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八月的最后一天,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基本上把上半年完全打乱。随着新冠疫情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一些大型 科技 公司站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技术和传感器等新兴技术来研发疫苗和突破治疗方法的最前沿,以帮助受冠状病毒感染的人们。
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的“黑天鹅”事件,促进了人工智能(AI)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人工智能将永远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一年还剩下四个月,我们想看看这些新兴技术迄今为止的发展情况。
以下列出了2020年以及之后将推动未来十年创新的十大新兴技术。
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AI和ML继续保持头把交椅。人工智能不仅统治着信息技术领域,而且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管理着我们的电子设备和房屋,帮助我们导航,并建议我们观看,阅读,收听和购买什么。生物技术公司还将AI与其他技术集成在一起,以提供远程医疗,预防,诊断,医院护理,公共安全以及对行业,城市提供帮助的急需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是新兴技术中的最大力量,其应用跨越其他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物联网(IoT),云计算,认知自动化,安全性,财务等等。今年,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称为格式AI。与生成AI不同,形成性AI可以随着时间动态地适应并生成新颖的模型来解决特定问题。AI的其他新兴用途包括自适应机器学习,边缘AI,边缘分析,可解释的AI,AI平台即服务(PaaS),转移学习,生成对抗网络和图分析。
2传感和移动性 –当今世界各地有数百万人在远程工作,传感和移动性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两项技术。正如Gartner的布莱恩·伯克(Brian Burke)所描述的那样,“感觉和移动性听起来好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感觉到了实现移动性的能力。” 传感和移动技术涉及例如3D传感摄像头,AR云,轻型货运无人机,自动驾驶飞行器和自动驾驶的使用。
3下一代认知计算 - 认知计算是我们列表中的新功能。它是一种神经形态技术,它使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复杂的情况下的人类思维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答案可能是模棱两可和不确定的。与人工智能不同,认知计算是一系列技术平台的集合,从广义上讲,它们是基于人工智能和信号处理的科学学科。不同于AI更加注重通过增强人类思维来解决复杂问题来提供准确的结果,而认知计算或思维则旨在模仿人类行为并适应人类推理,旨在以类似于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
4 5G – 5G是第五代移动网络,与4G相比提供了改进,例如低延迟,智能功耗和高设备密度。借助5G,5G现在正被用于从远在千里之外进行远程手术,这可能会改变整个医疗保健行业。2019年,我国的医生使用5G进行了远程手术,将刺激设备插入了将近3000多公里之外的帕金森患者的大脑中。除了医学之外,5G还将使增强现实,智慧城市和联网车辆成为可能。
5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今年年初,AR和VR排名第9位。随着冠状病毒和大流行后工作未来的永久转变,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有可能极大地改善远程工作并改变我们永远的工作方式。今年年初,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前,Facebook提出了使用增强和虚拟现实进行远程工作的想法。长期以来,Facebook一直认为这些技术可以广泛用于 娱乐 之外。Facebook的AR和VR负责人Andrew“ Boz” Bosworth早在5月份表示,这家社交巨头已经在投资使用AR和VR技术“增强远程工作和生产力”。AR和VR还具有改变人类与机器,数据以及彼此互动的方式的潜力。
6无服务器计算的下一代云计算 –如今,云计算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日常语音通信中使用的大多数数据都是由阿里,腾讯,亚马逊等 科技 公司存储在云中的。无服务器计算是一种云计算执行模型,其中提供商按使用情况提供后端服务。服务器仍在使用,但是从无服务器的供应商那里获得后端服务的公司是根据使用情况收费的,而不是固定数量的带宽或服务器数量。无服务器计算也称为功能即服务(FaaS),它使公司能够构建可实时扩展的应用程序,以便它们能够响应随数量级而立即变化的需求。如上所述,
7自然语言处理 – NLP是人工智能领域,使计算机能够分析和理解人类语言。NLP使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与人之间的交互。语音到文本将人类语言转换为编程语言,文本到语音将计算机 *** 作转换为声音响应。NLP被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备。AI芯片(也称为AI加速)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速NLP的发展。例如,Alexa和Siri等语音助手具有内置的NLP引擎,可将语音转换为单词,声音和想法。不幸的是,当今的主流语音助手解决方案(Alexa,Siri和Google Home)并不是针对工业环境而设计的。下一代NLP现在正在工业IoT设备中使用。早在2019年,我们就Onvego进行了报道,这是一家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AI技术创业公司,专注于智能语音,语音和语言处理以及下一代NLP和语言处理领域。使用NLP技术,Onvego使物联网设备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激活。
8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出现的时间比您想象的要长。我们今天所知的最早的机器人最早是由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发明家George C Devol开发的。自从1950年代初期首次开发机器人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机器人技术是产生机器的科学,工程和技术的交集,称为机器人。与十年前不同,机器人技术已经从工业用途转变为服务和食品交付。机器人在物理上和虚拟上都在影响着家庭和企业。如上所述,随着5G技术的到来,医生现在正在使用机器人进行远程手术。除了外科手术机器人以外,医院和治疗中心现在还使用机器人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预后。
9物联网(IoT) –简而言之,物联网是将任何设备连接到Internet以及彼此连接的想法。该设备也称为IoT设备,是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硬件,该传感器通过Internet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物联网设备包括无线传感器,软件,执行器和计算机设备等等。与物联网的早期不同,下一代物联网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时代,也被称为工业40。具体而言,工业40专注于依赖物联网的智能工厂。它影响从制造业到物流和供应链的每个工业过程。物联网是工业40的九大支柱或组成部分之一。
10量子计算 –与使用以0或1表示的位存储信息的常规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位或qubit将信息同时编码为0、1或两者。量子计算始于1980年代初,当时物理学家Paul Benioff提出了图灵机的量子力学模型。从那时起,诸如Google和IBM之类的技术巨头一直在努力将该技术引入主流。早在9月,该搜索巨头成为第一家实现“量子至上”的公司。量子计算将开辟新的可能性领域,并有助于解决以前不可能的计算问题。
IT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明朗的。IT行业在我国经济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但已经为国民经济做出了显着贡献。信息就是力量。没有最新和正确的信息,人员和组织将无法及时做出适当的决定。信息是发展的基础。它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基层。信息改变了整个社会。没有人可以否认信息在现代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在引导和控制社会和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it指互联网技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一种信息技术。其有三层含义,分别指硬件、软件和应用。 未来,互联网技术(IT)的应用更加广泛。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与不同的技术进行集成,随着企业对信息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应用范围将不局限于相关领域,还包括机械、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和共享经济等领域将在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IT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金融服务行业的公司已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来检测欺诈活动。新的系统可以检测任何给定交易中的欺诈和非欺诈活动。系统将使用相关数据进行更新,以确定欺诈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系统习惯于发现包含任何类型的误导性信息的欺诈性交易。该领域的许多公司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这些系统集成到其软件中。除了欺诈检测之外,IT技术还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来改进解决方案及其决策。聊天机器人之类的对话界面能够执行财务 *** 作并跟踪帐户活动。IT技术还将促进机器人顾问和其他自动化咨询解决方案的使用,这将成为整个行业的重要资产。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一众技术,都持续往智能化发展目前,生活场景智能化已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小到智能玩具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大到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等。在未来的生活中,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全面普及将会成为必然趋势。全志科技的产品主要是交付给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等智能产品的芯片研发与设计企业,有哪些投资的亮点值得我们重点去关注?下面一起来阐述。
在准备分析全志科技前,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整理好的芯片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全志科技主要是做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这些产品,产品广泛适用于智能家电、车联网、机器人、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产品领域。
大概说完公司基础概况以后,接下来就对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进行深度研究。
亮点一:提前布局汽车半导体,国内稀缺的车规级半导体供应商
各国积极推进新能源车发展,新能源车时代就此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也会孕育一个智能电动车时代。这个过程中,半导体芯片显得尤为重要,而汽车相关芯片与手机相关芯片的差异很明显,对于车规级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良品率,汽车厂商的标准是很高的,必须要取得门槛极高的AEC-Q系列认证才可以进入车规芯片供应链。
从2014年起,全志科技就开始研制开发车规级芯片,如今已得到AEC-Q100认证,被允许成为国内数量稀少的车规级半导体供应商。他日,看着汽车电子化率+电动化率的速度不断加快,公司研发成功了更多的汽车,并且导入了客户,汽车半导体将会是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
亮点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爆发,公司撞上风口
于全志科技而言,不光有多年的技术积累,而且还有多元化产品布局,以AI全面赋能作为依托,与多家行业标杆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算法、算力、产品、服务等方面依据客户需求进行整合,让AI语音、AI视觉应用更加系统,实现智能家电、智能监控、辅助驾驶等多款AI产品量产落地,我们的合作对象包含美的、格力、小米、石头科技等都属于优秀的龙头企业。
随着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公司也紧跟时代脚步,在未来可以充分地得到好处从而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出于文章字数着想,全志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其他资料,我都给你们整理好放在这了,点击此链接即可了解:深度研报全志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AIOT领域:根据IDC研究数据表明,在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支出高达69047亿美元,中国市场在当中占比236%。IDC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的人支持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4%,中国的市场占比值也一直在升高,现在达到了259%,物联网市场规模为世界首位。
汽车半导体领域:随着智能驾驶逐渐普及,电子化率+电动化率提升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走向,这期间,汽车半导体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数据可知,在半导体下游应用中,汽车半导体很大可能会实现最快增速。
总而言之,时代发展必然造就智能化,全志科技在智能化领域积极布局,未来将充分受益并迎来高速发展,觉得公司未来的表现出色。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假若想更加切确地知道全志科技以后的情势,直接打开链接网址,有专业的投顾帮助你认识股情,判断全志科技的估值是否有误差:免费测一测全志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
1 无处不在的数据分析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利用从他们客户那里收集到的大数据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且优化产品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这就是无处不在的数据分析,它更看重数据的质量,而非数量。将数据最大化地转变为有价值的创新,利用数据洞悉市场,以此为基础做出明智的商业判断。
如果关注数据质量,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就变得至关重要。例如人工智能,其需要迅速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数据收集、分析,并且瞬间作出判断采取行动。严格来讲,对数据质量的关注需要嵌入到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数据分析背后也要关注消费者信息的私密性。GfK2015年进行的针对全球20个地区的消费者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消费者都在担心他们的数据是怎样被收集、售卖和利用的。
2 虚拟现实(VR)
2016年,从行业到消费者,从硬件到软件,关于虚拟现实,一切都处在被普及教育的阶段。随着三大巨头接连推出消费级产品,且“售罄”之讯频传,虚拟现实作为最受关注的新智能领域迅速席卷全球。全球VR头显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会达到28亿美元,其中供游戏者使用的VR头显设备占据多数份额。中国市场2016年全年零售量会达到300万台左右,从GfK监测的VR头显在线市场来看,从2016年1月到4月,VR头显零售量几乎翻了20倍,虚拟现实硬件产品正在经历一场初期爆发式的增长。但目前依然是以VR盒子为主。整体来看,中国的VR市场现在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相信在未来VR应用会逐步向直播、旅游培训、医疗、装修、房地产、教育等领域渗透。
3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最终是重现一遍人类思考的过程。作为一个人工制造的机器,终极形态的AI将拥有与我们相同的智力水平:学习、推理、使用语言、构想原始创意。然而只拥有学习能力的AI已经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语音识别是目前人工智能中落地较早、目前投入及研发的核心领域之一。基于人工智能,各个厂商可发挥的空间很大,不一样的应用及方向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2016年,AI助理的发展或许会超越智能手机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一块有待探索与开发的市场,这块市场拥有多种可能性。
4 可穿戴产品
智能手表、健康监测手环、相机、GPS定位设备及心率监测设备进入主流市场还需多久尽管万众瞩目的Google Glass及Apple
Watch的发布已经俘获了消费者的想象力,但只有少数消费者接纳了这些设备。中国可穿戴市场2016年销量预计达3160万台,环比2015年上涨32%,但其中以价格较低的手环产品占据市场的大多数,整体市场销量持续上升的同时增速减缓,市场经过了2015年跳跃式发展后开始进入一个更趋理性的阶段。如果可穿戴产品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一是与物联网的融合,把可穿戴设备和现有的个人科技生态相融合将会成为扩大市场的基础性举措。二是设计和材质,外形设计已经成为可穿戴产品跟上时代潮流的一大绊脚石。三是精准有效的信息收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解读能力是可穿戴厂商正在解决的另一大问题。四是引人注目的新案例,特色鲜明的产品会逐渐与消费者建立特有联系。
5 视频消费
视频消费的发展速度比之前任何人预期的还要快,并且线上已经成了人们观看视频的主要渠道。从社交媒体上的短片到视频网站的服务和套餐服务,甚至到最近大火的视频直播,消费者似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平台看到想看的视频内容。事实上,有人预言到2019年,80%的互联网流量消费将来自于视频观看。而随着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玩家越来越多,从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到各大品牌、厂商,互相合作会成为一种需求,只有通过这样多方之间的信息互换才能够释放更大的能量。
6 无人机
据GfK中国估算,2014年中国航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为近6亿元,到2018年将激增到60亿元。而民用无人机市场更是有望在未来10年形成千亿元级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无人机并不算是新产品。无人机在航拍、地形测绘、商业运输以及救援部署,甚至在自动机械化生产上,都可以起到作用,无人机技术在诸多领域所能发挥的用途正在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并且会在降低商业成本、提高商业效率方面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但是在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之前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无人机依然面对诸多阻碍,如缺乏“感知-避障”技术、载物重量上的限制、没有夜视功能以及电池续航时间有限等。
7 移动支付
全球移动支付市场比较复杂。目前传统的支付方式在许多成熟市场中都有着强大的根基,无法轻易撼动。相反,一些非洲市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则直接迈入了移动支付时代。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环境中,对于品牌、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理解移动支付当下的全球格局以及它的演变趋势至关重要。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玩家已经率先鼓励联网用户通过手机在实体店或网店进行支付。小米、OPPO、魅族旗下具备支付功能的手机的使用也意味着在这一市场中,移动支付不仅存在,而且触手可及。而那些被认为将第一时间接受新兴技术的市场则呈现出与上述地区的截然不同的局面。当前,一些市场仍需提高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认知度,而对于另一些市场而言,要做的则是减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壁垒。
8 智能汽车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智能汽车也将应运而生。许多豪华轿车已经配备了大显示屏,并且车载大屏也会继续成为趋势,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为前排乘客设计的额外显示器也将出现在高档汽车中。为了让乘客更好地体验“增强现实(AR)”技术,一些OEMs甚至想要把显示屏幕延伸到整个挡风玻璃或者侧窗。屏显技术的进步为那些企图走到传统汽车供应商前头去的电子消费厂商和初创企业们打开了大门。过去,受到物联技术的限制,OEMs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机会来了。通过了解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量身开发车载APP和配套服务从而获取相应的报酬成为可能。
9 3D打印
3D打印机的销量目前还比较小。但是,随着更多的厂商加入到该领域以及消费者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这种情况在明年应该可以得到改变。拿德国为例,3D打印机的销量在去年增长了71%,而且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认为3D打印技术极具吸引力,3D打印在最有可能影响他们生活的科技中排名第三。这比智能汽车、云计算、可穿戴设备还有物联网的排名都要靠前。这表明这项新技术的知识普及在全球已经非常高了。价格一直是新兴科技难以普及的主要障碍。但是随着成本的下降,价格也将不再是阻碍,3D打印技术的优势会变得越加明显和突出:更低的装配成本,减少浪费,极低的运输和配送费用和更快的新产品上市速度。
10 智能家居
一股智能家居的“淘金热”正在各领域中展开,传统厂家、互联网公司、国际技术提供商及零售商等各种组织都在寻求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未来家居领域中来。根据GfK针对全球7国消费者所作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90%)知道智能家居,50%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家居能改变他们的生活,78%的消费者同意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理念。目前智能家居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让消费者能明白智能家居技术是如何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并且提供参与度高且有效的用户体验。现在需要行业协作和消费者教育来驱动需求,并推动智能家居从厂商领导发展向消费者需求主导发展的创新转变。行业相关参与者需要合作并组建不同以往的合作关系。这会确保不同的设备和服务能在后台彼此连接来满足对便捷的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一点,智能家居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根据GfK中国对家电智能化研究,中国家电产品智能化应用发展速度位于世界前列,但目前也处于厂商、零售商等供给方主导的阶段,还处于智能连接、手机远程控制等初级智能向更高级智能功能探索和尝试的阶段。中国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互联网业态演变将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土壤,预计智能家居未来将会催生类似BAT级别的新企业。
7月27日,第九届“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拉开帷幕,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当天下午,天翼博览会又迎来了 “重头戏”:第九届天翼智能生态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与智能生态领域各产业伙伴一起,分享中国电信在经历一年的转型升级战略实践和探索后对行业发展的最新理解,详细阐述构建“生态魔方”的理念,诚邀合作伙伴共享、共创、共荣,携手拥抱智能未来。
(以下为杨杰董事长演讲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电信生态化发展初见成效
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战略发布后的一年间,在各产业联盟和产业伙伴的鼎力贡献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令人惊喜。
全网通引领终端市场发展。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信携手合作伙伴继续推广全网通,取得了卓越成效。整体终端市场中,全网通销量达147亿部,增长85%;市场份额达73%,较去年底提升20个百分点。全网通终端标准的统一,尤其是获得GCF和GSMA两大国际标准组织的认证和认可后,实现了对产业上游、开放渠道,以及用户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终端产品设计、工艺创新、质量提升迈上了新台阶。上半年,在终端整体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天翼终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销量6900万台,同比增长336%;市场份额达338%,较去年底提升73个百分点,有力带动了中国终端市场繁荣。
三大精品网筑牢生态基础。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完成了800MHz重耕,建成优质的4G全覆盖网络,4G基站达105万个,人口有效覆盖率98%,4G用户驻留4G网络时长占比近99%。同时,中国电信领跑全球4G物联网,建成全球首张基于4G网络的具备商用能力的全覆盖新一代物联网(NB-IoT),该网络基于800MHz低频覆盖优势,实现城市、农村全覆盖,穿透力强。中国电信还联合泰尔实验室发布了物联网模块标准(物联网的全网通标准),助力终端厂商快速推出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另外,在光宽网络发展上,也收获喜人成果,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端口超过 3亿个,并在150多个城市具备了千兆接入规模商用能力。
五大业务生态迈出坚实步伐。智能连接的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智慧家庭用户规模超过8000万,物联网用户规模达3000万,上半年新兴ICT收入超过200亿元,互联网金融的翼支付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
行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智能化、生态化是最主要特征
纵观信息通信业最近30多年发展,1995年PC互联网兴起,主要特征是电子化、在线化,价值高地是基础网路;2005年移动互联网兴起,主要特征是移动化、O2O,价值高地是智能终端;从2015年开始,产业互联网兴起,主要特征是智能化、生态化,价值高地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综合来看,行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趋势1: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PC出货量,此后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预计明年将6倍于PC。2014年,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越PC,2016年手机网民占比超过95%。在这个进程中,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智能终端出货量已占全球78%,中国4G用户和4G基站数在全球占比均超过了50%。
趋势2: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人口红利减少,消费互联网增速放缓,如我国网民增速从2012年开始已下降至个位数,资本、技术等纷纷转向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和产业加速融合,推动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互联网空间巨大。
趋势3:从人人通信到万物互联。人与人连接增长趋缓,在LTE、NB-IoT、“1美元芯片”推动下,物联网迎来爆发式增长,万物互联时代到来,2017年全球物与物连接数将超过人与人连接数。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从2016年16亿增长到2020年70亿,复合增长率高达45%,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多。
趋势4:从简单信息化应用到智能信息化应用。CT、IT、DT三者深度融合,交融区域不断扩大,综合三类技术的智能应用服务需求旺盛,DICT成黄金区域。
趋势5: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创造了大量的用户新需求。正如乔布斯所说:“消费者并不总知道自己需求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行业形态从产业链条演变为生态魔方
如今,无论是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公司,还是电信运营商,均已从既有起点业务,实施垂直纵向拓展,如亚马逊是做电商起家的,目前其云业务的规模和影响力已走在世界前列。端管云芯垂直整合加速,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据有关咨询机构分析,企业未来发展业务对合作伙伴的“高度依赖(第四等级)”和“非常依赖(第五等级)”程度占比将从现在的不到30%提升到50%以上。
过去我们叫产业链,是上下游的概念。链条上的各环节主要依赖内部资源驱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产业链各环节的收益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成本变化,竞争结果往往表现为“零和”。进入生态化后,产业链条演变为“生态魔方”。 各模块更多依赖资本和数据驱动,共赢是必然结果。
“三多三共四促”可形象地展现“生态魔方”。其中,“三多”是魔方的本身特性:多模块,每个模块(相当于一家企业)都有特定功能,形式各异,但只有组合才能有效互补协同。多组合,不同模块组合灵活多样、变化多端,形成统一的有机体。多业态,模块间的不同组合相互融合、衍生,创造出各种新业态。
“三共”是指魔方实现新价值的方式:共享,各模块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共享。共创,各模块纵向和横向一体化,能力资源叠加放大,共创价值。共荣,各模块协同演进,共同成长。
“四促”是指魔方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溢:促进企业生产组织灵活可扩展、促进整体运营质量提升、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竞争优势增强等。
“生态魔方”的最终目的是高效满足用户需求,并创造新需求。
此外,在传统产业链竞争中,成败关键主要取决于行业结构、竞争地位等。而在生态竞争中,除了行业结构、竞争地位外,更为关键的是“集体行动”。生态矩阵显示,憨态可掬的熊猫,无论是个体能力,还是生态能力均较差;老虎虽然个体能力很强,但不合群;蚂蚁生态能力很强,但个体能力太差。要实现“集体行动”,就需要我们不断做强各自的长板,同时强化生态协同能力,只有两方面能力都强,才能成为有战斗力的“狼群”。
构建生态魔方,促进各业务生态更加繁荣
未来,中国电信将通过网络演进、平台开放、深度合作、供给升级,做强各自的长板,强化生态协同,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生态魔方”。
网络演进,持续领先
积极发展5G。应用牵引,逐步推进网络与平台建设,2017-18年开展外场试验,2019年试商用典型场景应用,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同时,加强产业合作和大规模的资本运营。
发展全系列物联网。中国电信在NB-IoT方面已经领跑全球,建成全覆盖的网络,下半年将开展规模商用,并创新业务模式,实现客户、用户、账户等可灵活组合付费。下半年还将开展eMTC(CAT-M)验证测试,计划2018年实现商用部署。加上已经商用的CAT1,中国电信将建成基于4G的全系列物联网。
大力推进光网升级。规模部署千兆光宽带,新增10G PON端口70万,累计将达90万,支持光宽、视频和移动融合发展。完善2+31+X云资源池布局,打造IDC集群;优化CN2、IPRAN架构,实现天翼云间高速互访;采用开放标准,加强运营支撑,实现云网高效协同。
能力共享,共创共赢
在打造优质网络基础上,中国电信将持续建设和优化物联网、智慧家庭、翼支付商户、双创等能力平台,通过平台开放实现能力共享,促进共创共赢。其中,物联网平台包括连接管理平台、业务使能平台和垂直应用平台,将有力支持合作伙伴基于平台开展终端管理、业务开发、市场拓展等,降低应用开发门槛,提升产品推出效率;智慧家庭开放平台能够提供网关接入、大数据分析、云网融合等能力,支持合作伙伴智能外设的开发、销售,以及基于大数据能力的产品改进;翼支付商户开放平台目前已汇集百万商户,能够提供营销(商户红包、代金券等)、财务(网关支付、资金归集等)两类能力,帮助商户协调各方资源、获取资金支持;双创平台包括1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7个示范基地(南京、杭州、广州、成都、深圳、上海、滁州),为创业者提供科技开发、创新孵化、产品运营等能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深度合作,做大规模
中国电信还将通过深度合作促进多元发展,全力做大市场规模。
加强终端合作。针对全网通手机,聚焦明星机型、成长机型、特色机型等三类品牌,开展全网通终端合作;针对泛智能终端,重点在可穿戴、车载、家庭网关等领域积极推进多种方式的合作。同时,加强专业化运营,依托精品门店系统,开展专业化终端 *** 盘,坚持年初设定卓越100终端激励和明星机激励政策,以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强化终端合作运营。
加强渠道合作。重点与Top代理商合作推进“首推天翼”,拉动新增用户发展;并在社区店升级万家智慧家庭体验专区,加载家庭云、智能组网、智能家居等智慧家庭系列产品,开展体验营销。加大与厂商渠道资源互投力度,加快佣金结算,提供IT智慧支撑。
加强业务应用合作。在B2I2C产品上,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力争年内销量过千万;深化与游戏、教育、体育等大视频内容提供商的合作;通过云、大数据、支付等能力输出,加快发展互联网+应用;投入专项营销费用,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互联网金融用户和商户。
供给升级,惠及大众
近两年来,中国电信累计投资2300多亿,加快网络建设,夯实提速降费基础。宽带接入速率连续两年分别提升131%、956%,累计提升了365倍,目前平均接入速率已超过50Mbps;宽带接入平均单价连续两年分别下降59%、549%,累计单价下降了81%。手机接入速率先后从31Mbps提升到150 Mbps和目前的300 Mbps;手机流量平均单价连续两年分别下降33%、366%,累计下降了574%。
2017年,中国电信新增投资1000亿元,持续加强网络建设,提升网络速度,加快“提速降费”,让消费者得实惠、创业者得发展。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预计将惠及1230万家中小企业。配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幅降低国际及港澳台长话资费、以及数据漫游资费,估计将惠及2600万用户。从9月1日起,中国电信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漫费,比年初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预计将惠及8000万用户。
“提速降费”将有力推动全网通终端市场的发展,2017年预计销量将超过36亿台,保持近两年来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最后,中国电信表示,愿与各领域合作伙伴共建“生态魔方”,共创全新价值,携手引领智能生态新时代!
很不错。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传统互联网的标准并不适合物联网。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多源异构,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接口,不同的技术标准;网络层、应用层也由于使用的网络类型不同、行业的应用方向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建立的统一的物联网体系架构,统一的技术标准是物联网正在面对的难题。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