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特征与演变

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特征与演变,第1张

2621 建场前农田景观格局

黄骅县朱庄子、胡庄子以东,石碑河与黄浪渠两侧地带,约有盐荒地13333 hm2,此带土壤成土母质为河流三角洲冲积物,从许多剖面表层可看到冲积的痕迹与深浅交错的层次,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未完全风化的淡水生物遗体。在地表以下1~3 m多为重壤土,亦未发现海底沉积物,从而,说明此地的冲积年代是较为久远的。

区内村庄系450年前明朝永乐年间迁居于此,此时,因距海近,均以晒盐为生,地面生草约在350年前,群众的点片垦荒与饲养畜牧等农事活动约在250年前。自1948~1950年开挖了石碑河及黄浪排水渠后,减轻了沥水对此地区淹没侵蚀为害的程度,地表植被因而有所好转,盐土面积也逐渐缩小,地表野生植物群落主要为草甸型植物和沼泽性植物(图2-3)。

1955年9月沧县专区在此成立了“黄骅县大港垦改指挥部”开始进行荒地勘查工作,于1956年先在邢庄科一带建成第一分场,此分场的毛面积为6200 hm2,净耕地面积为4400 hm2。

朱德元帅在访问捷克斯拉伐克共和国期间,捷克斯拉伐克和政府赠送我国约可装备一个(047~067)×104 hm2国营农场用的全套机械、机具设备,经农业部与河北省研究,拟将该项机械、机具全部拨给黄骅农场。

为了对捷克斯拉伐克共和国的人民和政府这一无私的援助表示感谢与促进中捷两国友谊,农场拟定名为“国营中捷友谊农场”,并将原计划建场毛面积扩大至937305 hm2,净耕地面积增至718212 hm2,以充分发挥机械、机具效能[88]。

2622 1956年建场的农田景观格局

1956年根据建场要求,开展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如下(图2-4):

(1)沟渠:在满足土壤改良要求与适当照顾机耕的条件下,采用灌排分离体制,按干、支、斗、农四级标准设置,其中:黄浪渠为灌溉干渠,石碑河为排水干沟;干渠(沟)以下,每隔7000 m设南北方向的灌排支渠(沟)各一道;支渠(沟)以下,每隔1200 m设东西方向的灌排斗渠(沟)各一道;斗渠(沟)以下,每隔78 m或156 m设灌排农渠(沟)各一道(第一灌溉支渠(排水支沟)范围内农渠(沟)间距为78 m;第二三灌溉支渠(排水支沟)范围内农渠(沟)间距为156 m)。每一农渠(沟)范围内净耕地面积一般为68~147 hm2 左右。

图2-3 1956年中捷友谊农场建场前农田景观格局

依据场区地形坡向、地面径流方向及黄浪渠、石碑河影响,推测地下水流向自西往东流。据此,场内农渠(沟)均布置为南北方向,既有利于地下水排除,且使农作物耕作亦成南北方向,有利于作物增产。

此外,为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农沟一般深15~17 m;斗沟深18~20 m;支沟深2~22 m,以保持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1 m左右。

(2)道路:场内各级道路设置,是结合渠系规划进行的,但为保持路面干燥与便于生产,各级道路均布设在排水沟靠近田区的一侧,根据交通运输需要,分为三级(图2-5):

图2-4 1956年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规划图

主干道路。东西贯穿全场,起着场部与各工作站之间,以及场内、外相互联系的作用。此路交通量较大,路基宽采用14m,设于第三排水斗渠南侧。

拖拉机路。是场内大面积的轮作地上的主要运输道路,设于排水支沟靠近田区的一侧,同时为便于各轮作区中的经营管理,于各支渠之间增设拖拉机道一条,路基宽8 m。

田间道路。此路为施肥、中耕及收获作物等田间运出运入需用。根据生产运输需要,分为两类:一类系设于排斗南侧的田间道,路基宽度6 m;另一类系设于排水农沟靠近田区一侧的农道(生产路),道路宽4 m。

(3)轮作地的规划:从全场土壤地形及水利条件分析,全场土地均可辟为大田轮作区,除场区西北部,由于地形较低,土质黏,计划为以早稻、小麦为主的轮作外,其余地区均计划为以棉花、玉米为主的轮作区。全场共规划为9 个大田轮作区,每区面积为63247~11558 hm2 之间,一般为66667 hm2 左右。为使机械、机具的有效利用,以及正确的实行农业技术创造有利条件,全场各轮作区的地块外形均达到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要求。

图2-5 各级断面图

(4)防护林规划:为防止风寒,绿化全场与增加农场收入,拟栽植防护林及果树。但由于全场沟渠堤岸及道路两旁占地面积很大,故为充分利用这些土地,林木、果树种植不再另占土地。

杨树、柳树、洋槐等一般乔木,栽于用水渠堤两侧的外堤及道路两侧地带,为保持路面干燥,东西方向的树木应栽于道路北侧。葡萄、苹果、桃等果树栽于马道一侧。

(5)土地利用格局:从建场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内容看,更加注重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这个农田景观格局完全是为其服务的,特别是在权属界线上,完全依据农田边界进行调整,使各类边界融合,便于组织规模生产[88]。

2623 1985年包产到户前的农田景观格局

1956年建场后,经三年的水利、交通、居民点等农田设施基本建设,一二三分场形成与规划基本相同的农田景观格局。1960年又将新划入的四五六分场按照建场规划模式进行建设,形成农场农田景观基本格局。同时显现出人类对自然景观干扰的力度。

1956~1966年农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艰难地维持了十年“水改”种稻的种植方式,形成以小畦为代表利于水田种植的农田景观格局。1966年以后,水资源匮乏,种植方式改为“旱改”,利用深沟排碱,平地打埝增肥,调节水田景观为旱作农田景观,消除畦埂,增加农沟和毛沟排盐沥碱。1985年后,虽然在人为干扰下农田基本景观格局未发生根本变化,但在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制约下,部分田块已经返盐较重,难以正常生产,不得不撂荒,形成农田+盐碱复合景观[89](图2-6)。

表2-2 1956年中捷友谊农场土地利用结构表

2624 2003年包产到户后的农田景观格局

从1956年、1985年和2003年三个阶段的农田景观格局看,农场农田景观格局是稳定的,由于受海水影响和淡水资源制约,虽多年耕作熟化,但仍有一部分农田不能生长农作物,只能生长一些耐盐碱性强的野生植物,保持盐碱荒地景观(图2-7)。同1985年相比,耕地减少309703 hm2,林地减少7465 hm2,盐碱地增加341112 hm2。同时,随着耕地数量的减少和经营承包权的破碎,农田内部景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主要是闲置的廊道(沟渠、道路)损毁、减少[90]。总体上农场农田景观格局大尺度上还是受自然和经济条件制约,特别是农田承包以后,对农田廊道配套、维护和基质改良力度明显下降,出现小尺度次生盐碱化演变为大尺度现象,农田防护林体系难以健全,农田生态安全和生产稳定性降低。李新通(2000)在对闽东南沿海地区大南坂农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中,也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小,导致廊道(农村道路)质量较差,廊道功能不畅,防护林、护路林以及河岸林老化,廊道在景观中功能下降,尤其强调产权因素成为决定农业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12]。

2625 典型区片农田景观格局

根据农场农田景观的特点,选取三块比较典型区域利用景观分析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图2-8~图2-10)。第一块位于农场西部一分场境内,盐碱地较多,是盐碱反复的典型代表;第二块位于农场中部三分场境内,耕地较多,是1956年开垦农田的典型代表;第三块位于农场东部四分场境内,耕地较多,是机械化建设的典型代表[91]。

图2-6 1985年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格局

图2-7 2003年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格局

图2-8 2003年农田景观格局图

图2-9 1963年四分场十一队农田景观规划图

图2-10 四分场十一队农田景观格局图

从2003年一分场农田景观格局本底可以看出,该区域依然留有1956年农田景观规划建设的痕迹,在自然条件和产权结构制约下呈退耕趋势,农田斑块零散,边界形状不规则,斑块面积减少,已不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和集约经营,只能适合小农经营模式,甚至不得不弃耕,造成大量农田设施废弃,农田廊道消失和融入其他景观。

三分场农田景观格局中,依然残留着原始自然本底的痕迹,自然残留斑块分布零散,边界不规则。农田斑块保持着1956年的格局与规模,基本没有变化,表明该区域自1985年以后在种植方式和农田生产条件上没有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力度较小,廊道数量较多。

四分场十一队1963~2003年的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利用对农田景观格局的要求,同时也揭示出农田原始自然本底融化、消化的过程,残留自然斑块由23个减至4个。但受技术和资金的约束,残留自然斑块不能完全溶解,廊道数量和布局仍然保持为原规划模式。

中捷友谊农场不同区域农田景观指数(表2-3)表明: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斑块面积(AREA)、斑块周长(PERIM)与农田集约化水平呈负相关,农田集约化程度越高,斑块密度、面积、周长越小;边界密度(ED)与农田斑块规模与数量相关,当面积一定时,PD越高ED越大,PD一定时,斑块面积越大ED越小,而一定区域内,农田斑块面积增大时,PD相对降低,ED同时减少(图2-11);斑块周长面积比(PARA)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减小,说明斑块面积越大,单位面积上的边界数量越少,相应地,斑块内部生境面积就越大;零散农田的景观形状指数(LSI)较大,形状不规则,但在人为干扰下,基本上较规则,斑块形状指数(SHAPE)接近1,即斑块形状呈方形或近似方形,显现出人工雕琢的迹象;平均分维度(FRAC)接近1,表明农田形状比较简单,接近规则方形;斑块周长面积比(PARA)在一定区域内应该有其合理的上限和规模利用的下限,其大小取决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旱地高于水田。

表2-3 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指数表

图2-11 PD、AREA、ED关系图

表2-4 AREA、PERIM、SHAPE、FRAC相关性分析表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AS612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其结果由表2-4反映出,斑块面积(AREA)与斑块周长(PERIM)呈正相关,与斑块周长面积比(PARA)呈负相关;斑块形状指数(SHAPE)与分维度(FRAC)呈正相关。

根据福建财经频道采访报道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自己在行业内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出四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温室大棚、生态农场、畜牧养殖、水产养殖。
① 温室大棚:温室生产管控解决方案通过对温室内温湿度、土壤水分、光照度、光合效率、二氧化碳、光照度等进行数据监测,通过无线技术传输至云平台加工处理,并在手机、电脑、平板上实时显示。用户还可通过软件平台对温室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温室种植的智能化管理,减轻用户的工作量,节省用户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② 生态农场:室外农作物智能监控改造方案,该方案可建设一个气象站及其相关传感器,采集农作物当地的环境参数,设备主要以水泵、电磁阀、水肥一体化设备等为主,施工简便,主要实现自动控制水阀进行浇水作业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作物产量。
③ 畜牧养殖:主要针对环境温湿度和空气中氨气含量进行监测,配套水帘与排风系统,以此来达到降温与换气功能。同时采用自动投料装置与粪便清理装置,确保了环境的环境卫生,减少用工成本。另外针对畜禽安全方面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关注畜禽动态情况并实现远程会诊的功能。全面结合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畜禽的生产提供有效的管控手段。
④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生产管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养殖水域的环境以及现场设备的集中监控,经过云服务器分析,得出科学的生产 *** 作指导,使得水产养殖实现智能化,通过PC、APP等显示控制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监控管理。

“区块链大农场”项目的核心诉求是保证生产品质,保证出产质量、实现快捷便利流通以及提高农民真实收入。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大农场的实践,将带来三方面的价值创新。
首先是建立一套生产可追踪溯源产品的体系标准,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智能制造等技术的组合,实现全过程可追踪,保证粮食是放心粮。其次是建立具有可追踪溯源属性的电商平台,通过全过程的数据价值采集和激活,不仅实现商品真实溯源,还将区块链大农场每亩土地产出提升了1500元以上。最后,区块链大农场的落地,有助于产业链相关各方,如区块链、物联网领域专家、科研院校、政府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平台与沟通机制。
“目前,项目已完成一期研发,年内将借助区块链技术追踪溯源,把第一批大农场放心粮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构建区块链大农场的过程中,如何将海量的IoT设备采集的数据上链,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当前成熟的技术体系融合并提供同样高的服务质量,如何从技术上确保线上与线下一致,如何做到全流程无死角等都是项目创新的关键点。”智链ChainNova CEO董宁表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链ChainNova设计了“区块链大农场”平台基础架构,区块链技术在整个“区块链大农场”平台架构中处于底层,同时嵌入了实时计算、大数据处理、认知智能等模块。为了让用户更好地认知整个溯源历史,还在大数据基础上进行了数据可视化创新。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都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农业物联网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还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养分、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障作物生长环境最优。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1710亿元显著提升至2015年的7503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15万亿元。

同时,在政策方面,国家不断完善农业物联网领域的政策,加大农业物联网的支持。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中提到,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要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各地加强集中育秧、粮食烘干、农机作业、预冷贮藏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对大数据等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资。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云计算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各行业、各单位每天都产生包括数字、文字、视频、音频等在内的海量信息,这些海量信息统称为大数据。在大数据的海洋中,利用“沙里淘金”的技术把有用数据提炼分拣出来,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大数据应用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数据库的搜集和挖掘,数据质量的甄别和校正,信息的处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校正),大数据的分析与成果的形成。自2013年大数据概念兴起至今,运用物联网端设施对数据库的搜集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大数据是最先在气象中使用的,通过大型计算机的运算以及过去60年的气象数据,建立识别天气的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与当前的气候条件进行比较,再运用预测性分析进行天气预报。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气象大数据在大规模的收集与应用,气象数据是最用以与平衡领域产生交集和应用的大数据,例如旅游、农业、大健康等等。

以气象大数据和农业的应用为例,气象物联网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农业向“精准”和“智慧”方向发展。

1农场气象实时监测,极端气象及时预报

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降雨量、风速、风向、大气压力、气体浓度等数据,并通过设定相关报警阈值,实现即时报警,精准控制种植环境指标。

根据卫星数据,系统可预报未来72小时气象,24小时极端天气、降水概率、大风等异常气象预警,提醒用户及时做好防灾防险准备。

2土壤墒情精准监测,异常情况快速预警

实时监测土壤水张力、土壤温湿度、水位、溶氧量、pH值等。

通过设定报警阈值,当土壤数据异常时,如湿度过高,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消息提醒工作人员。

3远程掌握田间虫情,无公害诱捕杀虫

系统可实现害虫类别自动分类及计数,并自动进行无公害诱捕杀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通过高清摄像机采集虫情图像,可远程查看田间虫情,并制定防治措施。

4作物长势监测,突发情况可自动转向紧急录像

高清摄像头可720度旋转、拉近、拉远,查看园区实时生产情况;

发生预警时,摄像头可自动转向到预警点紧急录像,不放过任何异常;

可对视频进行截图,无需另外安装相机进行拍摄。

托普云农研发的标准化、个性化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吉林梨树县、杭州萧山农科所、金华寿仙谷、南充高坪农牧局、湖北金秋农业、宁夏利通区、四川岳池、赣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州徐闻县等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当地实现节水农业、智慧农业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撑!
例如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通过搭建“1个中心,1个平台、N个应用”的平台建设模式。建一个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中心,汇聚土、水、肥三大耕地质量数据,为耕地质量保护监测、管理、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达到精准管理,科学决策,形成指挥耕地新业态,通过大数据平台服务公共,服务管理,转变耕地保护方式。
托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托普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在未来几十年里,农业产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数据, 2050年的粮食产量需要比2006年增加70%才能养活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民和农业公司正在转向运用物联网的分析和更大的生产能力。

农业技术创新不是什么新鲜事。几百年前,人们用手持工具,工业革命带来了轧棉机,19世纪出现谷物升降机、化肥和第一台天然气动力的拖拉机。到世纪末,农民开始使用卫星来计划自己的工作。物联网将把农业推向新的高度。智能农业已经越来越普遍,因为有了农业机器人和传感器,农民和高科技农业正在标准化。物联网应用在未来几年将帮助农民满足世界粮食需求。

高科技农业:精准农业与智能农业

农民已经开始使用一些高科技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日常工作效率。例如传感器可以让农民获得在地区的详细的地形和资源地图,土壤酸度和温度的变量。他们还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预测未来几天和几周的天气模式。

农民可以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远程监控他们的设备、农作物和牲畜,统计牲畜饲养和生产。他们甚至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对农作物和牲畜进行预测。无人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来调查农民的土地和作物数据。JohnDeere(农业设备生产商)已经开始把拖拉机联网,创造了一个展示作物产量数据的方法。与无人车类似,该公司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的拖拉机,这将释放农民的劳动力并进一步提高效率。

所有这些技术都有助于精确农业或精准农业,利用卫星图像和其他技术(如传感器)来观察和记录数据的目的是提高生产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农业的未来:物联网,农业传感器,农业无人机

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正在起飞,但它们可能只是农业世界更大规模使用技术的先驱。Business Insider的高级研究服务预测,农业中物联网设备安装将从2015年的3000万增加到2020年的7500万,达到20%的复合年增长率。

美国目前在物联网智能农业方面世界领先,每公顷(25亩)农田可以产生7340公斤的谷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等),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851公斤谷物每公顷。

在未来几十年里,随着农场变得更加紧密,这种效率应该有更大的提高。OnFarm,一个农业物联网平台预计,农场在2050年平均每天要产生410万个数据点,而2014年只有190000个。

此外, OnFarm多次研究发现,农场的平均产量上升175%,能源成本下降7美元至13美元每英亩,灌溉用水量下降 8%。

鉴于物联网应用在农业中的所有好处,不难理解农民会越来越多地转向使用农业无人机和卫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77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 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