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的基础依托于什么

物联网通信的基础依托于什么,第1张

互联网的定义简单来说是通过网关连接起来的网络集合,没有具体的边界,由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的合集。物联网的概念是在物体上安装信息传感装置,然后将其与互联网连接,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链接。其实物联网是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并不是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新兴产物,是通过互联网的相关技术进行通信的网络体系。

从用户角度而言

互联网和物联网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物联网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与互联网不同。比如:刷微博、刷抖音、聊微信等,这些都是来自于互联网提供给用户的内容。如果是物联网使用者,只需要知道物联网有哪些信息(比如家里的灯有没有关掉,空调有没有关掉等),以及我能做什么(比如把灯关掉,关闭空调等),这是物联网提供给用户的内容和服务。

从技术角度而言

互联网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很少有人说它是一种技术,只是偶尔听说某项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技术。通常所说的Web开发技术、网络游戏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移动开发技术、视频直播技术等都属于互联网技术。然而物联网技术,是将电子、计算机、通信三大领域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实现物物互联。从物联网技术层来讲,物联网其实有四个层级:1感知识别层:主要是感知信息,比如房间的温湿度,灯是否打开,空调是否开启等,温湿度传感器、红外检测、摄像头、麦克风等都属于这个层级。2网络构建层:传感器读取到信息后,就会通过网络把数据传输到后台,构建网络的技术就属于技术层。比如:GPRS、蓝牙、WIFI等。3服务管理层:处理信息层级可以理解为云端或后台服务器。网络层把数据传输给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分析等。4综合应用层:文献将物联网分为三个层面,其实是将应用层和服务层合并在一起了。我们这里的应用层,指的是服务器将处理好的数据展现给用户看,比如:网页、APP等,或者通知用户,比如:邮件、短信等,可以理解为前端。

其实,与其说物联网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一个时代。总的来讲,做互联网金融的是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做网游的是互联网+文娱,做电商的是互联网+传统销售行业,做互联网教育的是互联网+传统教育行业,那么做物联网的就是互联网+电子/电力设备。

从应用角度而言

简单来说互联网偏虚拟,但是物联网则是应用在实际物体之上的,这就是二者之间的根本性差异。正是这一差异使二者之间存在了更多的不同,例如成本方面,互联网的成本虽然很高,但是因为使用者的基数非常庞大,就将成本变得小了很多,而物联网应用的基础虽然是互联网,但目前适用范围并不广泛,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涉及到传感器等设备,所以在费用的方面要更加昂贵。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物联网体系结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层,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缩写:IoT)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运输和物流、工业制造、健康医疗、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边缘计算的核心,是将计算任务从云计算中心,迁移到产生源数据的边缘设备上。

较之于传统的云计算,边缘计算在以下5大方面具有绝对性优势:

1 安全性要求

2 知识产权问题

3 交互延迟和d性

4 减少带宽成本

5 自治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25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