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战略,旨在充分利用信息与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发展生态。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要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健康大数据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并且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提供与管理提出了规范性要求。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全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该文件鼓励互联网+与医院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药品供应保障服务和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等深度融合。相较于之前的相关意见与政策,该文件强调,不仅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同时更要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着重强调了在互联网+时代医疗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主要以五大服务模式展开,分别是移动医疗、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网医疗、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物联网医疗和医疗大数据。移动医疗在我国医疗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院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APP进行预约挂号、取号、智能导诊、缴费、查看检验结果等。不同地区和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交换与医疗资源共享,为患者进行远程问诊甚至远程指导手术 *** 作。“云诊室”、“空中诊室”的成立极大地便利了患者对医疗健康服务的获取。物联网的应用则体现在可穿戴设备的飞速发展上,为监测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慢性病情况提供便利。医疗大数据在医药研究与开发和个性化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精准医疗”。与传统医疗服务类似,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的线上服务可以覆盖患者就诊的全流程,包括线上健康咨询与问诊、网上预约挂号、第三方医疗检测、电子病历与电子处方、线上药品销售(如阿里大药房)、线上医疗结算系统等。
医疗机构智慧消防系统方案系统内容:
1、医院消防物联网系统
建设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监控系统、消防视频监控系统、消防水源监测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巡查系统、消防生命通道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电源监测系统等众多子监控系统。众多独立个体的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从而构成了整个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
医疗机构的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就是综合消防物联网传感终端,整合已有的各数据中心,扩大监控系统的联网用户数量,完善系统报警联动、设施巡检、单位管理、消防监督等功能。
医院
2、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医疗机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就是结合当地智慧用电、用气、用水系统建设,整合医院建筑各类监控系统和视频资源,应用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疏散楼梯等进行实时监测。
该系统应用重点在于提升单位内部消防管理,完善消防应急处置流程,履行消防主体责任;建立消防预警机制,联动社会自愿队、消防大队、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强化消防监督,普及消防安全意识;完善的数据建立,形成有效的数字预案。
该方案可实时接收火灾报警信号,查看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电气燃气等各项检测数据,实现医疗机构内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
医院智慧消防物联网通过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医疗机构构建起立体化、全覆盖的火灾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类场所的火灾防控能力。
拨号连接
PACS系统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PACS在医院影像科室中迅速普及开来。如同计算机与互联网日益深入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PACS也在改变着影像科室的运作方式,一种高效率、无胶片化影像系统正在悄然兴起。
在这些变化中,PACS的主要作用有:联接不同的影像设备(CT、MR、XRAY、超声、核医学等);存储与管理图像;图像的调用与后处理。不同的PACS在组织与结构上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但都必须能完成这三种类型的功能。
对于PACS的实施,各个部门根据各自所处地区和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可能有各自的实施方式和实施范围。
不管是大型、中型或小型PACS,其建立不外乎由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储及数据库管理、图像显示和处理以及用于传输影像的网络等多个部分组成,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DICOM30。
随着人民对人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医疗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医疗成为现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建设阶段、医院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阶段、临床诊疗数据的智慧应用阶段。
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是指服务提供者提供大数据驱动并结合先进技术应用和医学见解的解决方案的市场,以满足医疗行业各个领域(包括医院、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生命科学公司及个人)的信息化、数字化及及智能合成的需求。
1、国家医疗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
医疗相关政策包括了医疗信息化政策、医疗卫生政策,两者直接推动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医疗信息化政策是直接针对医疗信息化的政策,如《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国务院意见》,直接促进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医疗卫生政策指虽然不直接针对医疗信息化,但指向的改革和建设要求需要医疗信息化的配套建设,比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虽然是对分级诊疗的要求,但分级诊疗则需要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来驱动。
2、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信息化系统加速发展
分级诊疗是打破当前国内医疗服务资源错配困境的出路之一。分级诊疗的落地需要多方面的支撑,除了法律政策、各医疗机构的管理协同等,医疗信息化手段将在连接和打通上下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的二次分配和资源共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医联体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接入统一的信息平台,各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需实现互联互通,才能实现医联体的一体化管理、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分工协作。
3、医师多点执业的推广需要医疗信息化的支撑
医师多点执业能优化医师资源配置,促进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多元化办医和公立医院改革。医师多点执业需要医疗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能实现各级医院居民健康信息共享,有助于多点执业医生更全面的掌握患者信息,提升诊断效率,降低患者支出。
可以见得,在云计算蓬勃发展、大数据风起云涌之下,加上医疗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医疗信息化迎来大发展、大变革,未来医疗机构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仍是展主流。
作为一站式智慧健康管理及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学透通深耕医疗信息化行业六年,始终坚持“科技助推智慧医疗,服务健康中国”的伟大使命,多年来凭借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专业的智慧血透、腹透、慢病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为全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近700家(含省级质控上报)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学透通,要做就做最好。
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展数字健康,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
资料扩展:
数字健康,指开发并利用数字技术普及健康知识及进行相关实践的领域,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
该概念于2019年10月最先由世界卫生组织在《数字健康全球战略(2020~2024)》 中提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的医疗健康与传统线下医疗之间的边界将日益模糊。
数字化的医疗健康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互为表里,融合渗透、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即传统线下医疗必将演进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健康。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与医疗的有机结合,有望大大提升诊断、手术、零售、慢病管理、公共健康管理等各方面的效率,由此迅速为多个场景的医疗健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随着数字化对医疗健康的全面渗透、融合和赋能,未来,数字健康产业无疑将占主导地位。
物联网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1病人的识别—ID示踪
2药品配送使用,不良事件报告
3手术质量控制
4门禁系统
5医疗单元的识别
6固定资产管理
7遥感遥控遥测
8急救调度
9终端自助报告
10就诊资料收集与管理
11传染病管理
12医院感染管理
13消毒供应
14膳食资讯
15病人过敏史
16疾病预防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