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防地震安全知识
一、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
自已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
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分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
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简、急救药品、蜡烛、半导
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
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
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
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3、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
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
自已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简随时带在身
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
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
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间题。
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
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
些应急的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
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
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
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
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
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二、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
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
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
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
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
得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
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
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的
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
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
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
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
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
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二、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
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
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
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
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12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2 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背景
(3)项目承办单位
(4)项目建设用地
(5)项目建设期限
(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8)物联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3 前瞻对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2)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3)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4)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5)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7)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8)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9)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物联网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物联网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物联网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物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223 物联网盈利情况分析
224 物联网市场竞争分析
225 物联网进入壁垒分析
23 物联网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物联网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 物联网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 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 物联网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 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 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 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 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 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 物联网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 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 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 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 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 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物联网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物联网项目技术方案
411 项目生产方法
412 项目工艺流程
413 项目技术来源
414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 物联网项目设备方案
421 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422 项目主要设备来源
423 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
43 物联网项目工程方案
431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432 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33 项目工程建设规模
434 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估算
435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一览表
第5章:物联网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11 节能政策分析
512 节能规范分析
52 物联网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21 物联网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522 物联网项目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53 物联网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31 项目节能目标
532 节约热能措施
533 节电措施
534 节水措施
54 物联网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541 装备节能效果
542 建筑节能效果
第6章:物联网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 物联网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物联网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项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项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物联网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3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3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绿化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661 物联网项目建设地址地质灾害情况
662 物联网项目引发发地质灾害风险
663 地质灾害防御的措施
664 特殊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第7章:物联网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11 项目编制依据
712 项目执行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隐患主要存在部位与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质种类与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艺和设备安全选择措施
732 对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733 对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灾隐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设施方案
第8章:物联网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物联网项目组织架构
811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12 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架构
82 物联网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821 项目员工数量
822 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823 员工培训方案
824 工资与福利
第9章: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 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11 项目管理机构设立
912 项目资金筹集安排
913 项目技术获取转让
914 项目勘察设计
915 项目设备订货
916 项目施工前期准备
917 项目完整竣工验收
92 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表
……………………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震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灾害,而同时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地震来临前是会有地震预警的,那么我们便要了解一下地震预警是什么?地震预警会误报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地震预警是什么
地震是地壳岩石断裂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是指地震前的预先知识,地震警告是指地震发生后,地震发生的地震发生,以便应对措施及时的措施。地震波在地震发生后会主要产生两种类型的波,一种是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也称为P波,横波也称为S波。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被传递到源的中心。由于从源的来源的距离不同,地震波到来的序列也不同。基于这一原则,我们可以实现地震的预警。“地震预警”简单地说,它是在大地震发生以后,请注意是“地震发生以后”,在发生地震附近的地震监测台站检测到地震,马上发出警报:“我这里地震了!”,从而使距离地震较远的地方在破坏性地震波还没有到达之前可以避险和逃生。
地震预警会误报吗
会。虽然地震预警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首先是预警的结果可能会有偏差,一般地震的震级越大,初期预警的结果越偏小,而且震后的余震重叠还可能让检测的震级偏大。而且它还有预警盲区,我们前面说了,它打的是时间差,所以如果离地震震中很近的话,是没有预警的,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最危险的地区。还有就是误报和漏报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外在因素的干扰,很容易引发错误的地震预警,还有就是各种软硬件出错,数据通讯传输故障,系统异常等等,都容易产生误报或者漏报的情况。所以地震预警不是说百分之百准确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它有些时候确实是能救命的。
地震预警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地震发生的时候,震源区的岩石会急速错动和破裂,引发强烈的震动,然后以波的形式在地球内部和表面向周围传播能量,此乃地震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就是体波,体波到达地球表面时,会激发出沿着地面传播的波,这就是面波。体波家有俩兄弟: P波和 S波。P波也叫纵波,它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就是感觉在地面上下跳动。
地震预警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地震发生之前会在地下产生地震波,然后地震预警中心就会收到地震波的信号,然后再向民众发出预警信号。从目前世界上的技术来看,想要让地震预警时间延长在现在还是非常困难的事,但这不代表以后的科技不能实现。因为地震波的速度是每秒35公里,而电波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电波和地震波分布速度之间的时间差用于地震预警。
地震发生的地震波有什么区别?
地震的传播形式是波的形式。地震波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首先到达震中,但纵波的优势就是地震强度较弱,几乎不会对人和建筑产生什么损害。横波通常在到达震中后10-30秒到达。但是横波破坏性很大,是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
地震预报要满足什么要求?
准确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因素,即震中的具体位置、震级和时间。必须在地震前预测这些要素。在这些要求中,根据目前人类对地震的理解,很难满足准确地震预测的要求。总之,地震预报要先于地震,地震预警要晚于地震;当然,减灾在预测地震方面的效果也更大。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为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措施,应由地震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出来吗?
目前来说并不行,普通的地震预测不仅仅是预测未发生的地震,还包括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天气预报考虑到对产生的气旋、台风和其他可能导致天气影响的因素的预测。根据这些因素,科学计算可以预测时间对不同地点的影响。这同样适用于预测地震,这就是为什么地震无法预测,但可以发出警告。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动物为什么能事前知道地震?因为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如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的73级地震前一个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许多鹅惊慌失措,乱叫不进窝,有的还飞起来。震前一两天猪不吃食,用力爬墙、拱门。地震前两天小猎互相乱咬,十几条小猪的尾巴都被咬掉。一只黑母鸡就在2月4日地震时飞上了树。一条雌马甲鱼在埒前20分钟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营口一生产队有6条牛,震前头一天,有4头牛打呆拼角,2头牛拼命用蹄子刨地;鹿场的一群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中国科学院对鸽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生物物理所用100只鸽子实验。将50只鸽子腿上的小颗粒切除,另50只保留不动,在4级地震前,后者惊飞不已,前者安静如常。说明切除腿部颗粒后与中枢神经失去了联系。 美研制出地震预报机雏形 预测地震将成可能 如果能像预测天气一样预测地震,那该多好! 这不是空想,一些科学家正在钻研地震特征,距离地震预报机的发明已经不远了。事实上,机器的雏形已经在美国研制出来,名字就叫“真实加州”。科学家已经用它计算出,美国旧金山湾在未来20年内,将有25%的概率遭遇7级甚至更厉害的地震的袭击。 今天当人们制作天气预报的时候,人们是在做气象的数字模拟工作。气象学家找来一台计算机,通常是巨型计算机,然后设计出程序,输入今天的数据,今天的状况,也许要用上过去的数据。程序开始运行,计算未来的趋势,最终输出明天和未来几天的模拟天气状况。这个过程被称为“数字模拟”。对于地震预报来说,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同天气预报向我们提供天气信息类似,这台名叫“真实加州”的地震预报机也是一台计算机,人们把有关当地地壳运动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地震预报机上的程序叫做地震断层系统,模拟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真实的断层系统,根据所输入的数据,机器模拟未来地壳运动情况,以此为依据,预报地震。 怎么得到及时、准确的地下信息呢?在旧金山,科学家正在执行一个名为“圣安德列斯断层深度观测”的计划,已经连续12年对北美大陆的地球物理变化进行监测。这个计划的技术核心是一台石油工业用钻孔机,利用钻孔机向下钻孔,进入地下18公里,再水平转向29公里,最终停留在圣安德列斯断层处的一个压力点上,那里是小型 地震开始的地方。一些安放在钻孔中的仪器,比如地震检波器、加速计、应变计、温度传感器、水压传感器等,将会测量数据,比如关于地下岩石缓慢变形的数据,断层附近压力变化的数据等。 通过光缆传输,仪器获得的数据会实时地传送到“真实加州”的数据库中,科学家就可以评估地震来临前的初期信号,以及当地震发生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除了当地即时的信息外,地震预报机还需要更为广泛的地震数据。比如,地质学家发明了新的方法,能够识别出古老地震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利用碳同位素测年法,他们可以把地震的时间限定在几十年内。另外一些科学家利用从洋底采回的岩芯来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这些数据都输入计算机中,作为计算的依据。 利用“真实加州”,科学家已经模拟了旧金山湾过去4万年中的历次地震活动,他们发现,在那里,超过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101年出现一次。根据这个预报机的模拟推测,从现在到2032年,该地区至少发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高达62%。 这个结论让科学家很担心。因为旧金山海湾地区的最后一次大地震是在1906年,那次8级的地震和它造成的大火摧毁了旧金山市的大部分建筑,造成了3千人丧生。最近的一次地震是在1989年,71级,比1906年那次要小许多,仍然造成了60多人死亡,摧毁了城市的许多地区。如果再发生一次与1906年级别相同的地震,会在这个大都市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不仅仅是当年的3千人。因此,研制地震预报机具有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在大地震来临前及时发出警报,将拯救许多人的生命。 这台“真实加州”在技术上可以使研究者对地震的本质有更多的了解。。迄今为止,科学家认为的地震是这样的:断层处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突然破裂,能量释放,产生了地震波,推挤地面。岩石破裂的地方就是震源。关于地震,有个假说认为,断层在地震发生时,是先缓慢移动,然后再加速滑落。现在,科学家可以根据仪器获得数据,来判断这个假说是否正确。 这台“真实加州”地震预报机目前还处于研究模型阶段,是否可以真正应用到生活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为了检验地震预报机的性能如何,科学家将数据输入,看它能不能预测1906年那次地震,结果发现这台机器果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真是令人鼓舞。 也许不久以后,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就将增加一个栏目,叫做“地震预报”。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说法是假的,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地震预测尚处于研究阶段,要准确预测非常困难。虽然在地震前会有很多前兆,但尚未找到能明确何时、何地发生多大规模的地震预测方法。
地震是由于不同地壳板块间应力运动集中,互相碰撞造成破碎的结果。地底碰撞无时不在发生,何时会造成剧烈的大错动形成地震,很难把握。
扩展资料:
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受技术手段和探测水平局限,测量、监测几乎不可能到达震源深处;而且地震的孕育机制非常复杂,偶发性很强,人类还未能认识它的规律。
不少地震发生之前会出现地下水或某些动物的异常表现,但要说有这些征兆就必然会发生地震,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在专业领域,有时会收集这些征兆作为地震会商的参考信息,但不能由此直接判断,必须考察地应力、地下温度传感器、小地震发生频密度等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员网——专家认为地震无法准确预测 民间预测更多还是不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