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處理製程介紹
基本晶圓處理步驟通常是晶圓先經過適當的清洗(Cleaning)之後,送到熱爐管(Furnace)內,在含氧 的環境中,以加熱氧化(OxidaTIon)的方式在晶圓的表面形成一層厚約數百個的二氧化矽( )層,緊 接著厚約1000到2000的氮化矽( )層將以 化學氣相沈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P)的方 式沈積(DeposiTIon)在剛剛整個晶圓將進行微影(Lithography)的製程,先在晶圓 上上一層光阻(Photoresist),再將光罩上的圖案移轉到光阻上面。接著利用蝕刻(Etching)技術,將部份未 被光阻保護的氮化矽層加以除去,留下的就是所需要的線路圖部份。接著以磷為離子源(Ion Source),對整片晶圓進行磷原子的植入(Ion ImplantaTIon),然後再把光阻劑去除(Photoresist Scrip)。製程進行至此,我們已將構成積體電路所需的電晶體及部份的字元線(Word Lines),依光罩所提供的設計圖案 ,依次的在晶圓上建立完成,接著進行金屬化製程(Metallization),製作金屬導線,以便將各個電晶體與元件加以連接,而在每一道步驟加工完後都必須進 行一些電性、或是物理特性量測,以檢驗加工結果是否在規格內(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如此重複步驟製作第一層、第二層...的電路部份,以 在矽晶圓上製造電晶體等其他電子元件;最後所加工完成的產品會被送到電性測試區作電性量測。 長成的二氧化矽上,然後
根據上述製程之需要,FAB廠內通常可分為四大區:
1)黃光
本區的作用在於利用照相顯微縮小的技術,定義出每一層次所需要的電 路圖,因為採用感光劑易曝光,得在黃色燈光照明區域內工作,所以叫做「黃光區」。
2)蝕刻
經過黃光定義出我們所需要的電路圖,把不要的部份去除掉,此去除的 步驟就稱之為蝕刻,因為它好像雕刻,一刀一刀的削去不必要不必要的木屑,完成作品,期間又利用酸液來腐蝕的,所以叫做「蝕刻區」。
3)擴散
本區的製造過程都在高溫中進行,又稱為「高溫區」,利用高溫給予物 質能量而產生運動,因為本區的機台大都為一根根的爐管,所以也有人稱為「爐管區」,每一根爐管都有不同的作用。
4)真空
本區機器 *** 作時,機器中都需要抽成真空,所以稱之為真空區,真空區 的機器多用來作沈積暨離子植入,也就是在Wafer上覆蓋一層薄薄的薄膜,所以又稱之為「薄膜區」。在真空區中有一站稱為晶圓允收區,可接 受晶片的測試,針對我們所製造的晶片,其過程是否有缺陷,電性的流通上是否有問題,由工程師根據其經驗與電子學上知識做一全程的檢測 ,由某一電性量測值的變異判斷某一道相關製程是否發生任何異常。此檢測不同於測試區(Wafer Probe)的檢測,前者是細部的電子特性測試與物理特性測試,後者所做的測試是針對產品的電性功能作檢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