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存在NAND FLASH和eMMC这两种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就是各类移动终端及手机的主要存储介质。两者有何区别,存储芯片的实际大小与标称值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总是在说手机内存,那到底是用什么介质存储的呢?99%是用NAND Flash和eMMC这两种的存储介质。eMMC是近几年智能手机兴起后,为满足不断增大的系统文件而诞生的,是NAND Flash的升级版,他的结构如下:
我们接触到的16G、32G等手机,为何实际存储容量却总是小于这些值呢?难道是手机厂商为了缩减成本故意减少存储容量,还是其他原因呢?
原因一:NAND Flash本身特性
从上图可以看出,eMMC存储器里面的主要存储单元是NAND Flash,她的结构及生产工艺,不能保证每个存储单元是好的,会随机产生无效块。这些无效块无法确定编程时的状态,就是大家常说的“坏块”。“坏块”会占据一部分NAND Flash的存储空间。NAND Flash的坏块存储结构如:
这样就会出现16GB的eMMC芯片,实际可使用的空间不够16G,如下图这款eMMC芯片,就只有15.7G的容量可以做文件存储使用。
原因二:手机厂商预装 *** 作系统
各手机厂商的 *** 作系统版本不一样,所以实际上大家能用的内置存储空间还会进一步的减少。安卓手机如果是16G的存储空间,其实都给data分区分了2.93G,除了data/system/cache等系统分区(这些分区大小由厂商而定),其余的就是用户可用的存储空间。安卓系统要占用一部分空间,苹果手机系统也是如此,比如,苹果的IOS9.2系统就有1.4G这么大:
以下是一些旗舰级的手机16G空间实际可用的空间的对比图。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16G的手机容量无法达到标称值的答案已经很清晰了。由于NAND Flash存在坏块的现象,绝对的存储容量也就相应减少了;加上手机 *** 作系统的大小,和预装的一些软件,标称16GB的手机,留给用户的使用空间就进一步减少了。
手机厂家应通过软件检测芯片坏快,挑出不良的芯片,在NAND Flash烧录过程中,及时检测坏块地址,杜绝烧录不良。ZLG致远电子SmartPRO 6000F-PLUS烧录器能高效检测芯片坏块,200MB/S的Flash烧录速度快速复制eMMC,提高eMMC烧录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