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技术更迭——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的演变之旅

漫谈技术更迭——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的演变之旅,第1张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区块链的报道,感觉区块链的火爆和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的火爆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以下是一些个人的见解:

​1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的出现,都是人类对未来的探索。

人类是一个很奇特的群体,总有一群人会找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出口,这样我们才觉得社会是在正常运转。因为技术的大爆发,导致人们创新的欲望是空前的。不管结果怎么样,这些欲望的出发点总是好的。

人工智能的火爆一方面是我们常说的深度学习、大数据、计算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已经发展了数十年,需要新的事物出现来承接互联网发展的造成的后果,比如说大数据、一些低效的互联网机制。互联网发展那么多年,期间我们也能看到有一些新的事物被发明或者被提起,例如物联网。但是,它再经过时间的洗涤,渐渐被淡化。一开始,物联网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物联网是人类继互联网的下一个出口。到后来,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传感器智能化的限制,渐渐的物联网被边缘化。接着而来的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出现——人工智能。

整体来看,这些技术的发展,要么真正的成功了,要么就是引导出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又形成了新的技术。这让我想到真格基金王强先生说的一句话:改变世界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

人类社会发展那么多年,始终有一个难题有待解决,那就是去中心化。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区块链也并非完全去中心化,只是效率的提升,其中也有成本。今天很多媒体的报道,本身就是有误导性的。

2 .区块链、物联网到底谁才是下一个出口?

笔者认为,物联网是人类的下一个出口。相比区块链而言,物联网更容易成为新的出口,因为之前的浪潮使得其在政策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物联网相比互联网而言是淡化中心型网络。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淡化中心型网络,互联网属于平台中心型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是我们常说的信任机制;而物联网是淡化中心型网络,传感器设备自组织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节点不再是企业或者是平台,换句话说,平台将中心化的权利进行分布式优化,使得每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中心。

而对于区块链而言,它的技术核心所诉求的去中心化还是太过着急。但是,在一些领域,这种去中心化的诉求还是必要受到欢迎的,比如说:金融,房屋租赁等适合p2p模式的商业需求。笔者认为,下一个出口是物联网的最大原因是,相较于区块链而言,物联网的去中心化更柔和一些。

3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最后都一定会运用到生活当中。

这句话,可能听起来有些废话。但是,技术能够应用于生活的前提是技术本身能够解决一系列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技术都在围绕两个字:效率。无论今天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如何看待,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存在即价值。

至于时间维度,我们可以感受到或者看到,人工智能再经过一年多的炒作之后,它正在逐渐的落地应用到行业中。个人看法,2018年应该是人工智能拥抱行业的元年。一方面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也正在积极合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媒体也正在推进人工智能的落地,比如说:新智元。

物联网这块自然就不用多说,上届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相关规划上对物联网也算得上偏爱。而且,这几年当中,物联网商业应用一直发展的不错。只是,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好。相信未来在人工智能的配合下,物联网行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区块链来说,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去去泡沫,今天区块链的泡沫太严重,除了市场的泡沫化,区块链还要面对很严的监管,这些问题还需要长时间的解决。个人认为,区块链落地到行业应该比人工智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至于今天很多企业与其凑热度,不如专心做事,凑热度在监管不明朗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

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引领当下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目前,区块链快速发展并渗透到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不仅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能力,而且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区块链是驱动数字发展新引擎

随着区块链在数字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创新应用不断拓展。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去年全国共有近2000个区块链项目,区块链市场规模超32亿元。”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曾表示,区块链是经济活动开展所必需的信任基础设施,为金融、农业、工业、能源等行业及公众提供普惠性的公共服务,它还是一种协作工具,变革生产关系,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提高协作效率,降低成本。

事实上,区块链因其颠覆式创新而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级的技术”,被认为是战略性新兴技术中最具革命意义的。2019年10月,区块链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20年4月,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在“十四五”规划中,被列入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未来,区块链将迎来创新发展新机遇。

不过,张超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层面,区块链上的数据治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是数据治理需要有明确的管制主体,但是在除了联盟链的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或者称为公链)中可能找不到一个相对明确的对象作为管制主体;其次,由于区块链上的数据无法被轻易篡改,导致数据治理过程中,数据所属主体对数据进行修改及删除等权利或无法被充分保障。

区块链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区块链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近年来,除金融、政务两大集中爆发场景外,在赋能法治领域方面更是大有可为。一方面通过“区块链+法治”的多方位、多领域应用,能有效提高法治建设效率;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也能给公检法机关破获新型犯罪案件提供帮助。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基于海量链上数据分析与追踪,区块链技术为政府、企业和用户提供了链上数据监控、交易图谱和链上地址分析。针对涉嫌虚拟货币等犯罪活动,区块链浏览器提供链上数据追踪,打击虚拟货币犯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区块链力量”。

1、在物联网典型场景中,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可以为物联网提供信任、所有权记录、透明性、通信支持
2、需要注意的是,物联网社区将在几年后开发私有链,以极其安全的方式保存交易信息。利用中心化服务器收集和存储数据的物联网架构可以把信息写入当地账本,并与其他本地化账本同步,保证事实的安全性和唯一性
3、区块链上所有物联网交易添加时间戳,保证后人可用。
4、区块链的真正创新在于数字协议或者说智能合约,可以应用于区块链数据,在物联网通信中执行商业条款
5、具备高端加密技术的区块链可以解决安全问题。

时      间:

2020年07月18日(周六)下午14:00-18:00

地      点:

在线(初步确定利用腾讯会议进行,会议号与会议密码另行通知)
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BT40)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

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区块链工作委员会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

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

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

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

北京大学区块链俱乐部

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所

郭善琪先生: 共识经济学(Consenomics)创立者,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BT40)创始人,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区块链工委首席共识经济学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忠民教授: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晓华教授: 数字经济学家、区块链经济理论首创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方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兼首席数字经济学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智库委员、浙江大学数字金融学院区块链实验室专家成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导师、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国家发改委主管《财经界》杂志栏目专家、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顾问。

主要代表著作:《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金融科技概论》、《人工智能重塑世界》、《揭秘区块链》、《5G新动能》等书,连续8年被评为工信部行业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荣获2017年中国经济年度。

应邀接受过央视、凤凰卫视、BTV、第一财经等电视节目访谈。作为嘉宾应邀出席过世界VR产业大会、数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金融科技博览会、世界物联网大会、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等并做主旨演讲。

曹辉宁教授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MBA学术主任,美国财务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Chapel Hill分校。曾两次获得Journal of Finance的最佳论文提名(1998年和2000年);曾获Northern Finance Association评选的新兴市场领域最佳论文奖;曾获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评选的最有投资价值的最佳论文奖;在2004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上获得最佳论文三等奖;2011年获全球顶级金融学术期刊之一《金融评论》颁发的2011年“Spängler IQAM”最佳论文奖优秀奖;2016年入选世界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编委会成员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view和China Financial Review的主编。

梁伟博士: 数字经济专家,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BT40)联合创始合伙人,中国电信集团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可信区块链联盟电信工作组联合组长,亚洲区块链学会顾问,国际电信联盟(ITU)区块链相关项目编辑人,拥有十余年新兴 ICT(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通信网络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经验。主持国家及企业重大项目 10 余项,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4 篇,授权发明专利 12 项,美国专利 1 项,主导国际标准 6 项,软件著作权 3项,出版专著 3 本。由中央政治局区块链讲解人作序的《深入浅出区块链:核心技术与项目分析》,为通信行业首部区块链专著。
檀林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生态官,MA Club创始人,前微软加速(北京)CEO,前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熊榆教授 ,英国萨里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 英国剑桥大学可持续领导力学院院士(CISL Fellow), 英国约克大学计算机学院兼职教授, 英国皇家注册工程师, 中华全国青联委员, 重庆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重庆市青联常委,兼任英国东北创新监测署联席主任(英国政府中介机构, 推进英国东北部创新发展),全英中国创业发展协会执行主席, 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发起人, 英国国际创新中心总裁, 英国国会跨党派区块链小组专家委员会成员, 英国伦敦区块链金融公司UKEX联席董事长/管理委员会主席。

王东临先生 ,云计算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领袖,知名企业家,中国十大青年科学家,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杰出工程师,OASIS国际工业标准组织UOML-X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软件业十大领军企业家,先后创办书生电子(发明电子印章)、书生云(云计算技术领袖)、YottaChain(存储公链市场份额暂居第一)、Ystar(用户无感使用的钱包)

狄前防 ,北京两化云网智能科技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副秘书长,原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经济分析师。

1、王忠民教授 ,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陈晓华教授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兼首席数字经济学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

3、曹辉宁教授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MBA学术主任,美国财务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Chapel Hill分校。

4、梁伟博士 ,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BT40)联合创始合伙人,中国电信集团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主任。

5、张璐 ,重庆物联网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信集团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重庆)负责人。

6、檀林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生态官,MA Club创始人,前微软加速(北京)CEO,前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7、王东临先生 ,云计算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领袖,知名企业家,中国十大青年科学家,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杰出工程师,OASIS国际工业标准组织UOML-X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国软件业十大领军企业家,先后创办书生电子(发明电子印章)、书生云(云计算技术领袖)、YottaChain(存储公链市场份额暂居第一)、Ystar(用户无感使用的钱包)

8、狄前防 ,北京两化云网智能科技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副秘书长

9、熊榆教授 ,英国萨里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 英国剑桥大学可持续领导力学院院士(CISL Fellow), 英国约克大学计算机学院兼职教授, 英国皇家注册工程师, 中华全国青联委员, 重庆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重庆市青联常委,兼任英国东北创新监测署联席主任(英国政府中介机构, 推进英国东北部创新发展),全英中国创业发展协会执行主席, 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发起人, 英国国际创新中心总裁, 英国国会跨党派区块链小组专家委员会成员

10、谢锦龙教授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秘书长,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客座教授

11、王紫上 :海南省区块链协会副会长、上方股份(835872)创始CEO、持续运营上方18年,《链组织》《云管理》作者、TokenSky链盟创始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

12、陈雷 ,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BT40)成员,比特蓝鲸创始人,北京大学区块链俱乐部秘书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移动通信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北京城市大数据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区块链超算产业联盟理事

13、陆新之 ,资深商业观察家,财经科技新知媒体矩阵创始人

14、孙志国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15、吕艳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16、江宏 ,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执行秘书长

17、于晓昆 ,国网区块链实验室,国家电网2020年区块链总架构师

18、张亮 ,联想集团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

19、田勇, 贵州省电子证书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20、李倩倩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

21、曹浩博士 ,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密码学博士)

22 、 李铭洋, 中国企业报数字经济频道负责人
郭先生:

tel:+86-10-82051290

cell: +86-13301289389

WeChat : CheeyeTHU

Tok: 1DD29E772ED06A8EF0516E8BBC9B03FCE7582F77E815969E2040A2556D0F380740396075A7B3

关于Tok的说明:

1、用户注册无需手机号,无需电子邮箱,只需要一个用户名和设定的密码即可。系统根据这个用户名生成一个76位长的HASH值(由0~9和A~F这16个数值构成),这个HASH值即是该用户的ID。

2、系统没有中心服务器,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点对点加密通信,除了参与对话的人之外,无人知道对话的内容。

3、温馨提示: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TOK不存在密码重置的问题,因为没有中心服务器,除了你自己之外,无人知道你的密码,TOK也不例外。

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要理解清楚就必须去深入的了解它,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也是随着各方面的应用而越来越清晰,区块链概念在国内逐渐热了起来。具有去中心化、无须中心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正在走进政府决策、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视野,至少已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七个领域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应用。

区块链的应用阶段,区块链10是分布式的数据布置架构,其实,现在任何IT技术变化的底层是人类对于数据的储存、调用、应用的变化,导致后来一系列的相关的IT方面的变化。区块链同样如此,新的分布式、公开化的基于密码学的数据库的布置架构重新设计。同时在区块链20时代,会出现类似于SAAS、PAAS、IAAS,普通的消费者根本不用花时间理解区块链上面的东西,只要使用基于区块链的BaaS应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就行,而开发人员,只需要调用各种未来会出现的区块链平台,以及各种中间件和API,在区块链上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区块链20将是区块链真正进入应用的时代,真正进入各行各业的时代。区块链30时代,因为数据库的布置架构发生变化,开发平台发生变化,商业范式也将发生变化,自然而然,生产关系会发生变化,举个例子,在媒体行业,现在各种各样的纸媒、杂志已经被互联网媒体,以及被各种自媒体颠覆,其他行业会不会这样?我们现在中心化生产,中心化资源调度的形式,会不会被自生产、自管理、自组织的新生产和分工形式颠覆?目前的各类中心化平台或者组织的角色是信用的被托付方,个体将信用托付于组织和平台,由中心化的组织和平台代为管理生产资料,组织生产过程,分配分配生产收益。在区块链时代,主体和主体、设备和设备自成点对点分布式的生产和合作体系的时候,平台的角色是什么?区块链时代平台不会少,但是平台以什么状态存在?那个时候的平台将退到后台,但是影响力比现在中心平台更重要,因为它的角色是价值定义,以及维护价值网络的存在、运行和稳定。想象一下,有人能够定义什么是价值,一块宝石,就算是钻石,也不过是一块矿物,但为什么能够有价值?背后其实是社会大众赋予其价值,而区块链时代,通过技术和商业,就可以实现价值的个性化定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很多习以为常的商业范式都会发生变化,分布式自动化组织,这种是自生产的新商业模式,有一个区块链企业正在住宿业部署其应用,如果按照传统的商业眼光来看,其实就是一个智能门锁,但开发者通过区块链使智能门锁成为一个房屋使用权的转移媒介,租赁者先支付租金,然后通过区块链获得交易确认,然后租赁者获得智能门锁的密码,到期后,智能门锁的密码会自动更换。由此案例可见,平台企业的角色慢慢从生产资料的管理者、生产过程的组织者,生产产品的分销者,以及生产收益的分配者,退到了价值网络的后面。企业角色变成定义价值,设计协议的机构,但是又获得超额的收益,这个收益在于价值网络的定义权。
可以大胆展望一下未来十年整个区块链革命的路线图会是什么样,可以把2014到2016年称为区块链从0到1的过程,这两年内,区块链从比特币中被抽象出来,并且得到完善和升华,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传统组织开始审视区块链,并且开始在内部研究部署私链作为试验,有前瞻性的企业组成联盟,共同部署区块链。
2017年到2020年是概念验证的过程,金融企业开始在有限的业务中采用区块链作为概念验证,其他行业也开始认识区块链,先行者开始同步试验采用区块链开发行业应用,同时平台型区块链独角兽出现。而我们能源区块链实验室,作为世界首个专注于开发区块链+能源应用的机构,将和在座所有企业和团队携手开发区块链+能源的应用。
2020-2025年我们将初见颠覆,由于区块链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区块链将在部分新兴行业内开始出现颠覆现象,例如众筹、共享经济、电动汽车、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在这个阶段内,大批应用型区块链独角兽将出现。
2025年以后区块链新经济将出现,就像目前的互联网经济一样,基于区块链、AI、物联网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将演化出新的经济模式,基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DAO和Dapp大量涌现,区块链+AI,区块链+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将会形成合力,以排山倒海的态势冲击所有行业,就像当初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一样,新经济重塑生产关系,企业和商业模式的定义需要重新定义。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改造必然有成功,肯定会有大量的失败,就像O2O最火的时候,恨不得把上厕所都滴滴一下。所以区块链需要有人试错,需要有人预见问题会发生在哪里,我们能源区块链实验室的另一重要工作将是做行业研究,帮助有志于区块链的企业提前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区块链+”创造价值,解决问题。
区块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应用价值,很多应用都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就是因为区块链圈外的人,我们称之为产业人对于区块链理解不够,而区块链圈内人则不理解具体行业,不理解具体行业的诉求和痛点,不理解具体行业的规章制度,因此,很难在区块链+具体产业领域有所突破。我们四个合伙人从能源+金融+IT+区块链四个领域出身,并且每个人都具备多元化背景和能力,很好地结合了能源、IT、区块链、金融、碳市场五大要素,为所有能源企业和区块链提供合作的机会。
我们希望我们能源区块链能够在2017年到2025年产生平台级别的能源区块链,同时和各位企业联手合作,真正带领优秀的企业家共同携手诞生出若干个独角兽的能源企业。
区块链技术将影响多个行业
“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时代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除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应用,并展现出了大好前景。
布比区块链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开发了自有的区块链服务平台。以去中心化信任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开放式价值流通网络,让数字资产都自由流动起来。布比要做的是一项新的技术和产品——实现真正的价值流通,使得互联网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有了这个技术的应用,在转移资产的时候就可以没有中心机构了,可以实现我们之间资产的直接转移。
区块链可以做什么?第一,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公正确保信任,公私钥结合的访问权限保护隐私,真正做到保护隐私,可信计量。第二,区块链防篡改,实现主体间强制信任,实现强制信任下泛在交互。第三,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构成可信任预言机签署外部数据,实现虚实交互的自律控制。第四,基于区块链部署的设备间点对点交互式决策,不需要将信任托付于中心化平台代为决策,实现设备民主,分布决策。第五,各主体间基于明确的互动规则进行随机博弈,系统呈现中性演化,通过改良互动规则实现竞争进化,最终实现广域博弈,协调演化。基于区块链,我们真正实现了能源互联网从Beta版到10,从纸面版到商业版的过程。
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的广泛应用让各行业对于此种技术应用的达到了新高度,全新的技术与全新的理念促进了各行业的新的发展,这种推动力对于社会的影响,经济活动的促进也是巨大的,很多崭新的行业现象将会陆续发生,而大众也拭目以待,期待这种全新的技术为各行业所用,更好的造福各行业。

随着人类在信息产生、获取和处理成本上的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支撑原有的商业模式向分布式进行转移,区块链便是其中之一。而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区块链的创造,为人类的文明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去中心化”的方案。godtokenorg(一个加密基金)的CEO Mohit Mamoria认为,到2027年,每个公司都将使用区块链,那些不适应未来去中心化世界的企业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式。

十年的时间,区块链可以改变什么,我们尚未能得知。但是,一年的时间,中国因区块链发生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以迅雷玩客云共享计算生态下的虚拟数字资产“链克”为例,从它诞生至今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通过它前沿科技的影响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帮助迅雷在股价上不断走高。同时,作为迅雷给通过玩客云智能硬件分享带宽、存储和计算能力等闲置资源的用户发放的奖励,链克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客户加入到共享计算的基层节点之中,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充足的计算资源有效地解决社会计算资源紧张与计算成本居高的社会矛盾。

那么,链克是如何体现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呢首先,基于区块链的代码编写的智能合同,一旦被触发就完全不可更改,这就确保了交易双方都不可能在不履行职责的情况下离开,这样链克就能保证用户共享计算资源和内容的付出和收益对等,不可篡改。

第二,通过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技术和去中心化的钱包系统,链克能够实现每秒百万次级别的高速、超小额资源结算能力,完全体现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优势。

第三,链克用区块链作为技术载体,保证了链克的发行透明、固定,链克的转移不可篡改。同时提供具备公开、透明、准确、有追溯、有担保的支付能力,从而赢得用户对链克的信任。

第四,基于共享计算的生态体系,用户在分享资源的同时可以得到链克奖励。区块链在分布式云存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它允许陌生人相互协作,让你的数据更安全、更可靠。你上传的每一个文件都会被分割成几个小块,每一块都将存储在网络中的几个设备上。区块链上记录了哪个特定的设备上存储了哪个特定的块。如果您需要检索该文件,系统将根据这些信息为您组装它。

迅雷“链克”的发展方向也十分明确,它希望成为一个用户参与度高,有实际应用的前沿技术,甚至在未来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新技术的领导者。近期的主攻方向就是,依托4亿注册用户与500万活跃会员,积极拓展链克的应用场景。迅雷在内容分发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正在与包括4K花园在内的版权洽谈深度合作。所以,暂时不去想十年后,一年后以链克为代表的区块链应用或将彻底走入你的生活,你可以在分享闲置计算资源获得链克,再用链克兑换心仪的服务,不仅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用户也能得到高品质的科技生活。

各位在网路打滚多年的科科,或多或少,都可以亲身感受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历史轮回。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排山倒海的业者、分析师和媒体,拼命炒作看似虚无飘渺,但绝对挂保证和商业投机紧紧挂勾的话题,别的不说,像本世纪初的网格运算、刀锋伺服器、云端运算、物联网、机械学习、雾运算、边缘运算、直到最近因众人疯狂炒作数位货币而火红的区块链等等想必各位绝不陌生的关键字,莫名其妙的占据了大量媒体版面之后,不知不觉中,就被更耸动的技术行销名词淹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仅在Google等搜寻引擎,遗留供后人凭吊的历史陈迹。

说穿了,万变不离其宗,近代资讯科学的发展轨迹,受限于单一运算容器终究有其极限,总脱离不了支撑巨量服务的分散式运算,诸多琳琅满目的技术行销名词,事后回顾,仅为瞎子摸象的一隅,被人类的痴愚贪念,蓄意包装后的加工化合物。

「物联网(IoT)」和「区块链(Blockchain)」就此在历史的舞台上站稳的脚跟,几乎无人敢否认,「万物互联」与「去中心化」将构成「NewInter」的基础,只是碍于诸多因素,这2种技术的应用等级,迟迟没有达到世人最初的期待。但当这两者合而为一,那就将开辟另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足以改变人类的生活与未来。

物联网喊了这么多年,大规模推广却看似原地踏步

物联网热潮并非短短几年的事情,然而始终未普遍见于你我身边。这因素很复杂,同时兼具「技术门槛」和「商业模式」的层面,让我们迟迟看不到科幻小说般描述的物联网世界。

技术门槛是什么?

物联网不外乎布署大量智慧化的终端装置,但这些终端收集到的资料,最终还要为人类服务,这就引发了人和设备之间的互信疑虑:人类要如何信赖设备,设备要如何取信人类,设备和设备之间如何彼此确认资料是正确、而且不会被窜改。

物联网的资料传递与交换,一出乱子,可是会搞出很多人命的,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自己家中的物联网装置被骇客入侵乱搞而且「被自杀」,例如晚上睡觉窗户全关所有家电浴室瓦斯炉热水器都开到最大活活搞死你的荒谬场面。

为何需要商业模式?

接着,通过物联网取得数据之后,例如我家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农地里面的农作物现在生长状况如何,从资料采集、资料分发、资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资讯,一路到多个主体之间分享资料,就涉及了「所有权」、「使用权」、「价值的分配」,衍生出一系列「信用」和「价值」的议题。

收集到一大堆资料是一回事,你要如何让这些资料产生相对应的价值,并有信用基础、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去推动其运行,那又是另一回事。难道这几年下来,做好放在那边却长期乏人问津的「IoT平台」还不够多吗?

当今数位货币的荒谬之处

很幸运地区块链就是踢开这2块挡在路上石头的最佳解答,确保资料的可信度与安全性,并赋予资料价值,将其转变为可计价的数位代币(Token),让物联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出的巨大资料,成为此代币的信用基础,而不是仅浪费地球资源虚耗庞大的「挖矿」电力,而且除了数位货币之间的兑换,还没有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买,完全违背了货币本质「降低交易成本」的初衷,这真是数位货币最大的荒谬。

很多技术宅往往对「商业」嗤之以鼻,抱持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但请动脑想想,今天像日本动漫画产业与同人商品如此风行全球,背后支撑其发展的,绝对不是关在家里的御宅族,而是推波助澜的「商业化」,天底下所有产业的兴盛,也同样有迹可循,要理解这么简单的道理,真的一点也不难。

区块链技术的4个发展阶段

现在谈到区块链,大多数人只会想到比特币和乙太币,但区块链并没那么简单,虽众说纷纭,大致上可定义为以下4个发展阶段。

区块链10:对北极熊不太友善的比特币。区块链20:乙太坊的智慧合约。区块链30:实现炼和炼之间的融合与互通,进而进行跨炼合约。区块链40:打造物联网区块链,数位资产来自实体世界的数据,区块链建立物联网底层的互信,填补资讯使用的信任机制。一方面建立物联网生态,另一方面建立商业模式和经济型态。创造可信任的物联网区块链生态体系。 成功的产品绝非只靠技术就能跃进

融合区块链之后,物联网的发展就从此一帆风顺?当然不是,世上任何推广成功的产品与应用,从来就不是单单仰赖「技术」即可功德圆满。

假使三十年前没有OSI七层模型,网际网路的演进,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缺乏「框架(Framework)」,也就是所谓的国际技术标准,大家都在「多样少量」,没有经济规模,再多的新创公司都会壮烈牺牲。毕竟物联网覆盖了整个世界的资讯交换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联盟或生态体系,大家都在单打独斗,无法集中资源,确实的落实应用,只会让深奥幽玄的技术,停滞于天马行空的想像。

少了框架,就像少了设计图的房子,空有砖块和水泥,你还是无法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盖起一栋稳固的高楼。

国际间长达4年的规格之争

历经长达4年多的规格战争,2017年底由中国推动、德国与瑞典协助的ISO/IEC30141「IoT参考架构」(IoTReferenceArchitecture),通过了国际标准草案投票(DIS),也正式将中国的「六域模型(six-domainml)」国家标准GB/T33474-2016,拱上了物联网区块链的浪头。而六域模型就扮演着类似三十年前OSI七层架构的角色,对物联网未来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这种「国际标准」究竟如何成形,美国日本韩国如何拼命阻挡中国的提案,背后暗藏了多少大国私下角力与权力斗争的「国际战争」,很可怕,不要问。

那已经有相对应的实作?

2017年五月启动专案、十月通过中国国家工信部区块链技术测试的「SDChain(Six-DomainChain)」是ISO/IEC30141全球第一个实作,基金会设置于新加坡,其数位代币SDA(Six-DomainAsset)在2018年1月8日开放交易。

ISO/IEC30141定义的「六域模型」和SDChain打造的「六域炼」,前者是物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方法论,后者提供更强固的去中心化公有炼底层,并建立实际的应用与社群。

至于SDChain项目发起人与ISO/IEC30141规格制定主编辑那「神奇的巧合」,请自行跪求Google大神,在此不便撰述。

物联网的共识演算法,真的非得要区块链不可吗?

这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尤其当「无区块分散帐本」的IOTA受到众人关注后,区块链与DAG(DirectedAcyclicGraph,有向无环图)之间的优劣,一直不断的被众人关注并评论著。

从帐面上来看,相较于区块链,DAG不受制于区块体积与工作量证明(POW),免交易费,较能节省频宽与耗电,理论上有更强的规模延展性,但也有双重支付确认与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共识」等疑虑,而被取消的交易费,在实务领域也被视为提升区块炼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些特性可能限制其应用范围。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如果学术上已存在争论,那实际应用上问题只会更多,这些都有待时间证明。

此外,受到炒币歪风的不良影响,这年头的舆论已经被扭曲成「谁看起来比较炙手可热,谁的数位货币价格比较高,哪种技术就一定比较先进」,但重点是生态,而不是货币,应由应用场景决定共识算法,能不能「挖矿」就更不值一哂,这对人类一点贡献也没有。

物联网正处于迎接黎明前的黑暗

从物联网概念被提出,一路到区块链因比特币而爆红,区块链逐步展现了可解决物联网宿疾的潜力,直到国际标准问世,提供可遵循的总体架构框架,足以帮助各行各业真正厘清物联网是什么,就这样,足足耗费了近二十年的光阴。

看的更远,从三十年前的OSI模型,直到今天的六域模型,这三十年过程是「沟通自动化」转型到「执行自动化」的时代,人和物、物和物之间将会自动沟通,互通有无。我们可预期的「一万亿」联网设备,如何管理?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创造财富?这才是当代最大的挑战。

此时此刻踏入物联网产业,并有能力提供完美解答的企业,将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科技巨头。各位科科也许将有幸躬逢其盛,亲眼见证到物联网改变你我的生活,以及新科技霸权的诞生,在踏出黑暗、准备迎接黎明的当下,值得拭目以待。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89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