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了解的知识包括HTML、CSS、JavaScript,不需要深入地学习,有个概念性的理解即可。至于可以推荐的书籍还真没有没有,因为这一部分主要是练习,熟能生巧。如果是没有任何基础的,需要带领入门的话,可以去视频网站搜索相关课程视频,网上很多。
其次,关于知识学习有三个阶段
1 PHP入门段
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类PHP热门视频,基本上这些视频里面都会讲到如何使用编辑,配置环境等一系列基础教程。能撸出一个个人站点/ 企业小站 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这样可以先对编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没有任何电脑基础不推荐直接看书。
2 进步段
这时候需要PHP手册了,了解常用函数。学习MySQL( 数据库 ),了解PHP各大框架 --thinkPHP,Yii,Laravel等, 然后选一款框架尝试搭建一blog,实现常规登录、注册、文章发布和修改。
3 提高段
这一阶段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了解Linux ,在Linux下搭建 PHP环境(这时候要脱离 xamp,wamp等之流了);知道&&使用版本控制:git svn;
详细的了解之后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去补充这些自己不懂的东西,多学,多问,多练,如果喜欢编程,想成为一名PHP程序员,想看PHP视频教程的话推荐扣丁学堂的,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入手,不要拖。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它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改变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国家体制,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对法律、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据本人对我校四、五、六年级上网学生的调查,约有72%的人上网玩游戏,18%的人上网聊天,5%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由于中小学生有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络的新奇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了中小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加之中小学生身体和心理还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中小学生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冲浪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倾情于聊天,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让不少的家长 *** 碎了心,不少老师无比的困惑。众多媒体、专家以及各类社会人士对此忧虑万分。以下是我在对本校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结合本校实际和社会动态,对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互联网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35岁以下的互联网络使用者占到了808%。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和中小学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说:“相对于印刷媒介或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介来看,互联网络具有多元性、平等性、互动性等重要特征。在互联网络中,信息空间向每一个人开放,不再存在绝对权威,每个人都能获得传播与交流的权利。” 然而也就在人们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开放的同时也隐含着某些放任,对于以往的法律、道德所形成的新的挑战。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络信息中,潜伏着各种有毒文化,如具有消极意识形态作用的网络“黑色文化”,渲染色情、暴力的网络“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对中小学生带来各种消极影响。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文化影响了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现代文明的结晶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其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左右着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网上许多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已经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致使中小学生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淡化。
同时,信息的丰富伴随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中小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中小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有极大影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九省市自治区4845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4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的人只占36%,藏书500册以上的只有2%。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中小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中小学生上网很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字、病句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
2、互联网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中小学生不道德行为和对网络的极度迷恋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在网络中中小学生不需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据统计,目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根据2002年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有125%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有98%的人曾经查阅或文字,986%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奇的事物,而且新的内容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小学生有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小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
3、互联网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由于现实世界有许多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约束,许多小学生倍感现实的不自由,而虚拟世界里,由于网络发展还未成熟,许多运营还很不规范。所以还没有现实世界的诸多约束,人人都是“自由人”,每个人多可以在电脑平台上“随心所欲”,而不必受现实世界中太多的约束。虚拟与现实两种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加上现实世界激烈竞争给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压力,许多中小学生为逃避现实生活,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患上了网上上瘾综合症。同时,由于互联网拥有大量信息,导致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地外在化、符号化方式和冷冰冰的 *** 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不愿与现实中的人进行沟通,人与人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即使与人交往,个别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这些非人格化的倾向给家庭和社会对中小学生教育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也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
二、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网络活动
净化互联网络空间,在建构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法律建设与伦理建设并举的方针。从一定意义上说,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是效率和快乐,还是伤害和危险,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互联网络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把握和使用它。就此而言,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至关重要。针对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引导:
1、把法制教育与加强管理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观与道德习惯。
人是理性的动物,但更是欲望的感性的动物。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理性事实上还常常无法战胜欲望。尤其是对于处于危险的青春骚乱期、心理还不够成熟、冲动多于理智的中小学生,更需要基本的强制性他律来规范其行为,更需要把法制教育与加强管理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法治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形成的基础和起点。重要的是,加强法治与管理,可为中小学生年营造良好的网上网下成长环境,从而有利于中小学生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良好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同时我校构筑了信息海关,拦截危害中小学生的垃圾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同时还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引导中小学生科学理性地使用网络,全面地了解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使其懂得利用网络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促进创新;重要的还要使其了解网络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网络对人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并懂得网络是一个人们共享的社会,也需要规则和美德。
网络以其新奇性、自由性、丰富性、富于挑战性等,极大地满足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形成对中小学生的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不给予他正确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不使其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他就可能被网络中的的信息、恶作剧行为、攻击行为等所深深吸引,而难于自拔。对此我们设计了每周小知识竞赛、师生辨论,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的技能培训和比赛等活动等,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此外,同时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保持与中小学生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有意识地且有能力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谨慎网上交友
目前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源于对网络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此外,我们开展了计算机软件制作比赛,鼓励同学们自己制计算机小软件,并把他们在软件在全校公开。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现在网上聊天交友已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迷恋网络交友是自然的。但是,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有的甚至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而不能自拔。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看待网络,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3、正确选择网络信息,规范网络行为、
在青少年阶段,主要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判断、检索、选择、核对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失方,其危害不亚于网络游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我们搜集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学生们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4、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中小学生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自我意识和性意识开始萌动和发展,同时,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很容易走极端。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其社会压力,也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如渴望友谊、渴求被了解、被尊重,希望获得成就感。一些孩子(如一些后进生)由于自身性格、素质能力或各种外在因素而无法实现这些需要,在遭受多次失败后,往往逃避到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心灵孤寂,心理闭锁,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和师长心存隔阂,甚至有敌视心理,为此我定期开展了师生计论会。即时的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5、对中小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引导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我们应大力为中小学生推行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这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能满足中小学生的自主、成长、表现自我、社交、体验新奇变动等心理需要,有利于其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公德心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使中小学生使用网络更加理性;另外,广泛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帮助中小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思想的成熟,从而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我认为我们的家长、教师应辨证地看待学生上网。为了让孩子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的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让网络成为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最后值得提醒的是,父母、教师自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意识,现在,很多家长还弄不清楚子女玩在线游戏、ICQ、MSN等等是什么东西,但其子女已经沉迷其中。只有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掌握新技能,才能减少成年人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对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预期和有效引导。
(市级综合性以上及行业类奖项):
2001年
杭报集团 第二届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
杭报集团 省级“文明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命名)
2002年
集团广告中心 2002年度“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
2003年
杭报集团 2001—2003年度全国 “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
杭报集团新闻大厦工程项目 浙江省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钱江杯
杭报集团 年度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
集团广告中心 2003年度“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
2004年
杭报集团 省级“文明单位” (省文明办复评)
都市快报 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第12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杭州日报社、每日商报社 浙江省首批“AAA级广告信用单位”
集团印务中心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第60位
2005年
杭报集团 第三届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
杭报集团 “2005年度杭州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杭州市委、市政府命名)
都市快报 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第8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都市快报 世界报业发行百强排行榜第88位(第58届世界报业大会)
杭州日报 年度“浙江省AAA级广告信用单位”
集团发行公司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
集团印务中心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第57位、中国诚信印刷企业
2006年
杭州日报党总支 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共浙江省委授予)
都市快报 世界报业发行百强排行榜第71位((第59届世界报业大会)
都市快报 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第9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都市快报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08位(品牌价值112亿元人民币),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晚报都市报媒体30强)
都市快报 风尚媒体大奖(专家奖)
集团发行公司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
集团印务中心 中国印刷企业年度百强排行榜第68位
浙江风行传媒有限公司 “2006年度杭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杭州市委、市政府命名)
2007年
杭报集团 “06—07年度全国数字出版示范企业”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
杭报集团 中国十大创新报业(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发布)
都市快报 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第2位,浙江第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都市快报 世界日报发行百强榜第60位(第60届世界报业大会)
都市快报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401位(品牌价值1261亿元人民币)
都市快报 第三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专家委员会特别推荐最具典型性十大创新传媒”、百度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金融新闻基石奖
集团发行公司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
集团印务中心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第51位
杭州网杭网宽频、都快网 荣获年度中国数字报业创新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比)
杭州网论坛 2007年中国首届报网互动高峰论坛“与报纸互动最佳的论坛”
都快网 “200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网站100强”。
萧山网 全国县市区域报新闻网站 “十佳网站”之首。
《休闲》杂志 首届浙江期刊方阵
集团半山发行站、清泰发行站、景芳发行站、建德发行站 “2007年度浙江省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
2008年
杭报集团 市级“文明机关” (杭州市委命名)
杭报集团 “中国纳税百强新闻出版系列排行榜”第23位,浙江报业首位(国家税务总局)
都市快报 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排行榜第51位(第61届世界报业大会)
都市快报 中国最具影响力社会类媒体状元、十大“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 浙江“慈善贡献奖”、“2008广告主广告商青睐的都市报”、“中国发行量认证奖”特别大奖、“中国十大都市报品牌”等,再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奖
都市快报 “2007年度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单位”(杭州市委、市政府命名)
都市周报 “最具成长性城市周报”
每日商报 “2008广告主广告商青睐的中国时政与财经类报刊”
杭州网 2008最受浙江网民喜爱的浙江十大门户网站
19楼空间入选“我心目中的杭州品牌”30强、“中国十大媒体网站品牌”
《风景名胜》杂志 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
集团发行公司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
杭网每日商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项目 “2007-2008年度中国报业电子技术项目一等奖” (中国报协电子技术委员会)
集团印务中心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第60位、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009年
杭报集团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传媒机构)”
杭报集团 “中国数字出版示范企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
杭报集团 跻身“杭州市大企业大集团竞争力百强”和“杭州市最大规模服务业百强”
“2009年度杭州市大企业大集团综合考核奖(文创产业)”(市委、市政府)
杭报集团 杭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杭州日报 “2008—2009中国地市报经营管理十强”
都市快报 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排行榜第52位(第62届世界报业大会)
都市快报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341位
都市快报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报纸类)”、“2009中国最具公信力都市报”(中国报协)、“城市发展传媒贡献力大奖” 、“2009年度全国报刊广告营销创新奖”、首届十大“中国阳光传媒单位”、 “影响中国十大都市报”、2009年度中国最具吸引力媒体奖、中国报业创新年度品牌、中国报业发行先进单位
杭州网 “2008—2009中国媒体网站经营管理十强”、 “全国十佳首页”、“中国地方网站创新品牌奖”
19楼空间 “2009年度中国最具企业投放价值新媒体”
杭州手机报 “2008—2009中国手机媒体经营管理十强”
杭州网义工分会 “大山里的奥运会” 首届中华慈善新闻奖三等奖
《风景名胜》杂志 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发行公司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先进集体
盛元印务公司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第57位、承印的《杭州日报》2006、2007、2008、2009年被中国报协评为“精品报”
集团报业数字出版流程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2009年度中国报业电子技术项目一等奖”
2010年
都市快报 世界日报发行百强榜第47位(第62届世界报业大会)
都市快报、发行公司 2009年-2010年度中国报业发行工作先进单位、2010品牌中国449强
杭州网 “中国地方网站最具本土号召力品牌”、“全国地方网站最具广告投放价值品牌”
盛元印务公司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榜”排名第46位
杭州网 浙江省“文化传播创新十佳网站”
杭州日报 2009-2010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城市党报品牌10强
都市快报 2009-2010中国品牌媒体百强—都市报品牌10强
萧山日报 2009-2010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地市党报品牌10强 2001年
曹迪民 2000—2001年度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
2002年
任洲、赵慈杰、王从波、孙军 杭州市首届新闻(人物)奖
2003年
鲍一飞 “浙江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记者”
傅拥军、周继山、赵缨、曹迪民 杭州市第二届新闻(人物)奖
2004年
曹迪民、鲍林强、郭勤勇、陆刚石2002—2003年度浙江报业经营管理(生产)先进工作者
杨曙林 2004年度中国报业发行年度最佳管理奖
陈军雄 2004年度中国报业发行先进工作者
杨泽伟、朱建、李剑平、姜青青、陈欣文 杭州市第三届新闻(人物)奖
邹维 2003-2004年度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5年
曹迪民 “2004-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媒体广告经营100人”
张伟达、姜贤正、叶根琴、陈伟成、沈杰 杭州市第四届新闻(人物)奖
曹迪民 浙江省第一批“五个一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任州 浙江省第一批“五个一批”(新闻)人才
周继山 浙江省第二届飘萍奖
2006年
李建国 中国报业十大年度人物
陈庆港、林煜、严勤、王柏华 杭州市第五届新闻(人物)奖
徐恒 全国“发行贡献奖”
李萍 全国“优秀基层管理人员”
杨星 浙江省第三届飘萍奖
2007年
李建国 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创新人物”
杨星 浙江省第二批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新闻)人才
徐晓杭 浙江省第四届飘萍奖
尹建峰 2005-2007年度浙江省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
胡红斌、乐智勇、陆春祥、骆东华、童伟民 杭州市第六届新闻(人物)奖
2008年
杨星 首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杨星 中国报业十大人物
朱建 浙江省优秀***员
徐恒 全国自办发行先进个人
夏晓峰 首届“全国技术能手”
丁雄英 浙江省“十佳文明礼仪使者”
瞿刚、何欣、莫士安、徐洁 第七届杭州新闻(人物)奖
邹维 2007-2008年度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陈天飞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先进个人
2009年
李建国 “2008—2009中国数字出版年度先进人物奖”
李建国 “2008—2009年度中国十大传媒经营管理人物”
杨星 “2008—2009中国十大传媒经营管理新锐人物”
杨星 2009中国传媒品牌女性大奖
杨星 2009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传媒风云人物”(中国传媒大会)
鲍林强 “2009全国报刊广告年度卓越贡献奖”
徐晓杭 浙江省第三批“五个一批”(新闻)人才
陈庆港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浙江省第六届飘萍奖
林煜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邵双平、孟再励、王晨郁、杨超、杨广宏 杭州市第八届新闻(人物)奖
陈天飞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先进个人、2008-2009年度报刊发行十大杰出青年奖
2010年
李建国 2009-2010中国品牌媒体****
杨星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风云人物
任州 浙江省模范新闻工作者
陈军雄 2009年-2010年度中国报业发行工作先进个人
夏晓峰 杭州市十大杰出职工
邵纪兴 杭州市直机关十佳公务员(工作者)
任州、陈庆港 杭州市劳动模范
寿旭光 “全国绿化奖章”
夏晓峰 浙江省优秀职工
韩斌、徐行、杨淑英、谢洁青、周铭 杭州第九届新闻(人物)奖
一、集体
杭州日报“倾听·人生” 首届浙江省新闻名专栏
杭州日报“吴山时评” 第二届浙江省新闻名专栏
都市快报“快报快评” 第三届浙江省新闻名专栏
杭州日报《文明礼仪讲习所》 浙江省“十佳文明礼仪宣传栏目”
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新闻故事” 、杭州网论坛 第三届杭州市十大名专栏
杭州汉书数字出版传播有限公司《我这六十年》 建国60周年全国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
都市快报浙江新闻部 浙江省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二、作品:
2001年
都市快报《山村d劾案》(作者:傅拥军)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萧山日报《识人》(作者:张剑秋)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铜奖
都市快报《我去救他》(作者:傅拥军) 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年赛银奖
2002年
杭州日报副刊《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两万零一年”的通知》(作者:陆春祥,编辑:莫小米) 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
萧山日报《端坐于秋季深处》((作者:张剑秋)2002年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铜奖
都市快报《山村d劾案》(作者:傅拥军) 2002第二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金牌
2003年
都市快报《隔离点有了临时党支部》(记者:江武,编辑:姜贤正) 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奖
杭州日报副刊《二次插队》(作者:戎国彭,编辑:徐晓杭)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
都市快报《男妇女主任》(作者:傅拥军) 2003年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金奖
都市快报《三峡处女航》(作者:傅拥军) 2003年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铜奖
2004年
都市快报《对话幸存者》(作者:傅拥军) 2004年首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
都市快报《三毛》(作者:梁臻) 2004年首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铜奖
2005年
都市快报《邢慧娜挤丢金牌》(作者:傅拥军) 2005年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银奖
都市快报《台前幕后》(作者:傅拥军)2005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金奖
杭州日报倾听版报告文学《钟点工》(作者:任为新、徐致景,编辑:莫小米)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6年
杭州日报《秘密森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作者:陈庆港) 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唯一大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
都市快报《敬业》(作者:周涛) 2006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银奖
都市快报《狗问题》(作者:傅拥军) 2006年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金奖
萧山日报《三副戏联》(作者:张剑秋)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铜奖
都市快报《最后一口烟》(作者:韩丹) 2006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铜奖
2007年
都市快报《反哺母亲河,帮助一个欠发达县》系列报道 “欧莱雅风尚媒体大奖·公益报道奖”
都市快报《狗问题》(作者:傅拥军) 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复评金奖(法制军事类)
都市快报《杭州的天连续48天蓝得不得了》(作者:戴树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复评银奖(自然环保类)
都市快报《快乐足球》(作者:李建刚)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复评铜奖(体育类)。
都市快报《留守儿童》(作者:傅拥军) 第16届 “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金奖
杭州日报《抑郁症》(作者:陈庆港) 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
杭州日报《第八号强台风》(作者:陈庆港) 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战争灾难类组照优秀奖
杭州日报《后台》(作者:王毅) 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文化类组照铜奖
2008年
都市快报网络评论《大桥坍塌的中美调查之别》(作者:徐迅雷) 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杭州日报《拉萨刻石者》(作者:陈庆港)第四届中国国际摄影比赛文化、艺术与娱乐类新闻组照金奖
每日商报《运河挑夫》(作者:李颀拯)第四届中国国际摄影比赛新闻人物类组照银奖
都市快报《眼睛》(作者:傅拥军)第四届中国国际摄影比赛自然及环保类组照银奖;
都市快报《商潮》(作者:李建刚)第四届中国国际摄影比赛经济及科技类组照铜奖
都市快报《飞翔》(作者:任烨) 2008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铜奖
都市快报《我们失业了》(作者:朱丹阳) 2008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银奖;第5届华赛优秀奖
都市快报《金融危机中的办公室》(作者:傅拥军) 第5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金奖
都市快报《512大地震》、《临时帐篷》(作者:傅拥军)第17届 “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 铜奖
都市快报《蜀道难》、《小弟》(作者:傅拥军) 2008年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铜奖
都市快报《台风中的一家人》、《监狱里的舞者》(作者:傅拥军) 2008年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铜奖
每日商报《运河挑夫》(作者:李颀拯) 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新闻人物类组照银奖
都市快报《橱窗里的模特》(作者:时鹏) 第17届(2008年度)“金镜头”新闻摄影银奖
2009年
杭州日报《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作者:傅上伦、韩斌,编辑、莫小米)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杭州日报《走出北川》(作者:陈庆港) 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都市快报《西湖边的一棵树》(作者:傅拥军)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第5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金奖
都市快报《宝宝祝你平安快乐》(作者:时鹏)、《顶西瓜》(作者:韩丹) 2009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银奖
都市快报《梦想开始的地方》(作者:温庆强)2009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铜奖
都市快报《在华打工的美人鱼》(作者:傅拥军) 2009年度全国新闻摄影比赛铜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银奖
杭州日报《山村教师》(作者:陈庆港)、每日商报《城市力工》(作者:李颀拯)2009年第五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
杭州日报《“马”踏白宫 舞进新时代(杭州日报2009年1月22日6版国际新闻)》(编辑:毛长久 ) 第六届“新华社新闻精编奖”(浙江省报纸)一等奖
2010年
作品杂文集《病了的字母》(作者:陆春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类大奖
萧山日报副刊作品《颈椎病的非医学因素》》(作者:孙道荣,编辑:朱琳锃)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都市快报新闻摄影作品《宝宝,祝你平安快乐》(作者:时鹏,编辑:傅拥军)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都市快报 《达措一家》(作者:朱丹阳) 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青年组金牌
都市快报《那么三峡》组照(作者:傅拥军)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纪录类银牌
都市快报《音乐的冲动》组照(作者:朱丹阳)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青年组铜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