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车机能不能和手机互联

蘑菇车机能不能和手机互联,第1张

1、您可以把车载系统恢复出厂设置,或者是清空蓝牙列表,关闭其他蓝牙设备,通过手机蓝牙配对找到车载系统,再输入配对码进行连接;这是由于有部分车载蓝牙是需要匹配码进行配对,如果您曾经连接过并更换过手机,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手机蓝牙系统出现仍旧与此前手机匹配的现象,而通过目前的手机与手机蓝牙系统连接。
2、打开手机蓝牙设置,可以看到一个开放检测的选项,将其打开;如果这个选项处于关闭状态的话手机即便是开启蓝牙也是不能够被其他蓝牙设备搜索到。
3、尝试使用其他手机与车载系统连接,如果同样连接不上,可能是由于车载系统的蓝牙模块出现故障,可以去品牌售后检查一下是否正常。

5G已来,哪些应用领域将率先爆发,成长为千亿新市场?

“在5G提供了网络基础设施、汽车电子软硬件普及、电动汽车加速发展这三大基础之上,车联网已成为确定的机遇,爆发在即。”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首先阐述了看好车联网的逻辑。

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秘书长庞春霖等多位业内专家看来,车联网涉及人、车、道路等多重参与主体。其中,传感器等智能硬件、通信网络、灵敏算法等新技术和产品都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在产业链爆发顺序上,国金证券等机构认为,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是半导体产业的驱动力“三部曲”。

机遇当前,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电子元器件,再到车载终端,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早已“阳谋”车联网。比如,上汽集团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网等领域全面出击,闻泰科技专攻汽车电子元器件,北斗星通从导航切入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座舱方向。

完善三大基础

工信部2月19日发布《2019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提出适时发布5G系统部分毫米波频段使用规划,引导5G系统毫米波产业发展。此前,工信部已经给车联网划出了专用频段。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5G全力奔向商用,车联网成为确定机遇,爆发在即。

孙建波向记者阐述了看好车联网的逻辑:一是网络基础设施,5G使得车联网的信息传输得以实现;二是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始普及,半导体技术发展带来了传感器、芯片等硬件价格下降,移动互联网使得应用更加普及,汽车电子软硬件进入大规模应用期;三是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使得车联网具有了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基础。有了这三大基础条件,人、车、外界(如路面)才能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如此车联网才能发展起来。

庞春霖进一步强调了5G的重要性:5G对于车联网的重要性体现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从根本上突破了时间、数量、空间和角色上的限制。因此,5G技术可成为未来车联网三大系统(融合感知系统、信息交互系统、智能计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基础。中科院微电子所副研究员王云也表示,在汽车电子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5G将解决车联网对通信网络“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关键要求。

那么,本轮车联网行情是否会重蹈2015年的覆辙——喧闹过后“一地鸡毛”呢?孙建波认为,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看,在具备了基础条件后,可以诞生更多的应用和需求,从而让产业形成正循环发展。

“一旦科技消费品的渗透率达到10%,对经济影响会逐步显现,行业也会进入快速爆发阶段。”孙建波强调了电动汽车对车联网的推动作用,他认为电动汽车也会遵从这一规律,3年以后进入爆发期给车联网带来更多动能。记者查阅得知,中国新能源汽车2018年销量为125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44%。有机构预测这个比例将在2019年达到6%,2020年达到10%。

庞春霖则显得比较谨慎,他认为全面的车联网爆发应该是在2025年至2030年间,爆发的标志就是5G技术的正式商业化应用完成。

“当然,如果基于5G的个人终端车联网模块推广顺利,爆发还会提前。”王云则从技术指标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提出入网比例的概念,“比如,或许入网比例达到50%,就意味着车联网爆发。”

寻找确定性刚需

车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赛迪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全球车联网高速发展,当前全球联网车辆已经达到90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至3亿辆左右,2025年则将突破10亿辆。目前,中国、俄罗斯、西欧和北美等地70%以上的新组装车辆都已配备互联网接口。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快速发展契机。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接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给车联网划出专用频段。同年12月,工信部制定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车联网产业发展。此前,工信部、发改委等先后发布了《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多项政策。

在车联网爆发前夕,寻找到确定性的刚需,才能真正把握住投资机遇。孙建波认为,刚需是市场和行业自发发展、选择出来的,他现在只关注充电、电池、电子服务等领域,车联网应用应该交给市场和用户来选择。

结合产业经验,庞春霖则认为,车联网最核心的部分是可支持机器和机器之间信息交互、传递和决策的智能硬件(感知+计算+执行)、通信网络(短时延、高带宽、大容量)和灵敏算法(包括云计算、中央计算、边缘计算)等,这些有别于传统技术领域的新兴技术和产品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王云则进一步点出了车用传感器、C-V2X通信技术、边缘/云计算、车联网信息安全、高精度定位、语音识别技术等具体领域。

针对2019年的产业动向,庞春霖认为,特定应用领域和通用车辆领域的自动驾驶L3级都应该是车联网务实的应用领域,并可在商业化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悉,按照相关部署,TIAA和中国信通院在2018年已经完成智能交通无线电研究实验,可支持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应用频率和农业直联通信实验(频率5915-5925MHz),这也将加速车联网商用步伐。

资本和巨头竞入

风口之上,资本加快跑马圈地,初创公司频获融资。蘑菇智行近日表示完成了12亿美元的A轮融资。据悉,该融资由腾讯领投,京东、黑马纵横等共同参与投资。蘑菇智行主打移动互联网车载智能设备,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更是备受资本青睐。2月13日,无人驾驶初创公司图森未来宣布,其于2018年底完成9500万美元D轮融资,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在此之前,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ro也获得了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的94亿美元融资,此前该公司已获得亚马逊、红杉资本等投资超过5亿美元。

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早已竞相入股车联网。凭借其自动驾驶开发平台NVIDIA DRIVE AGX Xavier,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朋友圈中不仅有特斯拉,还囊括了国内的小鹏、奇点、一汽、沃尔沃等互联网造车公司和传统车企。

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早已深度布局车联网领域。阿里在2018年秋已经公布了大规模的车路协同计划。在2018年10月18日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公布了腾讯做车载微信的消息,腾讯将车联网作为产业物联网的重要切入点,并制定了智慧出行战略。

在无人驾驶领域,百度已经是实力不俗的“老手”,百度在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称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取得了技术和商业化上的突破性进展。华为也将车联网视为新赛道,在2018年6月发布了IoV平台,致力于打造连接人、车、路和其他事物的全连接智能世界。

不同于以往的“颠覆”,科技公司正在与传统车企融合发展。今年2月初,广汽集团宣布将与腾讯展开合作,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移动出行项目平台公司。据悉,除了广汽集团,腾讯还与长安汽车、宝马、一汽、吉利控股、比亚迪、东风等展开深度合作。凭借Apollo平台,百度与奇瑞、现代、奔驰绑定。落子车联网,除了AliOS,阿里还与上汽合作孵化了斑马网络。

A股公司百舸争流

在国金证券看来,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是半导体产业的驱动力三部曲,至2025年,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的年复合成长率至少为11%至13%,远高于产业4%至6%的年复合增长率。

机遇当前,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早已“阳谋”车联网。作为中国汽车巨头,上汽集团在车联网领域四面出击。2018年3月1日上海市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成为第一批获得拍照的公司。与阿里合作的斑马网络备受行业好评,已经进入荣威、名爵、大通、东风雪铁龙、福特等品牌中。

汽车电动化,功率器件迎来发展良机。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在功率器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法拉电子是新能源车用薄膜电容器龙头,公司“东孚扩厂项目”已于2017年完工,一期规划有配套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趋势。Yole预计到2021年,中国的ADSA(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市场将达到426亿元,年均增长67%。上市公司层面,欧菲科技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系统,倒车影像、360度环视系统及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ADSA产品及车身电子。1个ADSA平均要配备5个摄像头,包括1个后视摄像头和4个环视摄像头。车载镜头需求大增,联创电子在2016年就做进了特拉斯的供应链,目前公司已经给特拉斯、英伟达、Mobileye等合计研发了20多款车载镜头。

无人驾驶前夕,地图、定位导航类上市公司将率先发力,北斗星通、中海达、超图软件、振芯科技等已受到市场关注。北斗星通投融资部投资总监高建宇表示,未来两年是5G及车联网标准等智能网联重点基础支撑技术标准落地的窗口期,北斗也将于2020年完成布局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标准。

高建宇介绍,北斗星通已经从导航切入了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座舱方向,公司从2010年收购深圳徐港就开启进军汽车电子,之后先后收购、投资了深渝北斗、德国in-tech公司、斯润天朗、江苏泽景、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并组建了汽车电子研究院。记者查阅发现,就在2018年底,北斗星通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改扩建等项目。

5G助推车联网快速发展,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和OEMs(汽车整车制造商)公司都已经重金埋伏。在车载端,高新兴的前装车载终端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已经入选比亚迪供应商采购清单,后装终端OBD(车载诊断系统)主要专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进入吉利、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大厂。在上游车载芯片领域,作为LTE-V(车间信息交互)标准制定的主导推动方,ST大唐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LTE-V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还与高通合作研发基于蜂窝车联网芯片组。

国金证券认为,2019年起,网络端是中期车联网最大投资机会,这主要包括路测单元RSU、符合车联网标准的通信基站和边缘数据中心等。ST大唐、东软集团等均可提供相关的通信终端产品,中兴通讯已经可提供测试用基站。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5G已来 车联网爆发在即)


自动驾驶——近几年汽车产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以特斯拉、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刚刚开启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技术上你争我夺时,一款支持合法上路,搭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自动驾驶前装量产巴士已经发布,并且即将规模化商业运营,它既是蘑菇车联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正式发布的MOGO BUS。



MOGO BUS是首款搭载自动驾驶汽车大脑的前装量产巴士,该大脑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为核心的汽车大脑,具有高集成度、软硬件一体化、算力全球最高等特点。


 




此次活动上,蘑菇车联共发布了两款MOGO BUS车型,MOGO BUS M1(自动驾驶小巴)和MOGO BUS M2(自动驾驶巴士),两款车型都能够完美匹配蘑菇车联全栈自研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系统方案。


 





车型设计上,MOGO BUS传感器采用嵌入式以及模块化设计,自动驾驶传感器与车身巧妙结合,更加美观,同时减小车辆尺寸,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其中MOGO BUS M1更是去掉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真正实现全无人驾驶。



我们都知道对于自动驾驶系统而言,安全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为此MOGO BUS一方面强化单车能力,搭载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全栈软硬件解决方案,标配8颗固态激光雷达,以及多类型传感器,实现360度无盲区、200米超远距离、多重冗余感知,安全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城市交通路况;另一方面融入V2X、5G等多种通讯模式,使MOGO BUS具备车路协同、车车协同、行人感知、车辆状态查询、车辆远程追踪等多种能力,突破单车智能的技术限制,使车辆能够轻松应对“鬼探头”,实现超视觉感知、道路信息预警、绿波通行、智能调度等功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全局协同安全和效率最优化。



 


在这些能够实现的功能背后,去支撑它们的是蘑菇自动驾驶汽车大脑,它集成了自动驾驶计算单元、高精定位单元和车路协同通信单元三大功能模块,并搭载蘑菇车联自研的Mogo AutoPilot(MAP),是业内集成度最高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同时配备英伟达Orin双模组芯片,最高算力可达1100TOPS,高算力有助于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蘑菇自动驾驶汽车大脑核心技术指标均领先于行业,融合GNSS、SLAM和特征定位技术,实现厘米级高精定位;整体通讯全链路时延低至100ms以内。具备C-V2X、5G通信,融合感知、规划、预测、决策,车辆控制,高精定位,超声波数据处理,TSN/PTP时间同步,PMM电源管理,状态监测8大核心功能。


 




基于以上的软硬件系统基础,蘑菇车联通过前装设计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降低车辆调试、年检成本,通过对软硬件模块化的设计实现不同场景匹配,满足城市公交营运、商务接待、园区接驳、景区巡游等多场景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使用需求。


 


总结


新一代MOGO BUS是蘑菇车联自动驾驶车队的重要成员,将支撑公司多地自动驾驶城市级项目规模化运营。蘑菇车联从城市公共服务切入,打造了包含自动驾驶环卫车、巡逻车、接驳车、物流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在内的自动驾驶城市公共服务车队。目前,蘑菇车联项目已在北京、江苏、湖南、河南、云南、四川等落地。


易车讯 7月26日,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成都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邱旭东会见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蘑菇车联”)创始人兼CEO朱磊一行,就蘑菇车联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进行交流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现场交换了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AI云等领域展开充分合作,在四川天府新区建设智能网联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及蘑菇车联西南产业基地,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高地。

据介绍,该项目总金额约30亿元,拟建设以“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网联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一期将以兴隆湖、鹿溪河湿地公园、天府公园周边部分路段的智能网联基础建设为先导,规划道路共约48公里,建设内容包含车路协同、智慧交通AI云平台、自动驾驶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蘑菇车联将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环卫车、公交车、网约车、巡逻车等,提供多场景自动驾驶城市公共服务。项目有望在四川天府新区打造全国领先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产业高地和数字经济新标杆。

四川天府新区位于成都市南部区域,于2014年10月由国务院批复设立。当前,四川天府新区正加快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数字经济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商务会展、现代金融、新能源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经济总量居第5位。

蘑菇车联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开创者与引领者。公司成立于2017年,拥有全栈自研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方案,具备城市级大规模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队的运营能力。蘑菇车联在北京顺义落地了国内第一个开放式5G商用智慧交通车路协同项目,在湖南衡阳打造了国内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落地项目,在云南大理建设全国首个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景区,并成为中国第一个独家服务世界级综合体育赛事的自动驾驶企业。目前,蘑菇车联项目已在北京、江苏、湖南、河南、四川、云南等落地。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为核心的智慧交通是国家发展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重点领域。该项目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带动高科技产业和人才落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新型公共服务,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在此背景下,四川天府新区与蘑菇车联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打造高效、清洁、绿色的未来城市,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5月21日,蘑菇车联在汽车领域推出“AI云+OS+智能终端+传感器”车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提供云、端、云+端的多元化开放服务,满足个人消费者及企业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据悉,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蘑菇大脑”AI云,具备海量设备连接和海量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快速的云端场景构建、实时分析、智能决策,并提供开放的接入服务,与众多合作伙伴共建服务生态。深度定制的车载 *** 作系统蘑菇OS,具备丰富的多模交互能力,全面适配1000多款主流车型,兼容ARM、X86等多种硬件架构。
蘑菇车联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车辆设置、多元化娱乐服务,让车“更懂我”。同时,具备免唤醒、主动交互、无感支付能力的智能助手,会适时提示用车建议,让车“更体贴”。
蘑菇车联通过车内外多传感器的融合感知,让用户享受到只有在部分中高端车型上才有的ADAS、DMS等驾驶辅助服务,让行车“更安全”;同时,AI云端的“蘑菇大脑”可以实时向用户提供交通信息和出行建议,让行车“更高效”。

蘑菇车联创始人兼CEO朱磊
蘑菇车联创始人兼CEO朱磊表示,“用技术让车更聪明,是蘑菇车联创立的初心,让车如同人一样来‘感知’和‘思考’,实现车与人连接、与环境连接、与服务连接。”
资料显示,蘑菇车联成立于2017年11月,其构建的车联生态对车企、厂商、消费者进行连接,实施“云开放”和“端开放” ,为车企提供安全、高效的车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898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