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将如何颠覆传统制造业

物联网将如何颠覆传统制造业,第1张

如果不是亲耳聆听PTC全球CEO贺普曼(James Heppelmann)关于物联网将如何变革传统制造的演讲,我对一个革命性时代即将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恐怕不可能有那么深切的感受。
6月的波士顿阳光明媚、气候宜人。这里既是美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仅次于硅谷的东部创新中心。贺普曼的演讲正是2014年PTC全球用户大会(PTC Live Global 2014)开场。来自全球约2,000多名用户代表和媒体出席了此次大会。作为《福布斯》中文版的代表,我应邀参加。
自通讯技术诞生以来,全球1/3的人口通过电话、手机、互联网连接。2010年则被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物体的连接数量超过人的连接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一物与物连接的趋势在加速发展,“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似乎已经势不可挡。
据IDC预测,2016年,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创造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9万亿美元;麦肯锡则把物联网视为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性技术之一,202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达62万亿美元,是3D打印市场的10倍。
“物联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 贺普曼说,互联网强调‘人’的连接,而物联网强调的是‘物’,“万物互联的世界产生的变化就是创新的驱动力。”
在贺普曼看来,物联网时代之所以会到来,离不开三大因素的激励:
芯片的发展——摩尔定律使得芯片的计算速度在过去几十年间飞速发展;
通信的发展——各种通信技术让联结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智能产品(也就是“物联网”中的“物”)的发展。
大约1年多前,贺普曼和全球知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联合启动了一项关于物联网时代制造业、智能连接产品的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智能连接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将重新定义整个产业链条,并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也会改变竞争者参与竞争的战略,”贺普曼说,“这将是对所有人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大事,甚至这变化之快和颠覆性让人觉得有些可怕。”
“世界在变化,我们制造的产品在变化,产品产生价值的源泉也在变化,而且在转移。”贺普曼说。那么,物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彻底改变呢?贺普曼从三方面做了解析。
首先,原先硬件创造的价值正在被软件创造的价值所共享,与硬件相关联的软件创造的价值将超越以往任何时候。贺普曼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了软件与硬件结合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很多制造业客户告诉我,他们的产品有几百万、甚至数千万行代码,他们也可以算得上软件公司了。”贺普曼说。
在中国制造业领域,这一趋势同样在发展。例如,风机制造商远景能源在几年前就已经把自己从传统风机制造商升级到了“智能风机制造商”,通过为风机增加传感器、编写软件代码,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运营。
其次,联接让我们对智能硬件在软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而创造“新的智能”。云计算的颠覆性由此体现。在制造智能联接产品时,人们可以选择把大部分软件直接与硬件集成,这样可以得到更快的响应速度、较低的网络依赖程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也可以把所有的应用都放在云端,如此一来,硬件变成了终端接口,制造的复杂度会大大降低,而所有有价值的应用可以通过网络灵活配置,选择更广、更新更快,硬件的价值也会因此降低;当然,也可以二者结合,把部分核心功能做成嵌入式软件,而把一些应用放在云端。
第三,智能连接产品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飞利浦照明的模式创新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改变以往销售灯具的模式,与华盛顿地区的停车库签订为期10年的照明服务合同,并为这些车库安装LED灯。“LED灯是一次性投入较大的昂贵照明器材,但从节能和效率来说,优势明显。”贺普曼解释说。毋庸置疑,让客户一次性投入安装昂贵的LED灯的挑战很大。但飞利浦采取新服务模式,他们可以从每年节约出来的200万美元的能源开支中获得充足的利润。服务期间,飞利浦不仅需要提供高品质产品,还要持续做好服务——通过传感器、芯片让照明智能化,从而通过系统平台监控、运营和服务。从模式上来看,这是双赢的——用户得到他们需要的“舒适”,而制造和服务提供商取得了稳定而源源不断的利润。
那么,制造业企业应该让传统产品具备哪些“新能力”才能让它们具备智能连接产品的特性呢?贺普曼从4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分别是:监控能力、控制能力、优化能力和自动化能力。
激情澎湃的贺普曼曾经是一位工程师和创业者,在他的带领下,PTC从产品设计软件跨越到协同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物联网平台等领域,近年来公司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并且通过收、并购完善自己在制造业全生命周期软件工具和平台各环节的布局。贺普曼自己也是一位物联网体验的超级粉丝。演讲中,他现场演示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自己房屋中的各种智能产品设备,让观众亲眼目睹了家中能源管理、娱乐系统、安全系统尽在一键掌握中的场景。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盒马鲜生: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消费者可到店购买,也可以在盒马App下单。

2、叮咚买菜:是一款自营生鲜平台及提供配送服务的生活服务类APP。主要提供的产品有蔬菜、豆制品、水果、肉禽蛋、水产海鲜、米面粮油、休闲食品等。

3、苏宁小店:与传统便利店不同,苏宁小店会根据用户的核心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商品选择,尤其是它的主战场—全国成千上万个社区,苏宁小店主要围绕用户和用户家庭的“厨房”,主打生鲜、果蔬、热鲜食等品类。

4、京东到家:是达达集团旗下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之一,依托达达快送和零售合作伙伴,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手机数码、医药健康、个护美妆、鲜花、蛋糕、服饰、家居、家电等海量商品1小时配送到家的服务体验。

5、每日优鲜:是一个围绕着老百姓餐桌的生鲜O2O电商平台。覆盖了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类,每日优鲜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选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全球生鲜产品“2小时送货上门”的极速达冷链配送服务。

马云认为电子商务并没有冲击传统行业,更没有打击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只是把握并用好了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产生一种适应互联网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革命到来,未来将有五大趋势将会取代电子商务,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影响到世界。

第一,新零售传统零售业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陷入了挫折,但马云认为他们太过保守,打击他们的是顽固的过去思想,他们忘了看更远的地方。未来,传统零售业将利用大数据、物流和电子商务创造新的零售模式。电子商务也将受到新的零售模式的冲击。传统零售业要崛起,就只能改变。

第二个是新制造过去的制造业追求规模化与标准化,未来的制造业将采取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生产方式。如果智能制造业没有实现个性化定制,它将被摧毁。未来是物联网的革命时代,机器的智能化使得从B2C模式向C2B模式的制造业转移。因此,制造业必须改变,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第三是新的金融历史支持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这也符合典型的28理论,只要有20%家大企业的支持就能促进世界80%的发展。但未来,新金融必须支持82个理论,支持80%的小企业、年轻人和消费者。新的信贷资金运用创造普惠金融,给所有创业者、年轻人、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幸福。这势必会对当前的金融业产生影响。

第四是PC时代的传统IT架构和新技术技术,未来将有大量的移动端转型,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技术,它将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五,过去的新资源开发是以石油和煤炭为基础的,未来的技术发展将以数据为基础。数据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个资源,它利用一个更高的价值比任何资源,它是更有价值的资源。未来大数据的价值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马云说电子商务是阿里巴巴业务里最传统的一块。“电子商务”一词很快就会被淘汰。一个新行业或者是新模式的诞生,“尝鲜者”们或者惨败出局,或者高歌猛进。根据媒体发布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包含拉手网(团购电商)、家园网(房产电商)、美图电商(跨境电商)、繁星优选(社群电商)、领蛙(无人货架)等在内的多家电商或者是新零售企业倒闭、转型或者是被收购。而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等正在新零售的赛道上不断向前驰骋。国内新零售领域,经过了大浪淘沙,正在逐渐步入“剩者为王”的时代。相比于传统零售、电子商务,新零售的规模还较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科技与零售巨头的努力下,新零售这个新模式正在强势崛起。

新零售是马云在2016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提出的,之后阿里也做了不少尝试,包括“无人超市”、“盒马鲜生”、“天猫小店”。对于什么是新零售,业界各有各的解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为了更清楚的理解什么是新零售,我们先来看看来各位大咖是怎么解读的。
马云: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行业受到了电商互联网的冲击。未来,线下与线上零售将深度结合,再加上现代物流,服务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构成未来新零售的概念。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纯零售的形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将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刘强东:在“新零售”场景中,智能技术会驱动整个零售系统的资金、商品和信息流动不断优化,在供应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需求端实现“比你懂你”、“随处随想”、“所见即得”的体验升级,未来零售基础设施会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协同化。
雷军: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我们要从线上回到线下,但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要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提升传统零售的效率,实现融合。
卫哲:检验新零售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既比电商牛,又比传统零售牛,那就是新零售。新零售有四大特点:用户体验拉起来、电子会员建起来、虚拟大店建起来、供应链电商化通起来。
吴声:新零售是以大数据支撑场景洞察、以体验设计为基础架构的新信用关系与新效率体系。 新零售=新信用+新效率。
以上各位大咖对于新零售的定义和解读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大家都认为新零售是由新的技术和方法驱动,既不同于电商,也不是传统零售。但是雷军强调效率,刘强东看好技术,卫哲谈的则更具体。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用一句话总结所谓的新零售:新零售就是由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驱动,对零售产业链进行价值重构和模式升级,自我进化形成的新商业形态。
新零售思维导图
新零售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场景
由于支付技术、大数据的发展,未来零售业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超市、便利店以及商场,将会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
比如现在在办公室、地铁站、商场出现的无人售货机,就是将商品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集于一体,可以各种不同的场景中完成交易。除了上述这些场景,无人售货机还可以出现在更多的地方,包括社区、学校、火车站、机场、餐厅等公共场所。
办公室无人零食铺
最近兴起的无人超市,也是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对新零售的一种尝试。
此外、对传统便利店的改造、更多新型便利店的兴起将会是一个趋势。未来,零售业将会更加分散化、小型化、便利化,以更高效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些变化意味着新零售将以更多不同的形式,渗透到各种不同的场景中。在未来,零售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所见即得”将不会再是梦想。
2、新供应链
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供应链将会更加平台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所谓平台化,也就是阿里巴巴曾鸣教授所说的S2B,平台将会为更多小B服务。比如现在线下的天猫小店,将会由阿里的“零售通”给小店统一供货,京东的百万小店也是同样的模式。
而智能化,指的两方面,一方面对于供应链的供应端,通过收集和分析线上线下的大数据,就可以对各种品类商品的消耗和生产进行无缝对接,避免浪费,提高精准度和效率。这也是马云口中所说的“新计划经济”。
而对于线下小店,依靠天猫强大的大数据,“零售通”系统会根据店铺周边的人群画像,计算出最适合这家店的商品,进行大数据铺货。并且根据数据的更新,有望将需要铺货的商品精确到具体品牌和数量。
比如,通过大数据了解到小区里面的家长给小朋友采购的零食和玩具的品牌、频次、金额,就可以在小店内进行针对性的铺货。下次小朋友一进店,就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多美卡小汽车,还有“好多鱼”,会不会很高兴?
这有什么好处?首先,所有小店的采购量收集起来统一采购,将会降低进货成本。其次,需求端和供应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打通,将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流通和管理效率。
3、新体验
由新的技术和服务理念的驱动,新零售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这种新体验将会体现在两方面:产品和服务。
新零售强调产品为王,通过用户参与产品设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好,优质低价的商品。小米之家、名创优品就是走的这条路。
在服务上,给客户提供更加开放、更好玩、更多元的体验。
比如小米之家,用户过来,要做到没有需要不打扰,硬件产品随便体验,在小米之家用小米手机来一局王者荣耀?没有问题,店员也不会干涉。
比如阿里的盒马鲜生,现场挑货、现场烹饪、现场消费,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体验,零售场所,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也可以和餐饮结合,提供更多元的体验。
而对于零售店面来说,以前用电脑统计、人工录入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和补货,是粗放型的经营,顶多是实现了数据化。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既节省了升本,又提高了准确率和效率。所以,商家也有了更好的体验。
4、新物流
物流行业的变革,其实阿里,京东早就已经布局了。阿里组建了“菜鸟物流”,以获取零售的大数据。而京东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统,现在已经获得了回报。
物流的升级,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上的。阿里说全球任何国家72小时到货,京东说苹果手机7小时送达客户,都是通过建立分布式仓储,根据大数据提前备货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你做决策购买新的iPhone8之前,大数据已经分析并做出准备,你的iPhone8已经在离你家不远的仓库内等着你。未来人工智能“比你更懂你自己”可不是简单的吹嘘而已。
这种更智能、更高效的物流,加上遍布每个场景的零售终端,将会给用户提供完全有别于传统零售和电商的“光速”物流。
小结
所谓的“新零售”,其实就是更好的零售。这种更好是由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升级来实现。不管是按照人、货、场来划分,还是根据产业链环节来区隔,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将进一步推动整个商业世界的进化。
因此,今天马云、刘强东口中的“新零售”,在将来也是注定要变成“旧零售”的。马云之所以提出新零售,只是因为已经到了技术改造行业的临界点了。甚至在未来,可能不会再有纯粹的零售存在。由此看来,并没有所谓的新零售和旧零售,只有如自然世界一样,不断自我进化、自我升级的商业世界。

智慧地球是指把新一代的IT、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全球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通过互联网形成“物联网”,

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使得人类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工作和生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提升“智慧水平”,最终就是“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先捕捉市场趋势,在内部做好技术和运营模式上的准备,然后向外宣布概念,设法引起行业和客户的广泛关注并激发他们潜在或朦胧的需求意识,在获得这些来自一线应用厂商的共同需求后,聚焦性地进行相关研究并在第一时间推出满足需求的产品。

同时,IBM概念的“广播”效应也会为它吸引来大批客户。显然,与之前拿着产品向客户推销相比,这种模式既能强化IBM在客户中的引领者形象,又能让它们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

扩展资料:

不能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联、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内网与外网、公用和专用之分。

物联网既可以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品应用组成局域网、专业网。现实中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也没有必要使专业网、局域网都连接到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

今后的物联网与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类似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小区这样的物联网更适合采取局域网或专网的形式,这可能是很大的一块应用空间。

这个专业还是很不错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的吧。

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属于刚刚起步阶段,有个别地区在发展物联网产业,但是目前来看应用的不是特别广泛。就前景来看,物联网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将来应用的面扩大之后,必然需要专门的人才。根据统计预测,未来5年内物联网人才需求市场将会逐年增大,仅智能交通领域,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就可能达到20万人,将有50万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人才缺口物联网方面的人才需求在大量增加,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随着疫情期间网课的普及,在线教育一时之间成为了教育行业的主流模式,各类线上课程产品纷纷上线,也在无形中催生了教育“OMO”模式。好未来、新东方、精锐教育、朴新教育、学大教育、京翰教育等纷纷布局,究竟何为“OMO”模式?为何多家教育机构将其作为重要战略?

互联网的出现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教育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得该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疫情期间,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类学校积极制订在线教学方案,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形成了“课程超市”、“空中课堂”、“IPTV同步网络课堂”、“网络直播课堂”等多种实施模式,掀起在线教育全员参与的“实战热”。腾讯、阿里、钉钉等企业,纷纷提出各自的在线教学方案,从平台、资源、工具等多个方面保障线上课堂的实施,掀起在线教学的“行业热”。一时间,在线教育成为了炽手可热的“香饽饽”。此次疫情给了在线教育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它真正出现在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面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补充方式。同时,它解决了教育机构无法进行线下教学活动的难题,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未来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同样它也接受着所有在线用户的检验,对其平台、课程、师资、用户体验、获客来源、服务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得“OMO”教育模式备受关注。
何为“OMO”教育模式?

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相融合形成的一种行业平台型商业模式。 就教育行业而言,OMO模式是将线上课程与线下教育相融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场景教学闭环,为孩子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实际上,OMO的理念由创新工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提出, “未来世界即将迎来OMO,且将对经济与消费生活带来深刻影响”。 李开复强调,助力OMO时代到来的四个关键因素分别为: 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应用、流畅的支付系统、质优价廉的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在这些关键领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并且未来将有望首先实现OMO。

OMO模式的开启,离不开曾经风靡一时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O2O模式是单向的从线上到线下,其本质上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参与体验消费: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 而OMO模式下,线上与线下双向交织,互相导流。例如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概念商超,就是典型的流量双向交织流动的商业模式。 用户在线下购物,使用电子支付,行为被线上收集,从线下获得体验后,可继续使用网站、APP购买商品,送货到家。而用户在线下变成会员后,商家能在线上做推荐、引导,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二次传播和增值,从而模糊了线上流量线下流量的边界,形成完整的流量循环体系。线上线下相互赋能,体验相互交织。
教育“OMO模式”大幕早已拉开

根据相关《K-12教育培训机构OMO专项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疫情期间OMO教育模式被广泛的宣传和讨论,OMO理念在K-12教培行业的渗透率大幅提升,达到91%。新东方、好未来暂停线下班课,承诺按照“原班型、原老师、原课程”的原则,将线下业务同步平移至线上,降低了学员退费风险。事实上,早在疫情之前,两大巨头已悄然开始了OMO模式的战略布局。

1月20日,新东方2020财年Q2财报会上表示,三四年前新东方开始对OMO进行投资并已于去年开始取得成果。本季度新东方在OMO生态系统上投资了4400万美元,未来将继续升级OMO标准教室教学系统。

1月21日,好未来2020财年Q3财报电话会上宣布,好未来正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OMO模式,整合旗下学而思在线和地面的学而思培优,将线上技术应用在线下教学,实现优质师资的远程教学。

早于2019年开始,包括精锐教育、朴新教育、学大教育、京翰教育、爱学习教育集团(原“高思教育”)在内的多家教育公司已经开始探索OMO模式转型。2019年4月,精锐教育CEO张熙曾表示,“我们会投入30亿元,做好线上线下技术深度融合。这30亿元中有20亿元用于技术升级,大力推动精锐大生态链OMO的形成”。精锐教育疫情期间不仅推出在线平台“精锐在线”,将线下的数十万在读生平移至线上,同时宣布多项高管任命全力推进OMO战略。3月6日,其还宣布正式收购此前已有过合作的溢米辅导,将作为精锐教育的子公司,转型为线上线下融合的OMO平台,通过AI赋能在线一对一教学,下沉三四五级市场。

5月末,学大教育推出“双螺旋”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产品深度融合,其本质也是OMO模式。在获得D轮融资后,爱学习教育集团宣布未来5年的战略路线,坚持S2B2C战略路线,聚焦OMO新教育场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提供高品质、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而近日,爱学习教育集团与华为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将依托各自行业优势和技术积累,开展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共同促进K-12教育领域OMO落地产品的创新升级。

京翰教育也宣布落地OMO模式,利用AI一体机等智能产品,打通线下教育、线上课程、双师课堂等数据。在线下,其未来校区采用AI智能学习一体机,线上内容统一由校区管理,不仅可以控制开放时长,还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对一些娱乐休闲类内容加以限制,学生可以用AI一体机和平台上的教学应用工具听线下老师讲课;老师在线上线下授课的同时,可以用云端的教研内容来提升教学质量。在实时反馈上,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教育云后台控制,不仅学校可以通过后台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情况,家长也可以远程观看学生的上课情况,跟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OMO教学模式,是探索未来教育的创新途径

几大教育机构的战略都反映出OMO模式已经开始成为传统教育行业聚焦的重点方向。

在教育行业的存量市场接近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纯线上或者纯线下都已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如做纯在线用户黏性低,而线下门店扩张成本高,获客难。如何做好增量运营,是线上线下教培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有部分教培机构在探索OMO模式运营层面,通过社群运营、社交媒体裂变等方式来做前端获客,或者做一些在线导流课来提高品牌转化率。另一方面,部分在线教育公司也正经历从纯线上到OMO模式的探索,通过AI课、双师课等多种技术手段,吸引线下用户,或增加线下服务的频率和场景,打开下沉市场。

伴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转变。 未来的互动不仅会发生在学习者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后AI、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或将成为教学、教研、招生获客、教务服务的工具,帮助教育行业各方主客体重构用户体验。从获客上来说,选择在线教育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下店体验签约,不定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教学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将线上线下课程进行排列组合,不定期的师生线下见面和授课还能拉近亲密度,提升黏性和教学结果。 这样线上自主学习和不定期的线下见面沟通,为学生和家长都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 OMO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正好提供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将线上和线下教育场景的要素进行创新组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供给。很大意义上来说,这是帮助教育机构实现智慧教学的创新手段,可以将服务范围扩大化,给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新选择。

此次疫情的到来,助推教育行业OMO的加速发展,让更多教育机构、家长、学生看到线上与线下交融带来的不同体验感。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OMO这股“热潮”也是探索未来教育的创新途径。它更需要教育机构不是盲目跟风,而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在适合自己的教学场景中,通过数据和技术能力,在发挥各自效能的前提下,打通线上线下的壁垒,真正相互交织融合,实现优质的内容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原文:

教育金融研究专家, 技术推动教育变革,教育“OMO”模式为何“那么火”?

1天猫新零售体验平台

依托天猫互动联盟为载体,天猫新零售体验平台为品牌零售商和技术服务商提供了更好的合作互联平台。商家可以在平台上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案,技术服务商也可以通过平台技术池打造最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2永辉——超级物种的新零售平台

超级物种作为多个餐厅的组合模式,提供新鲜、安全、高性价比的全球优质食材,打造超级美食梦工场,融合了永辉目前孵化的八大产品:三文鱼工坊、博龙工坊、盒牛工坊、小麦工坊、永悦汇、生活厨房、健康生活有机馆、等待花开。

3盒马生鲜新零售平台

盒马生鲜是支付宝会员生鲜体验店,“盒马”取谐音“河马”。门店采用全自动物流模式,从前端体验店到后端仓库的包装全部由物流带配送。从网上订购到打包只需10分钟。商品最快半小时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覆盖周边五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34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