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 2017年“拐点”–物的连接超越人的连接
当人的连接超过70%渗透率,超越人的、物的连接就开始萌芽和发展。2017年,M2M单纯物的连接数将首次超过人的连接,成为新的连接形态,并将重塑通信网络、运营、业务和服务的形态。
软银孙正义在2017年全球移动大会上预测,未来30年每个人连接物的节点将超过100个,未来5年物的连接将超越500亿,未来10年将超越1000亿,2035年全球将有1万亿的物联网芯片,IoT将带来终端设备(产生数据)、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海量机会。大连接时代的序幕已经开启。
2016年6月,NB-IoT规范在全球正式发布。同时,在美国,1美元级别的物联网芯片开始面世;以LTE为代表的4G网络大规模普及,渗透率超过20%;IoT规模部署和应用爆发的条件逐步积累到临界点。2017年将是物联网的突破年。
业务&网络重构:横向多样化+纵向专业化
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驱动了业务、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重构。多样化体现在横向覆盖各个行业、纵向满足不同专业化的需求。物联网的业务场景是d性、即时变化、无限延展的,要求网络与平台具备的能力包括支持广度、深度、速度、延时、经济高效、安全等多个方面。
除了人的连接场景外,物的连接还涵盖了更多场景。以无人驾驶为例,其延时要求毫秒级、传输速度达到10Gbps级,才能确保自动驾驶的汽车不出事故。因此,5G是目前主要的网络选择,同时网络需要根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资源随选,SDN/NFV是必然的趋势。为确保在容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的传输和延时压力,网络“自上而下”构建CDN,实现从云计算到雾计算的架构改造,实现管云一体化也是重要的趋势。
多样化的接入终端和接入近场技术,对网络归一化处理和智能服务提出了新挑战。新型融合网关汇聚了各种接入技术和终端,成为边缘重构的重点。此外,从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来看,对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再次对物联网安全策略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运营&商业重构:超越连接,平台和应用变现
物联网网络、业务的复杂性是呈指数级增长的,需要以数据洞察为中心、智能算法为驱动的新型运营平台和运营模式来支撑。这类似互联网公司的云/大数据平台,即“智能中台”。在商业上,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创新产生新价值,而运营商的长板在连接,初期需要通过连接和数据捆绑应用的方式,来实现连接和数据平台的变现。从长期看,平台将控制用户流、数据流,数据平台和应用创新的生态汇聚平台将带来资金流,是未来商业模式演进的目标。
二
物联网战略路径和竞争力:业务、使能、连接
物联网的发展重点在三个领域,有垂直行业,其领导者包括GE、BMW、海尔等;有互联网OTT,其领导者包括Google、Amazon、阿里等;电信领域,其领导者包括AT&T、中国移动、Vodafone等。各个领域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演进路径各不相同,但遵循相同的规则,即“长板协同、远交近攻”。
垂直行业:专业业务领先
行业领导者在构建和巩固专业领导地位的基础上,按场景需求,深度、专业、模块化地吸收物联网、云、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连接、业务和运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产业的引领者。如BMW、Bosche的实践开创了欧洲Industry40行业标准,并占领领先地位;GE通过每天监控和分析来自万亿设备的1000万个传感器发出的5000万条数据,通过Predix平台,实现物联网新型应用。这些案例表明,未来物联网最核心的竞争力恰恰是专业化的业务。
互联网OTT:数据/智能化领先
互联网公司在大数据、云和互联网使能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能力积累,使他们在进入通用业务领域时,展现了强大的破解和替代能力,如物流、零售、门禁等业务场景的物联网服务创新。Google、Amazon等OTT也正在将使能能力,从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升到专业化智能的高度,结合专业能力创新智能化的应用,来改造传统行业。阿里巴巴突出的“5新”正是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专业化既是互联网公司物联网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方向,也是其软肋。
电信运营商:连接领先
全球领先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长板是其连接网络,中国移动、ATT、Verizon都把NB-IoT和5G作为其大连接战略的核心战略。AT&T 2013年发布了以智能安防业务为核心的Digital Life智慧家庭业务,从家庭物联向车联网演进过渡,基于M2X能力开放平台进行平台运营,目标是实现全美三分之一的车联网基于AT&T的网络平台。中国移动发布大连接为核心的2020战略,依托强大的连接优势和OneNet物联平台(目前已接入超过560万设备,开发者数量超过27万,应用数量超过一万),率先布局万物互联的生态。Vodafone从卖SIM卡向卖服务转型,实现地域扩张和价值延展。
这些实践都展示了一个普世道理,即运营商单靠连接难以形成盈利模式,在连接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化的平台,支撑和加速运营创新。平台变现和应用变现,是运营商探索物联网成功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战略对标 – 三类战略路径
三
物联网战略演进路标:从连接到数据和应用
物联网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横向涵盖所有行业领域,纵向贯穿端、管、数据、云应用等所有环节。物联网的战略首先是横向选择和确定主攻的场景,其次是纵深上的能力、竞争力和市场格局、盈利模式的实现。总体来看,电信运营商物联网战略演进至少分三个阶段,表述如下。
运营商具有优势长板和综合竞争力的横向行业场景,主要有数字家庭、智慧城市(安防)、车联网等,可以将运营商的连接优势和电信级的安全、可靠、本地化、端到端等服务优势结合起来。纵向上,运营商需要遵循构建长板、依托优势,进行生长的原则,优先聚焦连接网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数据能力、发展应用创新的平台,促发生态化的应用创新。
物联网IoT三步走战略–“菱形”突击
阶段一:连接为王
在初期,运营商的战略重心无疑是构建强大的物联网连接网络,重点打造一张基于NB-IoT的全网覆盖的网络,扩展LTE的连接到物的连接,试点5G在物联网上的应用,同时尝试蓝牙、WiFi、Zigbee等连接技术支持的近场物联网网络融合。战略合作的重点是实现和领先物联网应用创新SP合作,通过API将网络能力开放出去,支撑运营的创新,快速实现破局。
阶段二:数据为王
在网络领先地位逐步构建后,运营商基于物联网场景复杂、业务多样的特点,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创新、智慧运营、精益管理成为新瓶颈和业务创新的新机会。这个阶段,运营商应构建基于智能中台的管云一体化网络,实现连接网络的“由哑到智”,基于网络发展打造智能运营的数据平台,支撑业务创新和精准高效的客户服务。
阶段三:应用为王
数据平台的强大和扩展性将使运营商拥有构建应用汇聚平台的能力。类似移动互联网领域的APP Store,运营商将基于IoT Store,支撑、触发各个行业的业务和服务创新。生态创新成为运营商新的战略控制点。
运营商最终的战略愿景是实现在物联网“倒梯形”价值视图上的“菱形”站位,即确保数据平台和业务创新的控制点,实现网络连接的长久溢价变现。
四
小结
物联网IoT将在2017年迎来拐点。运营商需要依托优势,识别战略控制点,逐步构建新生态领域里的长板和战略控制点,实现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成功转型,迎接继消费互联网之后的家庭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又一波新蓝海的到来。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提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华为电脑下载云课堂智慧职教方法:
第一步,首先把百度上着;
第二步,接着百度搜索云课堂智慧职教电脑版;
第三步,然后点击太平洋本地下载;
第四步,之后就在下载;
第五步,下载了,就可以安装;
第六步,安装后,就好了。免费。查询华为中国官微消息,华为云Classroom软件教学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培训机构,永久免费开放。华为FusionAccess云课堂解决方案是华为联合极域推出的云课堂联合解决方案,利用了FusionAccess桌面虚拟化技术,使得之前利用物理机教学变成了利用虚拟机教学。Boudica120/Hi2110。华为作为国内最大的NB-IoT芯片原厂,推出了Boudica120/Hi2110物联网主板芯片,搭载HuaweiLiteOS嵌入式物联网 *** 作系统,并在自己旗下的产品上使用,在浙江华为NB-IOT物联网综合实训实验箱属于旗下产品,因此使用的主板芯片是Boudica120/Hi2110。随着疫情期间网课的普及,在线教育一时之间成为了教育行业的主流模式,各类线上课程产品纷纷上线,也在无形中催生了教育“OMO”模式。好未来、新东方、精锐教育、朴新教育、学大教育、京翰教育等纷纷布局,究竟何为“OMO”模式?为何多家教育机构将其作为重要战略?
互联网的出现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教育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得该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疫情期间,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类学校积极制订在线教学方案,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形成了“课程超市”、“空中课堂”、“IPTV同步网络课堂”、“网络直播课堂”等多种实施模式,掀起在线教育全员参与的“实战热”。腾讯、阿里、钉钉等企业,纷纷提出各自的在线教学方案,从平台、资源、工具等多个方面保障线上课堂的实施,掀起在线教学的“行业热”。一时间,在线教育成为了炽手可热的“香饽饽”。此次疫情给了在线教育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它真正出现在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面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补充方式。同时,它解决了教育机构无法进行线下教学活动的难题,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未来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同样它也接受着所有在线用户的检验,对其平台、课程、师资、用户体验、获客来源、服务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得“OMO”教育模式备受关注。
何为“OMO”教育模式?
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相融合形成的一种行业平台型商业模式。 就教育行业而言,OMO模式是将线上课程与线下教育相融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场景教学闭环,为孩子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实际上,OMO的理念由创新工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提出, “未来世界即将迎来OMO,且将对经济与消费生活带来深刻影响”。 李开复强调,助力OMO时代到来的四个关键因素分别为: 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应用、流畅的支付系统、质优价廉的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在这些关键领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并且未来将有望首先实现OMO。
OMO模式的开启,离不开曾经风靡一时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O2O模式是单向的从线上到线下,其本质上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参与体验消费: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 而OMO模式下,线上与线下双向交织,互相导流。例如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概念商超,就是典型的流量双向交织流动的商业模式。 用户在线下购物,使用电子支付,行为被线上收集,从线下获得体验后,可继续使用网站、APP购买商品,送货到家。而用户在线下变成会员后,商家能在线上做推荐、引导,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二次传播和增值,从而模糊了线上流量线下流量的边界,形成完整的流量循环体系。线上线下相互赋能,体验相互交织。
教育“OMO模式”大幕早已拉开
根据相关《K-12教育培训机构OMO专项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疫情期间OMO教育模式被广泛的宣传和讨论,OMO理念在K-12教培行业的渗透率大幅提升,达到91%。新东方、好未来暂停线下班课,承诺按照“原班型、原老师、原课程”的原则,将线下业务同步平移至线上,降低了学员退费风险。事实上,早在疫情之前,两大巨头已悄然开始了OMO模式的战略布局。
1月20日,新东方2020财年Q2财报会上表示,三四年前新东方开始对OMO进行投资并已于去年开始取得成果。本季度新东方在OMO生态系统上投资了4400万美元,未来将继续升级OMO标准教室教学系统。
1月21日,好未来2020财年Q3财报电话会上宣布,好未来正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OMO模式,整合旗下学而思在线和地面的学而思培优,将线上技术应用在线下教学,实现优质师资的远程教学。
早于2019年开始,包括精锐教育、朴新教育、学大教育、京翰教育、爱学习教育集团(原“高思教育”)在内的多家教育公司已经开始探索OMO模式转型。2019年4月,精锐教育CEO张熙曾表示,“我们会投入30亿元,做好线上线下技术深度融合。这30亿元中有20亿元用于技术升级,大力推动精锐大生态链OMO的形成”。精锐教育疫情期间不仅推出在线平台“精锐在线”,将线下的数十万在读生平移至线上,同时宣布多项高管任命全力推进OMO战略。3月6日,其还宣布正式收购此前已有过合作的溢米辅导,将作为精锐教育的子公司,转型为线上线下融合的OMO平台,通过AI赋能在线一对一教学,下沉三四五级市场。
5月末,学大教育推出“双螺旋”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产品深度融合,其本质也是OMO模式。在获得D轮融资后,爱学习教育集团宣布未来5年的战略路线,坚持S2B2C战略路线,聚焦OMO新教育场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提供高品质、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而近日,爱学习教育集团与华为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将依托各自行业优势和技术积累,开展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共同促进K-12教育领域OMO落地产品的创新升级。
京翰教育也宣布落地OMO模式,利用AI一体机等智能产品,打通线下教育、线上课程、双师课堂等数据。在线下,其未来校区采用AI智能学习一体机,线上内容统一由校区管理,不仅可以控制开放时长,还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对一些娱乐休闲类内容加以限制,学生可以用AI一体机和平台上的教学应用工具听线下老师讲课;老师在线上线下授课的同时,可以用云端的教研内容来提升教学质量。在实时反馈上,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教育云后台控制,不仅学校可以通过后台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情况,家长也可以远程观看学生的上课情况,跟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OMO教学模式,是探索未来教育的创新途径
几大教育机构的战略都反映出OMO模式已经开始成为传统教育行业聚焦的重点方向。
在教育行业的存量市场接近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纯线上或者纯线下都已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如做纯在线用户黏性低,而线下门店扩张成本高,获客难。如何做好增量运营,是线上线下教培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有部分教培机构在探索OMO模式运营层面,通过社群运营、社交媒体裂变等方式来做前端获客,或者做一些在线导流课来提高品牌转化率。另一方面,部分在线教育公司也正经历从纯线上到OMO模式的探索,通过AI课、双师课等多种技术手段,吸引线下用户,或增加线下服务的频率和场景,打开下沉市场。
伴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转变。 未来的互动不仅会发生在学习者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后AI、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或将成为教学、教研、招生获客、教务服务的工具,帮助教育行业各方主客体重构用户体验。从获客上来说,选择在线教育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下店体验签约,不定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教学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将线上线下课程进行排列组合,不定期的师生线下见面和授课还能拉近亲密度,提升黏性和教学结果。 这样线上自主学习和不定期的线下见面沟通,为学生和家长都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 OMO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正好提供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将线上和线下教育场景的要素进行创新组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供给。很大意义上来说,这是帮助教育机构实现智慧教学的创新手段,可以将服务范围扩大化,给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新选择。
此次疫情的到来,助推教育行业OMO的加速发展,让更多教育机构、家长、学生看到线上与线下交融带来的不同体验感。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OMO这股“热潮”也是探索未来教育的创新途径。它更需要教育机构不是盲目跟风,而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在适合自己的教学场景中,通过数据和技术能力,在发挥各自效能的前提下,打通线上线下的壁垒,真正相互交织融合,实现优质的内容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原文:
教育金融研究专家, 技术推动教育变革,教育“OMO”模式为何“那么火”?这就是句废话,玩概念的废话。物联网只是一个概念,而LPWA是目前针对物联网的一个短期的现实化的要求,它都不是一个标准,只是一句英文: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的缩写,更不是个实际的东西。
这有什么颠覆不颠覆的,就是一个A包含B的命题,何来颠覆?物联网包含LPWA。物联网是个宏大的概念,而LPWA是目前物联网初级阶段的一个短期方案。为什么说是初级阶段的短期方案,是因为目前现有的物联网方案(特指无线网络:蜂窝网2/3/4G,WIFI,蓝牙,红外,ZigBee)都是耗电耗能距离短,所以大家一致喊出LPWA的口号,作为近期的发展方向而已。
物联网的后期肯定是要抛弃LPWA的,因为LPWA针对的现实需求是小数据量,耗电量小的设备,后期肯定是万物互联,大数据量实时传输的,当然这是比较后期,逐步发展的结果。
也许,华为的意思是自家的 NB-IoT技术 对 LoRa 来说是 颠覆性的新网络吧。LPWA本身就只是物联网的一个方面而已, NB-IoT 和 LoRa是符合 LPWA要求的两个不同技术的网络,华为说的应该是颠覆 LoRa 的意思。
这里还有一个物联网概念界定的问题,个人认为现有的互联网接入方式虽然也算是“联物”,但不是物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