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一志出席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季一志出席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并作主题发言,第1张

高通失势:垄断破除的时代,即是高通谢幕的时代

高通主要业务营收或将四财季连续下滑,真的是因为华为带动了中国市场的5G吗

8月1日,高通发布了2019财年第三财季财报。

根据报告显示,高通第三季度营收为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6亿美元相比增长73%;净利润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增长79%。

虽然营收和利润都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70%,但高通昨日早晨盘后的交易中,跌幅达5%。

为什么会出现业绩增长股价反而下跌的情况原因在于高通的96亿美元的收入中,48%是与苹果达成和解后获得的专利赔偿收入,这笔专利费许可收入高达47亿美元。剔除这部分专利收入,高通在第三财季的销售额为489亿美元,这一数字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09亿美元。

营收不及预期,股价自然会下跌。

当然,股价下跌还有一点原因在于,财报中高通的主营业务营收数据不是很好。高通主营业务主要分为CDMA技术集团(QCT)和技术授权部门(QTL)。CDMA技术集团营收为35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技术授权集团营收为12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

从2019年第一财季开始,高通两大主营业务营就出现了营收下滑,这已是连续下滑的第三个季度。对于第四财季营收,高通预计为43亿美元到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亿美元下降12%到26%,仍旧不及预期。

至于原因,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解释:由于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突飞猛进,使中国的不少高通客户开始重点发展5G,并取消了许多4G机型订单,进而影响了高通公司的业绩展望。

高通主营业务连续三季度持续下滑,甚至还会迎来整个2019财年的业务下滑。其中原因,真的是因为华为带来中国市场5G潮吗

我看未必。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高通的通讯专利授权模式说起了。

过不了的专利槛

所有手机厂商,都逃不开高通在通讯领域的专利槛,尤其是3G专利,高通几乎全部垄断。

作为全球范围内手机芯片的主要提供商,高通主要业务是向手机厂商提供芯片,通过收取专利费的模式来盈利。

高通的的专利主要集中在3G领域。资料显示,高通在CDMA上拥有包括600多项核心专利在内的共计3900项专利,占CDMA所有专利的27%,垄断了全球92%以上的CDMA市场。在中国,这一比例几乎达到100%。

高通的垄断是在3g网络时代形成,3g网络的核心标准是CDMA,而高通则拥有CDMA技术标准的大部分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都要兼容2g/3g/4g网络,而高通则垄断3g网络,4g网络也有大量专利。

同时高通还垄断手机核心处理器芯片,除苹果和华为之外的手机厂商,几乎都要向高通购买手机处理器芯片。在3G/4G时代,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绕不过去高通的专利墙。只要是具备通讯功能的手机,都要向高通上交一定比例的专利费。

高通高级工程副总裁兼技术许可业务法律顾问陈立人曾在采访中表示:芯片本身是没有办法体现到高通一直以来所累积的庞大蜂窝技术标准必要专利的,每一台智能手机都有高通的发明。

言外之意,一部智能手机即便是没有采用高通的芯片,也一定会用到高通的蜂窝标准必要专利技术,就必须要尊重其知识产权。这意味着,每一部智能手机都会用到高通的无线通信技术,不管是否采用了高通的芯片。

在专利费的收取上,高通可谓心狠手黑。譬如面向在中国销售使用的品牌设备的3G、4G必要中国专利的授权,高通对3G设备(包含多模3G/4G设备)收取5%、对不执行CDMA或WCDMA网络协议的4G设备(包含3模LTE-TDD设备)收取35%的专利费;每一种专利费的收费基础是设备销售净价的65%。

这意味着,一部售价2000元的国产手机,需要缴纳200065%5%=65元的专利费。手机卖得越贵,专利费交的越多。

对智能手机而言,虽然显示屏、处理器、内存、摄像头等是核心元器件,但通信才是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根本。只要手机具备通讯功能,就会基于高通在1989年研发的CDMA技术,就跳不过高通专利这个槛。

苹果反击高通

2016年之前,iPhone系列产品一直采用高通芯片。

2007年,乔布斯与高通时任CEO保罗·雅各布建立友好关系并达成共识,苹果每部iPhone将向高通支付750美元的专利费用。至2011年库克出任CEO后,认为一协议是“非常过分”的,并推动进行修改。

后来,高通又对专利费标准加以改动。相关资料显示,在2017年之前,高通对出售的3G设备收取5%、对不执行CDMA或WCDMA网络协议的4G设备收取35%的专利费。

苹果之所以坚持拒缴专利费,是因为在苹果等看来,“高通税”存在不合理之处:智能手机厂商只是在通信模块上应用了高通的专利,却要按照整机价格向高通付出5%专利费。

你想,一部售价800美元的手机高通收5%专利费,每部手机收取40美元,上亿台的出货量就是40亿。库克提振股市的策略靠提高产品售价,iPhone价格越卖越高都超万了,苹果出货量那可都是2亿保底,销售收入的5%都给了高通,这不就成给高通打工了吗库克想想就头大。

苹果和高通的手机相关专利纠纷,核心问题在于苹果认为高通利用非法专利行为来垄断调制解调器芯片市场。

库克曾与高通展开多次谈判,但苹果的专利费足以决定高通的营收。要知道,高通2019财年第三季度营收的48%都是与苹果达成和解后获得的专利收入,足见苹果对其应收的重要性,所以高通断然不会答应库克的要求,双方反复协商无果。

于是在2016年,苹果弃高通而选英特尔,开始在部分iPhone机型中使用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甚至,库克还曾对高通落井下石。

在韩国调查高通垄断时,苹果提交了高通的垄断证据,这使得愤怒的高通直接扣押了需要返还给苹果的10亿美金。

2017年1月,苹果公司对高通提起了索赔10亿美元的诉讼,指控这家芯片制造商对其芯片产品收费过高。

有意思的是,这次苹果起诉高通,还得到了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的组团支持。甚至,同一时间英特尔和三星还联合起诉高通,称后者利用其在移动处理器行业的主导地位排挤行业对手。

2017年4月,高通正式反击,在美国加州南区法院反诉苹果,称其部分iPhone机型侵犯其六项专利,请求禁止iPhone在美国出售、广告展示、市场营销和仓储活动。

这次反诉之后,苹果公司停止向高通支付专利许可费,还让供应商不要向高通支付专利费。

自此,双方你来我往,这场持续了2年多的专利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大战不只是在美国展开,高通一度在全球所有苹果产品所在市场起诉苹果公司。2017年10月开始,高通正式在中国起诉苹果,要求全面禁售iPhone。后来,高通又在欧洲等地起诉苹果。

当然,苹果也不甘示弱,于2018年1月份在全球起诉高通垄断。同时,苹果在2018年发布iPhone XS系列时,干脆弃用了高通基带,全部选择英特尔芯片。

双方互诉的结果是,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中国和欧洲法院都判高通胜诉,禁止了苹果手机部分型号的销售。

高通目的很明确,就是靠起诉让苹果恢复与其合作。直到2019年4月份,高通如愿以偿,苹果与之达成和解,双方同意放弃全球范围内所有诉讼。苹果需要向高通支付45-47亿美元的补偿金,并提供一份芯片供应协议。

但苹果与高通达成和解,并不是因为其与高通在全球的官司,而是因为其在5G手机的进展上现在最好的策略仍旧是与高通合作。

自然,最后苹果也没有缴纳高通起诉的70亿美元。同时,在双方互诉的进程中,苹果等一众厂商抓着高通的专利垄断不放,也让其不得不在2017年重新调整了专利授权费用。

逃离“高通税”

事实上,在“高通税”的强压之下,有能力的手机厂商都会千方百计想着如何摆脱高通的控制。

譬如苹果,一直以来都在尝试脱离高通芯片对其的束缚。从iPhone 7开始应用英特尔芯片,到iPhone XS摒弃高通基带,都是苹果在尝试的方法,即便英特尔的基带芯片性能不如高通。如果英特尔能够顺利研发5G芯片,苹果应该还不会与高通和解。

苹果一直在变着花样尝试如何绕过高通,积极设计并研发无需任何高通组件的iPhone和iPad。

过去几年,苹果一直在扩展其定制芯片的开发和使用,并尝试为自己的设备构建更多的无线组件,比如将自己的蓝牙和Wi-Fi芯片放入最新的Apple Watch和AirPod耳机中。

为了提高通讯芯片的研发能力,更是做了很多布局。2014年,苹果开始大幅招聘相关工程师;2016年,苹果开始在新款iPhone上使用英特尔的相关芯片。

2017年,苹果挖来了在高通工作8年负责技术路线图的副总裁Esin Terzioglu,以研究将调制解调器芯接集成到苹果A系列芯片上。因为调制解调器,是iPhone中较贵也是耗能较高的芯片组之一。

虽然在iPhone XS和XR中只使用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但苹果一直对其性能和可靠性存在疑问。迫于英特尔5G基带芯片的缓慢进展与产品缺陷,苹果干脆买下了英特尔的芯片业务用于自研。

苹果从iPhone 7开始就通过引入英特尔的基带与高通进行对抗,不断在产品设计及芯片研发上布局,主要就是为了逃离“高通税”,甚至不惜新机型通信质量受影响导致品牌力下降的后果。

王吉伟频道认为,苹果代表了反抗“高通税”却又不得不与高通相爱相杀的一股势力,而像三星、华为等厂商因为及时布局,已在5G芯片专利上基本告别了高通。至少可以通过交叉授权等方式免费获取专利,同时还能在5G芯片行业中分一杯羹,打消高通过往凭借专利垄断欺行霸市的嚣张气焰。

“高通税”的不合理早已引起多国政府的重视,2015年我国发改委处以高通2013年度在中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合计6088亿元。此后,高通修改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

5G不占优势

5G时代来了,但高通并没有能力再次垄断5G,甚至它在5G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被华为、三星等厂商超越。其实在4G时代,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高通已经没有原本的垄断优势。

在过去的2G、3G和眼下的4G时代,高通长期以“不获得专利授权、没有芯片销售”的商业模式,用知识产权大棒和断供芯片的威胁,逼迫下游手机厂商乖乖缴纳巨额的专利费。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都曾受到过高通威胁,就连苹果与华为也不例外。

但随着3G和4G技术的发展,新通讯技术正在逐步取代旧技术。同时华为、三星等厂商在基础科学领域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才经费,这些厂商在新通讯技术的发展进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高通。由此,高通的CDMA专利技术正在被更新的技术体系所稀释,高通的垄断优势正在被逐步瓦解。

一个鲜明的写照就是,在4G时代包括高通、联发科以及华为海思等全球范围内的厂商都在研发手机芯片,并非只有高通一家在做,甚至就连小米也推出了澎湃芯片。至于AI芯片,中国厂商目前的研发进度并不比国外厂商差。

掌握了芯片设计研发的厂商,往往会在手机最重要的通讯模块芯片商进行努力 探索 。譬如华为,大多数旗舰手机都会采用自家的麒麟芯片,基带也会待在自产巴龙芯片,还与射频芯片都已实现自产。

当然,其他型号手机或许会采用高通芯片,但很多新品都已经实现了自产替代。这样做,首先是不再受高通的要挟,其次是不用向高通交纳太多专利费。

随着5G的逐渐到来,更多的公司掌握了5G专利,高通的垄断优势就会越来越弱。当然,凭着高通在通讯领域的技术积累,高通在5G乃至以后6G可能仍有优势,但这个优势正在逐渐减小,同时更多掌握先进通讯技术的厂商也会与之瓜分这个优势。

其中华为公司以1481族占据榜首,占比289%;瑞典爱立信公司1134族紧随其后,占比221%;韩国三星集团1038族,占比203%。而高通,并不在这个榜单。

显然,在5G技术标准中,高通在专利数量已经不占优势。

垄断的另一面

专利授权模式可以为高通带来巨大收益,但它同时也有致命的缺点。

专利授权模式的优点很多,其垄断特性能够让厂商在竞争中就能占据较强优势。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风险性强同时投入更高。

王吉伟频道认为,高通面临着专利稳定性能否持续的问题,譬如购买的专利技术何时到期,自身的专利到期后如何继续维持,以及交叉授权专利能用多久等。

另外,专利技术还存在技术越过的可能性,如果技术被超越或者被淘汰,这个垄断技术也就没有太大的存在意义了。

从上文分析亦可知,高通在5G专利数量上并不占明显优势,从3G到4G再到5G,在专利这个层面高通一直在走下坡路。

在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下,专利费并不是基于提供的芯片的价格基础之上,而是基于整机。即每一种专利费的收费基础是设备销售净价的65%。也就是说,在4G手机上镶嵌一块钻石将其做成售价10万元奢侈品,高通也会在65万的基础上收取3%-5%的专利费用。这一点,为全球厂商所诟病。

更令手机厂商气愤的是,高通不止垄断通讯专利,还按照芯片和专利费捆绑销售。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走专利签订的流程并缴纳5%专利许可费用,也就没法获得高通芯片。

并且高通还与众多ICT(信息、通信和技术)公司签订交叉许可,如果不签订协议,就没法获得高通专利授权,比如用联发科芯片,联发科难以绕过高通专利,后者依旧能凭借其条例,朝联发科下游客户按销量收取专利费。2016年高通起诉魅族,就是因为魅族使用联发科的芯片而没有向高通交纳专利费。

重要的一点在于,高通的主要营收就是靠专利费。中国是高通最大的市场,据高通财报统计,在2016财年国产手机厂商为高通贡献了53%的营收,共计2528亿美元,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专利费用。

再以2017财年为例,高通总营收为223亿美元,其中来自高通技术授权的营收为6445亿美元,税前净利率高达80%。

以上两组财务数据证明,高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技术授权。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苹果拒绝向高通支付专利授权费用后,高通当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

这意味着,如果通讯技术越来越新,高通的专利越来越少,掌握5G以及未来通讯技术的厂商越来越多,高通就越来越没有优势。高通的专利授权业务就就会不断枯萎,其营收也将会不断减少,并将会进一步导致其市值下跌。显然,这个事情正在发生。

高通过往的底气来自于大部分手机厂商绕不过去的专利短板。但现在厂商正在不断补齐这个短板,专利垄断与高价授权反而成了高通的短板。

除了商业模式本身,在监管层上,过于垄断的行业,又很容易招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及罚款。

从2010年开始,韩国、中国、欧洲等国家就多次对高通涉嫌垄断做过处罚。尤其在2017年,高通先后被中国、台湾、韩国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监管部门认定垄断,并开出了巨额罚单。

甚至,就连美国贸易联邦也看不惯高通的长期行业垄断。2019年1月,美国贸易联邦委员会,对高通提起垄断诉讼,并已初步获得法院的支持,判高通必须向竞争对手(芯片厂商)授权必要专利。

高通的通讯专利授权模式,正在一步步迈向垄断失控。

后记:IOT、车用能否放飞高通

为持续保持领军地位,高通早已布局5G,并进军物联网、 汽车 领域。

并且,为了进入 汽车 领域,高通早于2016年就以470亿美元收购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车用芯片制造商。

但是在IOT领域和车用领域,已经推出从芯片到软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国内外厂商已有不少。仅NB-IoT芯片级的玩家就有英特尔、华为、中兴、联发科等十家厂商之多,高通只是其中一员,这还不用说国内的紫光展锐等厂商。

云计算厂商方面,阿里云的IoT芯片,在2018年销售量就已超2亿片。并且,在7月25日发布了ALOT芯片玄铁910,应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7月3日,百度云也推出了首款语音AIoT芯片。小米也在近期投资收购了两个公司,准备做IoT芯片。

家电厂商中,海尔早已推出自己的物联网芯片,美的也已经实施了芯片计划。

目前中国已有数家能够生产IOT芯片的厂家,同时AIOT芯片领域的创业企业已不少于30家。还有寒武纪、商汤等自研AI芯片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对于很多能够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厂商,车联网也只是其IOT战略的一个应用场景。

因此,在IOT芯片这个领域,高通想要在中国市场兴风作浪,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至于专利授权,还要看其掌握的专利数量以及专利稀缺性与稳定性。

与高通垄断3G专利的一枝独秀的时代相比,现在的5G、IOT时代是众多厂商百花齐放的场景。即便万物互联的市场足够全球厂商吃一个时代,高通又能不能凭借现有的芯片+专利授权模式做这个时代的吃豆人呢

或许,垄断破除的时代,即是高通模式谢幕的时代。

10号,HTC 官微发文称HTC将关闭天猫以及京东旗舰店的消息,将HTC拉回了我们的视线当中。虽然官微称还可以可以通过官方商城购买,但HTC的官方商城仅有的三款智能手机,全处于无货状态。HTC这一举措仿佛是要退出中国市场,虽然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但不难看出,HTC确实在缩减自家业务。2012年,因为在美国遭到禁售,HTC关闭美国研发办公室,2013年,退出巴西市场,同年7月推出韩国市场,2017年关闭中国上海的手机工厂,2018年将其手机代工业务部分出售给了谷歌公司。

这些都表明,HTC手机退出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

  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HTC 在辉煌时的销量甚至直逼诺基亚和苹果,到底曾经辉煌灿烂的手机品牌,是如何沦为如今的惨状?我们不妨盘点下?

  一,忽视中国大陆市场,忽略大陆消费者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智能收集市场,当无数丰富多样的手机厂商都想挤破脑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HTC却完全忽视大陆消费者的需求,定价偏高、减少配置、售后等问题,一直都伴随着HTC。如2016年,HTC推出了自家重磅旗舰HTC 10。

这款机型在海外版本采用的是4G运行内存和高通骁龙820处理器的组合配置,但在中国大陆市场,其采用的则是低配的3G运行内存和高通骁龙652处理器的组合配置。在价格方面,海外版售价699美元,国行版售价3499元到3799元,相比海外,价格过于偏高,并且在内地市场提供缩水版产品。这强烈地激发了中国大陆市场消费者的不满,认为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集体反d,甚至抵制,导致在中国大陆手机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逐渐丧失优势。

  二,忽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011年,HTC的部分手机产品侵犯了苹果专利权,导致其相关的产品机型在美国市场禁止销售,该裁决在2012年4月19日起执行。这一裁决让HTC在美国市场大受打击。不仅如此,2013年,HTC One机型在荷兰遭禁售;同年10月,部分手机机型在英国遭禁售;刚过了一年,2014年初,又在德国遭到了禁售,其相关原因都是“侵犯了诺基亚的相关专利”。

  三,转战“VR”,前景渺茫。

HTC近些年想通过持续构建虚拟现实生态系统,转型进入发展Vive版图,加大投入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来重整旗鼓。但VR行业发展至今,在市场上VR应用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而且还有小米、华为等多家企业一同竞争VR领域,市场前景还是一片渺茫。

 

  HTC这一步步将自己作死的局面,让其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也警示这现在的手机企业,要做好战略规划以及市场调研,还要加大对自身产品的自主创新性,抓住消费者,不要重蹈HTC的覆辙。面对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以及华为、小米等的竞争和即将到来的5G 时代,HTC将何去何从,是否能重振旗鼓?还是就此倒下?

我讲个亲身经历:我家格力空调坏了,网上查了维修电话,来人修理说是集成块坏了,花了四百多元。第二天我上网一查是个遥控接收装置,价值两块钱,明显被坑了。接着燃气热水器坏了,结果华帝上门了,要了三十元上门费,说是修不了走了。我后来花四百元(包括安装费)买了一个,一冬天用的蛮好。所以不在乎钱多钱少,好用就好。

我是来看评论的。我看有些人做评论,动不动就把品牌加上去,其实我觉得现在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燃气热水器每个品牌都差不多的,就看这个品牌是不是良心。我同事买了一个杂牌子的燃气热水器,300多块钱用了10年。最近快了,他说修一修还可以用,但是他想一想还是不要修算了,直接淘淘汰掉。如果你说几千元的和几百元的差多少呢?差别不大很小。但是可能几千元的比较讨好消费者而已,其实内部用料的话都差不多。可能几百块钱里面的散热管加热片应该是铝的,然后几千块钱用的是铜的,但是铜可能也不会说是用紫铜。然后比如说几千块钱的,他会用个触摸屏,然后有个液晶屏给你。几百块钱的可能是机械的旋转。当然我不会去买几千元的。像我们国产的几个大品牌的样式热水器,你买个1000块钱左右的就可以了,保证用你个三五年的。

本人从来不买燃气热水器,虽然现在很安全了,但是还是排斥。一直电热水器,也只是选择大品牌的而且不会超过2000元,几年前装修房子买了电热水器花了2600结果两年也坏,后来直接换了海尔的千元热水器用了五年了还在用,今年换新楼了继续还是千元多的热水器,坏了话直接换新的省心。

强烈不建议用热气热水器,我一共用过5个就是第一个用过一次很好,第二个后洗澡熄火都经历过,第三个又熄火直接换了个新的也是熄火,大冬天洗着澡熄火,内部有开关还可以重新启动,开关在外边就惨了这么冷一身水还要出去开。我楼上没注意我说的话就在去年换了个比较高档的七千多元燃气热水器,也是熄火。找了销售人家说是你的水压有问题,不是热水器故障,你要退也不给退了。

左边是千元以下的,右边是两千元左右的

我自搬到现居住地已有26年了,前后用过3台燃气热水器,第一台是水仙能率(烟道式)9升煤气燃气热水器,售价千余元,因为当时规定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建厂,必须是合资建厂,使用寿命超过10多年,使用时发生故障;每年需调换点火电路电子零件,维保人员上门费连带零件费用约5O元,每年如此,使用体验;人在沐浴时,如遇家中其余水笼头突然使用,这时沐浴笼头出水温度会立即受到变化,水温或高或低,让沐浴人体感,一惊一乍的,十分不舒服……

后因为安全起见,国家强制取消(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并将气源改用更加干净环保的天燃气来使用,此后家中就重新购置按装了一台能率10升,强排风燃气热水器(天燃气),售价1400元。

使用体验;与原有水仙能率(烟道式)燃气热水器感觉一样,水温不可恒温,但从安全上比较,热水器燃烧工作时家中无燃烧时产生的异味,室内空气更优良,而且机器质量更有保证,在整个热水器10余年使用寿命中,因故障仅换过1次控制电路集成模块,维保人员上门费带电路零件费,合计300余元。在2018年将该机换下。

尔后再次购买按装了一台能率(强排风)12升带”恒温”燃气热水器,售价;2498元,是在某”东”电商平台购买,其一切售前与售后服务,与实体店无异,使用体验;新装机与前二台不带恒温控制系统的能率燃气热水器相比较,优点特出;出水量大,温度控制更精准,屏幕显示更清楚,特别是遇水压瞬间变化时,此时沐浴者没有丝毫被惊扰感觉,水温如常,仅在水笼头出水量有些许微调!真是一代技术更比一代强(优化),物超所值,热水器售后使用更无忧!

以上热水器在使用时,仅供家中数人每日沐浴冲淋,洗刷歺具与蔬莱水果使用不多,

所以燃气热水器能够进入普通家庭,让一般工薪者也能买的起,更用的起,在人们一天的学习与劳作下来,通过能在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来提供热水,进行沐浴而能亨受到提神醒脑并健体,真是一个时代;人类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进步的小见证!本人对燃气热水器的数十年使用与体会,在此有一说一,并无任何偏见与私念!

[摘要]燃气热水器是现在市场上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热水器,不过我们大家在逛市场的时候会发现,燃气热水器不光是品牌不一样,价格也是差距比较大,便宜的有一千块左右的,普通的价格有五千元左右的。那么,5000元和1000元的燃气热水器到底差在哪?专家告诉你!

我使用的是“能率”热水器,小日本的技术杠杠的!!!

不是崇洋媚外,我当初安装时也是咨询了好多人,反映这个日本品牌质量好,安全性能高,可以放心使用。

居家过日子,谈不上精打细算,但也应把钱花在刀刃上。燃气热水器是家居常用热水设备,对它的选购货比三家也是少不了的。可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往往越比越迷糊,市场上有几百块的也有几千块上万的,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究竟有什么大的区别呢?

燃气热水器的优劣主要在:安全性,恒温性,耐用性,热效率和智能性五个方面决定。几百元和几千元的区别也在这五个方面。

燃气热水器使用燃气作为明火燃烧,若处理不好可能出现燃烧不充分废气排放超标等情况,危害安全,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对于安全性市场上热水器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

强排式燃气热水器加装了风机,需要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室外,其并没有于室内隔绝,若风机配备功率不够或者效果不佳,很有可能不能把废气全部排到室外。再加上它燃烧消耗的是室内氧气,所以它不得在密闭空间或者浴室卫生间等处安装。

平衡式燃气热水器,燃烧系统是全密闭的结构,从室外吸收空气,燃烧后把废气排出室外,在安全性能上比强排式高很多,也因此它可以安装在卫生间浴室等地方。

燃气热水器用的是否舒心关键就是恒温性能,这是一个重要指标,市场上的燃气热水器虽然都号称恒温,但是高中低档的实际使用效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燃气热水器的恒温性能主要是通过燃气比例阀,水温传感器,水流量传感器以及微电脑控制芯片等自动化控制。然而在一些低端机型上往往只通过水温传感器感知温度通过燃气比例阀调整火大火小实现恒温,但是这种方式冬季或者温度过低或者水流量变化的时候效果就很不理想。而高端机型除了可以感知温度还能感知水流量的大小,通过智能芯片通过火量和水流量双重控制实现恒温。这种方式效果比低端机型要好很多。当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耐用性就是指的质量,质量不好的燃气热水器,用不了一两年就可能出现忽冷忽热的问题,恒温故障,打火故障,燃烧不充分故障等等,这个主要还是设计、用料、制造水平的差异。

热效率其实是说它的节能效果。虽然市场上的热水器对于节能效果都差不多,但是细分还是有区别的,这个不用质疑节能效果越高的价格自然越贵,它的设计用料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控制在燃气热水器上同样也有运用,一些高端的设备配备远程控制,不仅仅在自家浴室可以调节温度,在办公室用手机都可以查看状态,并还可以核算使用水量,燃气量等帮助统计家庭支出。这些功能当然是价格提高做代价的。这也是区别。

对于几百元和几千元的燃气热水器差距的问题,水瓶NO1从安全性、恒温性、耐用性、热效率、智能性等五个方面陈述了相关的区别。对于我们选购燃气热水器主要也是看这五个方面。总之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只要不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总有它存在的理由。希望朋友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满意的产品。

问题回答完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关于这个问题正好前两年我帮我父母安装热水器的时候认真研究过一下,可以帮上大家。首先向大家解释一下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燃气热水器在工作原理上非常简单,通过燃烧燃气直接加热水管使得热水管内的水加温,从而出热水,这和普通烧水的原理并无二致。但是这个烧水过程有个问题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燃烧有分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当燃气和氧气的比例达不到理想状态时,是不可能完成充分燃烧的,不充分燃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和部分未完全燃烧的有毒气体,当这些气体浓度较大时对于人体会产生较大影响,即一氧化碳中毒或者煤气中毒。目前在市场上售卖的燃气热水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燃气热水器、一种是强排燃气热水器,他们的区别是强排燃气热水器有一个排风机,他可以直接将燃烧不充分的废气直接通过排风机和排风管直接吹到室外,不会导致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而普通燃气热水器没有这项功能。目前市场已经禁售没有强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这一点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但是很多小作坊小店依然在售这种没有强排功能的燃气热水器,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要重视!所以购买热水器时一定要了解是否有强排功能。目前没有强排功能的热水器大多只要几百块就可以购买了,但是有强排功能的热水器一般价格在千元左右,个人认为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省几百一千的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想要放心,就去当地正轨电器售卖场所购买强排燃气热水器就可以了,现在美的、海尔的热水器有的也只要千把块钱,质量都挺好,使用又放心,所以值得购买。祝福大家都平平安安,健 健康 康吧。

一般是通电过程充电桩会自检,自检过程指示灯闪烁是正常的。自检完成电源绿灯常亮。

比亚迪把2015年称为“SUV元年”,于2015年推出两款主打传统能源的车型——比亚迪宋燃油版和比亚迪元燃油版,也就是此前传出的比亚迪S3和S1。前者定位于中型SUV,后者则归属于紧凑型SUV。

比亚迪元的前脸与宋区别较大,一条横向镀铬条连接了左右大灯和车标,前格栅的装饰类似鳞片效果。下方保险杠的设计自成一体,不过可以看到依然带有明显的“X”风格的影子,下唇配有明显的银色扰流板,视觉效果出色。

比亚迪新车在外观美观度、原创度等方面会达到较高水准。更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元侧面也采用了双腰线设计,同时“C”柱设计也完全没有以前车型的那种“生硬”感。

车尾部最明显是外挂式备胎,五条镰刀样式的装饰,给比亚迪元的运动气息增色不少。尾灯造型好像螃蟹的一对钳子。安装方式风格类似福特翼博。另外49秒的尾部标识同样出现在尾部,代表该车的0-100km/h所需的加速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64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