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第二轮: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中盘投子认输,人类宣告落败人工智能

人机大战第二轮: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中盘投子认输,人类宣告落败人工智能,第1张

  2017 年 5 月 23 日,“人机终极对决”在中国乌镇打响。第一局比赛结束,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以1/4子告负;今天(5月25日)下午不到2点,柯洁再度迎战AlphaGo。比赛依旧从上午10点半开始,在经历了第一场的1/4子落败后,柯洁在第二盘中盘落败AlphaGo。这是本次乌镇围棋大赛中柯洁对战AlphaGo三场比赛中的第二场,也正式宣告了本次人机大赛的结局——人类落败。不过你柯尽力了,它面对的不是人。

  

  1人类宣告落败,但表现完美

  比赛开始半小时之内,双方的表现都差不多,在直播期间,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表示,柯洁此次是有备而来,阿尔法狗在比赛的前期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如果柯洁下的好,是会有奇迹发生的。

  在收官阶段,AlphaGo十分稳健、简单明白,而专业人士也都表示:“AlphaGo的大局观远胜人类,如果差距拉近一些可能还有胜负。”

  著名棋手比赛现场常昊则表示,柯洁已经尽全力了,但AlphaGo技术上更强,在中国围棋规则中,已经是最小劣势输棋。还有观点认为,如果柯洁执白,或许还有胜算。

  尽管人类终是输了,但没人会否认这场比赛的精彩程度,和柯洁在其中展现出的热血。

  赛后,AlphaGo之父、DeepMind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第一时间发推:“赢下第二场比赛。这是一场精彩又复杂的比赛!柯洁把AlphaGo逼到了极限。”

  其实比赛进行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就在推特上写道:“不可思议。根据AlphaGo的评估,柯洁表现完美。”

  2人工智能能像上帝,但没有感情

  柯洁认为,AlphaGo和去年相比有很大不同,以前还能感觉是一个人,现在感觉越来越像围棋上帝。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足够强大,并且也肯定是未来的主宰,但它始终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类相比,我感觉不到它对围棋的热情和热爱。

  人机大战第二轮: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中盘投子认输,人类宣告落败人工智能,人机大战第二轮: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中盘投子认输,人类宣告落败,第2张

  柯洁说,以前和人类交手的时候,AlphaGo是有弱点的,但是现在至少他还没有找到,也许想要赢就只能靠bug(程序错误)了。

  AI再次战胜人类,恐怕就会引起有一轮大众的恐慌,可就如同柯洁的观点所说,人工智能确实在不断进步,但是它会存在弱点,也会存在bug,最大的bug便是“没有感情”。

  3不只是谷歌,更是未来科技趋势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这把通往未来的钥匙,谷歌的探索并不是从最近两年开始的。

  早在 2011 年,谷歌大脑项目启动,谷歌就逐步从Gmail、谷歌相册(Google Photo)、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谷歌助手等产品开始,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这些产品和服务中。

  “这是一场革命,”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这样形容谷歌的AI技术前景,“这场革命意义非常深远,尽管我很早就身处其中,但它的发展还是使我感到讶异。”

  谢尔盖的感叹源来自于技术的进步。以谷歌翻译为例,2006年4月28日,谷歌团队改进了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以下简称SMT),谷歌翻译问世,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产品,许多人甚至开始怀疑:将来,翻译员是不是真的要下岗了,你不再需要真的找到那个精通外语的人,而是简单地在网页上复制粘贴自己需要翻译的内容,就可以实时获得翻译结果。

  到了2016年11月,谷歌又发布了基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以下简称GNMT)系统的全新谷歌翻译。从SMT到GNMT,整整走过了十年,通过维基百科和新闻网站的例句测定发现:在多个样本的翻译中,GNMT系统将误差降低了55%~85%甚至以上。

  基于AI技术的产品层出不穷,从联网热气球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谷歌云计算……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应用——比如可监测佩戴者血糖水平的智能隐形眼镜;能够自动让帕金森病患者颤抖的手部保持稳定的餐具等等。从“移动先行”到“人工智能先行”,不只是谷歌一家公司对发展战略的调整,更代表着未来的科技趋势。

  

  4奇点2029?无需恐慌!

  AlphaGo战胜人类?这是人工智能的胜利?从AI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对它的各种忧虑一直如影随形——人工智能会战胜人类甚至取代人类。

  谷歌工程总监、著名未来学家雷伊·库兹韦尔也曾大胆预测“技术奇点时刻将在2029年到来,而那时人工智能的智慧将超过人类。”

  但是担心AI会不会战胜甚至取代人类,就像NASA某天宣布在地外星球上发现生命,于是人们就开始担心那个星球有一天人口爆满怎么办一样——一切还为时尚早。

  计算器、电脑、网络搜索、机器翻译、图像识别……这些技术和远古时期人类发明的纸和笔其实有着类似的功能,就是增强人类智力的构思,辅助人类记忆,帮助人类完成更多的事情——简而言之,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努力开发出更多的工具延伸人类的某些能力。

  诸如此类的功能也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会改变很多事情,但同时也帮助人类挪出更多精力专注于那些更加需要发挥创造力以及更加重要的工作。

  2029无需恐慌,我们人类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不是人工智能会把人类带到什么地方,而是人类要把人工智能带到什么地方!

  柯洁落败不要慌,AI赢了,人类依旧获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79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