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核心零部件是国产吗?

大疆无人机核心零部件是国产吗?,第1张

大疆无人机的核心零部件都是国产的。

作为全球顶尖的无人机飞行平台和影像系统自主研发和制造商,DJI大疆创新始终以领先的技术和尖端的产品为发展核心。

从最早的商用飞行控制系统起步,逐步地研发推出了ACE系列直升机飞控系统、多旋翼飞控系统、筋斗云系列专业级飞行平台S1000、S900、多旋翼一体机Phantom、 Ronin三轴手持云台系统等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技术空白,并成为全球同行业中领军企业。

扩展资料: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已发展成为空间智能时代的技术、影像和教育方案引领者。

成立十四年间,大疆创新的业务从无人机系统拓展至多元化产品体系,在无人机、手持影像系统、机器人教育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品牌,以一流的技术产品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内涵,并在更多前沿领域不断革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以创新为本,以人才及合作伙伴为根基,思考客户需求并解决问题,大疆创新得到了全球市场的尊重和肯定。

A股市场上无人机概念股有:航天通信 、洪都航空 、北方导航 、中航机电 、山河智能 。

1、航天通信

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600677),经营范围:航空器部件的维修、停车业务(限下属分支机构凭有效许可证经营)。通信产业投资;企业资产管理;通信产品开发,通信工程、通信设备代维,计算机网络服务(不含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等。

2、洪都航空

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原名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前身为国营洪都机械厂。2000年12月,“洪都航空”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00316),这是我国第一家以飞机整机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3、北方导航

北方导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导航集团)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600435),开展惯性器件及惯导系统、卫星定位及导航系统、航空炸d、通信系统的工程化研制,开展制导火箭、制导航d、灵巧d药、智能化d药和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平台等领域的研发与市场开拓。

4、中航机电

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中航机电,股票代码:002013)是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

5、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002097]是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一支股票。所属板块:机械行业板块,预亏预减板块,智能机器板块,无人机板块,湖南板块,长株潭板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方导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航机电[0020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河智能[002097]

我所关注以下几家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他们的产品都比较出名,也有些格外戳中了我的心。
1极路由

极路由以用户需求为设计理念,硬件部分采用高端材质,100%无铅,全贴片元件,蓝色阻焊漆,更安全,更环保,全铝合金壳体,散热性极佳,美观时尚。软件部分首创1+X加速引擎,内置8G/16G存储空间,提供完美的加速服务;首创市场平台,聚合各类应用,使得路由器真正智能化;手机远程控制,实时流量监控,更方便,更安全。


2Near Air

Near Air是Near智能硬件团队的首款智能空气净化器产品。Near Air采用全金属网板表面以及喷粉工艺,区别于传统净化器底部进风或者侧面进风,采用的是正面180°全吸式进风设计,这让Near Air比起同类产品既能增加进风效率,又节省能耗。

从外观来看,Near Air像极了一台高端的“音响”;宝石型的轮廓,能够更好的融于家居空间,与之相得益彰,设计极简,运行智能。

3 大疆飞行器

大疆飞行器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在2013年推出的一款全新航拍用飞行器,主要用于航拍,支持最高4K 30FPS、60Mbps的视频录制和1080p 60FPS的视频录制,并支持最高1200万像素静态照片拍摄。

希望国内的公司能多多探索,用产品说话,生产创造更好的产品给我们使用。

一样之处在于,无人机和水下无人机都是从军工概念走向消费概念;

不同之处在于,水下无人机市场现在仍是群雄逐鹿,没有哪家公司能拿下整个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市场。

水下无人机的入局者们,群雄逐鹿

群雄逐鹿是当下时代的特质。这个时代,各领域的创业者都会有很多“邻居”,智能手机是这样,水下无人机也是这样。

从时间上来看,2014年前后,水下无人机的众多玩家开始入局。据雷锋网了解,目前,国内北京、天津、深圳、上海等地的水下无人机厂商有十几家,其中,大部分玩家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入局,但是至今,仍没能出现像「大疆」这样的主导厂商。

具体各厂商入局时间、所在地域,以及主要产品,雷锋网不完全统计如下:

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约肯机器人创始人兼CEO李之勤毫不避讳地告诉雷锋网,“约肯机器人目前仍以C端产品为主,属于第二梯队中的优秀企业。”

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一个陌生场景,同时,也是一个新奇的产品形态。

用户的新奇带来了消费级水下无人机这一全新产业,也成就了约肯机器人。

2016年的李之勤在公司创立之前,并没有立刻定位到水下无人机这一领域,而是带领初创团队做了两款产品:无人小车和水下无人机。

在同年的机器人展会上,相对无人小车的无人问津,水下无人机倒是频频有人上前询问。

“当时在展会上展出的水下无人机只是我们团队做的一款概念产品,连最基本的水下密封问题都还没能解决,”李之勤告诉雷锋网,“也是从当时的现场反馈情况,让我们看到了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市场的潜在可能,也因此有了之后的约肯机器人公司以及我们的第一款产品BW 1。”

在这中间,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李之勤其实更看好自己的无人小车,甚至为自己的无人小车配备了智能跟随功能,“这其实也是近几年很火的配送机器人的概念,但是当时我们并没有挖掘到市场需求。”当然,无人小车的智能跟随功能最后还是被李之勤用到了其第二代产品,也是在CES 2019主展产品BW Space上。

BW 1和BW Space都是聚焦水下拍摄的水下无人机产品,这也是现在消费级水下无人机的一个主流方向,这一点与消费级空中无人机的功能略相似。另一个相似点是,智能跟随功能。

BW Space将智能跟随功能带入其水下无人机,按下控制端(平板或类似无人机的WiFi box)的相应功能按键,BW Space就可以进入智能跟随状态。

这样看来,相对于颇多相似之处的空中无人机,水下无人机算是后入者,因而难免会存在部分技术上的专利质疑。李之勤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据官方数据显示,BW Space主要参数为:最快运行速度:15m/s;最大下潜深度:100米;电池工作时长:5-7小时(水中最大静止拍摄时长7小时,跟随拍摄时长5小时);视频分辨率:4K(3840 x 2160,30fps)。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消费类水下无人机主流参数基本为:4K图传,2m/s运行速度,100米下潜深度,2-3小时左右工作时长。这样来看,BW Space在参数上还是很可观的。

谈到智能跟随功能的实现,自然也就涉及到软件算法。

李之勤告诉雷锋网,现在约肯的算法模型通过学习可以识别背着氧气罐的潜水员,未来将会通过视频学习来实现,也能识别出更多的水下生物和场景。

BW Space并非约肯的第一款产品,前文有提到,约肯的第一款产品应该是BW 1。然而,在约肯机器人的官网上,却只见BW Space,不见BW 1的身影。这其中的原因,除了BW Space是约肯的主推产品外,还有两代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摩擦和更迭。

针对BW 1和BW Space这两款产品,约肯都尝试了现在很火的网上众筹。

2017年7月,BW 1启动众筹。

“当时我们的硬件部分已经很成熟,关键的密封问题也已经解决,但是外壳一直是个问题——无法做到如现在这般轻小美观,”李之勤告诉雷锋网,“我们聘请了一家知名的海外设计公司参与到产品工业造型设计。”

如果见过BW 1的玩家会发现,BW 1和现在的BW Space长相极为相似。“这是因为,BW Space用的正是BW 1的外壳,在BW 1换成BW Space新外观的过程中,约肯团队花了1个月时间来和海内外的Backers(众筹支持者)沟通,最终采纳了Backers的意见,采用了 时尚 而又轻便的BW Space外观设计。”

“既然有了新的外壳,外加这一年我们对下一代产品的构想,何不直接推出我们第二代新品,再众筹一次呢?”当时,李之勤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8年8月,在BW 1交货三个月后,约肯第二款新品BW Space再次发起众筹。“由于新品加入了智能跟随功能(包括硬件模组和软件功能),升级了图像处理模组,调整了水下运动控制模组,完成了智能定向定深功能。BW Space 此次最终众筹数量达到近200台。”

在前不久的CES 2019上,约肯展出了其第三款产品BW Swimate。这款产品定位于潜水或水上 娱乐 ,可以理解为潜水或游泳的助推器。相对于前两款产品,BW Swimate在场景定位上有所不同。

但是在BW Swimate的研发过程中,约肯的研发团队再次遇到了新的问题。

原有功率无法实现载人功能,于是约肯将功率加到700W;同样是由于载人,电池容量提升到9000mAh,速度仍为15m/s时,续航时间为下降到45min,下潜深度也缩减为40m。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由人来近距离控制,原有的信号传输线终于可以被拿掉了。

据雷锋网了解,这款产品在“机翼”处左右各设一个锁机拨码和速度按钮(速度分为两档),同时还配备了一块720P的显示屏,实时显示设备参数,也可外配摄像机或GoPro相机实现拍摄功能。

约肯的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大部分销往国外,此前两款产品也是在国外两个众筹平台上进行的众筹。

主要玩家和市场在国外,这其实也是当下水下无人机的现状。

目前,约肯的主要销量市场也是在欧美等国,同时在日本也设有分公司。

前文有提到,C端市场能够带动产品普及,也是第二梯队厂商主要市场,但是,不得不说的是,B端市场却是更大的一块蛋糕。

当然,B端市场也意味着对技术要求更为苛刻。首先,水下无人机信号传输线就是一个问题。

B端市场究竟有多大?包括水下石油勘探、天然气勘探、大坝检测(工程检测)、线缆检测和维护等高价值产业都是B端业务,而这也意味着水下无人机不仅需要有图像拍摄的功能,还需要有定位、数据处理等功能,以及更好的密封性(更大的下潜深度)和前文提到的摆脱数据传输线的问题。

相较而言,由于消费机水下无人机是一个崭新的市场,因而厂商拥有更多自主权去定义产品,教育市场,也为之后的品牌和市场地位带来更大的帮助。

李之勤向雷锋网透露,目前约肯主要产品仍是面向C端市场,同时也在研发B端产品,预计首款B端产品模型将在今年CES Asia上展出。

目前,消费级水下无人机虽然已经自成品类,市场规模却仍有待进一步开拓。

李之勤向雷锋网透露,今年仍会推出BW Space的升级版本。而谈到水下无人机近期的发展方向,李之勤总结为以下几点:

无论是从2018年的厂商及产品来看,还是从2019年开年的CES(美国)展上来看,水下无人机市场,起风了。

不得不承认,水下无人机的技术研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功能性、灵活性、成本等问题仍然存在,消费类场景应用仍然较少,水下声音拾取还需继续跟进,大部分机型仍带有长长的“尾巴”。

但是,已经逐渐有买家愿意尝试,愿意为拥有水下拍摄功能或助推功能的水下机器人买单。

在最后走出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李之勤打开手机向雷锋网展示,通过分销商和线上店,今天约肯又拿到了9台设备的订单。

工作内容: 跟踪报道AIoT领域的公司、产品、技术和事件,包括物联网、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

要求: 1-3年相关媒体经验;能胜任外翻的英语水平;文笔优秀;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内容、 科技 有热情。

简历投递: 投递邮箱:liufangping@leiphonecom,或添加微信:liu_fangping。

欢迎对AIoT领域感兴趣的小伙伴咨询/加入。

农用无人机就是指的植保无人机,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植保无人机有以下几种品牌:
电动无人机:大疆、极飞、天途、博鹰、亿天航等;
油动单旋翼:汉和、全丰等;
油动多旋翼:壮龙、常锋、辽飞等;
电动无人机:大疆、极飞、天途、博鹰、亿天航等;

另一家基于蓝牙技术推出的无源物联网方案的公司为Atmosic,是一家创新型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该公司宣称在超低功耗射频、射频唤醒和受控能量收集三大技术方面发力。 其中,超低功耗射频技术是在蓝牙5平台上实现了超低功耗射频功能;射频唤醒技术是为射频提供了轻度休眠模式和深度休眠模式两套感知系统;受控能量收集技术目的是保证功能稳定可用,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设备和系统对电池电源的依赖。在三大技术支持下,Atmosic目前有两款蓝牙芯片产品,其中其M3系列产品综合应用这三大技术,支持无电池状态下的运行。目前,该公司产品已用于医疗、穿戴设备等领域。

基于WiFi和LoRa的无源物联网创新,笔者在《彻底抛弃电池,5G支持无源物联网,比NB-IoT影响更广泛的技术要来了?》一文中也进行了介绍,主要源于 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对射频信号的反射调制技术来实现无源设备供电和传输数据。 在这一技术指引下,该研究团队研发除了Passive WiFi的无源技术,并进一步将该技术用于LoRa中,实现数百米长距离无源节点传输。

上月, 华为常务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了面向55G的无源物联网设想,希望5G网络能将无源物联网纳入其中,5G无源物联网的 探索 开始。

虽然无源物联网会带来海量的连接规模,但目前相关技术还并不成熟,接下来可能会经过百家争鸣阶段,随着商用落地,部分技术会形成事实标准,在此之后推动无源物联网规模快速扩展。从目前看,无源物联网发展还是非常分散,正如LPWAN发展历程一样,这一过程也需要很长时间,建立产业生态更为关键。

2021意法半导体NFC研讨会重磅来袭!

现场参会更有机会获得大疆无人机、戴森吹风机、京东购物卡等礼品~

点击即可查看 “2021年AIoT产业全景图谱”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4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GDP成为全球第一,美国从未停止对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疯狂打压,到现在升级为全领域的生死之战,因为我们威胁到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200多年的世界殖民和霸权统治。

历史 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站在了这个实现伟大复兴的 历史 拐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立足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不同时期,从经济自信的角度,全面解读中美对抗——这场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大决战。

30年狂奔,多少辛酸泪

1978年,一位伟大的老人站在南海边,大手一挥,为中华民族指明了未来两百年的道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承接欧美低端制造产业链;8年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轻工业全门类产业链建设和原始财富积累。

这飞奔的30年,是三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史,也是无数有志之士的墓志铭,前行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夹杂着整个民族的血与泪。

你很难想象,30年前,中国经济与印度相差无几。有工人吃不起饭,去菜市场捡烂叶子,有丈夫骑自行车送妻子去特殊场所上班,晚上再偷偷接回来。这些都不是故事,这是一段段真实而又残酷的 历史 。

2008年由美元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美国疯狂印钞、收割全球,转嫁国内风险。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为了抵御美元收割,增加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中国确立了经济结构的三驾马车:内需消费、投资和出口。

自此,内需消费成为新的增长极。外贸从2008年GDP占比的60%—70%,降到2021年不足30%。一个新的时代向我们走来,互联网经济时代。

互联网经济成就了无数中小微企业,也让无数年轻人有了创业的机会。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中产阶级,扩大了中国的消费市场。

双十一、直播带货、成交额,各种“数据”让人应接不暇。热闹过后,一批隐患的种子也被悄悄种下。

经济的底层逻辑是产业结构,如果我们将产业结构比作一个三角形,最上面是国家税收,底下一边是从业人员,另一边是企业。这三个环节互相影响,只有提升产业结构的溢价空间,形成良性循环,经济才能高速发展。

我们把互联网电商企业套到上面的三角形里,结果一目了然。

互联网电商企业用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加上低门槛的低端制造产业链,严重挫伤了刚刚起步的民族品牌价值经济。

低价竞争的恶果就是:供应商的毛利润只有3%。这就好比一个长工吃糠咽菜,起早贪黑好些年,才攒下碎银几两;而你往院里看,人家地主酒足饭饱,翘着二郎腿,每天躺椅上哼哼小曲,赚他个盆满钵满。

从业人员不挣钱,民族企业发展不起来,国家税收也上不去,产业结构的金三角,塌了!

截止于2019年,高价值溢出产业模式(CVO)占据GDP的18%,其中99%都是国外品牌,这意味着中国每年有超过10万亿的消费经济,被境外资本掠夺。

劈波斩浪,在暴风雨中扬帆起航

产业升级已是迫在眉睫,国家也出台各项政策,引导我们从产业链的中低端走向高精尖。但是,这条路上注定会布满荆棘。

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首次对华加征关税;8月,美国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44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截止到当下,共有383家中国企业和相关单位受到美国制裁,累计制裁措施超过3900项,相当于每天要挥舞3次"制裁大棒"。

枉顾真相、热衷煽动、大搞“双标”,如此蛮夷行径,我们该怎么应对?范勇鹏给出了答案:“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强更高的标准,以文明的标准战胜‘盗贼之谋’。”

外面狂风骤雨,中国这艘巨轮依旧在劈浪前行。

任正非、张汝京、王传福、汪滔、潘建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披荆斩棘,引领了一大批优秀民族企业的成长。这些人不畏险阻,突破重重障碍,既赢得了国人尊重,也成就了各产业领域在世界舞台上的突围。

工业智能技术、场景感知技术、物联网系统技术、人机场景交互语言技术、半导体产业技术、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新能源……这些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领域,就像一块块甲板,共同拼起了中国这艘巨轮,他们是国人的骄傲,每一个名字都值得我们铭记。

工业智能技术

以大疆、华为、海尔、三一重工等为代表。

大疆,全球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制造商,占据了全球80%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掌握着70%以上的专利技术。大疆也是当今唯一一家垄断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他们以一流技术向世界重新诠释了“中国制造”的含义。

物联网系统技术

以华为、中兴通讯、海康威视为代表。

华为,近十年投入超过8000亿的科研资金,在全球布局26个研究所,拥有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120多位化学家,用国际资源进行国际竞争。十年时间,不断在万物智联领域开花结果。

5G专利技术已经做到全球第一,华为为推动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升传输效率,目前仍在6G领域继续发力。

鸿蒙系统作为全球唯一的物联网系统,不仅打破了车联网、PC端、移动端的系统壁垒,而且打破了人机交互的场景语言技术屏障。中国移动端芯片制造问题一旦解决,我们将会被鸿蒙系统带入物联网时代。而这也意味着华为的功绩已经突破技术本身,更是帮助煤矿产业、国家智慧基建、港口和远洋贸易、新能源等领域,完成产业升级。在新智慧语言领域,华为也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以期由中国人开启第五次工业革命:强人工智能时代。

人机场景交互技术

以科大讯飞、中科曙光、汇顶 科技 为代表。

科大讯飞,用22年的时间,在全球126个国家里,攒下了整整3234项专利!除了拿下了全球专利,科大讯飞还将自己的竞争影响力施加到了美国。不仅卡住了老美的脖子,还曾拿下美国大赛中22个智能技术项目上的所有冠军。

半导体产业技术

以中芯国际、华为、紫光展锐、海思、中兴微为代表。

中芯国际在张汝京、江上舟、邱慈云、梁孟松等一代代有志之士的接力下,用3年时间,将中国芯片制造水平拉快了30年。

2019年,中芯国际将14nm制程正式量产,良品率从3%飙升到95%以上;一年后,28nm、14nm、12nm,以及N+1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已经完成,5nm和3nm技术也在有序展开。

据最新消息,华为在芯片堆叠封装和设备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在华为和中芯国际这簇星星之火的带领下,将呈现出燎原之势。

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技术

以国盾量子、问天量子、中创为量子、神州量子为代表。

国盾量子,牵头多项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国内标准,已将量子通讯技术应用在了金融、云服务、电力、工程、卫星等各领域,凭借这些壁垒,我们拥有了在量子通讯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也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壁垒的存在,我们才可以无比自豪地说,目前全世界真正能够实现量子通信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国家,只有中国。

新能源技术

以比亚迪、宁德时代、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为代表。

2022年2月,比亚迪全球销量达到了87906辆,成功打败电动巨头特斯拉,登顶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首。

作为一家重视自主研发的技术企业,比亚迪开发了独创刀片式动力电池、自主研发DM-i超级混动系统以及e平台30组成的核心技术。凭借过硬的实力,比亚迪·汉成功登陆欧洲,大受欢迎。比亚迪智慧公交也穿行在欧美世界多年,以中国速度同欧美一众 汽车 企业争夺全球的中高端市场。

华为作为 汽车 产业上最低调的大佬,过去十几年为全球几千万辆 汽车 提供车联网模块,在新能源赛道上,华为为奔驰、宝马、大众等一众新能源车企提供标准化的电机电控技术。刚刚,华为发布了全世界第一款达到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的物联网 汽车 ,作为全球无人驾驶领域专利世界第一的华为,也是石墨烯材料领域的先行者,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华为物联网和石墨烯技术的带领下,实现 汽车 产业的弯道超车指日可待。

华为任正非,78岁,中芯国际张汝京,74岁,时光染白了他们的头发,却改变不了那颗滚烫的赤子心。作为中国 科技 圈的精神脊梁骨,他们的精神在传承,我们也看到了孟晚舟、汪滔这样杰出的后辈,正手举接力棒,迈向下一段征程。

未来已来,让世界进入“中国时代”

正因为有民族企业顶着万难前行,才让我们成为物联网时代唯一具有全域技术能力的国家;作为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民族品牌产业,哪怕它在互联网电商的价格战和国外品牌的联合绞杀下步履维艰,但它终究会取代低溢价的传统电商,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产业。

在未来15年内,我们将有机会见证民族品牌消费产业、物联网和以中国文化为底色的十万亿级的IP产业经济,共同支撑100万亿的GDP增量空间。

这就是我们的经济自信,也是我们打赢这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的世纪之战的底气。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世界格局,而每一次缺席我们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第一次缺席,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

第二次缺席,日本开始侵占中国,战火在我们深爱的这边土地上燃烧了整整14年,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给全民族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

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依然没跟上,这使得我们夹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30年战战兢兢,发展始终举步不前。

落后就要挨打,看看今天的东南亚,哪个不是欧美国家砧板上的鱼肉,圈舍里待宰的羔羊。说白了,没有主权哪来的话语权?没有实力只能跪着求生存。

过去,我们因缺席而被欺凌,现在,面对美国在谈判桌上的颐指气使,我们有底气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从这一刻起,我们吹响了由守转攻的号角!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20〕1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经各地区各单位推荐、综合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环节,确定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项目推荐单位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和工作实际,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政府服务等方面对入选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协助做好上下游企业对接,加强实施效果跟踪,推进优秀成果推广应用,深化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附件: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6月30日
附件:
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面向高精度传感器、边缘计算、 *** 作系统核心软件、无线通信、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项目,以及物联网标准体系、物联网检测认证等创新平台项目)
1
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系统应用
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
单芯电池监测芯片技术开发与应用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3
微机电与传感技术创新平台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4
IoT边缘端红外-可见光异构图像传感单元及AI处理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
5
物联网用新型高精度电学量传感器系列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6
钢丝绳物联检测传感器技术应用
冷丘(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7
5G边缘计算网关与业务平台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8
ALP_iCloud-IOT平台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9
H3C 绿洲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支撑系统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10
新型交通基础设施电子标识传感器与车路协同多模融合AI芯片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
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视觉边缘计算
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12
矿山安全监测与风险管控系统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3
支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GIS基础软件研发及产业化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信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信云网有限公司
15
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17
矿山智能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系统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新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新疆汇通互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
电力物联网智能化安全主动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1
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2
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3
基于芯端云协同的物联网整体安全体系研究和产业化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4
高安全物联网终端拟态处理器及应用示范
之江实验室
25
绿盟物联网准入网关项目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26
工业物联网设备安全可信接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基于多元网络数据的物联网安全风险监测服务平台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28
数字化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平台
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29
物联网使能平台自主研发与生态运营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0
综合管廊可视化运控平台
长沙变化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
面向物联网区块链的设备资源虚拟化与边缘计算调度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数字视网膜开放平台及芯片验证应用
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33
基于可信认证的城市公共安全视频智能监控网络平台
讯之美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34
物联网系统与安全检测评估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35
基于物联网的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
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6
物联网近场空口检测认证服务创新平台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37
物联网系统抗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8
基于物联网电子证据链的远程检测平台及应用示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39
车联网信息安全检测认证平台建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40
基于5G-V2X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集成和云控平台研发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
基于5G技术的设备物联状态监测平台
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
42
近零功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43
无源物联网节点及芯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4
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45
面向云制造领域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创新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46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低耦合、高扩展的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西安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7
工业实时 *** 作系统NECRO
安徽国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48
一铭国产 *** 作系统
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9
自动驾驶 *** 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泛在能源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物联网集成应用项目)
50
基于北斗的车辆运输应急安全管理云平台
山东航天九通车联网有限公司
51
基于C-V2X的车联网公交云脑平台应用示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52
基于新型电子电器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技术开发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3
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和电池溯源管理平台
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
54
“一路”云停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5
基于辅助驾驶产品车联网生态应用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56
基于智能网联的移动出行平台建设项目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7
基于北斗新能源汽车绿色公务出行示范与应用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8
全程供应链管理之车联网智慧运输管理系统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59
基于车路云协同技术的“数字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0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基于卫星遥感与物联网的公路建设全过程智慧管控平台研究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
电建大型机械设备远程监控平台项目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63
基于二维码标识的轮毂精确追溯系统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64
水电工程物联网安全监控平台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纸行业云运维系统
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66
工业企业能效与环保综合管理物联网平台
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7
集装箱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68
基于物联网的起重机安全与健康监控系统集成创新
江西飞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69
基于德恩云智造新模式的工业物联网建设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0
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平台
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1
基于智慧工厂及数字化车间研发及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重庆锦声科技有限公司
72
自主研发智能终端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融合应用
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3
基于AI的煤矿信息化综合监控嵌入式系统平台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
面向汽车研发验证与产品优化的物联网集成平台构建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75
互联网+智能水电站监控系统
甘肃博瑞电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6
面向高端铝材精深加工的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示范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77
路曼远程运维服务项目
天津路曼科技有限公司
78
中服云端智能物联网平台
西安中服软件有限公司
79
光纤预制棒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80
盾构远程在线监测云平台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81
基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刀具专业云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82
安捷综合能源智慧管理集成创新融合应用
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解决方案及示范工程应用项目
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
84
鞍山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
辽宁电力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85
基于边缘智能的输变电隐患与缺陷预警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8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电房解决方案研究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87
基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管控物联网项目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8
基于“云-边-端”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物联网服务平台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9
面向智慧生活的家庭、社区融合服务智能物联平台及应用示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90
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创新智慧医联综合服务云平台
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9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决策分析与道路指挥调度系统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92
“生态眼"—生态环境立体多源实时动态感知平台
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93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
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94
基于物联网的机场智慧运行管理平台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95
“金龙湖绿网”绩效服务分析平台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96
海绵城市智能管控分析系统及应用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97
基于物联网的北斗智慧交通监控与综合服务平台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8
智慧城市大数据服务平台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99
基于AI+物联网融合创新智慧集成应用
福建星网物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100
面向 AIoT 的全域交通 AI 控制系统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101
城市轨道交通融合云平台运营及运维联合创新项目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02
城市异构物联网分布式云平台研发与应用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03
全面支持国家标准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平台
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4
智慧养老全区块监管平台
上海市爱护网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105
基于中国移动OneNET的城市物联网平台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106
基于超大监测物联网的地铁隧道全寿命诊断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107
中信智慧水务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08
汇桔大脑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09
临平老城区有机更新一期(文化艺术长廊)智慧化项目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
基于NB-IoT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照明大数据云平台
河南继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1
晨泰科技智慧用电安全动态监管平台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系统
福州聪电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
基于视频分析挖掘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的开发与示范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114
智能化办案区管理系统
哈尔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嘉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供水管网智慧监控与优化调度技术应用示范
河北建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11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117
智慧水利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
山东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8
生态环境泛在网络科研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研究
成都德鲁伊科技有限公司
119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产业化应用
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0
蔬果数字农业示范区
上海赋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
基于物联网的粮食仓储管理解决方案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122
智慧孵化物联网应用推广示范
烟台大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123
平安智慧产销溯源平台项目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24
渔联网+智慧渔业
常德启腾水产服务有限公司
12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殖系统
南京丰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
物联网高效节水项目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
127
以文山三七为重点的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
云南神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8
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协同设计、制造物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项目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9
生产制造业 (汽车制造 )智能分析管理平台
吉林省联恒易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30
基于HTML5的Web网络单片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海口丰润动漫单片机微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原标题:《2019-2020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名单公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09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