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硬件为营收基础,却不以硬件盈利为目标。小米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毛利率均不到10%,仅互联网服务毛利高达60%-65%,综合毛利率仅为11%-13%。反观其历史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小米的价值观、营销理念共同形成其产品力,硬件产品力与粉丝文化构成其品牌价值的基石,依靠品牌价值正反馈于硬件产品,并形成互联网服务的利润增值。
3、因时制宜推出新系列,形成包括小米MIX、小米系列和红米系列三大类覆盖高中低端市场。2015年推出红米系列助推其在新兴市场份额提升;2016Q1以来,中国手机市场已成为存量市场,而成熟市场消费者更追求创新升级卖点,因此MIX是小米创新力的重要输出口。
4、加快国际化进程。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的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印度、印尼为主要出货区域。就2017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而言,公司在15个国家及地区位列智能手机品牌前五名。
5、低端产品出货高增,初步完成高端机型布局,整体均价仍有提升空间。近两年,通过小米对手机黑科技不断应用,使得小米手机从传统的低端形象渐渐成为一家高中低端产线完整的互联网生态企业。但是,2017年中端机型和入门机型仍是小米的主力机型,而3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舰机型出货量尚不足一千万只,2000元价位的旗舰机型销量同比亦未见显著增涨。在中国市场上,2018Q3小米100美元以下机型占比仍有18%,而中国市场主流需求为100-400美元,100美元以下需求只占59%。在印度市场,低价有助于份额进一步提升。2018前三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均价同比略有下降,但低于同期印度市场整体均价。
目录
1 起于手机,立于三足
2 小米手机业务战略特点
21 择时推出精准差异化品牌
22 从性价比战略到重视黑科技
23 轻资本的营销理念与销售策略
24 以本地化实现国际化战略
25 电子消费品平台型企业
3 小米手机简史:不同定位,同样发烧
31 旗舰机系列,极致性价比时代
32 红米系列,让千元机品牌化
33 MIX系列,以创新获奖无数
4 产品结构仍有优化空间早期互联网兴起,导致地方新闻、专业调查报告淹没在跨地区的新闻中,更多人了解地球另一端发生什么事,而不了解自己当地发生什么事,这就是互联网对本地新闻的冲击,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出现,本地新闻反而有所复兴,可见互联网对本地生活影响不断改变。同样,移动互联网对本地消费的亦会带来冲击,由于智能机的普及,LBS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的移动互联网模式不断涌现,例如O2O模式、SOLOMO模式,而这些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模式都与本地消费密切相关,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本地消费。 何为本地消费,相对于网上消费、邮购消费、电视消费而言,本地消费主要是指当地消费购物,确切的指消费者在其生活起居的周边完成的消费,例如去当地超市、商城、便利店消费等。 互联网消费,主要是B2C、B2B等网络消费,一定程度上抢夺本地消费市场份额,但尚未触及本地消费,互联网消费与本地消费并行不悖的,移动互联网消费则是将互联网消费与本地消费相融合,让线上消费回归线下消费,或让本不适合的线下消费搬上线上消费。这个过程可看作对线下消费的进一步信息化,一方面对本地消费主体信息化(地理、商户、商品、消费关系等),另一方面对本地消费流程信息化(线上购买线下支付、线上购买线上支付等)。相对于本地消费属于平面消费,移动互联网消费更偏向立体消费,既有线上亦有线下,而这种立体消费更多表现在不同的消费模式,例如点评模式、团购模式、折扣模式、签到模式等。在这里不针对消费模式分析,而针对移动互联网对消费者以及本地商户影响加以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对消费者的影响 1 消费乐趣改变——休闲消费减少,消费娱乐增加 消费者为保证能购买到心仪的服务和商品,必然借助移动互联网了解详细商品与服务信息,购买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休闲购物方式逐渐向定向购买方式转变。消费者因此将会丧失休闲消费中惊喜和消遣的乐趣。但移动互联网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乐趣,消费者可享受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体验,同时可从中获得游戏、互动等娱乐。 2 消费意识改变——从众意识增强,主观因素减少 透过消费经验分享平台,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明,与此同时,消费者主观消费意识随之减弱,消费者减少依赖自身的喜好与自身的经验,更多依赖他人的喜好和他人的经验来判断是否购买。在确定消费水平前提下,消费者往往选择评价好,客流量大的商户,从众消费意识增强。 二、移动互联网对商户的影响 1 促销意义改变——促销意义不再,服务意识增强 优惠券本来是商户为在某段时间促销而退出的优惠形式,但当优惠券变成电子优惠券,优惠券的意义变了,不再是某段时间的促销,而变成长期的宣传。由于电子优惠券,推广方便简易,商户推广优惠券激增,优惠券作用反而降低,商户又不得不推出更多优惠券吸引消费者眼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处不促销,但又是无处促销,促销泛滥,促销对消费者吸引力随之降低,而服务水平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商户在保持高频度的宣传促销的同时只能增强自身服务水平以吸引消费者。 2 信息控制权改变——更加被动,服务透明度增加 移动互联网平台将更多商户组织起来,在各种第三方服务平台,商户显得更加被动,商户须要在不同的平台下广告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商户须要适应不同模式的服务平台。同时,商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竞争展露无余,点评分数成为衡量商户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导致好评越好,差评越差的结果。商户不得不采取相应行动修改点评,向第三方平台支付费用修改点评,或雇佣水军修改点评,或着实提升服务水平以修改点评。商户无论面对第三方服务平台或消费者,都显得更加被动,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逐渐消失,商户不得不增加服务透明度以适应第三方服务平台和消费者的监督。1、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作用距离很近,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由于电磁场非视距等优点,传输范围大,而且标识的体积小,造价比较低。但其不具有通信能力,抗干扰能力较差,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且用户的安全隐私保障和国际标准化都不够完善。
2、Wi-Fi室内定位技术
Wi-Fi定位技术有两种,一是通过移动设备和三个无线网络接入点的无线信号强度,通过差分算法,来比较精准地进行三角定位。二是事先记录巨量的确定位置点的信号强度,通过用新加入的设备的信号强度对比拥有巨量数据的数据库,来确定位置。
3、地磁定位技术
非均匀的磁场环境会因其路径不同产生不同的磁场观测结果。而这种被称为IndoorAtlas的定位技术,正是利用地磁在室内的这种变化进行室内导航,并且导航精度已经可以达到01米到2米。
4、超声波定位技术
超声波定位技术通过在室内安装多个超声波扬声器,发出能被终端麦克风检测到的超声信号。通过不同声波的到达时间差,推测出终端的位置。
5、红外线定位技术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的原理是,红外线标识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只适合短距离传播,而且容易被其它光线干扰,在精确定位上有局限性。
6、蓝牙定位技术
蓝牙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把网络配置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网络的主设备,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7、北斗卫星定位技术
北斗卫星定位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它能快速确定目标或者用户所处地理位置,向用户及主管部门提供导航信息。
8、基站定位技术
基站定位一般应用于手机用户,手机基站定位服务又叫做移动位置服务(LBS)。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除了以上提及的,目前来看定位技术的种类有几十甚至上百种,而每种定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合的应用场景。到底哪种技术会最终胜出,现在还不得而知,有待产业链同仁的努力和时间的检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