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钟要齐
成立时间:2011-04-26
注册资本:48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535343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沙河西路5158号百旺研发大厦1栋第12层输液又叫“打点滴”、“挂吊瓶”,在现在的就诊中,输液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输液的前世今生。
1656年,人类第一次实现了静脉输液,伦敦的一个名叫SrChristopher Wren的医生,把鸦片装进一个动物的膀胱,用一根鹅毛相连,把鸦片滴进狗的血管,用于治疗它的疾病,后人把他称为输液之父。1832年,苏格兰爆发了霍乱,医生发现霍乱病人在持续腹泻和呕吐后,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盐,经常出现脱水症状,医生们就把煮开的盐水,通过静脉输到患者体内,患者的脱水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这是人们通过输液方式治疗疾病的大胆尝试。因为这种 *** 作缺乏无菌技术的保障,经常出现感染事件,并没有大面积推广。
经过漫长的发展,静脉输液逐渐被人们接受,但发展仍然很慢,直到1930年之前,静脉输液仍只能用于急症患者,并且规定护士只能协助准备静脉输液所需的耗材,而给患者扎针的 *** 作由医生完成,所用的液体由医院自己制作。
1931年,美国医生DrBaxbr与同伴合作,在改造后的汽车库里,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瓶商业用的输液产品——5%葡萄糖注射液,这种工业化生产的输液产品的出现,使静脉输液的技术迅速在医院传播开来。
静脉输液产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中期前后,装液体的瓶子是广口玻璃瓶,输液器是天然橡胶材料做成的,这种输液器不是一次性的,用之前要消毒,被污染的几率很大。输液产品的第一个阶段早已过去,我们只有在看上世纪的抗战剧时,偶尔能看到那种橡胶材质的输液产品。第二阶段,也是现在临床中普遍使用的输液系统,它是由玻璃或硬塑料容器与带有滤膜的一次性输液器构成的,该技术改进了输液管路,减少了污染机会。第三阶段又叫全密闭静脉输液系统,现在临床中有用的,但用得不多,它是将输液容器替换为塑料材质的软袋,在滴注过程中软袋受外界大气压力会逐渐变瘪,不必再用进气针让袋内外气体相通来产生压力,避免了溶液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具有非常好的防止污染的作用。
液体里的微粒虽小,产生的危害却很大
一直以来,输液都是一种被人们熟悉的治疗方式,并且给人留下了“快而有效”的印象。与此同时,这种给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毕竟药物是直接打进血管里,要是出了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
也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药品的质量、用法和护士的 *** 作都不出一点问题,是不是输液就和吃药一样安全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即使药物和用药过程都万无一失,来自药液中的微粒,仍然会给患者带来潜在危害,其中最主要的微粒是“不溶性微粒”,这种微粒是一群不溶于水也不被机体代谢的家伙,在医学界有“幽灵”之称,之所以叫它幽灵,是因为它们的直径只有几微米或二三十微米,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它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则是巨大的。
输液用的液体,并不像我们肉眼看到的那样纯净,因为50微米以下的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它确实存在于液体中。北京某医院对“吊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1毫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不超过10毫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多,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导致器官缺血。
液体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那就是肺,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停留在肺里,久而久之会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病。随着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微粒,在血管里出不去时,会刺激血管生出肉芽,影响血管的通畅性。有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堵塞。由于输液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长期输液常会导致静脉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血管硬化等。
(转自网络)液相色谱仪是一款以用户为核心的智能化的色谱仪,具有常规HPLC的基本性能,并扩展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各类不同的应用要求,使用户能更加轻松的使用,并获得准确的分析数据。
一、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在原始的经典色谱法基础上面引用气象色谐的理论,色谱柱则是用特殊的方式用小颗粒装填而成,造成的结果就是色谱柱的柱效远远高于原始的经典液相色谐,它柱子使用后还能具有高度灵敏度检测器。能够对流出来的分析物进行连续检测。
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分配或吸附等化学作用性能的差异,使各组分在作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而达到相互分离。高效色谱仪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生命科学、医学检验和无机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般来说,80%~85%的有机物原则上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诸仪分析。
工作原理:
流动相通过输液泵流经进样阀,与样品溶液混合,流经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进行吸附、分离,最后每一组分分别经过检测器转变为电讯号,在色谱工作站上出现相应的样品峰。
液相色谱的使用:
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样,进样完毕后,清洗进样口,每次分析结束后,清洗通道,最后关闭仪器。
扩展资料:
液相色谱所用基本概念:保留值、塔板数、塔板高度、分离度、选择性等与气相色谱一致。液相色谱所用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与速率方程也与气相色谱基本一致,但由于在气相色谱中以液体代替气相色谱中气体作为流动相,而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不相同。
此外,液相色谱所用的仪器设备和 *** 作条件也与气相色谱不同,所以,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有一定的差别。
主要有以下几力‘面:
① *** 作条件及应用范围不同
对于气相色谱,是加温 *** 作。仅能分析在 *** 作温度下能汽化而不分解的物质,对高沸点化合物、非挥发性物质、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的分离、分析较为困难,致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据统计只有大约20%的机物能用气相色谱分析。
而液相色谱是常温 *** 作,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它非常适合相对分子量较大,难汽化,不易挥发或对热敏感的物质、离子型化合物和高聚物的分离分析,大约占有机物的70%~80%。
②液相色谱能完成难度较高的分离工作
a气相色谱的流动相载气是色谱惰性的,基本不参与分配平衡过程,与样品分子无亲和作用,样品分子主要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而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液体也与固定相争夺样品分子,为提高选择性增加了一个因素。也可选择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做流动相,增加分离的选择性。
b液相色谱固定相类型多,如离子交换色谱和排阻色谱等,作为分析时,选择余地大;而气相色谱并不可能。
c液相色谱通常在室温下 *** 作,较低的温度,一般有利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③由于液体的扩散性比气体的小105倍,因此,溶质在液相中的传质速率慢,柱外效应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在气相色谱中,由色谱柱外区域引起的扩张可以忽略不计。
④液相色谱中,制备样品简单,回收样品也比较容易,而且回收是定量的,适合于大量制备,但液相色谱尚缺乏通用的检测器,一起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技术是相互补充的。
综上所述,液相色谱具有柱效高,选择性高,灵敏性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法已成为现代分析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化学,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农业等科学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1)分离混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
通过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可分离并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能够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成分。并且随着固定相的发展,还可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对其的分离。
(2)生化分析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并已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
(3)仪器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如分析氨基甲酸酯农药和多核芳烃等:高效液相色谱一红外光谱联用也发展很快,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等.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