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近几年非常时兴的一种美食,全国各地都有小龙虾的饮食店,而为了获得养殖小龙虾更好的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可以实现大棚反季节养殖小龙虾,那么小龙虾大棚反季节养殖究竟是怎么养的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小龙虾大棚反季节养殖技术养殖塘口建设与改造
考虑到大棚装置的稳定性和方便性,养殖塘口尽可能为条沟状长方形。新开挖的塘口按条沟状长方形开挖即可,老塘口改造可筑埂设坡,创造有利于设置大棚装置的条件。塘口的规格和要求是:宽度(即跨度)5~8 米,长30~50 米,深50~70 厘米,池坡比1:12~15。有条件的,在池塘固定1~2 道微孔增氧管,用于增氧。塘口建设与改造后清塘施肥,过滤进水,移栽或放养水葫芦、水花生、伊乐藻等水草。
大棚装置
首先准备好毛竹或竹片,削光竹节或竹片上的节刺,将毛竹或竹片沿塘口两侧等距离埋入土中(毛竹、竹片间距一般15~25 米,具体视材料强度而定),在塘口中将两侧毛竹或竹片相对折弯用胶带扎牢,形成拱形。拱形毛竹或竹片上架横梁,用胶带扎牢,横梁密度视拱架强度而定。在塘口中间打桩铺毛竹跨板到塘口两头,便于在棚内投饵和捕捞,桩高出水面10厘米即可。最后在棚架上铺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一般铺两层,以保证保温效果,塘口两头用塑料薄膜围好后,留小门,便于管理者进出。装微孔增氧管道的塘口在棚外靠近电原处装一台气泵接上增氧管道即可随时增氧。大棚框架材料也可选用厂家定做好的廉价硬质材料,养殖者可以自选。
苗种放养淡水小龙虾大棚养殖苗种放养有两种。一种是放养虾苗,长江下游地区放苗时间一般在10 月上旬左右;一种是放商品淡水小龙虾暂养,放养时间一般在11 月底前后,暂养周期按市场情况决定。苗种放养密度:规格为60~100 尾/公斤的苗种每亩放25 公斤左右;规格为30~50 尾/公斤的每亩放50 公斤左右。放养方法:将要投放的苗种用虾蟹类消毒剂或3%~5%食盐水消毒后,均匀投放于池边水草上。
投喂管理淡水小龙虾大棚养殖的投喂视水体温度而定,水温在20~25℃范围,可每天在中午前后投喂1 次,投饵率3%~4%;水温15~20℃,可两天投喂1 次,投喂时间也在中午温度较高时。管理上除了同正常季节养殖的管理外,还要注意:一是水体的溶氧量。装有微孔增氧的,要适时开机增氧,没有机械增氧装置的,水体缺氧时,要及时使用化学增氧剂。平时白天中午将大棚两头小门打开通风,对棚内增氧也有效果。二是大棚内温度。特别是夜间没有光照时,可在棚面上盖草帘,以保证棚内温度。三是要关注水质的变化,有条件的可施用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
捕捞
将达到上市规格的淡水小龙虾及时用虾笼捕出销售,减少淡水小龙虾密度,增加虾苗生长空间。
通过大棚来养殖小龙虾,可以实现小龙虾反季节养殖,也使小龙虾在非常规上市季节可以向市场供应,从而获得比平时更高的销售价格,提升收入。
小龙虾温室养殖的方法每年进入立秋之后,小龙虾开始在洞中交配繁殖。冬季在洞中产卵多达40多天,而在这期间,小龙虾生产销售进入淡季,包括海南在内,只有零星的小龙虾供应市场。解决冬季淡的唯一办法是将小龙虾移入温室中养殖。位于上海金山就有200亩面积大棚养殖,可年产40万斤供应市场。
大棚建造:大棚以长方形池塘,水泥护埂,双层薄膜双大棚,中间有空气夹层,具有很好保温效果,为了确保室内氧气充足,温室内冬季种满水草,夏季种植水稻,据测定冬季温室的含氧量要高出室外3到4倍。该项举措可以让小龙虾个头大,水质变清。
在控氧的同时,温室养殖场还要注意夏天控光,冬天控小龙虾在强光下和冬季都会打洞,躲在洞里不出来,这样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变慢,而在弱光下,小龙虾会主动外出吃动西,有了大棚,可以控制夏季室外强烈光照,延长龙虾一天的活动时间。控光之后,龙虾繁殖次数从一般一年一次增加到2到3次。冬季养殖场温度一般控制在10度以上,由此大大增加龙虾活动时间和吃食量,也加快龙虾生长。
温室养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温室养殖,该养殖第四个控制是控雨,下雨容易导致龙虾得病,有了大棚雨水自然就进不来,龙虾用膨化沉性颗粒料,且每月用2天中草药保肝解毒,每月用虫虫草驱虫两次,养出健康的小龙虾还用上物联网技术,如鱼儿乐,微孔增氧机等先进工具,亩产1000斤且能反季节高价行走,50元每斤,纯利润达25万以上。
与其他农业业态相比,水产养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生产状态,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未来需加强与“互联网+”结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效率,促使生产方式从落后向高效转变。最近30年,全球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而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其中,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42%;海水养殖有较久的历史,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总产量的5772%。
从绝对量来看,2004年,我国水产品产量为4247万吨;201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965万吨,比2014年增长369%。
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