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nm芯片制造设备问世 解决信息化军备“芯”之困境

我国5nm芯片制造设备问世 解决信息化军备“芯”之困境,第1张

在工业化时代,钢铁是工业的粮食,那么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芯片就成为了信息的粮食,没有芯片所有的信息设备和信息化军备都是笑话。

芯片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芯片(chip)就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的载体,由晶圆分割而成。

 

 

芯片,英文为Chip;芯片组为Chipset。芯片一般是指集成电路的载体,也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可以立即使用的独立的整体。“芯片”和“集成电路”这两个词经常混着使用,比如在大家平常讨论话题中,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设计说的是一个意思,芯片行业、集成电路行业、IC行业往往也是一个意思。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硅片却成了中国信息产业的芯痛。一个城市的普通家庭有约一百颗芯片(晶圆)。没有晶圆,民众不能看电视、不能用手机、不能听MP3,生活将完全变样。芯片虽小但技术集成程度非常,是真正的信息产业心脏。没有了它,大到国家各类信息化装备,小到日常生活都无法继续。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么核心的产业,核心技术基本上被欧美国家所垄断。芯片同时也是信息安全的核心,芯片始终由外国垄断,等于把自己安全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心理始终不踏实。

 

 

据统计,世界上50%以上的彩电,70%以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在中国制造,而他们的芯片却几乎都来自进口,大量的资金流入国外。毫不夸张的说,芯片成了中国信息产业的一块最大的芯病。拓墣产业研究院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芯国际在2016年实现28纳米工艺产能,占到全球28纳米工艺总产能的比重仅为0.7%。同理,台积电、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则分别占比为66.7%、16.1%和8.4%。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处长梁胜表示,中国所有八寸及以上水平的晶圆生产线,过去全部必须依靠国外,中国建立一条晶圆生产线,几乎八成的投资用于购买设备,加上国际间一直严格控制出口中国这类设备,即使将设备卖给中国,也是将昂贵的制造成本一并转移过来。 高额的专利费用也是中国电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但这还只是民众日常生活,具体到具备产业其中痛楚则更深。

过去由于不能独立生产的自己的芯片,中国各种先进军备研发总是困难重重。由于局势紧张等原因,中国军备甚至发生多次被恶意干扰的事件,大大刺痛了中国军备人的内心。

公开资料可知,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上万亿美元,2015至2020年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及芯片制造设备投资额将达1150亿美元!每年高达3400亿美元的半导体销售额中,有一半都是销售给美国的科技巨头比如:英特尔高通和苹果。中国芯片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只能眼看着巨额利润和千万亿市场被国外抢走。

经过多年潜心攻关,中国终于取得了重要突破。央视《中国“芯”力量》介绍了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原材料上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国企业在刻蚀机上取得的成绩——16nm刻蚀机实现商业化量产并在客户的生产线上运行,7-10nm刻蚀机设备可以与世界最前沿技术比肩。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研发的5纳米芯片刻蚀机,也就是5纳米芯片制造设备成功问世。

 

 

这款设备的问世成功了打破了欧美在这一领域的长久垄断,对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经济安全、军备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几乎所有的现进军备都离不开信息,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芯片。如果中国不能独立自主的生产芯片,那么我们武器装备的生产必然受制于人。平时还好,一旦发生摩擦或冲突,国外停止对中国的芯片供应,那么中国大量现金武器装备的生产将面临无以为继的窘境,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大量外国生产的芯片躺在我们的先进军备中,控制着中国军备的运转,我们真的不放心。自己做芯片本来就比买贵,说华为没有说服力,小米5C就是例子!为什么还要做?因为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什么都靠买,一但被掐脖子就玩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863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