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比拼放缓:大牌厂商等何去何从?

硬件比拼放缓:大牌厂商等何去何从?,第1张

  一年一度的通信行业盛会MWC在巴塞罗那接近尾声。不少手机企业纷纷发布其手机产品,其中不乏年度旗舰机。可是当我们仔细打量和体验这些最新的产品时,却觉得似曾相识,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

  “亮点不多、产品变化不大。”一位参展商的高层对网易科技表示。

  手机无疑是未来流动互联时代的核心终端之一,在快速发展时代,手机将往何处去?相关企业又将把力量驶往何方?中国的军团该如何突围?本届MWC盛会上所呈现的种种迹象,或许给我们思考的方向。

  

  高端手机不再堆硬件了

  本次展会最受关注的高端手机是 Samsung Galaxy S5。S5配置5.1英寸萤幕,解像度为1920*1080、搭载2.5GHz骁龙800处理器、2G RAM及1600万像素镜头。与去年四季度发售的强化版S4相比,仅仅是在萤幕尺寸、主频及镜头上略略提升。同样, Sony 旗舰机Xperia Z2较上一代只在处理器、内存大小以及拍照体验上有小幅度升级。

  可以看出旗舰机硬件的进化速度已经趋缓,单纯靠堆砌更好元件的方法已经不是厂商们的首选竞争策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市场风向变化。经过多年高速增长,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已出现了“滞涨”“饱和”的趋势。对于很多应用,上代旗舰机的运行效果已经足够好了,消费者不需要升级硬件来获得更好的体验,因此对新机器的需求就没那么强烈。厂商也不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讨好消费者,毕竟大多数人不是“跑分”爱好者。

  另外,减少硬件升级幅度可以令硬件成本持平甚至降低,在销量增长受挫的情况下维持利润。

  对此厂商更强调一些新奇的功能及时尚元素,例如Galaxy S5就增加了指纹识别、心律感应、防水等功能,当然还有时尚的“土豪金”。

  转向可穿戴设备与软件服务

  在比拚硬件已乏力的情况下,智能手机厂商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尤为突出的是可穿戴设备与软件服务。

  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对网易科技表示,“围绕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包括软件应用,以及外围设备不断地创新,这上面会有很多机会。”

  

  本次展会上,智能手机大厂 Samsung Sony 及华为都发布了可穿戴设备,分为智能手表及手环两大类。这些设备在设计与功能上各有千秋,但均需要与智能手机相配合使用,可以看做是智能手机的功能延伸或者是周边产品。

  

  此外,手机厂商们也越来越重视软件服务方面,在 Samsung 及LG的展台上,有大幅的海报来突显他们的安全产品:Knox 及Knock Code,而前者正为 Samsung 赢得美国政府及军方的订单。联想也推出了“Doit”套件,包含文件传输、同步及安全等应用,联想甚至表示,安全软件由手机厂商来做要比第三方更合适。

  虽说可穿戴设备还有不少地方尚待改进,手机厂商研发的软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很难,不过这些探索对于解决目前的问题还是值得的。

  国产手机机会在哪里?

  国外巨头的前行放缓,会对国产手机有什么影响呢?一位国内厂商高管在得知S5的具体配置后难掩激动心情:“最大的意外就是没有意外”,“一切都在预料中”。

  这位高管回忆起两年前的情形,2012年 Samsung 刚刚推出Galaxy Note,售价高达近6000元,国内厂商跟进生产大屏手机,虽然也获得不小的成绩。

  但是与Galaxy Note相比,硬件与体验的差距非常明显。

  如今这种差距,尤其是硬件上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主要受益于全球一体化的产业链, Samsung 能拿到的资源国内企业也一样能拿到。

  不过回到最开始的那个论断,堆砌硬件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硬件上差异减小只能说是双方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接下来就要比拚其他能力,从产品本身的设计体验价格、到成本和供应链控制、再到渠道与营销。国内企业目前在这些方面都各有所长,谁能把长板做到极致,同时又补足短板,谁才能真正挑战 Samsung Apple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671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