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哪些智能家居产品可以真正地提升生活质量?

现在有哪些智能家居产品可以真正地提升生活质量?,第1张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物联网的认识的加深,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变成了大众的日常。特别是层出不穷的智能家居,各种各样的功能,简直夺人眼球,那么这么多智能家居产品中,到底有哪些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呢?

1、智能洗碗机

如果说有什么智能家居是明显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太三合一水槽洗碗机应该排名在第一位。就像它的广告语说的,不仅可以洗碗,还可以去果蔬农残。将水槽、洗碗机、果蔬净化机三种需求变成了一种产品。

而且洗碗机有高温蒸汽除菌和烘干技术,比起人力洗碗,一方面可以解放你的双手,另一方面也更干净便捷,大大的节省了你的时间,不用每天花费大半个小时在洗碗上了。

2、智能马桶盖

大妈们都疯狂抢购的智能马桶盖其实真的超好用哦!特别是三星,性价比和功能都没得说。座圈可以自动加热,如厕之后可以按摩清洗,还有专项女性清洗、清洗之后还可以暖风烘干。上厕所都变成了享受,洁净卫生,让人再也不想去外面上厕所了。

3、擦窗机器人

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每年过年之前,家里都要提前进行大清扫。因为住在楼房,窗户就很难擦到外面的部分,因为没有专业设备和防护措施,窗户一般都是请专业人士来清理的,每年清理窗户都要好几百。

但是科沃斯有一款专门的擦窗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困扰,机器采用弓字路线进行清洁,全方面纵横覆盖,实现多面清洁,清洁的覆盖率更高。而且声音很小,就像是普通吹风机的声音。在平时,你也完全可以用它来清理窗户。

除了窗户玻璃,它还可以识别贴膜玻璃、大理石、无缝砖等材质,日常生活清理更方便。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毫无疑问,这款产品值得我们使用。

4、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家里的灯的开关一般是装在门口的,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关灯就会不方便,而且起夜的时候还要摸黑去开灯,总是有点不方便。然而配备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手机或者一个总控制器就可以 *** 控灯光,在卧室可以随时将客厅的灯关掉,方便快捷。

因为市面上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价格和功能相差实在太大,上到几千,下到几十,还有的是需要配备总控制器才能使用的,在这里就不做推荐啦。各位应该针对自己家里的需求和现有的智能控制系统来进行选择。

智能家居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和时间。所以,正确的选择智能家居,正确的使用智能家居,利用智能家居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便捷才是真理。


花钱买的大屏冰箱,却自动播广告,让消费者在家里享受电梯间待遇。

云米冰箱这个神功能引起众多消费者吐槽,和智能电视的强制30秒开机广告一样惹来巨大争议。而云米冰箱背后,正是曾经前途光明的智能家居新秀、小米生态链佼佼者云米 科技 。

从出生之日起,它就带着深深的“小米模式”烙印。

2014年,小米正在推进和美的1266亿的战略合作,陈小平时任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技术副总兼电饭煲公司总经理。

合作达成前后,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率领团队拜访美的集团,与陈小平不期而遇。

彼时陈小平已在美的集团工作了15年,从基层一步步走到高管位置,对许多家电门类都形成了深刻见解。

闲谈间,刘德与陈小平聊到当时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净水器产品都存在漏水问题。刘德认为,漏水是一个典型的产业级痛点,如果能将其攻破,小米就能打进净水器产业。

陈小平突然对刘德说道:“德哥,你来投资我吧,我来干。”

尽管陈小平并没有净水器研发经验,但毕竟是一位有15年家电从业经验的老将,刘德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投资。云米 科技 就此在2014年5月成立,成为了小米智能家居版图中的一个螺丝钉。

净水器行业基本上每五年会进行一次革新。但另一边,云米几十人规模的创始团队并没有净水器研发经验,如果不能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就极有可能被市场迭代的速度抛下、错失风口。

这样的焦虑之下,陈小平带着一帮员工商讨出三套技术方案,并选定了“三押”的策略。由于云米承担不起失败后从头再来的风险,研发人员“咬牙”同时推进三套方案、平行试错。

几十位员工加班加点之下,云米代工的第一代小米净水器在2015年7月正式亮相,前后仅花费一年多时间。

这种紧追产业风口的做法,恰恰贴合着雷军早期提倡的 风口论:“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顺势而为”。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这本书中写道,小米净水器采用了创新的“集成水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形成了400多项专利,其中包括100多项发明专利,零部件的创新率达到90%以上,被誉为推动了整个行业五年一次的大革新。

此外,这款净水器定价1299元,售价远低于当时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比如售价2499元的美的净水器、售价2999元的沁园净水器。

凭借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低廉的价格,云米一战成名。

但短短六年之后,消费者对云米的印象大反转: 从 科技 感十足的净水器新贵变成了“恰广告烂钱”的大忽悠。

目前,各类论坛上对云米产品的投诉数不清;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已经跌去了7成、在5美元左右徘徊;最近的冰箱广告门,又让云米被鞭挞了一波。

(云米5G互联网冰箱)

刘德以前喜欢用“竹林效应”来形容小米和生态链企业的关系。

“今天的互联网公司更像竹子,只要时间对,一夜春雨就能长起来。”

小米生态链的企业在生长初期,以小米的模式、流量和渠道为依托,互相蔓延生长。许多企业的确是像竹林一样,一夜之间成长起来。

但竹林生长虽快,却娇气。竹子的根通常横向生长,而非向下扎根抵抗风雨,且入土较浅,后期成长更慢,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都比较高。

一旦脱离了群体和适宜的环境,竹子们就会出问题。

2015年净水器一战成名后不久,云米就走上了一条“去小米化”之路。不仅试图摆脱“为小米代工”的单一身份,甚至想要变成另一个小米。

2016年、2017年、2018年,云米 科技 分别推出了17、18、11条产品线,产品从厨房净水器延伸至客厅、卫生间等生活空间。

2018年9月25日,一声钟响,云米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宣告“中国家庭物联网第一股”诞生。

台上春风得意的创始人陈小平说要向两个人致谢:第一个是小米雷军先生,第二个是美的方洪波先生。雷军让他系统地学会了互联网方法,方洪波多年的工作经历培养了他的产业经验。“这两者的结合开创了今天的云米全屋互联网家电。”

到2019年,云米干脆发布了一个开放式IoT(物联网)系统,把业务模式从卖家电转型为提供家庭物联网解决方案,还发布了一款代号“悟空”的物联网芯片。

简单来说,单从业务布局范围来看,几年间云米除了没做手机,几乎已经变身为另一个小米。 如果说米家是小米推出的智能家居“杂货铺”,那么云米则堪称“杂货铺中的杂货铺”。

陈小平想要摆脱小米的原因也十分好理解。

根据云米与小米签订的协议,云米提供给小米的净水器及其配套产品专为小米设计且只能出售给小米,此外相关产品的零售价由小米和云米按照高性价比战略共同设定,并按50:50的比例由双方分享销售毛利。另一边,如前文提到,云米代工的净水器售价又低于同类产品。

一进一出间,云米净水器的盈利被削薄。云米 科技 2018年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16、2017、2018年上半年,其智能净水系统的毛利率分别为234%、30%、332%。相比之下,碧水源、日出东方等国内净水器厂商的毛利率超过了40%。

借助小米渠道打出名气后,凭借自有品牌提升利润率的做法,在小米生态链企业中也并不少见。但与九号机器人、石头 科技 这些生态链企业围绕原本产品设立新品牌不同,陈小平多次强调云米的定位是做“全屋智能互联网”,单单做一个净水器显然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于是,像雷军一样瞄准整个智慧家居赛道、在产品线上全面出击,成了云米唯一的选择。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

目前, 云米旗下有共计60余条产品线。单从产品品类齐全度上看,几乎已经可以比肩陈小平的老东家美的集团。但从消费者反馈的视角,云米则有“样样通样样松”之嫌。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云米冰箱、云米洗衣机、云米油烟机,截至10月26日投诉量分别为190、106、57条,其中大部分是对冰箱内胆破裂、空调发出异响、油烟机跑烟等各类质量问题的投诉,还夹杂着对售后服务不到位的不满。

消费者白文思向市界描述,其购置的云米大屏冰箱在使用一个月后就出现了语音助手无指令对话等问题。售后过程中,官方承诺的24小时或48小时上门维修往往要滞后约一个星期,师傅两次上门后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无奈之下只能换新。“售后很慢,这种智能的东西很难修,我家现在用的是换新的冰箱,后续再有问题我也不想再售后了,太麻烦。”她说道。

家电行业资深从业者颜屿分析,云米产品频现质量问题与其采取的代工模式分不开。云米 科技 将自己的经营模式描述为轻资产模式,即不同于美的、格力的研产销一体,而是将产品生产的绝大部分外包给代工厂,并且将产品的运输、物流以及安装和售后服务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

(云米洗碗机)

颜屿对市界说道:“代工是一种创新的生产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企业不用投入庞大的资金投入建厂,可以专注产品研发,像手机领域,国内有好几家知名的代工厂,他们做得也非常专业。但在 家电领域,国内并没专门的代工企业,做代工往往是那些三线企业,他们自己做的产品都没办法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销量和口碑,帮别人代工,在工艺和品控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标准,而委托方也不一定能做到监管到位。

颜屿提到, 云米洗衣机是交给南京创维代工的、云米油烟机是合胜(广东合胜电气)代工、云米冰箱的代工商有合肥雪祺电气、佛山小鲜互联电器、南京创维。

检索市场数据,2020年上述四家代工商在各产品领域中的排名,均在前十名之后。

代工模式带来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但云米仍旧凭借价格优势找到了一批自己的忠实用户。

刚刚购置了云米冰箱的消费者李正奇正是因此被圈粉,他提到:“综合考量下来,同样配置和空间的前提下,没有其他家的冰箱比云米更便宜。”

从数据来看,认可云米性价比策略的人并不在少数。2020年的疫情催动智能家居市场爆发,提前布局的云米赶上了风口,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53%,家庭用户总数量突破510万。云米陈小平曾公开表示,云米品牌的用户转介绍率高达28%,也就是说云米28%的新用户都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转化。

实际上, 这种凭借性价比让消费者买单、将消费者转化为粉丝、进而通过粉丝推荐获取销量增长的模式,正是小米所熟谙的方式之一。

《销售与市场》杂志曾将早期的“小米模式”总结为5点,分别是发展粉丝经济、线上线下互联、打造“爆品”模式、 社会 化营销、事件营销。

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小米的确凭借上述5点快速打开了市场。但《销售与市场》杂志亦提到,小米是在“精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也下足了功夫”的前提下进行花样营销。相比之下, 缺乏现象级爆品、广告冰箱败坏“路人缘”的云米,显然还缺乏比肩小米的“功力”。

智能家居行业研发人员李慧认为,带屏厨电其实有着切实的市场需求,“比如你炒菜时有人按门铃,这时候如果油烟机上有屏幕,就可以把可视门铃上的图像迁移过来。”但是,相比作为门铃,刷抖音、看视频是非刚需功能,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李慧向市界透露道,美的推出的一款高端定位的带屏油烟机,其中小屏的成本在几十元人民币左右,不会大幅拉升油烟机的整体成本。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则认为,云米采取的大力营销策略,已经不合时宜,“云米早期处处模仿小米互联网营销,但是今天,小米已经逐步抛弃早期的观念向 科技 公司转型,而作为小米模仿者的云米,仍然停留在小米早期的 *** 作观念及 *** 作方式上”。

这也反映在了云米的业绩上,2020年,云米 科技 研发费用为266亿元,分摊到60余条产品线上,每种品类约能分得400余万的资金。曾在智能家居行业从事研发工作的王磊告诉市界,这个研发规模相对较小,“不仅与美的、格力等巨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长虹等排名靠后的企业也有差距。”

而2018年、2019年、2020年,云米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是研发费用的306倍、259倍、224倍。

大力营销的背景下,2017年 2020年,云米 科技 的毛利率呈现出“三连降”的趋势,分别为315%、28%、233%、186%。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 对云米而言,小米的老路走不好、也难走通。

《数字化生存》的作者、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庞帝曾经说道:“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应该是往微波炉里放一只鸡,微波炉自己知道如何烹饪这只鸡,而不是可以通过手机打开微波炉的开关。”

在家电的红海市场中,智能家居的确是一个好的切入口。但是,市场中先有老牌强势玩家格力、美的,后有供应链整合能力一流的小米,想要成为破局者,云米还需要做到“可以烹鸡的微波炉”那样的技术创新。

(文中白文思、李正奇、王磊、李慧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

2、《小米模式3:云米 科技 ,多点开花》,方正证券

3、《云米大屏冰箱变大屏广告机惹争议,带屏家电是“伪智能”?》,界面新闻

(作者 董温淑 编辑 李曙光)


作者 | 李波

编辑 |李波

家电,作为中国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见证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成为一个体量超千亿的超级市场,一幅全新形态的零售与供应链模式也全景式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飞速发展,家电类的大体积物品的线上销售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去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端)规模就已达到了5765亿元,同比增长1751%。家电物流配送市场的前景一片大好,家电产品通过快递的方式被送到消费者家中也逐渐成为 时尚 。大件家电物流在发展中,呈现“三化”趋势,即 社会 化、个性化、智能化。


一、 社会 化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预计,大家电到2020年电商渠道渗透率将达到55%,大件网购需求促成了大件电商物流的快速增长。


于是,在小件快递配送市场份额基本被瓜分殆尽的当下,市场几乎空白、发展空间巨大的大家电物流领域成为行业蓝海,一些家电配送公司开始发展起来,综合化转型的快递和电商物流巨头们也在该领域加速布局。


苏宁在物流服务上推出了大家电仓配一体服务,顺丰也与美的、海信等家电公司在物流配送上达成了战略合作;阿里则早在几年前,就对海尔的日日顺物流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约合人民币2213亿元)的投资,双方联手发力家电物流服务;而通达系、德邦等物流企业也相继上线了一系列相关的家电物流产品服务。


以家电为主的大件物流企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 社会 化,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造 社会 化大家电物流企业才是题中之要,日日顺物流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日日顺以海尔集团家电物流起步,先后经历了“企业物流-物流企业-生态企业”三个阶段,致力于成为大件家电物流领域的引领者, 社会 化的领跑者。


2014年,日日顺85%的收入来自于海尔集团,而到2018年,日日顺的收入仅有30%来自于海尔集团。日日顺与菜鸟、小米等外部企业建立合作,其服务的对象由企业内部向外拓展。


2019年财务报告可以看出,日日顺通过为天猫提供从仓、干、配、装、修等全流程物流服务,线上家电业务同比增长为8%。除此之外,日日顺还为小米、格兰仕等提供 社会 化家电增值服务,导致 社会 化家电业务同比增长为35%。


然而,有着海尔集团背景的日日顺物流的 社会 化过程中并不顺利。海尔的品牌形象可以为日日顺物流带来有效的支撑,但同样也会成为日日顺物流 社会 化推进的障碍。毕竟其他家电品牌与海尔是竞争关系,它们更加担心企业数据的泄露,也不愿与海尔共享自己的用户数据。就目前而言,非海尔系的家电品牌仍然徘徊在日日顺物流体系之外。


但是无论如何,日日顺物流的 社会 化对于家电网购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而专业的大家电物流企业,而物流瓶颈也一直阻碍着家电网购的发展。


大家电物流全方位向 社会 开放,最终可使得千万商家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大家电物流引以为傲的送装一体、专业安装,真正做到了让卖家无后顾之忧,也为厂商破解大家电“体重大易破损、送不到送得慢、成本高服务诉求多”等物流服务难题提供了机遇。



近日,日日顺要冲刺IPO, 这是大件家电物流行业里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日日顺物流 社会 化的成功。


社会 化,不仅对大件物流,就是其它物流,也是制胜的法宝。此前,京东物流确实声势浩大,但一直赚了吆喝却没赚到多少钱。随着京东将物流开放给 社会 ,开放给厂商,大大增加了收入,从而降低成本,取得了赢利。


大件物流品牌发展过程中,开放与突破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是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战略转变的抓手,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外部企业,才能为大件家电物流的发展提供活力。实事也是如此,随着大家电物流 社会 化不断加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家电等大件商品加入网购清单。


二、个性化


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趋势下,大家电物流发展的方向是专业化和个性化。原来聚焦于单品的送货速度、效率和安装体验的物流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物联网时代,用户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个性化服务将成为用户体验升级的下一个阶段。


随着运营模式的转变,服务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售后维修,或是线上零售模式的选购咨询、物流配送、退换体验等方面的内容。除了“按约送达、送装一体”服务,还应提供更深更宽的个性化服务。


大件快递的发展前景相比于小件快递,大件快递首先考验的就是服务能力。随着网络、时效等竞争要素在未来的逐渐趋同,优质的个性服务正逐渐成为大件快递行业竞争的焦点。


同时,和普通产品物流不同的是,大件家电物流由于其自身多数带有精密的电子器件,对产品的仓储和运输装卸等过程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大家电物流包括产品入户后安装与调试流程,其复杂的 *** 作和配送的难度性,意味着需要专业的个性化服务。


家电网购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物流又阻碍着这一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在这一情况下,以日日顺、安得物流为代表的专业大家电物流企业的个性化发展,不仅为电商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个性化服务,体现在最后一公里,体现在入户的服务人员身上。因此需要提高一线安装人员的安全意识、安装技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上门服务体验,拉升大家电末端送装服务新高度,因此作业人员、作业工具和网络系统,都是个性化服务的核心资源。


大家电类产品特殊,大而重,外形也多元化,贵重且易损,按用户场景、用户需求提供有温度的个性化服务必不可少。并且通过交互用户真实需求,与攸关方共创解决方案并不断迭代,以此实现普通用户向终身用户的演化。


对于大家电物流,送到与安装不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


例如,日日顺物流除了为用户提供大家电“送装同步,一次就好”的场景体验外,还提供家电清洗、除醛等定制化服务;根据需求进行上门服务,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清洗技术清洗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油烟机等大家电;同时,运用专业的除醛技术检测甲醛、清除甲醛,提供清新安全的生活环境。


物流从来不只是搬运,物流服务需求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大件家电物流最极致地表现出了这一点。例如日日顺物流,还打造了健身、家居、智家服务、便捷出行等场景生态链群,为用户提供全流程个性化的场景物流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让各方得到价值分享。


将传统的“送达”由服务的终点转变为服务的起点,后续通过触点网路感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动各个环节围绕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场景解决方案。


从长远的角度看,只有具备了专业性、个性化核心能力的物流企业才能满足家电企业和消费者对于大家电物流服务的各项需求。个性化的服务创新,将给大家电物流带来全新的改变。


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坏的大格局下,整合全网生态资源,持续打造大件家电物流新模式,为用户提供创新性、个性化的场景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速度与温度并存的全新场景服务体验,是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


三、智能化


未来物流不管是大件物流,还是小件物流,一定是以 科技 为基础的物流,一定是以智能化为先导的物流,这已经是行业共识,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行业转型的必然方向。


家电物流的开放化与专业化,或者说 社会 化与个性化,幕后是需要技术来驱动支撑的。比如,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提升物流效率、增强物流开放;比如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从而优化库存,增加个性。


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可控化、网络化等特征,能够与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快速对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匹配,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流、时间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物流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会,工业互联网将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最大的发展机会,而以AIoT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会对物流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在物联网时代,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物流自动化智能化也将迎来新的迭代。


然而,大件家电物流智能化难度较大,其业务特点导致相关技术设备应用起来更有难度。原因在于,相比于小件快递,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家电产品、跑步机、椭圆机等健身器材、电动车等出行工具由于体积大、易损等特点,实现自动化、无人化运作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大件家电物流标杆企业日日顺,在物流智能化领域布局早、起点高,投入大,建成了全国大件物流首个智能无人仓。该无人仓不仅在行业率先集中应用全景智能扫描站、关节机器人、龙门拣选机器人等多项智能设备,还采用了视觉识别、智能控制演算法等人工智慧技术。


在无人仓中,除了大量应用领先的智能装备,还拥有一颗“智慧大脑”——场景物流生态云平台。在这颗“大脑”的指挥下,所有智能装备以三维数字孪生进行管理,8大核心系统获取所有运营数据,实现所有环节智慧运行、匹配。


新举措,带来了新体验。日日顺物流将7大黑 科技 深入“无人化”智能仓内,AGV可在01秒内从上万个点位组成的路径网格中规划出最优路径;关节机器人可提升码垛效率80%;全景智能扫描站将货物信息采集匹配准确率提升至100%;自动立体库堆垛机实现大件定制化托盘的全自动上下架和移库;龙门拣选机器人实现了行业首例非标大件货物的混码场景;数字孪生让大数据全流程可控;骨骼机器人可有效减轻工人劳动负担50%以上,提升生产效率。


智能化是核心竞争力,日日顺物流通过 科技 赋能,智慧升级大件物流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了全链路、全场景的高品质且有温度的大件物流服务。

以新 科技 保障稳、准、好的个性服务,通过新 科技 实现与客户更好的交互,通过 科技 应用挖掘并反馈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同时也通过新 科技 的应用保障企业的降本增效,智能化将是大件家电物流基于未来判断所做的战略布局。


大件家电物流变革与创新的背后,离不开智能技术的不断驱动,更离不开对体验与效率的不懈追求。智能化将塑造在人、货、场重构后未来家电物流行业的新图景。

智能家居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智能主机系列产品:主机从字面也可以看出,是智能产品中的主要部分。它在智能家居的整个系统中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核心设备。其他智能产品通过与主机的无线连接,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来控制,轻松方便,这样就可以实现数据高速安全的可靠传输。
2、智能安防系列产品: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安防系统是必要的。智能的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它们之间主要通过各种报警器、探测器相互配合,这样在不安全的状态下就会触发报警信息,起到安全防盗的作用。
3、智能照明类产品:智能照明是很方便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我们离开时忘了关灯、关空调、关风扇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轻松查看和控制家中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利用资源,而且也为节能减排做了很大的贡献。
4、家电控制类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来控制任何使用红外遥控器的设备,它的原理就是:将智能产品和控制设备通过红外无线信号关联起来。常见的家电控制类产品有:电视、空调、电动窗帘等。

随着智能制造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智能化的核心理念,连续不断地为各大生产型企业所接纳。智能制造的理念和技术,并不只是提升企业,目前单一化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工艺,它是根据合理化和智能化的使用机器设备,根据最佳的搭配方式组成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广义的定义包括了5个层面: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方法智能化和服务项目智能化。
一、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是把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传输系统融进各种各样产品,促使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工作能力,实现产品可追溯、可识别、可精准定位。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基本都是物联网的“原住民”,这一些产品从生产制造出来了就是终端设备。而传统式的空调、冰箱、汽车、机床等都是物联网的“移民”,将来这一些产品都要接入到网络世界。有专家估算出,一些物联网的“原住民”和“移民”加起来将超出500亿个,且这一过程将保持10年、20年甚至50年。
二、装备智能化。根据智能工业、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系统和融为一体,就可以构成具备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执行、自学能力及维护等生态系统理论、自主适应功能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网络化、协同化的生产制造设施,这一些都归属于智能装备。在工业40时代,装备智能化的过程就可以在两个层面上开展:单机智能化,即其单机机器设备的互联而构成的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要注意的是,单纯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端的更新改造,不是智能制造的所有,根据渠道和消费者洞察的前期更新改造,也是很关键的一环。二者互相结合、相得益彰,才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全链条智能制造更新改造。
三、生产过程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极少量生产制造、服务型制造及其云制造等业态创新、新模式,其实质是在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及其企业内部组织的关联,重新构建生产制造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造新的产业价值链、生态系统和竞争布局。工业时代,产品价值由企业定义,企业生产制造什么产品,客户就买什么产品,企业标价多少钱,客户就花多少钱——主导权完全把握在企业手上。而智能制造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不但去掉了中间阶段,还加速了商业流动性,产品价值不再由企业来定义,而是由客户来定义——只有客户认同的,客户参与的,客户乐意介绍的,客户不用说你的产品不好,这样的产品才具备价值。
四、管理方法智能化。随着纵向集成系统、横向集成系统和端到端集成系统的逐步推进,企业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不断提升,必定使管理方法更加准确、更加高效率、更加科学、合理。
五、服务项目智能化。智能服务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意识到,从生产型制造向生产制造服务型转型的必要性。今后,将会实现线上与线下并行的O2O服务项目,两种能量在服务项目智能层面相向而行,一种能量是传统制造业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另一种能量是从消费互联网进到产业互联网,例如微信将来接入的不单是人,还包括机器设备和机器设备、服务项目和服务项目、人和服务项目。个性化的研发设计、总集成系统、总承包等新服务项目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会伴随着生产过程的变革连续不断发生。
其中mes系统也是智能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多年来,安达发mes系统深刻理解制造企业需求,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业服务经验。在注塑、电子、电器、机加、医疗、食品、制药、塑料、化工等制造领域都有标杆企业客户,先后累计为多家客户提供专业的平台级MES系统解决方案。

安达发MES系统,一个开放式的MES系统代表,既有适合大中型制造企业,也有适合中小型企业的C1智能制造管理软件,同时拥有机加MES、注塑MES、石化MES、电子MES、电线电缆MES等解决方案,是制造业生产管理值得推荐的MES系统。
MES系统解决方案

安达发能提供全面、高效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涵盖业界最优秀的APS高级计划排产、MES系统和WMS智能仓储,完美实现计划、排产、执行、履约、仓储闭环,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硬件+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就智能制造发展新动能,实现卓越制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69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