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下正处在“屏幕”无处不在的时代,“万物互联”未来将更多地透过“屏”去表达。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5G、AI、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加持,为显示产业注入新动能,也为显示产业拓宽了赛道。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同期重点活动——2020中国国际显示产业大会主旨论坛以“迎接显示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2020中国国际显示产业大会主旨论坛由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SDIA)和广东省Micro-LED微显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MiLEDA)联合主办,来自显示行业的数位企业大咖从各自的视角,针对5G时代新型显示产业酝酿的新机遇和产业化布局的新焦点展开深入探讨,为显示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5G+8K,开启智慧显示新机遇
站在当下看过去,显示产业已经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变化。TCL实业控股CEO王成回顾了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我国用了30年时间完成了CRT产业链的建设,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LCD大型面板产业的技术布局,建立起一个从面板到显示模组再到整机的成熟、强大的产业链。从平板显示到新型显示,从笨重到柔性可伸缩,从标清到4K/8K,中国“少屏”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
站在当下看未来,我们看到5G正不断拓宽显示产业的赛道。王成表示,5G网络更大的带宽将海量内容透过各种终端展现出来,为4K/8K、VR/AR、3D影像的高速传输带来底层保障,为用户带来更佳的视觉体验;低延时允许终端实时地与用户进行音视频的互动,包括全景直播、远程医疗、线上会议、沉浸式体验、工厂远程运维等;海量接入意味着5G时代将有更多的传感器接入显示屏端,加之AI、边缘计算等技术,“屏”将以镜子、画框等各种丰富的形态呈现,还可以更多地感知人的情绪,这样的终端集纳起来,在我们的家中自动反应和控制,实现了信息的升维。
5G+8K+物联网推动了显示行业的全面智慧化升级,如何在“屏联万物”的风口站稳、把生态环境构造好?京东方高级副总裁陆宽表示,要把光电显示技术和传感的核心技术做好,不断深挖图像视频技术、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和数据可视化,来迎接显示行业在公共服务、智慧车联、智慧零售、工业互联网等广阔市场的机遇。京东方布局了14条产线,多座智能制造的工厂,在中国有四家智慧医院,同时还在海外有十几个海外机构,做了充分的工作,迎接智慧物联的新机遇。
裸眼3D,透过平面看立体世界
3D显示最初走进大众视野,是由于3D游戏和3D电影的出现,随着海量信息和立体动态技术的叠加,让人们在通过屏幕获取信息时,愈发无法满足平面的视觉体验,这就是为何游戏中的3D体验场景会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深圳市立体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季楠介绍道。
3D互联网不仅是显示产业的新风口,还是推动5G商用的新蓝海。季楠表示,3D图像需要更大的数据量进行传输,可以充分调动5G大带宽、低时延等网络特点,给用户提供更良好的视频体验。
这里还需明确一个概念:3D分为助视3D和裸眼3D,助视3D离不开可穿戴设备,而佩戴设备多多少少会限制使用场景、降低视频观看感受,所以助视3D不能帮助3D立体显示技术普及,只有裸视才可以。
一般来说,观看裸眼3D时需要保持固定的距离才能清晰地观看内容,这显然不太方便。裸眼3D技术目前也被价格、成像水平等因素限制。如何破?季楠指出,裸眼3D可通过两种方式呈现:一是内置光学结构,二是外置贴纸产生三维显示的效果。内置技术通常非常简单,但生产成本和供应链水平要求高是主要缺点,内置屏幕到手机等移动终端里,会导致屏幕变厚。外贴膜技术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生产成本低、市场普及简单,还可以多型号适配。
在显示行业中,3D市场究竟有多大?3D影院和3D游戏依然占主体。但随着3D显示技术在终端上的不断突破,未来在移动终端上也可以裸眼看3D,包括3D综艺、3D电影、3D直播等。季楠表示,3D直播或将成为炙手可热的场景之一,2D平面直播会把产品的很多信息隐去,造成“买家秀”和“卖家秀”不一致。若引入3D技术,所有的直播、产品信息显示会更全面、更真实。
柔性显示,未来的终端随你“拿捏”
显示技术是一个波浪式的进化过程,从最早的CRT技术到LCD技术,影像更高清、面板尺寸更大是肉眼可见的趋势,如今85英寸甚至更大的LCD面板进入到家庭已经屡见不鲜。不少人担忧显示产业的“天花板”将至,在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子俊看来,全柔性显示屏将为整个显示和面板产业再度带来拐点。
“全柔性显示市场之所以前景广阔,要从行业趋势说起,最早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互相连接和沟通的方式,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通讯方式和商业模式,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将彻底改变人机交互方式。全柔性的显示屏和传感器可以放置在衣服上、桌子上,甚至沙发上和物体互动,屏幕作为输出,传感作为输入,所以未来在万物互联时代,全柔性显示屏是非常理想的技术。”范子俊说。
从屏的分类来看,范子俊表示,柔宇专注于全柔性屏,而这和2010年左右流行的固定曲面屏具有一定的差异,反复折叠、反复卷曲强调了多次弯折,对材料、传感芯片等技术的要求明显更高。5G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和移动终端搭载折叠屏。
从全柔性屏的盖板技术来看,根据内折、外折方式而有所不同,HC盖板是外折,CPI(透明聚酰亚胺)盖板在内折、外折都有应用。CPI的弯曲性能好、成品率高、抗冲击能力强,而新型盖板材质UTG(超薄玻璃)具有高模量、柔韧度强、透光性好等特点,但缺点是易破碎,抗冲击能力较差。
“无论哪种技术,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在柔性大潮之下,除折叠外,可卷曲、可伸缩等更多形态的终端产品将不断推陈出新,盖板材质的解决方案必将不断涌现,为更多材料厂商打开柔性大门。”范子俊兴奋地说。
责任编辑:tz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