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区别就业方向?

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区别就业方向?,第1张

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物联网技术中的编程主要是和物品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流和机械设备控制有关,比如RFID的控制和信息交换、一维码二维码设备的控制和信息交换等等,重点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等。
软件开发专业的重点在于软件工程理论、数据结构算法理论、程序设计的有效性、信息安全、数据交换理论等等,所学的知识100%是给写程序的人准备的。
可以这么说,学物联网技术的肯定会编程,但是没有学软件开发的会的精。我们曾招聘了个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他绝对会编程,写的程序也能运行,但是很多地方不符合软件开发的规范,代码杂乱且效率也比较低,因为他没学过编码规范,也不知道怎么优化代码。
另外,学物联网技术的和学软件开发技术的比起来,会的编程语言比较少。物联网技术主要跟硬件打交道,用到的编程语言也就是汇编、C、PLC等等,也许还会加上C#、VB或Java等用来写界面程序。但是职业程序员每个人都会好几种编程语言,用在不同的场景。比如桌面程序或开发CS模式的程序用C#、Java,服务器端开发用JSP、ASP、PHP,工程计算用Python,浏览器端开发用HTML/CSS
/Javascript,数据交换使用XML/XPATH/XSLT/JSON等,人工智能方面用逻辑编程语言Prolog,工程控制用PLC编程语言或TCL/TK脚本语言等等。
因此,学物联网技术的人,不建议向软件开发方向发展,应向工业控制工程师方向发展。
虽然这几个专业在学习方向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基础课程部分还是基本一致的,主要涉及到数学、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 作系统、编程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这些课程通常是这三个专业都要重点学习的。
软件工程的重点内容在于软件产品的研发,培养目标是具有初级研发能力的应用型开发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会构建一个比较健全的软件开发的知识结构,涉及到多种编程语言的学习、数据库、软件开发体系结构、项目管理等内容,结合不同的细分方向,还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比如大数据开发方向还需要学习大数据平台的相关内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通常比较强,由于软件开发的就业面比较广,所以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比较不错。
网络工程专业的重点在于网络数据通信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培养目标是专业的网络工程设计、开发人才。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紧紧围绕计算机网络展开,包括通信原理、交换原理、通信协议、网络编程、网络 *** 作系统、网络安全等内容。学习网络工程专业需要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通常需要学的知识也比较多和杂。目前IT行业内网络工程的专业人才也具有较大的缺口,所以就业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通常的就业渠道包括网络设备生产商、销售商、网络服务商等。
在5G通信以及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也都有紧密的联系,所以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丰富。物联网的知识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设备、网络和物联网平台,其中涉及到嵌入式编程、网络编程以及数据库编程等内容。对于物理基础比较扎实,同时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选择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不错的选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主要课程: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Jav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 TCP/ID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概论、RI坡术概论等。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

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各校都专门制定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

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

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54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