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淀,5G+AI时代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加速发展

十年沉淀,5G+AI时代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加速发展,第1张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人工智慧实验室稍早公布旗下首款智慧喇叭天猫精灵X1,锁定居家客厅使用情境,并且搭载阿里第一代中文人机互动系统AliGenie,除可对应自然语意理解,更可借由决策引擎协助系统判断下上语句关连,借此让使用者能透过自然语句方式与其进行互动。

天猫精灵X1锁定亚马逊Echo、苹果HomePod作对比,强调更适合客厅居家使用,同时能以轻巧机身对应各类自然语音互动 *** 作,例如连接居家物联网设备、透过自然语音方式完成线上购物、叫外送、播放音乐或是叫车等应用,同时借由背后巨量数据与阿里云云端运算支撑,系统将可针对关键字、个人使用模式进行学习,借此达成更贴近个人使用需求,甚至也能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商城等线上购物服务结合。

硬体规格方面,身高约128公分的天猫精灵X1将扩音元件设计在机身下方,并且透过底部光圈显示模式呈现运作、离线等情况,区分黑、白两款配色,同时透过360度全向麦克风收音,搭配Smart Audio优化晶片提升收音效果,更进一步达成声音降噪效果,另外也可让使用者透过单键完成连网设定,过程将不超过10秒。

而在功能部分,天猫精灵X1借由声纹技术识别不同发声者,最多可同时对应6名不同使用者身分,同时透过中文人迹互动系统AliGenie持续学习不同使用者互动模式,进而让语音互动变得更为自然、正确。此外,系统应用部分则与阿里智慧家居平台、涂鸦科技智慧家居平台、古北科技智慧家居平台等资源整合,并且支援虾米音乐与喜玛拉雅FM。

天猫精灵X1建议售价为人民币499元,约新台币2300元左右,预计在今年8月8日于中国市场销售。而为了让天猫精灵X1持续扩展应用服务,阿里巴巴也将向内容开发者、应用服务开发者、智慧家庭应用开发者与硬体配件厂商开放AliGenie平台,让开发者、硬体厂商能针对天猫精灵X1打造更多应用服务。

你也许会想看以下内容: 物联网传输将不再局限仰赖资料中心辅助… 阿里巴巴也推智慧喇叭… 腾讯也投入数位助理服务竞争…

前不久,谷歌停止了在亚马逊 Echo Show 上提供 Youtube 视频,而亚马逊也一直在其商店里封杀谷歌的多款智能硬件(包括 Google Home)。
然而无论是苹果的 HomePod、谷歌的 Google Home、亚马逊的 Echo,还是三星传言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的 Bixby 智能音箱、阿里在双十一砸钱赚吆喝的天猫精灵,抑或是生态链完整的小米推出的小爱同学,大佬们意欲通过智能音箱作为抢占未来物联网流量入口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从左至右:苹果 HomePod、谷歌 Google Home、亚马逊 Echo
当然,物联网的概念被业界大佬如此看重是有原因的。
据美国 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 Gartner 发布的数据预测,到 2020 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 260 亿台
而在普通大众的眼中,今天的物联网可能是这样的:
▲扎克伯格展示他开发的人工智能家居系统 Jarvis
这样的:
▲苹果的 Apple TV 和智能家居互联
或者是这样的:
▲手机 *** 控室内的灯光
虽然看上去很酷,但是相比将来庞大的市场规模,从上面一系列的产品不难看出当今物联网产品的发展还都停留在较为简单的手机/智能音箱与智能家居产品之间的互联上,无论是距离人本身与物的联接还是未来物联网的终极形态——「万物互联」都还比较遥远。
比如这个自动跟随行李箱,自己「长了腿」会跑,使用者就能很轻松地腾出两只手做别的事;
近来越来越成为热点的自动驾驶技术自然也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们开车时享有的自由度将得到极大地提升;
能自动跟踪、自动感应开关的电风扇、水龙头瞬间就将现在的产品化为古董;
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书能自己跳出来的感觉不要太好;
想当辣妈?自动跟随的婴儿车足够满足这个愿望;
感应式的路灯不仅关心你的路途,同样关心节能环保的路途。
当然,物联网的应用不仅能让个人的生活变得简单、自由、舒适,城市的管理同样将变得更加高效可控。
当你没有在规定位置停车,会被及时告知,城市也将不会有偏差,变得更加规范;
当路面出现障碍物,车主同样会受到提醒,城市将不会有危险;
当出现走失儿童,位置信息同样也会被捕捉到,城市将不会有意外。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相比目前在几乎都位于室内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这种单一形态,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将实现更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接,并在提供更多使用场景的同时简化人们的生活,消灭「不确定性」。
而要想实现上述的确定及可靠的转型升级,高精度的位置服务将成为其中一个关键的变量。
具体来说,如果未来物联网仍采用 GPS 十米级别的定位精度,那就意味着上述的电风扇和水龙头将不能精准地「找到」用户所在的位置,水乱流、风乱吹将成为常态;无人驾驶汽车在某些路况下也许就不能一直沿着既定道路行驶,更别提去精准躲避马路上的玻璃渣了。
▲无人驾驶汽车在没有道路标线的情况下大概只能依靠高精度导航了
同样地,今天我们或许都不会去想身边出去旅行能有一个自动跟随的旅行箱,这是因为定位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与其带着一个「不认主人」还「满地乱跑」的旅行箱,还不如老老实实自己拉着。
以上由物联传媒提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你好,刚好最近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也想参与回答你的问题。

市场前景广阔。

语音智控电器产品正在创建新的智能家居产业,他颠覆了家用电器的传统使用方法。特别是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迎合了年轻人群的消费喜好,应该说市场潜力巨大。

产品迭代的空间巨大。

从目前的语音智控,到AI人工智能,到深度学习能力,智能电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物联网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产品可延伸的空间比较大。

智能产品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依托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工业制造从提供简单的功能化产品,迎来了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的创业风口,产品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系统。因此智能电器将引导新的消费趋势,再次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实体经济强势回归的绝佳机会。

同时,在技术上我也有些疑虑:

这些智能电器都基于网络的连接,容易受网络覆盖和质量的限制。而现在的智能电器都需要链接智能语音控制模块才能受控,各大品牌基本也是各自为阵,如天猫,小米,都是各自发展自己的生态链。以后有没有一种全面开放,像安卓这样的交互系统出现?那么现在的这些产品又将面临再次升级。

个人觉得这是目前实体创业中优势较多的项目,尽管深知创业有风险,但值得一试,前期需适度控制好投资规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593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