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可以产出一种新的可以和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自从人工智能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虽然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可以像人那样思考、最终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优点:
1、在生产方面,效率更高且成本低廉的机器及人工智能实体代替了人的各种能力,人类的劳动力将大大被解放。
2、人类环境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较少的资源可以满足更大的需求。
3、人工智能可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
缺点:
1、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人类失业率会明显的增高,人类就会处于无依靠可生存的状态。
2、人工智能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可能被坏人利用在犯罪上,那么人类将会陷入恐慌。
3、如果我们无法很好控制和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反而会被人工智能所控制与利用,那么人类将走向灭亡,世界也将变得慌乱。人工智能技术关系到人工智能产品是否可以顺利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场景中。在人工智能领域,它普遍包含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AR/VR七个关键技术。
一、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是一门涉及统计学、系统辨识、逼近理论、神经网络、优化理论、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是现代智能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从观测数据(样本)出发寻找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对未来数据或无法观测的数据进行预测。根据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以及算法的不同,机器学习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学习模式将机器学习分类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
根据学习方法可以将机器学习分为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二、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本质上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是一种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图数据结构,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性—值”对。不同实体之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图谱中,每个节点表示现实世界的“实体”,每条边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讲,知识图谱就是把所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连接在一起而得到的一个关系网络,提供了从“关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图谱可用于反欺诈、不一致性验证、组团欺诈等公共安全保障领域,需要用到异常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特别地,知识图谱在搜索引擎、可视化展示和精准营销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已成为业界的热门工具。但是,知识图谱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挑战,如数据的噪声问题,即数据本身有错误或者数据存在冗余。随着知识图谱应用的不断深入,还有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突破。
三、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涉及的领域较多,主要包括机器翻译、机器阅读理解和问答系统等。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到另外一种自然语言的翻译过程。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方法突破了之前基于规则和实例翻译方法的局限性,翻译性能取得巨大提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在日常口语等一些场景的成功应用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上下文的语境表征和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自然语言知识图谱不断扩充,机器翻译将会在多轮对话翻译及篇章翻译等领域取得更大进展。
语义理解
语义理解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文本篇章的理解,并且回答与篇章相关问题的过程。语义理解更注重于对上下文的理解以及对答案精准程度的把控。随着MCTest数据集的发布,语义理解受到更多关注,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数据集和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层出不穷。语义理解技术将在智能客服、产品自动问答等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问答与对话系统的精度。
问答系统
问答系统分为开放领域的对话系统和特定领域的问答系统。问答系统技术是指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用自然语言与人交流的技术。人们可以向问答系统提交用自然语言表达的问题,系统会返回关联性较高的答案。尽管问答系统目前已经有了不少应用产品出现,但大多是在实际信息服务系统和智能手机助手等领域中的应用,在问答系统鲁棒性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自然语言处理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在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等不同层面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新的词汇、术语、语义和语法导致未知语言现象的不可预测性;
三是数据资源的不充分使其难以覆盖复杂的语言现象;
四是语义知识的模糊性和错综复杂的关联性难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语义计算需要参数庞大的非线性计算
四、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主要研究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两部分信息交换,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的外围技术。人机交互是与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密切相关的综合学科。传统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依靠交互设备进行,主要包括键盘、鼠标、 *** 纵杆、数据服装、眼动跟踪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压力笔等输入设备,以及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头盔式显示器、音箱等输出设备。人机交互技术除了传统的基本交互和图形交互外,还包括语音交互、情感交互、体感交互及脑机交互等技术。
五、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使用计算机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科学,让计算机拥有类似人类提取、处理、理解和分析图像以及图像序列的能力。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医疗等领域均需要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从视觉信号中提取并处理信息。近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预处理、特征提取与算法处理渐渐融合,形成端到端的人工智能算法技术。根据解决的问题,计算机视觉可分为计算成像学、图像理解、三维视觉、动态视觉和视频编解码五大类。
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迅速,已具备初步的产业规模。未来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如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其他技术更好的结合,计算机视觉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以广泛利用大数据,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可以超过人类,而在某些问题上却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
二是如何降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开发时间和人力成本,目前计算机视觉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与人工标注,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以达到应用领域所要求的精度与耗时;
三是如何加快新型算法的设计开发,随着新的成像硬件与人工智能芯片的出现,针对不同芯片与数据采集设备的计算机视觉算法的设计与开发也是挑战之一。
六、生物特征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个体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对个体身份进行识别认证的技术。从应用流程看,生物特征识别通常分为注册和识别两个阶段。注册阶段通过传感器对人体的生物表征信息进行采集,如利用图像传感器对指纹和人脸等光学信息、麦克风对说话声等声学信息进行采集,利用数据预处理以及特征提取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特征进行存储。
识别过程采用与注册过程一致的信息采集方式对待识别人进行信息采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将提取的特征与存储的特征进行比对分析,完成识别。从应用任务看,生物特征识别一般分为辨认与确认两种任务,辨认是指从存储库中确定待识别人身份的过程,是一对多的问题;确认是指将待识别人信息与存储库中特定单人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身份的过程,是一对一的问题。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指纹、掌纹、人脸、虹膜、指静脉、声纹、步态等多种生物特征,其识别过程涉及到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多项技术。目前生物特征识别作为重要的智能化身份认证技术,在金融、公共安全、教育、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七、VR/AR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视听技术。结合相关科学技术,在一定范围内生成与真实环境在视觉、听觉、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相互影响,获得近似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显示设备、跟踪定位设备、触力觉交互设备、数据获取设备、专用芯片等实现。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从技术特征角度,按照不同处理阶段,可以分为获取与建模技术、分析与利用技术、交换与分发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以及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获取与建模技术研究如何把物理世界或者人类的创意进行数字化和模型化,难点是三维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和模型化技术;分析与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对数字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搜索和知识化方法,其难点是在于内容的语义表示和分析;交换与分发技术主要强调各种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的数字化内容流通、转换、集成和面向不同终端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等,其核心是开放的内容交换和版权管理技术;展示与交换技术重点研究符合人类习惯数字内容的各种显示技术及交互方法,以期提高人对复杂信息的认知能力,其难点在于建立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标准与评价体系重点研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基础资源、内容编目、信源编码等的规范标准以及相应的评估技术。
目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智能获取、普适设备、自由交互和感知融合四个方面。在硬件平台与装置、核心芯片与器件、软件平台与工具、相关标准与规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总体来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呈现虚拟现实系统智能化、虚实环境对象无缝融合、自然交互全方位与舒适化的发展趋势
1沟通能力
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是个成功的沟通者, 沟通能力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和文字沟通能力。产品经理的一个最主要角色是做为沟通的中心。产品经理的沟通能力不仅体现在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不同个性的人沟通。例如,大部分工程师的性格偏内向,而大部分销售和市场人员则很外向,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沟通时采用不同的”语言” 。如果要进行高效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是说沟通对象关注和易于理解的”语言”。比如,在和市场人员沟通和与工程师沟通时,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市场人员说太多诸如”数据库性能”、”内存管理算法”之类的东西,无疑会让他们郁闷不解;而对工程师谈话过于概念化,也无助于他们设计真正的实现细节;类似的,在同老板们沟通时,则应该更多聚焦在较高的层面上,避免过于深入细枝末节的事情。
2无授权领导能力
成功的产品经理是优秀的领导者,即便是没有明确的授权。产品经理通常需要在多个领域执行领导工作,包括领导项目团队、领导产品战略和蓝图指定,以及领导跨团队的产品活动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经理通常没有得到公司正式的授权。此时,是否具有”无授权领导能力”就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在无授权的情况下领导团队,我的建议是–综合运用影响力、协商、人际关系及其他类似技能。
3学习能力
IT产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产业,”不变的也许只有变化”,新技术不断涌现,今日的新产品在几个月后就会变成大路货,甚至更快。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能够快速学习,即便是在比较新的领域。具备此能力才能相对容易地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趋势下管理好产品。很多公司在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会犯一个错误–他们过分看中既有经验。比如,一个公司要做安全软件,他们就回在招聘时说明”需具有安全软件领域5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其实是个错误的方法,更好的做法是寻找在软件领域有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同时善于快速学习。
4商业敏感度
优秀的产品经理对商业有极好的感觉,他们清楚如何发现市场机会,了解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性,并能提出制胜的产品战略、定价、推广策略、合作计划以及盈亏分析等。看到这些,别以为产品经理就该是MBA毕业。实际上,大多数优秀的产品经理并没有上过什么MBA,但是他们对商业有很强的敏感。
5热爱产品
优秀的产品经理对产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孜孜不倦地尝试各种新产品,注册各种产品的测试版,下载产品的试用版并仔细揣摩,一有时间就去网上看各类新产品的网站。他们对设计优秀的产品喜爱有加,即便这些产品并非自己公司的;他们鄙视那些没品的产品,即便那是自己公司开发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醉心于创造优秀的产品–无论是全新的产品或是既有产品的改进。
6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优秀的产品经理对细节孜孜以求,注重细节是开发优秀产品的最重要先决条件,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Steve Jobs曾说:iMac笔记本并非只是透明颜色和外壳外形与众不同,这个产品的核心理念在于成为最精致的消费电脑。在最新的iMac中,我们坚决去掉了散热扇,因为我们认为使用一台不嗡嗡作响的电脑工作更令人愉悦。当然,并不是我决定就可以取消散热扇,它需要工程师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找到管理电源和散热的更好办法。这是产品设计之初就存在的核心理念。这也是用户愿意选择我们产品的原因–追求每个细节的完美,从而能让用户更方便愉悦地使用他们的电脑。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但注重产品设计的细节,在其他事情上一样追求完美,比如进行竞争状况分析、制作项目计划,以及所有其他自己负责的工作。
7日常产品管理能力
优秀的产品经理具备良好的日常产品管理能力,包括:撰写市场需求文档(MRD)和产品需求文档(PRD) 进行竞争状况分析 规划产品路线图 制作产品演示PPT 设计用户界面 分析产品数据等 以上这些核心能力不但有助于产品经理的自我提升,同时对于招聘产品经理也有参考价值。
资料拓展产品经理(英文名:Product Manager),又称品牌经理(Brand Manager)、产品企划,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产品经理是企业守门员、品牌塑造者、更是营销骨干。它既是一套完善的营销运作制度,更是博大精深的营销 *** 作。产品经理依据公司产品战略,对某个(线)产品(介质、服务、品牌)担负根本责任的企业管理人员。产品从创意到上市,所有相关的研发、调研、生产、编预算、广告、促销活动等等,都由产品经理掌控。
针对零基础想要转行UI设计的小伙伴,应该先了解UI设计是什么?UI设计是否有前景?再去考虑自己是否适合UI设计,最后才了解如何学习UI设计。那我们今天就按照这个思路分享一下UI设计的转行步骤。
一、UI设计是什么?UI(User Interface),中文名“用户界面”。Ps:(百度解释)UI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 *** 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通俗来说,大家生活中的手机和电脑上使用的各种App、网页软件等产品的原型设计都来自于UI,包括页面的整体配色,按钮设计,图标设计,界面的排版都是UI设计工作的范围。
UI设计在互联网行业中是不可缺少的岗位,他需要参与需求评审,理解PRD、用户调研、情绪板梳理、交互设计等过程,需要完成产品的视觉设计、视觉评审、UI走查、验收等流程。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组织团队成员对设计方案、项目进行复盘,这样细致的分工会把每个环节都打磨得非常到位。
总的来说,UI设计的工作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 *** 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二、UI设计是否有前景一个行业是否有前景,最重要的就是看市场的需求量和依赖度。
对于市场的需求量,我们随手去任何一个招聘网站看看目前正在招聘UI设计的企业有多少,就能很直观的得到市场的空缺量有多少?
来源于职友集
对于依赖度,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UI设计的产品?
来源于网络
日常生活中的一天,从早上用手机扫码乘坐地铁或公交,上班用手机打卡。再到办公用到各类办公软件、浏览各类网页,吃饭点外卖,下班买菜手机支付,网上购物。晚上休息刷新闻、打游戏、追剧和综艺,我们用到的这一类产品,它们的界面都是出自UI设计之手。着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的兴起,UI设计市场并不会饱和,只是需要更多、更专业、知识面更广的UI设计师。
UI设计薪资待遇如何呢?来看看全国UI设计师平均薪资:
来源:职友集
零基础想要转行UI,该先学什么?学习什么内容?又如何学习呢?我们将学习内容拆分出来,以周为学习周期,来分享一下UI设计的学习流程。
越简单的元素搭配,就越考察一个设计师的基础功,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基本功,就难以准确地传达产品自身调性和营销卖点。
我们都知道创意思维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却也不能忽略基本功对于设计师的必要性。只有坚持不断的负重训练,扎实美术功底,才能在日后的商业实战中轻松驾驭各种风格。
第一周:手绘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手绘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员的形体结构,光感、空间的关系,这算是一个审美培养的启蒙,时下最流行的矢量插画就和手绘密切相关。
第二、三周:PS、AI基础软件的学习
来源于网络
从零开始学习软件,需要用实际的案例去学习,这样更加容易上手,并且UI设计的学习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学习软件工具,很多在人都以为UI设计只要会了PS、AI等就可以了,其实让通过实际的案例去了解设计背后的意义即设计思维、创意理解,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
但是只学思维也不行,我们也要加强设计的基本功,对软件完全的精通掌握,这是必须的。
第四、五周:平面构成、Logo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掌握平面设计中点、线、面,加以延伸到到Logo设计,Logo一方面是包括图形另一方面是包括字体,所以了解文字结构是非常基础的,以及如果这一阶段学的非常好,接Logo私单,价格高到不敢相信。
并且logo品牌部分学习中,要会从Logo的形式、气质、基础属性、思维方式、以及标准制图等去深入学习。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形式的变形而演变出千变万化的造型,如此多的变化还怕设计不出Logo吗?
举例:从形入手,一个圆可变实心的圆、可变空心的、可变半圆的还可变椭圆、半圆,那是不是就能联想到鸡蛋、煎蛋、荷包蛋、帽子、水杯呢?
第六周:品牌Logo定稿以及VI手册设计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
这一周其重点是甲方思维思考设计,对,就是那个烦人的甲方爸爸,需要学习换位思考。
整个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是非常基础的,目的是培养设计思维,正所谓懂用户所想,还不能设计出好产品?
第七周:响应式网站、一屏式网站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从案例来讲述网页设计的构成、颜色、字体、功能、按钮以及设计规范、排版规范。
第八周:后台数据
除了后台设计,更多的是后台的数据统计处理,如何做到简单化、明了化。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第九周:电商设计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电商平台首页设计,每一个月各大购物平台都会有全站式的活动,活动主题都不一样,所以其实电商设计的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
第十周:淘宝平台详情页、后台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这一部分是可以自己去申请淘宝店、上架产品,任何学习都没有直接上手来得快。实 *** 实练,自己去体会各大平台的规范,才会了解得更加清楚。
第十一周:C4D、Banner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进入3D训练啦,丰富视觉效果,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多会一门技术,就多一些可能,这也是我们要为什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原因。
第二阶段,更多的是网页的设计训练,重点掌握企业站界面设计规范和输出规范,且能够根据企业真实需求设计页面。
第十二周:用户体验、竞品分析、原型图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本周开始设计APP,通过数据分析来做竞品分析,使用Axure来绘制APP的原型图。
第十三周:图标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有意思的图标也是完整APP设计的重要一环。
第十四周:界面、胶囊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通过标志性APP来讲d窗页、闪动页。
第十五周:界面设计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继续完成APP,并学会切图、命名、标注、打包、交接(前端小哥哥、姐打不打就看这周的学习内容了)
第十六周:运营界面
来源于网络
营销推广性的用户思维培养,把握用户的痛点提升整体运营界面,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这一般都是通过突然跳出来的d窗、闪屏等,比如促销性质的页面,增加了视觉感染力,促进了用户的点击。
第十七周:交互动效
来源:阿多比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学好AE动效会非常加分,因为它可以准确的传达出你的思路,演示你想要的表达的效果。这必将成为UI的流行趋势,不想要被市场淘汰,一定要继续学习啊!
这一个阶段,可以尝试着手设计属于自己的APP,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没有局限性,这可以成为零基础转行的你的作品集内容哦。
第十八周:前端
大家都知道与UI设计师密切合作的是前端,那作为一个UI设计师,只有懂了前端,这样才会合作得更好,提升工作的效率。我们可以学习HTML5,学习CSS3等。
虽然是以周划分,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样学习流程适合大多数零基础的小伙伴,每周的内容如果学习的不扎实,可以适当停留脚步,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掌握情况不同。一定要将知识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才能真正将UI设计知识掌握牢靠。
最后,希望你通过我的分享对你转行UI设计的学习有所帮助,早日找到心仪的UI设计工作。
下面这10本企业管理书籍都不错,首推榜首!
NO1:《管理者必读12篇》12Reads 信汇中正领导力
推荐理由:身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专业人士,面对日益复杂的组织环境及商业背景,你应当如何保有自身竞争力并实现迈向高绩效的跃进?作为专业人士,你的专业能力将是你通向高绩效与更多成就的第一步,但,这并不足够。很显然,在更加强调人本管理及协作文化的今天,你同样需要具备超群的社交技能。因此,《管理者必读12篇》这本教材认为,秉持“专业能力+人际技能”的双修炼才是你决战职场的至胜法宝。然而,这一切你该如何获得?《管理者必读12篇》给出了详尽的答案。《管理者必读12篇》这本书畅销至今,影响了无数的经理人和管理学者。它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精辟独到的论述,揭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NO2:《万达哲学: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王健林
推荐理由:26年经营真经,60载人生智慧,字字都是干货。王健林全部用手稿写就,涵盖其做人、做生意、企业转型之道。内容简介:有人说王健林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王健林对于企业经营的真经,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都可以在《万达哲学》一书中找到一手的轨迹。
(美)本·霍洛维茨
推荐理由: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18年绝佳拍档、新一代硅谷新贵的创投导师本·霍洛维茨,20余年创投经验大起底。马克扎克伯格、彼得蒂尔、拉里佩奇、迪克科斯托罗联袂推荐!内容简介:如何解雇高管?应该从好朋友的公司挖人吗?该不该招资深人士?顺境CEO/战时CEO分别该怎么办?如何规划你的企业文化?你该卖掉你的公司吗?这些都是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的难题,但商学院里却从来不会教你,也极少有人诚恳地告诉你创业的华丽外衣之下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中,本·霍洛维茨就如何建立和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大多数管理书都是告诉你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美)施密特 等
推荐理由:谷歌掌门人埃里克施密特首部国内引进作品。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作序推荐,李开复、曾鸣、隆雨、任向辉激赏推荐。内容简介:今日的谷歌是全球最具标志性的企业,在各个领域都有创新突破,并向技术的极限推进。《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作者是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和前高级副总裁乔纳森罗森伯格,他们亲自分享十余年来帮助谷歌成长所领悟到的管理启示:科技正在改变商业的方方面面,这种改变速度空前,而且仍在加速,公司若想在互联网时代站稳脚跟,就要制定新的商业规则。
(美)西奥迪尼
推荐理由:《财富》杂志鼎力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风靡全球二十载!如果你是营销、销售工作从事者,《影响力》是你应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的第一本书,它将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更好的决策,明智地利用其影响力……
内容简介:自出版以来,《影响力》就一直是最为畅销的图书。由于它的影响,劝说得以成为一门科学。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为某一产品或事业观点游说的人,这都是一本最基本的书,是你理解人们心理的基石。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NO6:《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赵伟
推荐理由:《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第一部上市半年,销量累计达到五十万。应读者需求,第二部实践版震撼登场!首次提出“团队指数”的制胜概念,高效能教你将平庸团队打造成王牌之师!通用电气、丰田、联想、苹果、微软等全球500强企业都在学习!
内容简介:针对管理者在团队建设中的困惑,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一个广泛适用于高效团队的衡量标准——团队指数。无论团队规模的大小,管理者都可以借此来确定团队的健康指数,针对性地找出问题区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作者针对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团队人脉、团队心理、领导力等多个方面,为团队领导者提供有法可依、切实可行的指导,以应对团队已经出现的问题,避免团队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管理者打造一个高效运作、良性发展的优秀团队。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团队管理的生动案例与深度剖析,让管理者能满怀希望、斗志昂扬地做出高效的团队计划,将平庸团队打造成具有王牌战斗力的团队。
NO7:《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腾讯科技频道
推荐理由:首本全面解读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趋势与机会的著作。腾讯科技耗时半年全行业深度调研,9个行业,80家公司。不读《跨界》,你将被时代淘汰。内容简介:移动互联网是当前的时代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物联网更是未来10年的产业趋势。互联网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世界将告别我们刚刚熟悉的信息时代。在中国以BAT为首的巨头已经开始一系列应对跨界趋势的并购,其中甚至包括我们熟悉的文化产业。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众筹了,你能想象今后的是大家喜欢什么,就能演什么吗?这只是变化的冰山一角。互联网金融迎来春天,智能硬件成为创富新动力,在线教育发芽,吃喝玩乐都在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传统行业。在融合与碰撞之间,行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正在进行。《跨界》这本书为你解读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和变化趋势,助你拨云见日,把握发展机会。
(美)约翰·布鲁克斯
推荐理由:21世纪以来重要的三本财经书:《商业冒险》《从0到1》《21世纪资本论》,比尔·盖茨、巴菲特超喜爱的商业书,2015年TED大会推荐必读书单第1名,席卷畅销书榜的重磅之作。内容简介:这本书叙述了12家企业/机构的冒险时刻,在危险与机会并存的时刻,这些企业家用全身心的智慧去运筹,用最无畏的精神迎战,有人折戟沉沙,有人高奏凯歌,有人功败垂成,有人知耻后勇。商业舞台上每天都上演着这样悲壮或辉煌的戏剧,商业的成功都来自冒险,而失败都源于无知。
范冰
推荐理由:创业团队如何面对用户数量和利润增长等诸多挑战?这是你急需的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国内引入Growth Hacker概念的先锋书!陈大年、冯大辉、吴疆、刘成城……五大科技媒体、十大VC、BAT3M数十知名人士联袂力荐!病毒营销的缔造者、硅谷传奇投资人Tim Draper推荐作序。内容简介:市场上有大量关于互联网公司如何做营销的书,但绝大多数陷于“烧钱投入”和“体力劳动”两种路数。实际上,在大洋彼岸的硅谷,一种全新的职业――增长黑客,正在逐渐引领和重塑互联网行业营销和增长的理念。“增长黑客”这一概念近年来兴起于美国互联网创业圈,是介于技术和市场之间的新型团队角色,主要依靠技术和数据的力量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而非传统意义上靠砸钱来获取用户的市场推广角色。他们能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难以企及的高度通盘考虑影响产品发展的因素,提出基于产品本身的改造和开发策略,以切实的依据、低廉的成本、可控的风险来达成用户增长、活跃度上升、收入额增加等商业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用“技术”来让产品获得有效增长。
徐东遥
推荐理由:超级畅销书,华人微商协会导师、万人迷微商导师、“东遥之声”电台主播首次公开分享自己成长和成功经验,已帮助5000家企业和数百万人走上微商路。内容简介:本书是微商领域最具说服力、实战性和技巧性的著作,本书是作者个人成长经历和实战经验的深度总结,为所有想做微商和刚开始做微商的小伙伴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和大量罕见的技巧。
1、《经济学原理》是美国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8年。《经济学原理》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定位;该书首次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经济学著作卖价和畅销数量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200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德鲁克(Drucker,PF)。 该书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
3、《从优秀到卓越(珍藏版)》是2009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 柯林斯。该书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
43、《基业长青》是200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美)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全书有数百个具体的例子,并被组织成了紧密的实用概念框架,能够适用于各个层次的经理人与创业者。
5、《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德鲁克著。1967年出版。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才能做到卓有成效。
扩展资料: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要具有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审慎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抛弃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次要的任务;恰当利用宝贵时间。
(3)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激励他人作出各自的贡献,提高整体的绩效;建立一个有绩效的团队。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充分集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优势达成组织的目标。
(5)增进沟通;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6)只做有效的决策。该书后被译成37种语言出版。
参考资料:
几个误区
初学者对C#风潮的追赶其实也只是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误区之一。我将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现象,你可以按部就班的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认为计算机技术等于编程技术:
有些人即使没有这个想法,在潜意识中也有这样的冲动。让我奇怪的是,许多信息学院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念头。认为计算机专业就是编程专业,与编程无关的,或者不太相关的课程他统统都不管,极端的学生只要书上没带“编程”两个字他就不看。
其实编程只是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一种复杂性最低的劳动,这就是为什么IT业最底层的人是程序员(CODER)。计算机技术包括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这些方面。编程工作只是在这些具体技术在理论研究或者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表达算法的过程。编程的人不一定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就一定很高。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大师级的计算机技术研究者是不懂编程的。网上的炒作和现实中良好的工作待遇把编程这种劳动神秘化了。其实每一个程序员心里都明白,自己这些东西,学的时候并不比其它专业难,所以自然也不会高档到哪里去。
咬文嚼字的孔已己作风:
我见过一本女生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教材,这个女生像小学生一样在书上划满了横杠杠,笔记做得满满的,打印出来一定比教材还厚。我不明白的是,像计算机网络原理这样的课程有必要做笔记?我们的应试教育的确害了不少学生,在上《原理》这一类课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像学《马列原理》一样逐字背诵记忆。这乃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行为。所谓《原理》,即是需要掌握它为什么这样做,学习why,而不是how(怎样做)。极端认真的学生背下以太网的网线最大长度,数据帧的长度,每个字段的意义,IP报头的格式等等,但是忘了路由的原则,忘了TCP/IP协议设计的宗旨。总之许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却等于什么也没学。
在学习编程的时候这些学生也是这样,他们确切的记得C++语法的各个细节。看完了C++教程后看《Thinking in C++》(确实是好书),《Inside C++》,《C++ reference》,this C++, that C++……,然后是网上各种各样的关于C++语法的奇闻逸事,然后发现自己又忘了C++的一些语法,最后回头继续恶补…。有个师弟就跟我说:“C++ 太难了,学了这里忘了那里,学了继承忘了模板。”我的回答道:“你不去学就容易了”。我并没有教坏他,只是告诉他,死抠C++的语法就和孔已己炫耀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毫无意义。你根本不需要对的C++语法太关心,动手编程就是了,有不记得的地方一查MSDN就立马搞定。我有个结论就是,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对程序语法的了解是最微不足道的知识。这是为什么我在为同学用Basic(我以前从没有学过它)写一个小程序的时候,只花了半个小时看了看语法,然后再用半个小时完成了程序,而一个小时后我又完全忘记了Basic 的所有关键字。
不顾基础,盲目追赶时髦技术:
终于点到题目上来了。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够马上跑起来,变成钱。这种想法对一个已经进入职业领域的程序员或者项目经理来说是合理的,而且IT技术进步是如此的快,不跟进就是失业。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是时间充裕的大中专在校生),这种想法是另人费解的。一个并未进入到行业竞争中来的初学者最大的资本便是他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学习基础性的东西,学习why 而不是how。时髦的技术往往容易掌握,而且越来越容易掌握,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为了最大化的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但在IT领域内的现实就是这样,越容易掌握的东西,学习的人越多,而且淘汰得越快。每一次新的技术出来,都有许多初学者跟进,这些初学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而使得自己在跟进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等他学会了,这种技术也快淘汰了。基础的课程,比方数据结构, *** 作系统原理等等虽然不能让你立马就实现一个linux(这是许多人嘲笑理论课程无用的原因),但它们能够显著的减少你在学习新技术时学习曲线的坡度。而且对于许多关键的技术(比方Win32 SDK 程序的设计,DDK的编程)来说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在大一时我还找不到开机按纽,他已经会写些简单的汇编程序了。我把大二的所有时间花在了汇编,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 *** 作系统原理等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上,而他则开始学习HTML和VB,并追赶ASP的潮流。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学习Windows *** 作系统原理,学习SDK编程,时间是漫长的,这时我才能够用VC开发出象模象样的应用程序。我曾一度因为同学的程序已经能够运行而自己还在学习如何创建对话框而懊恼不已,但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何等的正确。和我谈判的公司开出的薪水是他的两倍还多。下面有一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假设学习VB编程需要4个月,学习基础课程和VC的程序设计需要1年。那么如果你先学VB,再来学习后者,时间不会减少,还是1年,而反过来,如果先学习后者,再来学VB,也许你只需要1个星期就能学得非常熟练。
几个重要的基础课程
如果你是学生,或者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我建议你仔细的掌握下面的知识。我的建议是针对那些希望在IT技术上有所成就的初学者。同时我还列出了一些书目,这些书应该都还可以在书店买到。说实在的,我在读其他人的文章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作者列出一个书单。
大学英语-不要觉得好笑。我极力推荐这门课程是因为没有专业文档的阅读能力是不可想象的。中文的翻译往往在猴年马月才会出来,而现在的许多出版社干脆就直接把E文印刷上去。学习的方法是强迫自己看原版的教材,开始会看不懂,用多了自然熟练。吃得苦下得狠心绝对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品质。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关于体系结构的书遍地都是,而且也大同小异,倒是汇编有一本非常好的书《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黑色封面,杨季文著)。你需要着重学习386后保护模式的程序设计。否则你在学习现代 *** 作系统底层的一些东西的时候会觉得是在看天书。
计算机 *** 作系统原理-我们的开发总是在特定的 *** 作系统上进行,如果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你在自己实现一个 *** 作系统。无论如何, *** 作系统原理是必读的。这就象我们为一个芯片制作外围设备时,芯片基本的工作时序是必需了解的。这一类书也很多,我没有发现哪一本书非常出众。只是觉得在看完了这些书后如果有空就应该看看《Inside Windows 2000》(微软出版社,我看的是E文版的,中文的书名想必是Windows 2000 技术内幕之类吧)。关于学习它的必要性,ZDNET上的另一篇文章已经有过论述。
数据结构和算法-这门课程能够决定一个人程序设计水平的高低,是一门核心课程。我首选的是清华版的(朱战立,刘天时)。很多人喜欢买C++版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C++的语法让算法实现过程变得复杂多了,而且许多老师喜欢用模块这一东西让算法变得更复杂。倒是在学完了C版的书以后再来浏览一下C++的版的书是最好的。
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是越到后来就越发现它的重要,虽然刚开始看时就象看马哲一样不知所云。我的建议是看《实用软件工程》(**,清华)。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记条条框框,看不懂就跳过去。在每次自己完成了一个软件设计任务(不管是练习还是工作)以后再来回顾回顾,每次都会有收获。
Windows 程序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Petzold著》我建议任何企图设计Windows 程序的人在学习VC以前仔细的学完它。而且前面的那本《Inside Windows 2000》也最好放到这本书的后面读。在这本书中,没有C++,没有GUI,没有控件。有的就是如何用原始的C语言来完成Windows 程序设计。在学完了它以后,你才会发现VC其实是很容易学的。千万不要在没有看完这本书以前提前学习VC,你最好碰都不要碰。我知道的许多名校甚至都已经用它作为教材进行授课。可见其重要。
上面的几门课程我认为是必学的重要课程(如果你想做Windows 程序员)。
对于其它的课程有这样简单的选择方法:如果你是计算机系的,请学好你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如果不是,请参照计算机系的课程表。如果你发现自己看一本书时无法看下去了,请翻到书的最后,看看它的参考文献,找到它们并学习它们,再回头看这本书。如果一本书的书名中带有“原理”两个字,你一定不要去记忆它其中的细节,你应该以一天至少50页的速度掌握其要领。尽可能多的在计算机上实践一种理论或者算法。
你还可以在CSDN上阅读到许多书评。这些书评能够帮助你决定读什么样的书。
日三省乎己
每天读的书太多,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一定要在每天晚上想想自己学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相关的东西需要掌握,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在一本书上花的时间太长还是不够等等。同时也应该多想想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应用,这样能够让你不是追赶技术潮流而是引领技术潮流。同时,努力使用现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理论去制作具有一定新意的东西。坚持这样做能够让你真正成为一个软件“研发者”而不仅仅是一个CODER。
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这是对初学者最后的忠告。把每个星期玩CS或者CS的时间压缩到最少,不玩它们是最好的。同时,如果你的ASP技术已经能够来钱,甚至有公司请你兼职的话,这就证明你的天分能够保证你在努力的学习之后取得更好的收益,你应该去做更复杂的东西。眼光放长远一些,这无论是对谁都是适用的。
相信你已经能够决定是否学习C#或者什么时候去学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