚街

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名家具展即将贡献一场——

安全、专业、精彩不凡的家居盛会

敬请期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917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